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2)讲稿.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2)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2)讲稿.ppt(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第一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病案病案n n体格检查(体格检查(PE):血压):血压120/78mmHg,120/78mmHg,体温36.836.8;神志清楚,精神差,双眼睑不肿;心肺正常;腹软,耻骨联合上方压痛(+),上中输尿管点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击痛;四指关节无红肿、疼痛,);双肾区无叩击痛;四指关节无红肿、疼痛,双下肢无水肿。双下肢无水肿。n n实验室及其它检查:尿常规:ProPro微量,BLD+,尿沉渣镜检:RBC+/Hp,WBC+/Hp;血常规:血常规:WBC 6.8109/L,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性粒细胞百分
2、比80%80%;尿涂片镜检细菌;尿涂片镜检细菌25个个/Hp。第二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思考题思考题n n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病例的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n n2.本病的治疗原则有哪些?n n3.如何预防该病的发生?第三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一、概述定义一、概述定义n n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指尿路内有大量微生物繁殖而引起尿路炎症n n泌尿系统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泌尿系统生长繁殖所致的尿路急、慢性炎症 第四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一、概述分类一、概述分类上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急性肾孟肾炎急性肾孟肾炎慢性肾孟肾炎慢性肾孟肾炎无症状细菌尿无症状细菌尿下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膀胱炎膀胱炎尿道炎尿道炎尿频、尿
3、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十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十分显著的急性炎症分显著的急性炎症第五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一、概述流行病学特点一、概述流行病学特点n n尿路感染多见于育龄女性、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尿路感染多见于育龄女性、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肾移植和尿路畸形者。肾移植和尿路畸形者。n n成年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男性的成年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男性的81010倍,未婚少女为2%2%,已婚女性增至,已婚女性增至5%5%,孕妇细菌尿发,孕妇细菌尿发生率为生率为7%7%。男性少见,5050岁以后因前列腺肥大,岁以后因前列腺肥大,才较多发生。老年男女尿感发生率高达才较多发生。老年男女尿感发生率
4、高达10%10%,但多为无症状细菌尿。有症状的尿感仍以已婚育龄女性最常见。第六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因和发病机制n n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极少数是病毒、真菌、衣原体、衣原体、结核杆菌及滴虫等 第七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因和发病机制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大肠杆菌约占80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产破杆菌和绿脓杆菌大约5粪链球菌和葡萄球菌10任何细菌入侵尿路均可引起尿感第八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因和发病机制无症状细菌尿非复杂性尿路感染首次发生的尿感常为大肠杆菌所致住院期间发生的尿感复杂性
