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车载can通信技术及其应用.pdf
《硕士论文-车载can通信技术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硕士论文-车载can通信技术及其应用.pdf(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车载CAN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姓名:程跃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指导教师:徐国卿;康劲松20080301摘要摘要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日益发展,车上电气设备不断增加,对汽车的综合布线以及信息的共享交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场总线技术在汽车电气电子系统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控制器局域网C A N 以其良好的运行性能,极高的可靠性以及低廉的成本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逐步普及到汽车控制网络中,并被公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现场总线之一。本文在研究C A N 总线协议及其应用层协议S A EJ 1 9 3 9 的基础上,分析了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及其控制器
2、的工作特性,参考J 1 9 3 9 协议原则设计C A N总线通信报文的标识符,对网络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设计。针对C A N 协议应用的局限性,对其通信的实时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改进C A N 总线的传输层,设计了一种兼容C A N 通信协议以及J 1 9 3 9 协议的网络通信协议。基于对网络协议研究的基础,本文完成了整车控制器节点的硬件设计及软件编程。本文在嵌入式系统平台下,设计了C A N 通信模块的底层驱动,接口函数及其应用程序,实现了时分调度C A N 通信算法的软件设计。关键词:C A N 总线,网络协议,嵌入式操作系统,驱动程序A b s t r a c tA B S T R A
3、C T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o d e r na u t o m o b i l ei n c r e a s i n g l y,t h ee l e c t r o n i cd e v i c e so fa u t o m o b i l ei n c r e a s er a p i d l y,w h i c hb r i n g st h eh i g h e rr e q u i r e m e n to nv e h i c l ei n t e g r a t e dw i r i n ga n di n f o r m
4、 a t i o ns h a r i n g F i e l dB u s b e c o m e s m o r ea n dm o r ei m p o r t a n ti ne l e c t r o na n de l e c t r i c a ls y s t e m s W i t hw e l lo p e r a t i o np e r f o r m a n c e,h i g hr e l i a b i l i t ya n dl o wc o s t,C A N(c o n t r o la r e an e t w o r k)h a sg o tm o r
5、ea n dm o r ew i d ea t t e n t i o n I ti sg r a d u a l l yp o p u l a r i z a t i o ni nv e h i c l ec o n t r o ls y s t e m s,a n dr e c o g n i z e da so n eo ft h em o s t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f o r e g r o u n df i e l db u s I nt h eb a s eo fr e s e a r c h i n gC A Nb u sp r o t o c o
6、la n di t sa p p l i c a t i o nl a y e rp r o t o c o lS A EJ 19 3 9,a n da n a l y z i n gf u e lc e l lv e h i c l ed r i v es y s t e ma n di t sc o n t r o l l e ro p e r a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t h en e t w o r kc o l l e c t i v i t yl a y o u th a sb e e nd e s i g n e dt h r o
7、u g hr e f e r e n c eJ19 3 9p r o t o c o lp r i n c i p l et od e s i g nC A N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m e s s a g ei d e n t i f i e ri nt h i sp a p e r B ya n a l y s i st h el o c a l i z a t i o no fC A Nb u sa n di t sr e a lt i m ec a p a b i l i t y,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p r o t o c o l
8、,w h i c hi sc o m p a t i b l ew i t hC A Nb u sa n dJ 1 9 3 9,i sd r a w no u tt h r o u g ha m e l i o r a t eC A Nb u st r a n s p o r tl a y e r B a s eo nt h er e s e a r c ho f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p r o t o c o l,h a r d w a r ed e s i g na n ds o f t w a r ep r o g r a mo fv e h i c l em
