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法及识别.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法及识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法及识别.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法及识别(2013-04-07 00:05:47)原文地址: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法及识别作者:天财会计网3.1 财务舞弊的手法3.1.1 通过收入进行调节1、虚列销售收入交易事项根据虚构的销售事项确认收入,它的性质是最为恶劣、欺骗性最大的一种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方法,在最近几年发生的规模最大、影响最坏、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最为惨重的财务舞弊案件,几乎都是使用这种虚假会计信息的手法制造的。常见的造假手段包括虚构销售对象,虚构交易,编制虚构交易的所有原始凭证,填制假入库单、假成本计算单、假发票、假出库单等等。其特点是交易事项的从无到有,会计结果是凭空杜撰出来的。例如:麦特科光
2、电股份有限公司为了取得上市资格达到募集资金数额,采用倒推的手法伪造会计凭证,伪造材料和产品的购销合同、虚开进出口发票、伪造海关印章等,并根据伪造的原始凭证编造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记录和会计报表,虚增麦特科(惠州)光学机电有限公司1996年到1999年的会计报表净利润。2、改变会计截止期操纵收入一些公司为了虚增本年利润或为完成本年扭亏为盈的目的,把交易截止日期人为提前或延期确认。改变会计截止期操纵利润,一般发生在会计期末,如季度末、半年末、年底等。通常是在本年末提前确认未实现的收入或人为的制造一笔销售,在本年末虚开发票,再于第二年初确认一笔退货。当然改变会计截止期操纵利润,不仅
3、仅包括把下一会计报告期的交易提前到本期,也包括把本会计期间的交易转移到下一会计期间。3、提前确认收入具体的做法主要有提前开具销货发票、在未来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或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收入的确认不递延,既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时候仍确认收入。在实务中提前记录收入可能表现为这样几种情况:有服务意向或服务合同,但服务尚未提供时记录收入;货物尚未发出时,记录收入;货物已经发出,但销售合同规定的接受条款还未满足时记录收入;货物已经发出,但对方没有条件支付货款时记录收人。例如天津磁卡在2000年与吉林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合同尚未履行完毕的情况下,将1100万元的软件系统及技术服务收入确认为收入,属提前确认收
4、入,形成等额虚增利润。4、把非营业资金转化为营业收入通过把非经营资金记录为营业收入,增加收入总额,或者用这类资金支付正常的经营费用支出,但并不在账簿上记录为费用,这样就减少了报表费用的数额,从而增加利润的数额。例如:“银鸽投资”用公司的资金进行投资,取得的投资的收入先入“小金库”,然后用小金库资金购买生产用的材料降低产品单位成本,从而增加了会计期间的利润。5、通过收购兼并运作增加收入一些公司利用一家子公司将商品销售给第三方,确认该子公司的销售收入,再由另一家子公司从第三方企业购回,规避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必须抵消的规定的约束,达到虚增企业集团合并报表收入、利润的目的。6、利用投资收益等一次性所得规
5、划利润企业可以通过一次性所得提高利润,也可以通过一次性损失减少利润,甚至巨额亏损,以达到以丰补歉的目的。但我国目前较多采用的是通过一次性所得提高利润。可操纵的一次性所得提高利润的途径有:巨额投资收益:通过股权转让、委托投资等产生巨额投资收益;销售实物资产:经营性资产或非经营性资产的转让产生营业收入;无形资产所有权或使用权转让:通过战略联盟等高价转让产生其他业务收入;关联方之间的资产购销:由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被规范的比较严格,一般应把关联交易转化为正常交易来进行,或者按照正常价格大量购销产生正常利润;补贴收入;流动资产盘盈。关注使用一次性所得的公司,一般重点关注处于非常时期的公司,如2003年中
6、期,在12家暂停上市的公司中,除了ST五环”,11家公司实现盈利,其中有9家公司的盈利来自一次性的非经营收益,例如,“ST国嘉”依靠拍卖资产获利1 066万元,实现净利润79万元,“ST渤海”通过出售债权和股权,获利近l 900万元,“ST春都”转让股权获益l 631万元,“ST襄轴”出售土地使用权获利1138万元;而在8家获得补贴收入的公司中,“ST昆百”转入政府补贴收入1 200万元,“ST襄轴”获地税返还789万元,“ST原宜”获补贴收入257万元。但是,这些一次性所得不会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盈利收入,当企业达到既定目标后该部分利润随之消失,不但盈利能力不真实,也降低了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性。