5、的尿感反复再发的尿感尿路器械检查后发生的尿感粪链球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和绿脓杆菌第九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因和发病机制n n其中绿脓杆菌常见于尿路器械检查后,变形杆菌则多见于伴有尿路结石者,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于败血症等血源性尿感n n通常尿感由一种细菌所致,偶可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此多见于长期用抗生素治疗、尿路器械检查以及长期留置导尿管之后n n长期留置导尿管、肾移植以及身体抵抗力极差的患者偶见厌氧菌感染第十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一)感染途径 n n 1 1上行感染上行感染上行感染上行感染 绝大多数由细菌经尿道上行感染膀胱甚绝大多
6、数由细菌经尿道上行感染膀胱甚或肾盂而引起。细菌进入膀胱后,约或肾盂而引起。细菌进入膀胱后,约3030-50-50可经可经输尿管上行而致肾盂肾炎。其机制与多种原因引起的输尿管上行而致肾盂肾炎。其机制与多种原因引起的膀胱输尿管返流以及某些致病菌的菌毛附着于尿路粘膀胱输尿管返流以及某些致病菌的菌毛附着于尿路粘膜再上行至肾盂有关。膜再上行至肾盂有关。第十一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因和发病机制n n2 2血行感染血行感染血行感染血行感染 细菌从体内的感染灶侵入血流到达肾脏及细菌从体内的感染灶侵入血流到达肾脏及尿路引起感染。此种途径少见,低于尿感的尿路引起感染。此种途径少见,低于尿感的
7、3 3。金黄色。金黄色葡萄球茵败血症患者常见血源性肾感染。此外,变形杆菌、葡萄球茵败血症患者常见血源性肾感染。此外,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类链球菌偶可经血流引起肾孟肾炎。绿脓杆菌和类链球菌偶可经血流引起肾孟肾炎。n n 3 3淋巴道感染淋巴道感染淋巴道感染淋巴道感染 下腹部和盆腔器官,特别是升结肠下腹部和盆腔器官,特别是升结肠与右肾的淋巴管相通,因此,盆腔器官炎症时,细与右肾的淋巴管相通,因此,盆腔器官炎症时,细菌可能藉以进入肾脏。菌可能藉以进入肾脏。n n.直接感染直接感染外伤或泌尿系统周围脏器的感染性炎症时,病原菌直接侵入引起感染性炎症第十二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因和发
8、病机制(二)易感因素 n n 1 1尿路梗阻尿路梗阻尿路梗阻尿路梗阻 是诱发尿感并易于上行的最主要原是诱发尿感并易于上行的最主要原因。梗阻可由尿路解剖或功能异常引起,包括结石、因。梗阻可由尿路解剖或功能异常引起,包括结石、肿瘤、畸形或神经性膀胱等。梗阻后尿流不畅,细肿瘤、畸形或神经性膀胱等。梗阻后尿流不畅,细菌不易被冲洗清除而郁积繁殖,加之梗阻以上部位菌不易被冲洗清除而郁积繁殖,加之梗阻以上部位的尿路组织受压增加,影响其血液供应和生理功能,的尿路组织受压增加,影响其血液供应和生理功能,粘膜抵抗力降低,故易致感染。粘膜抵抗力降低,故易致感染。第十三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因和
9、发病机制n n2 2膀胱输尿管返流及其他尿路畸形和结构异常膀胱输尿管返流及其他尿路畸形和结构异常 排尿期间,膀肮输尿管瓣膜的功能完整性可阻止膀排尿期间,膀肮输尿管瓣膜的功能完整性可阻止膀胱内含菌尿液上行入肾,膀胱输尿管返流时,则可胱内含菌尿液上行入肾,膀胱输尿管返流时,则可随之进入肾盂引起感染。随之进入肾盂引起感染。n n3器械使用器械使用 用尿路器械诊治时,有可能带人细菌,用尿路器械诊治时,有可能带人细菌,且常致尿路损伤,留置导尿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且常致尿路损伤,留置导尿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第十四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因和发病机制n n4代谢因素代谢因素 慢性失钾,可
10、导致肾小管病损而易继发感染,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或酸碱代谢异常,可使尿酸或钙质沉积于肾脏,易致尿感;糖尿病者易患肾脓肿等并发症 n n5其他其他 如妊娠、尿道口周围炎、重症肝病、晚如妊娠、尿道口周围炎、重症肝病、晚期肿瘤、长期卧床等也易引发尿感。期肿瘤、长期卧床等也易引发尿感。n n6机体抗病能力机体抗病能力 与排尿通畅、尿路粘膜分泌有机酸及IgA、尿、尿PHPH值等有关。第十五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三三)细菌的致病力细菌的致病力 n n大肠杆茵的菌体抗原大肠杆茵的菌体抗原(0(0抗原抗原)类型与其致病力有关,引类型与其致病力有关,引起尿感的大肠杆茵大多是起
11、尿感的大肠杆茵大多是0 0血清型血清型1 1、2 2、4 4、6 6、7 7、1616、1818和和7575。n n其致病力还与荚膜抗原其致病力还与荚膜抗原(K(K抗原抗原)有关。含某些血清型有关。含某些血清型的的K K抗原以及量多的大肠杆菌其毒力强,比量少者更易抗原以及量多的大肠杆菌其毒力强,比量少者更易于侵入膀胱并致上行感染。细菌粘附于尿道上皮细胞于侵入膀胱并致上行感染。细菌粘附于尿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能力在尿感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表面的能力在尿感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第十六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因和发病机制(四)机体的防御功能(四)机体的防御功能 n n虽然细菌常可进入膀