9、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v i aa r ef i n i s h e di nt h i sp a p e r D r i v e rp r o g r a m,a p p l i c a t i o np r o g r a m m i n gi n t e r f a c ea n dm u l t i t a s ka p p l i c a t i o na r ed e s i g n e do nt h ep l a t f o r mo fe m b e d d e do p e r a t i o ns y s t e m,w h i l e
10、t h es o t t w a r eo fC A N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c h e d u l i n ga l g o r i t h mi sr e a l i z e di nt h i sp a p e r K e yW o r d s:C A Nb u s,n e t w o r kp r o t o c o l,e m b e d d e do p e r a t i o ns y s t e m,d r i v e rp r o g r a mI l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同济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11、: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强玖加彤年岁月夕日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
12、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秒玖跏g 年弓月罗日第1 章绪论1 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 章绪论随着车用电气设备越来越多,以及近年来I T S 的发展,以3 G(G P S、G I S和G S M)为代表的新型电子通信产品的出现对汽车的综合布线和信息的共享交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布线角度分析,传统电气系统大多采用点对点的单一通信方式,相互之间少有联系,这样必然需要庞大的布线系统。据统计,一辆采用传统布线方法的高档汽车中,其导线长度可达2 0 0 0 m,电气节点达1 5 0 0 个,而且根据统计,该
13、数字大约每1 0 年增长1 倍,从而加剧了粗大的线束与汽车有限的可用空间之间的矛盾。无论从材料成本还是工作效率看,传统布线方法都将不能适应汽车的发展。从信息共享角度分析,现代典型的控制单元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控传动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防滑控制系统、废气再循环系统、巡航系统和空调系统。为了满足各子系统的实时性要求,有必要对汽车公共数据实行共享,如发动机转速、车轮转速、油门踏板位置等,但每个控制单元对实时性的要求是因数据的更新速率和控制周期不同而不同的。这就要求其数据交换网是基于优先权竞争的模式,且本身具有较高的通信速率。C A N 总线正是为满足这些要求而设计的。8 0 年代早期,B o s
14、 c h 公司的工程师就开始论证当时的串行总线用于客车系统的可行性。1 9 8 6 年2 月,在S A N 汽车工程人员协会)大会上,R o b e rB o s c h 公司提出了C A N。这个由B o s c h 公司设计的新的总线系统称为“A u t o m o t i v eS e r i a lC o n t r o l l e rA r e aN e t w o r k (汽车串行控制局域网)。今天,几乎每一辆在欧洲生产的新轿车都至少装配有一个C A N 网络系统。C A N 也应用在从火车到轮船等其他类型的运输工具上,以及工业控制方面。如今C A N 是最主要的现场总线协议之一
15、,它有可能引导世界范围的车载串行总线系统。国内在C A N 总线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与国外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1)国内在自主研究和开发汽车电子C A N 网络方面尚处于试验和起步阶段,国内绝大部分的汽车还没有采用汽车总线设计;(2)国内汽车合资企业不少已采用C A N 总线技术,但空心化问题严重,虽然有些企业使用了C A N第1 章绪论总线技术,但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商手中。为顺应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我国也相应加强了对C A N 总线的研究,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 A N 总线产品。相比工业现场的一些豪华总线而言,车载网络技术门槛并不高,因此C A N网络技术是汽车电子行业
16、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是解决车载网络设计空心化和汽车电子技术空心化的关键。目前对于车载C A N 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气控制单元如E F I、A B S、A S R、C C S 等如何接入已安装C A N 网络的汽车上,而对于C A N 总线的实现以及网络技术的统一与整车优化涉及较少。本文在研究C A N 总线原理及其实时性基础上,主要探讨车内动力系统网络节点问的整合与通信协议,实现汽车动力系统的整体网络电子控制,对整车C A N 总线的应用能起到一定推动作用。1 2 国内外发展现状1 2 1 汽车网络发展趋势汽车网络的发展很快,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国际上通用的车载网络标准就有数十种。汽车网络
17、从协议规范到技术特点,从性能优势到应用场合各不相同,形成了汽车网络多面开花的局面,同时满足汽车的多功能要求。基于这种局面,美国汽车工程协会(S A E)根据速率的不同,将汽车网络划分为A、B、C 三类,没有一种协议的应用可以覆盖所有领域,每个领域需要特殊的协议特点。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汽车中的逐步应用,车载多媒体网络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也因此被称为D 类网络。各网络的分类标准如表1 1 所示。表1 1 汽车网络分类标准类传输速率对象应用范围主流协议别(k b i t s)面向传感器灯光照明、电动门窗、A执行器控制的低速 l OL I N、T T P A座椅调节等系统网络2第1 章绪论
