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二章古代诗歌鉴赏增分突破一三类形象鉴赏题攻略实战演练.doc
《江苏专用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二章古代诗歌鉴赏增分突破一三类形象鉴赏题攻略实战演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二章古代诗歌鉴赏增分突破一三类形象鉴赏题攻略实战演练.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增分突破一增分突破一三类形象鉴赏题攻略三类形象鉴赏题攻略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三花斛三首右兰花杨万里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江蓠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注】江蓠: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蕙:蕙兰,初夏开花,有香气,供观赏。耦:两人并耕,这里指同列。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右兰花?请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抒写情感的。答:_答案右兰花在冰天雪地里竞相绽放,虽然鲜为人知,却充满了勃勃生机,这表现了右兰花具有不畏严寒、高雅圣洁的品性。尾联借右兰花因为江蓠、圃蕙任凭文人骚客评价定级而不屑与之为伍
2、,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追求高洁的情操与愿望。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燕子矶【注】施闰章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注】燕子矶:在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观音山上,濒临长江,三面凌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钓者的形象及其寄寓的思想感情。答:_解析这是一首“咏古诗”。首联将陡峭的岩壁、缥缈的阴云、孤亭一一呈现,衬托出燕子矶的奇绝,但因有阳光的照射便在凛冽中给人带来一丝暖意。颔联和颈联分别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描写景物,尾联“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是“点睛”之笔,有了前面的环境描写,一个悠闲的垂钓老者的形象便展现在
3、读者面前。答案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悠闲垂钓的隐士形象:他孤身独坐燕子矶头,仿佛已经许久了;夕阳落山,暮霭渐渐笼罩大地,他却浑然不知。诗人借钓者的形象,抒发了对朝代更替、世事浮沉的沧桑之感,表达了对恬淡、宁静、高洁生活的向往之情。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注】几度:这里指几年。翻:反而。第三联用了“孤灯”“寒雨”“湿竹”“暗烟”几个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_答案孤灯、寒雨、浮烟、湿竹,生动恰切地营造出凄迷冷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因伤别而悲凉
4、惨淡的心情。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注】乌:乌鸦。愔愔:寂静无声。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答:_答案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归;疲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情。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注】骆宾王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注】郑少府,骆宾王的朋友。唐
5、高宗显庆年间,契丹多次掳掠侵扰边境,东北辽阳一带战事不断。郑少府正是在此时远赴边疆从军。骆宾王写下了这首诗为他送别。简析本诗主人公的形象,说说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答:_答案诗歌的主人公是一个侠客形象。他豪爽而又雷厉风行,有很高的爱国热情与牺牲精神,有高超的武艺和勇于拼搏的大无畏精神。作者采用烘云托月(答侧面描写、侧面衬托也可以)的手法刻画这一形象,如借写骑马弯弓侧面衬托侠客英姿飒爽、光彩夺人的形象。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卖花声张舜民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1)词的前三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用 2016 高考 语文 二轮 专题 复习 第一 部分 第二 古代 诗歌 鉴赏 突破 一三类 形象 攻略 实战 演练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5032278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