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思考(三).doc





《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思考(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思考(三).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思考 翠屏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翠屏区政府副区长万云江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要求我们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体制机制,打破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农业抵御大灾大害的能力;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我们坚持和谐发展,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统筹兼顾,要求我们坚持以工带农、以城带乡,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基本情况 翠屏区位
2、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和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下辖8镇、6乡、10个街道,259个行政村、83个社区,总人口面积78.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55万人。全区幅员面积11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万亩,主要地貌有低山、丘陵、槽谷、河谷、平坝五类形态,是典型的“七山二水一分田”川南丘陵地区。人多地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是我们的基本区情。 近三年来,翠屏区结合“民生工程”、“重点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一路二水三气四产业”工作思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狠抓以水利为核心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公路为主体的乡村交通
3、基础设施建设、以沼气为龙头的农村家居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步伐,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2021至2021年,全区完成农田水利基本投资65369万元,其中:财政投入33699万元,占51.55%,群 众投入25493万元,占38.99%,社会投入6177万元,占9.46%。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6.53平方公里;发展节水灌溉3.6万亩,新增提水控灌设备623台套/4071千瓦,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47万亩;完成红层找水9542口,解决农村人饮困难1.04万人;推广配方施肥42.85万亩,改造中低
4、产田土0.92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37万亩;完成“户办工程”29764户;建设通达通畅工程21.8公里,通乡硬化工程132.4公里,新建和整治乡村机耕道420.77公里;土地整理 1.86万亩。目前,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2.4万亩,占到全区耕地面积的67.8%;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7万千瓦;乡(镇)、村公路里程达到210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达到820公里,100%的行政村通汽车;通信网络覆盖全部乡镇,100%的行政村通电话;已累计建成沼气池3.94万口,占全区适宜建池农户的4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但是,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灾害天气频发的
5、背景下,我区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天晴三日有旱情、落雨三天发涝灾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开展和效益的发挥。 (一)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近年来,虽然我区一些地方时有水旱灾害,但总的来说,灾情不大,大部分地方都能旱涝保收。因此,部分干部对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紧迫感不强,认为无关一票否决,群众工作难做,只能“就汤下面”,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兴修水利口头喊得多,实际行动少。 (二)资金筹措上投入不足。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但多以兑现政策性补贴、农村安全饮水、农村能源建设等项目为主,在灌区渠系配套建设、
6、农村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等与农业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项目上投入相对有限。同时,由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大,投资回收周期长,产权利益关系不明晰,社会力量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尚未真正形成。 (三)工程建设上主体不明。农村税费改革后,多年形成的政府发动、群众参与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模式模式逐渐淡化。加之,农民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民群众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事一议”在现实操作中也很难实施,往往是有事不议,有事难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四)工程运行上管理不力。目前,除小 (一)、 (二)型水库外,我区绝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时期 农田水利 基本建设 战略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