18、面向独立模块车辆电子信息中心、C A N、V A N、B间数据共享的中速l O 1 2 5安全气囊、故障诊断、仪S A E J l8 5 0网络表显示等系统面向高速、实牵引控制、先进发动C A N、C时闭环控制的多路1 2 5 1 0 0 0机控制、悬挂控制、A B S 等T T P C、F l e x R a y传输网系统在A 类网络中,L I N 网络已经广泛的被世界上的大多数汽车公司以及零配件厂商所接受,有望成为事实上的A 类网络标准。在B 类和C 类网络中C A N总线凭借其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已从众多总线中突显出来,成为世界接受的主流协议。F l e x R a y 是B M
19、 W、D a i m l e rC h r y s l e r、M o t o r o l a 和P h i l i p s 等公司制定的功能强大的通信网络协议,由于其出色的性能,目前已广泛的应用于车载多媒体网络中,并将逐步普及于汽车的安全系统。由于F l e x R a y 使用成本比C A N 高出许多,对于目前汽车的性能要求来说,C A N 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因此就目前汽车网络的发展趋势而言,C A N 总线将全面代替J 1 8 5 0,普及到每辆汽车的动力及车身网络系统。1 2 2G A N 总线研究现状8 0 年代末,B o s c h 和I n t e l 研制了专门用于汽车电子系
20、统的C A N 总线规范,但因C A N 总线要求每个端口都需要独立的通讯处理能力,这在当时的汽车电气系统中很难办到。1 9 8 7 年中期I n t e l 开发了首个C A N 控制器一8 2 5 2 6,不久P h i l i p s公司也推出了8 2 C 2 0 0。进入9 0 年代以后,由于集成电路技术和电子功率器件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用廉价的微处理芯片和信号识别芯片作为总线通讯接口端,采用总线技术控制汽车电器,从技术上、价格上逐渐进入了实用化阶段。1 9 9 1年C A N 总线首次在奔驰S 系列汽车中实现,同年B o s c h 公司正式颁布了C A N技术规范2 0 版本。1
21、9 9 3 年1 1 月,I S O 正式颁布了国际标准I S 0 1 1 8 9 8,为C A N的标准化、规范化铺平了道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C A N 协议以及其网络系统已被全球汽车厂商普遍接受,成为车载网络系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到2 0 0 6 年,C A N 占据了整个汽车网络协议市场的6 3,在欧洲,基于C A N 的网络占有了大约8 8 的市场,而在北美,传统的J 1 8 5 0 总线也逐渐被C A N 所取代。3第1 章绪论在国外,许多国际大的汽车公司早在8 0 年代就积极致力于汽车网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迄今为止已有多种网络标准,如D e v i c e N e t、C
22、A N O p e n、S D S、J 1 9 3 9等,它们都得到C i A(C A Ni n A u t o m a t i o n)的支持,符合I S 0 1 1 8 9 8 标准。其中以S A E 制定的J 1 9 3 9 协议最为流行,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卡车和商用客车上,并且也用于舰船、轨道机车、农业机械和大型发动机。目前在汽车网络中最广为流行的技术为X b y-W i r e,即线控操作,这也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该技术来源于飞机制造,基本思想就是用电子控制系统代替机械控制系统,减轻重量,提高可靠性,如S t e e r-b y-W i r e,B r a k e-b y-W i r
23、 e 等。由于目前对汽车容错能力和通信系统的高可靠性的需求日益增长,X b y-W i r e 开始应用于汽车电子控制领域,在未来5 1 0 年中,X-b y-W i r e 技术将使传统的汽车机械系统变成通过高速容错通信总线与高性能C P U 相连的电气系统。为了提供这些系统之间的安全通信,就需要一个高速、容错的时间触发的通信协议,上文提到的F l e x R a y 以及T T P、B y t e f l i g h t 等都属于这类协议。为了适应现代汽车网络的要求,从2 0 0 0 年开始,一个由数家公司组成的I S O 任务组织定义了一种时间触发C A N 报文传输的协议,它由维也纳理
24、工大学的H K o p e t z 教授、B e m dM u e l l e 博士、B o s c h 公司人员以及多位半导体工业专家共同开发,并被定义为时间触发通讯的C A N 协议(T T C A N)。T T C A N 是基于I S 0 1 1 8 9 8 1 所描述的C A N数据链路层来制定的,它可以使用在I S 0 1 1 8 9 8 2(高速收发器)或I S O l l 8 9 8 3(低速收发器)中所描述的标准C A N 物理层来进行通讯。该协议介绍了时间触发通讯和在系统范围内高精度的全局网络时间的相关内容,如同事件触发一样,T T C A N 提供了一套时间触发消息机制,
25、允许使用基于C A N 网络形成的控制环路,同时还能够提高基于C A N 总线的汽车网络的实时通讯性能。C A N 总线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起步较晚,直到1 9 9 6 年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了c A N 总线原理和应用系统设计(邬宽明著)一书后,C A N 总线才逐步为国内一些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所认识和应用。不过由于国内批量生产的车多属于中低档轿车,这些轿车上并没有相应的网络化设计,而对于那些电子含量高,装备有不同规模汽车电气网络的新型车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相关的知识产权并不是掌握在国内企业的手中,因此对于C A N 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高校以及科学院所,缺乏在整车中大规模应用的经验。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硕士论文 车载 can 通信 技术 及其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