7、3.1.2 通过费用进行调节1、费用化与资本化支出的故意混淆(1)利息费用资本化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长期负债费用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负债费用,予以资本化;与对外投资有关而发生的负债费用,不予以资本化,直接计人当期损益;在筹建期发生的长期负债费用(购建固定资产除外)计入开办费。企业为了操纵当期的利润就会对资本化与费用化的划分故意混淆。如果是为了增加当期的利润,企业通常会把费用化支出记入资本化的支出,以增加企业的资产,从而增加企业当期的利润;如果企业是出于避税或其他方面的考虑,需要减少当期利润时,可以把资本化的支出费用化,这样企业当期的费用增加,必然会伴随着利润的减少。例如,世界
8、通信公司就通过费用开支资本化,使亏损变为盈利。该公司自2001年第一季度以来的五个季度中将总额38亿美元的营业开支计在资本开支项下。如果没有这部分违规入账,世通公司2001财务年度和2002年第一财务季度应该是亏损的。(2)广告费用资本化广告费用属于营业费用的一部分,企业为扩大其产品或劳务的影响而在各种媒体上做广告宣传所发生的广告费,应于相关广告见诸于媒体时,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营业费用,不得预提或待摊,同时还强调,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按照合同或协议预定等)企业实际支付的广告费,其相对应的有广告服务将在未来几个会计年度内获得,则本期实际支付的广告费应作为预付账款,在接受广告服务的各个会计
9、年度内,按照双方合同或协议预定的各期接受广告服务的比例分期计入损益。这样在广告费用较大的企业就会利用广告费用资本化调节利润。2、费用挂账进行操纵(1)日常费用支出挂账日常小额费用支出挂账是指差旅费、水电费、办公费、广告费、贷款利息等,虽然是已经发生的费用,但挂在其他应收款或预付款上,或者挂其他应付款,从而减少确认当期费用,增加当期利润。有时企业会把收不回的坏账、已经支付的费用或失败的投资放入“其他应收款”账户,反之当收入多时,就先放在“其他应付款”账户,以备利润不达要求或未扭亏未达要求时进行调节。(2)对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的操纵目前企业发生的“待摊费用”能够按照规定计入相应的会计科目,但在
10、企业亏损或完不成利润计划时,“待摊费用”科目内的应摊费用,就长期挂账不予摊销,从而使企业当期成本、费用降低造成虚增当期利润;而且不论摊销期限长短只设“长期待摊费用”和“待摊费用”其中的一个账户。实际摊销时不论是“长期待摊费用”还是“待摊费用”都在一个账户核算,形成几个年度的费用一年摊销,或者本应一年摊销完毕的费用推迟多年才能摊销完毕。视利润和减亏指标完成情况随意多摊、少摊或不摊来调节利润,弄虚作假,虚盈实亏或变多亏为少亏,骗取政绩。大多数的舞弊案都存在隐瞒负债和费用的事实。(3)预先支付费用把当期利润转移到将来利润抚平的做法很多,比如把下一年的保险费、租金、维修费、办公费等各种费用在当期支付并
11、进入损益,这样本应该与未来年度的收入配比的费用被提前了。还可以与出租方签订明暗合同,明合同注明租金提高了,实际情况在暗合同规定好,租金并没有提高。其目的就在于通过估计把以后期间的费用转移到当期,增加当期的成本费用,降低会计利润,或者把以前期间的费用通过重大会计差错的形式转移到当期,抵减当期的会计利润。3.1.3 通过资产进行调节目前通常的做法是通过高估资产价值进行资产计价舞弊,其中最常用的是对存货高估。制造虚假资产的手段主要有:多计固定资产、少计提折旧、收益性支出列为资本性支出、利息资本化不当、固定资产虚增等;多计存货价值。这类手段包括:对存货成本故意计算错误,或虚列存货以增加存货价值,从而降
12、低销售成本,增加营业利润。3.1.4 滥用会计估计和会计差错进行调节1、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会计估计是指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做的判断。会计差错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估计、判断等方面出现的错误。(1)利用会计政策变更目前运用会计政策变更的企业较少,因为我国会计制度对会计政策有一贯性的要求,改变会计政策要披露改变的原因,而且有些会计政策具有刚性的特点,变更难度大,比如企业的纳税政策,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政策等等。虽然如此,会计政策的变更仍然是利润操纵的工具
13、。(2)利用会计估计变更由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内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某些会计报表项目不可能精确的计量,而只能加以估计。需要进行估计的项目很多,例如:坏账比例、存货毁损、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无形资产的收益年限、资产价值等。如果赖以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可能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更正。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变更会对企业的会计利润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固定资产的影响因素多,容易找到变更理由且弹性较大,准确估计难。因此变更折旧方法中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是最常见的利润操作手法。上市公司通常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14、调节利润,随意改变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3)利用会计差错更正由于会计差错实行追溯调整,可以利用会计差错(实为财务报表造假)更正把当期的成本费用转移到以前的会计期间,可以使本期的利润增加,或者为了消化以前年度的不当会计行为,减少风险,使用重大会计差错概念,对以前的不当会计行为的结果进行调整。还可以利用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把以前期间的费用全部重新计入以前期间的损益,减少该事项对以后会计期间的影响。例如:太太药业2001年5月刚刚从证券市场上拿走17.36亿元的募集资金,到2001年会计报表就宣称2000年度存在少计营业费用、坏账准备、未抵消母子公司之间的未实现销售利润、无形资产专有技术摊销年限错误等重
