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下科学全册知识点.docx
《2022年七下科学全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下科学全册知识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资料新版华师大版七年级 下 科学期末复习学问点汇总留意:带 是老教材的内容;1.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物质,它掩盖了第一章水大水球,地球70% 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上的水培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进展供应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珍贵的自然资源;2. 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陆地水占总水量的3.5%;仍有少量的大气水等;3. 水存在于海洋中、陆地上、空气中 以及 生物体 内;4. 水一般以固态 、液态、 气态三种形状存在于大自然中;5. 水的分类 -不同的物质依
2、据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 固态水 、液态水 、气态水 ;( 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 咸水 和淡水 ;(3)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为:生物体内的水 和生物体外的水 ;(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海洋水 、大气水 和陆地水;6. 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96.5%;海水是咸的,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 盐类 物质;平均每 1kg 海水中含盐类物质 35g;所以海水不能喝, 也不能浇灌庄稼; 目前最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是 蒸馏法提取淡水;7. 陆地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3.5%,其中大约 1%是咸水,咸水主要存在于大陆内部的一些湖泊中,如我国的 青海湖 ,亚欧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
3、死海,只有剩余的 2.5% 才是陆地上珍贵的淡水;8. 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 0.3% ,它主要包括 江河水 、 淡水湖泊水 、 浅层地下水9. 大气中的水数量不多但这部分水却会 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 天气现象 ;你依据哪些现象说明大气中有水; 下雨、下雪、与雾霜露的形成;10. 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仍要提倡节省用水?(1)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是咸水,且淡水的主体是无法利用的冰川,可以用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 0.3%;(2)淡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匀称;(3)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非常严峻;11. 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 冰川水 ;12. 利用玻璃杯和冰块设计一个试验,来证
4、明大气中有水;写出试验报告;试验目的:证明大气中存在水;试验器材:玻璃杯、冰块;试验过程:(1)把冰块放入洁净的烧杯中,(2)观看和记录玻璃杯的外壁有无水珠生成;试验结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杯液化成水珠,证明大气中有水;13.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从吃西瓜时有很多西瓜汁;吃甘蔗时有甘蔗汁等体验到植物体中有水;14. 在测定“ 种子里含有水分的” 试验中,假如要比较不同种子的含水量,应掌握相同的变量是 不同种子的质量和烘烤时间 ;把种子倒进干燥清洁的试管里,在酒精灯上匀称烘烤(试管口应 略向下倾斜 )不久能看到从试管里冒出的水蒸气在近试管口的管壁上凝聚成 15. 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
5、,水生植物比陆生植物含水量 高,如 根尖 、嫩梢 、幼苗 的含水量可达 60-90%;小水珠 ,这个试验可以说明 种子里含有水 ;高,生命活动旺盛不分比不旺盛部分含水量16. 水母的含水量高达 98 %,人体中含水量约占体重的 60 %,但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含水量不同,如肌肉中含水 72 %,血液中含水 80%,骨中含水 50 %;一般成年人每天排尿约 1.5L ,通过呼吸和排汗散失水分约 0.5-1L ,我们每天至少应饮水 2-2.5L ;17. 活动:冰的熔化过程: 1、器材: 铁架台、铁圈、烧杯、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2、在加热过程中,一旦发觉有冰熔化成水,就不时地用 玻璃棒 搅
6、拌,使烧杯中 冰和水的温度匀称;3、冰在熔化前温度逐步 上升 ,当温度到 0C o 时冰开头熔化,熔化过程 吸热,但温度 保持不变 ,直到冰全部熔化成水后, 连续吸热 ,水温 上升 ;画出冰的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18. 物质从 固态变成液态 的现象叫熔化;熔化时的温度叫做这种固体的 熔点 ;熔化时 吸热 ,温度 保持不变 ;物质熔化的条件: 温度到达熔点,同时吸热;物质从 液态变成固态 的现象叫凝固;凝固时的温度叫做这种液体的凝固点 ; 第 1 页,共 14 页 凝固时 放热 ,温度 保持不变 ;物质凝固的条件:温度到达凝固点同时放热冰变成水是冰的熔化 现象,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C o
7、;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资料19.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C o ;把一杯 0C o的水放到有冰水混合物的的桶中,就杯中的水保持原先的状态和温度不变 ;用质量相同的 0C o冰和 0C o水冷却食品用 0C o冰的成效好, 这是应为 冰熔化时要吸取大量的热;冬季的早晨,气温为 -5C o,湖面上结了一层冰,就冰的下表面与水面交界处温度为 0C o;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 化雪时发生熔化现象,雪要从
8、四周空气吸取热量;20.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分: 1、 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2 、 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21. 已知海波的熔点是 48C o,就 48C o的海波是什么状态 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22. 物质从 液态变成气态 的现象叫汽化;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 蒸发 ;在液体 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 的猛烈的汽化现象 叫沸腾 ;23. 蒸发的快慢与 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大小、 液体上方空气流淌速度 有关;液体的温度 越高,液体的表面积 越大 ,液体上方的空气就动速度 越快 ,蒸发就 越快 ;液体在 任何 温度下都会蒸发;24. 汽化两种方式的异同不 同 点温度条件蒸发沸腾25.
