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陶瓷和玻璃.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三章 陶瓷和玻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陶瓷和玻璃.ppt(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陶瓷和玻璃陶瓷和玻璃一、用于微电子的陶瓷互连1.薄膜薄膜的制作方法介绍:a.物理气相沉积(PVD)指的是利用某种物理的过程,如物质的热蒸发或在受到粒子束轰击时物质表面原子的溅射等现象,实现物质从源物质到薄膜的可控的原于转移过程。这种薄膜制备方法相对于化学气相沉积方法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需要使用固态的或者熔化态的物质作为沉积过程的源物质(2)源物质要经过物理过程进入气相;(3)需要相对较低的气体压力环境:(4)在气相中及衬底表面并不发生化学反应。物理气相沉积技术中最为基本的两种方法就是蒸发法和溅射法。真空蒸发装置原理示意图溅射装置原理示意图溅射法:溅射法:它利用带有电荷的
2、离于在电场中加速后具有一定动它利用带有电荷的离于在电场中加速后具有一定动能的特点,将离子引向欲被溅射的靶电极。在离子能量合适的能的特点,将离子引向欲被溅射的靶电极。在离子能量合适的情况下,入射的离子将在与靶表面的原子的碰撞过程中使后者情况下,入射的离子将在与靶表面的原子的碰撞过程中使后者溅射出来。这些被溅射出来的原子将带有一定的动能,并且会溅射出来。这些被溅射出来的原子将带有一定的动能,并且会沿着一定的方向射向衬底,从而实现在衬底上薄膜的沉积。沿着一定的方向射向衬底,从而实现在衬底上薄膜的沉积。溅射与蒸发方法的原理和特性比较溅射与蒸发方法的原理和特性比较溅射与蒸发方法的原理和特性比较溅射与蒸发
3、方法的原理和特性比较b.b.化学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CVD)(CVD):顾名思义,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利用的是:顾名思义,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利用的是气态的先驱反应物,通过原子、分子间化学反应的途径生成固气态的先驱反应物,通过原子、分子间化学反应的途径生成固态薄膜的技术。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制备的薄膜种类范围也很广,态薄膜的技术。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制备的薄膜种类范围也很广,包括固体电子器件所需的各种薄膜,轴承和工具的耐磨涂层,包括固体电子器件所需的各种薄膜,轴承和工具的耐磨涂层,发动机或核反应堆部件的高温防护涂层等。在高质量的半导体发动机或核反应堆部件的高温防护涂层等。在高质量的半
4、导体晶体外延技术以及各种绝缘材料薄膜的制备中大量使用了化学晶体外延技术以及各种绝缘材料薄膜的制备中大量使用了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比如,在气相沉积技术。比如,在MosMos场效应管中,应用化学气相方法场效应管中,应用化学气相方法沉积的薄膜就包括多晶沉积的薄膜就包括多晶SiSi、SOSO2 2、SiNSiN等。等。广泛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的原因:它可以用于各种高纯晶态、广泛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的原因:它可以用于各种高纯晶态、非品态的金属、半导体、化合物薄膜的制备之外,还包括它可非品态的金属、半导体、化合物薄膜的制备之外,还包括它可以有效地控制薄膜的化学成分,低的设备和运转成本,与其他以有效地控制薄膜
5、的化学成分,低的设备和运转成本,与其他相关工艺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等。相关工艺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等。一、用于微电子的陶瓷互连2.厚膜所谓厚膜混合集成电路,是指将互连导线、电感、电阻、电容、半导体元器件等通过印刷、烧成、焊接等工序,在一块不大的陶瓷基片上制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单元。“混合集成”一般是指在厚、薄膜完成的基础上,再混合小型元器件或半导体集成电路。实际的厚薄膜电路一般都以混合集成电路的形式出现,因此,称它们为厚、薄膜混合集成电路,或简称为厚、薄膜混合电路或厚、薄膜电路。厚膜与薄膜这两个概念并非单从膜的厚薄来区分,主要是它们代表着两种就然不同的工艺特征。厚膜指的是采用丝网印刷、烧成这种工艺,
6、而薄模的工艺特征则为采用真空蒸发、溅射、化学沉积等方法。当然,从膜元件的厚度来看,两者确实也有差别,一般,厚膜元件的膜厚比薄膜元件大几个数量级。厚膜与薄膜的区分丝网印刷方法分为非接触法和接触法两类。非接触印刷法:在印刷前后丝网与基片不直接接触,当刮板沿丝网移动肘,丝网才与基片接触并发生弹性变形;接触印刷法:丝网与基片在印刷前就直接接触,而且当刮板沿丝网移动时,丝网不发生弹性变形。在厚膜混合积成电路路制造中常用非接触印刷法。一般来说,丝网印刷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制作原图、照相、制作掩模、浆料配制及印刷。丝网印刷工艺丝网印刷示意图二、陶瓷材料概述1、陶瓷材料的定义及制备工艺1.1定义:陶瓷是无机
7、高分子材料,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粉状化合物通过成型、高温烧结而制成的多晶固体材料。也可以这样定义:陶瓷材料是除金属和高聚物以外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通称。2.2 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 制粉 压坯 烧结 成品2 陶瓷材料的组织结构2.1 晶相:主要组成相,由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而成,决定陶瓷的性能:高熔点、高耐热性、高化学稳定性、高绝缘性、高脆性。2.2 玻璃相:非晶态固体,将晶相粘结在一起,降低烧结温度,抑制晶相晶粒长大和填充气孔。2.3 气相:气孔(510)。对性能的不利影响:增加脆性、降低强度、电击穿强度降低,绝缘性能降低。对性能的有利影响:提高吸振性,使陶瓷密度减小3、陶瓷的性能3.1 力学性能:硬
8、度极高:(1500HV)高弹性模量;高脆性;高的抗压强度;低的抗拉强度:低的塑性、韧性;抗热振性能较低。晶相是陶瓷材料中主要的组成相,决定陶瓷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主要是晶相。玻璃相的作用是充填晶粒间隙、粘结晶粒、提高材料致密度、降低烧结温度和抑制晶粒长大。气相是在工艺过程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3.2 物理化学性能 高熔点 (Tm 2000C)(高温强度、高温蠕变抗力)低的热膨胀系数、热导率,良好的绝缘性。特殊的光、电、磁性能:如压电性能、激光性能等 结构稳定,化学稳定高。4 陶瓷的分类及应用(按用途分)4.1 普通陶瓷:由粘土、长石、石英为原料配制,烧结而成。组织:主晶相 莫来石(3Al2O32S
9、iO2)2530%,次晶相 SiO2;玻璃相 3560%气相 13%总之:陶瓷材料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化学稳定性,耐高温、耐氧化、耐腐蚀等特性。陶瓷材料还具有密度小、弹性模量大、耐磨损、强度高等特点。功能陶瓷还具有电、光、磁等特殊性能。性能特点:质地坚硬,不氧化、不生锈、耐高温;成型性好,成本低。强度低,绝缘性、耐高温性不如其它陶瓷。应用:生活中常用的各类陶瓷制品;电瓷绝缘子,耐酸、碱的容器和反应塔管道,纺织机械中的导纱零件。4.2 特种陶瓷 (1)氧化铝陶瓷组织:AL2O3 主晶相,还有少量SiO2;性能:硬度高;耐高温(抗氧化性能,高的蠕变抗力);耐腐蚀,绝缘性好;缺点:脆性大,抗热振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 陶瓷和玻璃 第三 陶瓷 玻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