12、胱,但并都不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因为虽然细菌常可进入膀胱,但并都不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因为人体有防御尿路细菌感染的功能:人体有防御尿路细菌感染的功能:n n尿路通畅时,尿液可冲走绝大多数细菌;尿路通畅时,尿液可冲走绝大多数细菌;n n尿液的尿素浓度高、渗透压高、有机酸含量多、尿液的尿素浓度高、渗透压高、有机酸含量多、PHPH低,均低,均不利于细菌生长;不利于细菌生长;n n尿道粘膜有杀菌能力,如尿路上皮细胞可能分泌黏蛋白,有尿道粘膜有杀菌能力,如尿路上皮细胞可能分泌黏蛋白,有抗细菌粘着作用,膀胱黏膜可分泌抗细菌粘着作用,膀胱黏膜可分泌IgGIgG、IgAIgA及通过吞噬细菌及通过吞噬细菌的作用而杀
13、菌;的作用而杀菌;n n输尿管和膀胱连接处活瓣可防止尿液和细菌返流进入肾脏;输尿管和膀胱连接处活瓣可防止尿液和细菌返流进入肾脏;n n男性在排尿终末时,前列腺收缩,排泄前列腺液于后尿道,男性在排尿终末时,前列腺收缩,排泄前列腺液于后尿道,有杀菌作用。有杀菌作用。第十七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一一)膀胱炎膀胱炎 n n属于下尿路感染。属于下尿路感染。n n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症,即尿频、尿急、尿痛,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症,即尿频、尿急、尿痛,白细胞尿,偶可有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膀胱白细胞尿,偶可有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膀胱区可有不适。区可有不适。n n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但
14、少数患者可有腰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但少数患者可有腰痛、低热。痛、低热。n n血白细胞计数常不增高。血白细胞计数常不增高。第十八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二二)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盂肾炎 n n常发生于育龄妇女常发生于育龄妇女n n1.1.泌尿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膀胱刺激症、腰痛和或下腹部痛、膀胱刺激症、腰痛和或下腹部痛、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痛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痛n n2.2.全身感染症状全身感染症状: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振等n n3.3.常伴有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沉增常伴有血白细胞计
15、数升高和血沉增快第十九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三三)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 n n 病程隐蔽,少数可间歇发生症状性肾孟肾炎,但更为常见的是间歇性无症状细菌尿和间歇性尿急、尿频等下尿路感染症状。可有间歇性低热。疾病后期,肾小管功能损害,可出现多尿、夜尿增多、电解质紊乱、肾小管性酸中毒等。最终可致肾小球功能受损而导致肾衰竭第二十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四)尿道炎(四)尿道炎n n人群中大约人群中大约30%女性会出现发作性尿痛、脓尿,女性会出现发作性尿痛、脓尿,中段尿培养阴性或少量细菌生长。中段尿培养阴性或少量细菌生长。n n一般起病缓慢、无血尿、无耻骨
16、上疼痛。一般起病缓慢、无血尿、无耻骨上疼痛。n n但临床上与膀胱炎不易区分,并应与沙眼衣原但临床上与膀胱炎不易区分,并应与沙眼衣原体、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等性传播疾病相鉴体、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等性传播疾病相鉴别。别。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n n(五)无症状细菌尿 n n是一种隐匿型尿感,即患者有细菌尿而无任何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常在健康人群中进行筛选时,或因其他慢性肾脏病作常规尿细菌学检查时发现不同日的2次以上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均105cfu/ml,且为同一菌种;但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称之为无症状细菌尿。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n n常