9、 在标准大气压下, 水的沸点是 100 任何温度下达到沸点发生位置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猛烈程度缓慢猛烈C o;水的沸点与液面上的气压 有关,相 同 点温度变化制冷温度不变压强越大, 沸点 越高;盐水的沸点过程都是 汽化现象,物质都是由液态变为气态;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上升 ;需求在汽化过程中都要 吸热26. 画出水的沸腾图像和水蒸汽的的液化图像27. 水蒸发时要 吸取 热量;所以蒸发具有 制冷成效;28. 物质从 气态变成液态 的现象叫液化;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 ;二是: 增大压强 ;29. 物质从 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过程要 吸热 ;物质从 气态直接变成固
10、态 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过程要 放热;例举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冬天结冰的衣服变干,衣柜里的樟脑丸消逝(升华)霜的形成,冬天树挂的形成(各两个 ;30. 物质的三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过程是:熔化、汽化、升华,需要放热的过程是:凝固、液化、凝华;31. 由于水的蒸发,植物的蒸腾和 降水 ,地球上的水在 陆地 、海洋 、 大气 之间不断的循环,固态 熔化、吸热液态 汽化、吸热气态这个过程叫做 水循环;32. 降水 、水汽输送 、 蒸发 和沸腾 、径流 等是 凝固、放热 液化、放热水循环过程的四个主要环节;水循环中水的总量 保持不变,它使水成为可再生资源;水循环过程中产生复杂多变的 天气 现象,
11、也带来了 风力 和 水力 的能量资源;但是水循环也会造成降水的时间、空间的不匀称,而形成 洪涝 或 干旱 ;33. 水循环按其发生的领域可以分为三种情形:一是发生在海洋- 陆地- 大气 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海陆间水循环 ;二是发生在 海洋大气 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 海上内循环 ;三是发生在 陆地大气 之间的水体运动,通常称为 陆上内循环 ;34. 水循环的内因: 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液态、固态和气态三种形状存在,水循环的外因: 太阳辐射 和地心引力;35.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它能溶解各种 36. 纯洁物与混合物的区分:纯洁物只有固态的 、液态的 和气态的 物质;自然
12、水是溶液,是 混合物 ;一种物质 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37. 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 、 稳固 的混合物 叫溶液;能 溶解 溶质 和 溶剂 组成;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液由即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量多的一种叫做溶质,当溶液中有水时,38. 溶质和溶剂是相对而言的,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通常把 习惯上把 水 看作溶剂;通常不指名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水溶液; 第 2 页,共 14 页 - - - - - - - - - 名师
13、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名师精编 优秀资料39. 把 10 克蔗糖放入 80 克水中,过一会儿蔗糖不见了,蔗糖分子匀称地分散到 水 分子中,形成了 蔗糖溶液 ,其中 水 是溶剂,蔗糖 是溶质;所得的溶液质量是 90 克;40.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药匙 ,药匙的两端分别为 大匙 和小匙,取用量多时用 大匙 ,取用量少时用 小匙 ;取用块状药品可用 镊子 取用;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时,使试管 倾斜 ,把盛有药品的的药匙或 纸槽当心地送入试管,然后使试管 直立,让药品全部落究竟部,防止 药品占在管口和管壁上;41. 溶液的基本特点是 均一性、
14、稳固性 、 混合物 ;42. 在 肯定温度 下,在 肯定量的溶剂 里,把不能在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饱和溶液,仍能连续溶解某种溶质的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不饱和溶液;43. 怎样判定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加入少量该溶质,观看它是否仍能连续溶解;44. 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上升温度 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45. 溶液中含有较多溶质的,称为 浓溶液 ;溶液中含有较少溶质的,称为 稀溶液 ;饱和溶液 不肯定 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肯定 是稀溶液;但在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 浓一些;47. 把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最简洁的方法是 加该溶质;48.