15、大会计差错问题,将2000年度合并净利润调减879万元。2、利用资产减值准备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并能够在以后的期间内转回的有:生物性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计量)、金融资产(权益工具投资及其相关衍生金融工具)、石油开采权(探明/未探明矿权)、资产减值准备准则涉及的资产;已确认损失可以转回的有: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所得税资产、未担保余值、金融资产(摊余价值计量);未明确规定的有: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建造合同。虽然一些资产的跌价准备在计提后不可以转回,但是企业可以利用可以转回的存货、所得税资产以及应收账款等项目进行会计上的操作,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浏阳花炮”()2003年9月
16、8日公布了中期报表的更正公告,公告称“本公司在2003年半年度报告中由于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的账龄分类及坏账准备计提时出现错误,导致2003年半年度报告出现盈利、净利润、每股收益等信息失真,并对失真信息予以纠正通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调节使得企业当期的利润虚增47.61万元,通过对其他应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调节实现了297.6万元的利润。由此可见,通过对坏账准备的调节所带来的虚假利润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表3.1坏账准备对利润影响对比表应收账款(万元)其它应收款(万元)更正后更正前更正后更正前一年以内1-2年2-3年3年以上8754.61164.7963.6291.617329.961541.83
17、63.6291.613116.41166.66265.8710.32329.071201.60265.8710.30合计9074.639027.023509.243806.843、利用完工百分比法可以使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的劳务有安装费收入、广告费收入、软件制作收入、房屋建筑、大型商品制造等。使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和费用,特点之一是依靠估计和判断,甚至有时需要专家的帮助才能合理确定完成的进度。这就又给企业提供了一个机会。企业可以估计超过进度的工作量,增加当期的会计利润;可以对完成的工作进度估计不足,减少当期的利润,增加以后会计期间的利润;也可以使用激进的会计手法,一次性记录本应该使用完工百
18、分比法确认的收入和利润。3.1.5 利用表外项目进行调节1、不记录负债或者减少记录负债不记录负债或者减少记录负债,过多使用表外项目,给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假象是得到的报表信息显示的风险水平低于实际的风险水平,有时会造成决策失误。表外负债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未予以反映的负债,包括直接表外负债和间接表外负债。直接表外负债是指企业以不转移资产所有权的特殊借款形式直接计入负债,如经营租赁、代销商品、来料加工等。间接表外负债是指由另一个企业的负债代替本企业负债,使本企业表内负债保持在合理限度内。利用不记录表外负债或者减少记录负债,可以掩盖公司的风险水平,同时可以提高评价公司流动性的一些指标。如某公司的自有
19、资本与借款数额基本相当,该公司想要以本公司的名义追加借款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该公司就投资新公司,新公司又以本公司名义借款。在此新公司实质上可能是母公司的一个车间,但车间改为公司后具有了法人资格,可以独立向外借款。这样,母公司实际的负债比例将有所提高。因为,两个公司实际资产总额不包括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而两个公司向外人的借款一部分在母公司的报表内,一部分在子公司的报表内,而子公司的负债是为母公司服务的。2、转移表外负债第一,应收票据贴现。它实质上是一种以应收票据作为抵押的借款,尤其当企业将商业承兑汇票予以贴现时,企业基本形成了一种或有负债,但会计处理并不把它作为负债处理,而是冲减应收票据。第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上市公司 财务 舞弊 手法 识别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