17、见于女性、老人、留置导尿、尿道器械操作后。伴脓尿时,可考虑为“无症状细菌尿”。细菌尿可来自膀胱或肾,其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细菌尿不会影响老人的寿命。孕妇有无症状细菌尿者约占5,如不治疗,有约20以后会发生急性肾盂肾炎,故产前检查应包括尿细菌定量培养。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n n非复杂性泌尿系统感染常见于妇女,多为反复发作的急性膀胱炎,亦可为急性肾盂肾炎,一般不会导致永久性的肾损害n n复杂性泌尿系统感染则在男女中均能发生,较常为肾盂肾炎,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甚至死亡,其致病菌对抗菌药常不敏感。有可能发展为严重肾损害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四、并发症四、并发症(
18、一一)肾乳头坏死肾乳头坏死n n 肾乳头坏死是肾孟肾炎的严重并发症,常发生于严重肾盂肾炎伴糖尿病或尿路梗阻时,可并发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或导致急性肾衰竭第二十五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四、并发症四、并发症(二二)肾周围脓肿肾周围脓肿n n常由严重肾盂肾炎扩展而来,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大肠杆菌。多见于糖尿病、尿路结石等患者。发病时除原有肾盂肾炎症状加剧外,常出现明显单侧腰痛和压痛,向健侧弯腰时,可使疼痛加剧。影像学检查有助诊断第二十六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四、并发症四、并发症(三三三三)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n n来势凶险,突然寒战,高热,常
19、引起休克,预后严来势凶险,突然寒战,高热,常引起休克,预后严重。重。(四)肾结石和尿路梗阻(四)肾结石和尿路梗阻(四)肾结石和尿路梗阻(四)肾结石和尿路梗阻n n变形杆菌等可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使尿液碱性化,从而使尿中磷酸盐超过饱和析出结晶,形成结石。凡泌尿系统感染炎症形成的斑痕和结石可引起尿路梗阻,导致肾盂积液、返流性肾病等,加重肾功能损伤。第二十七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一)血常规血常规n n急性肾孟肾炎时,血白细胞可轻或中度增加,中性白细胞常增多。(二二)尿常规尿常规n n尿色在含脓、血较多时呈混浊.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可有红细胞,少数出现肉
20、眼血尿;尿蛋白含量多为微量至+。有白细胞管型者,多为肾孟肾炎第二十八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三三三三)尿细菌学检查尿细菌学检查尿细菌学检查尿细菌学检查n n 尿标本可取中段尿、导尿、膀胱穿刺尿(尿标本可取中段尿、导尿、膀胱穿刺尿(金指标),临床常取清洁中段尿培养及进行药敏中段尿培养及进行药敏中段尿培养及进行药敏中段尿培养及进行药敏试验。如细菌定量试验。如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数培养菌落计数 10105ml,则可确诊;如菌落计数为,则可确诊;如菌落计数为10104 4-10105 5ml,则结果可疑;如 10104 4 mlml,则为污染n n尿沉渣镜检细菌 清
21、洁中段尿的没有染色的沉渣用高倍镜(较暗视野较暗视野)找细菌,如平均每个视野2020个细菌(包包括动或不动的括动或不动的),即为有意义的细菌尿,其符合率可达约9090以上。此法可以迅速获得结果,并可按致病菌情以上。此法可以迅速获得结果,并可按致病菌情况选用恰当的抗菌药。况选用恰当的抗菌药。第二十九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n n化学性检查化学性检查 目前常用的是亚硝酸盐试验,其诊断尿感的敏感性是70.4,特异性是99.5。假阴性常是由于球菌感染。临床上常采用浸试条法(亚硝酸盐试验加上白细胞酯酶测定)作为尿感的筛选试验。第三十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五、实验室及其他检
22、查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n n细菌学检查的假阳性和假阴性n n上述培养、镜检和化学性检查等几种细菌学检查法,都可有假阳性和假阴性。n n假阳性假阳性可见于:可见于:尿标本被白带污染,收集不规范;尿标本被白带污染,收集不规范;尿标本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过长,超过尿标本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过长,超过1小时以上;小时以上;检验的技术有错误。检验的技术有错误。n n假阴性假阴性假阴性假阴性主要可见于:患者在近7天内用过抗菌药物;尿液在膀胱内停留过短,不足6小时以上,细菌没有足够的时间繁殖;收集中段尿时,消毒药不慎混入尿标本内 第三十一页,讲稿共六十三页哦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四四)其他实验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2讲稿 尿路感染 诊断 治疗 讲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