15、 在肯定温度下, 某固体物质在 100 克 水中,达到 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的 溶质质量 ,叫做这种溶质的溶解度;我们用 溶解度 来定量的表示物质的溶解才能; 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 必需在 相同温度下 ;49.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主要与 溶质 、 溶剂 的性质有关,仍与 温度 有关;50.30C o 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45.8g ,表示在 30C o 时,在 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 45.8g ;51. 肯定温度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肯定是 饱和 溶液;某温度下,将 120 克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 20 克硝酸钾,就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20 克;52. 溶解度曲线:
16、反映物质 溶解度 的随 温度变化 的情形;53. 从溶解度曲线可知:大多数物质的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如 硝酸钾;有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 食盐 ;及少数物质及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小;如 熟石灰 ;溶解度曲线上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 溶解度相等 ;曲线越陡,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越 大;54. 把少量氢氧化钠溶于水,用手触摸试管的底部,感到试管变热,这说明 氢氧化钠 溶解时 放出 热量,溶液温度 上升 ;而把少量 硝酸铵 溶于水,用手触摸试管的底部,感到试管变冷,这说明硝酸铵溶解时吸取热量,溶液温度 下降 ;氯化铵溶于水时温度几乎不变;说明在溶质溶于水的过程中都
17、相伴着 能量 的变化,有些有明显放热的现象,有些有明显吸热的现象,有些就温度变化不明显;55.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 悬浊液;液体小液滴悬浮在另一种液体里的混合物叫 乳浊液;这两类液体统称为 浊 液,久置后一般会显现 分层 现象;56. 浊液和溶液最主要的区分是悬浊液中物质颗粒 大 ;分散 不匀称 ,久置后要 分层;溶液中分散的颗粒较 小,分散 匀称,久置后 要分层;57. 常见的溶剂除了水之外,仍有 酒精、 汽油 等;油脂在水中 不易 溶解,在汽油中 易 溶解;碘在水中 不易 溶解,在酒精中 易 溶解;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才能 不同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才能 不同;
18、58. 常用洗洁精洗涤油污,由于洗洁精与油、水混合会产生乳化 作用;洗涤剂分子,一段易溶于食物油和煤油,另一端易溶于水;亲友的一段钻进油滴,很多洗涤剂分子包围在油珠四周,使油状的小液滴 破裂,变得更细小;而亲水的一端向外,这样使油与水形成一个较稳固地分散体系;59.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与溶液质量 之比;稀释前后, 溶质的质量 保持不变;60. 用固体溶液配制步骤: 运算、称量 、溶解 ;溶质质量分数运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100%(M质)=溶质质量100%(M质剂)溶液质量M液溶质质量溶剂质量M质M假如知道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就该饱和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 %(SS
19、100 g)溶解度100 g细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第 3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资料质量分数(M液)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100%(M质)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质量分数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M剂M液M质)增加水的导电性 ,接通直流电,61. 在水的电解器的玻璃里管内注满水, 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是为了观看到两个电极显现气泡 和两只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产生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端
20、为阳极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为 阴极 )2:1 ;(阳极 氧气 ,阴极 氢气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62、验证两种气体的方法:直接点燃 和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阴极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能 燃烧 形成 淡蓝色 火焰;将干燥的烧杯倒置在火焰上烧杯内壁 有水珠 显现;阳极产生的气体是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 ;通直流电63. 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 生成氢气和氧气; 文字表达式: 水 氢气+氧气(H 2O 通电 H 2+O2)说明水是由 氢元素 和 氧元素 组成的 ;64. 画出水分子分解示意图:结论: A 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
21、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和 数量 不变, 分子种类 发生变化; B 每个水分子是由 2 个氢原子 和 一个氧原子 构成的,因而水的化学式为 H2O; C 每 2 氢原子 构成一个氢分子,每 2 个氧原子 构成一个氧分子;65. 设计一个试验,证明酒精中含有氢元素;点燃酒精,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就可证明酒精中含有氢元素;66. 氢气在空气里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氢气 +氧气 点燃 水 H2+O2 点燃 H2O 并画出氢气与氧气化合示意图:67、纯洁的氢气可以在空气中寂静的燃烧,形成 淡蓝色 火焰,并放出热量;但氢气和空气混合在一起,空气里混有氢气的体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七下 科学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