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原理与应用A实验指导书.doc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A实验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原理与应用A实验指导书.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机械电子工程教研室叶建雄2011-10-10HCX-2000系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HCX-2000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说明书一、实验台的组成HCX-2000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由主机箱、传感器、实验电路(实验模板)、转动源、振动源、温度源、数据采集卡及处理软件、实验桌等组成。1、主机箱:提供高稳定的15V、5V、5V、2V10V(步进可调)、2V24V(连续可调)直流稳压电源;音频信号源(音频振荡器)1KHz10KHz(连续可调);低频信号源(低频振荡器)1Hz30Hz(连续可调);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智能调节仪;计算机通信口;主机箱上装有电压、气压等相关
2、数显表。其中,直流稳压电源、音频振荡器、低频振荡器都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在排除接线错误后重新开机恢复正常工作。主机箱右侧面装有供电电源插板及漏电保护开关。2、振动源(动态应变振动梁与振动台):振动频率3Hz30Hz可调(谐振频率9Hz12 Hz左右);3、转动源:手动控制0转/分2400转分、自动控制3002200转分。4、温度源:常温200。 5、气压源:020Kpa(连续可调)。6、传感器:基本型有箔式应变片(350)传感器(秤重200g)、扩散硅压力传感器(20Kpa)、差动变压器(4mm)、电容式位移传感器(2.5mm)、霍尔式位移传感器(1mm)、霍尔式转速传感器(2400转/分)、磁
3、电转速传感器(250转/分2400转/分)、压电式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1mm)、光纤位移传感器(1mm)、光电转速传感器(2400转/分)、集成温度(AD590)传感器(室温120)、K热电偶(室温150)、E热电偶(室温150)、Pt100铂电阻(室温150)、Cu50铜电阻(室温100)、湿敏传感器(1095RH)、气敏传感器(5099VJppm)等。增强型:基本型基础上可选配扭矩传感器(25Nm)、超声位移传感器(2001500mm)、PSD位置传感器(2mm)、CCD电荷耦合器件、光栅位移传感器(25mm)、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演示)等。7、调理电路(实验模板):基本型有电
4、桥及调平衡网络、差动放大器、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器、电容变换器、电涡流变换器、光电变换器、温度变换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器。增强型增加与选配传感器配套的实验模板。8、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另附。9、实验台:尺寸为1600800750mm,实验台桌上预留了计算机及示波器安放位置。二、电路原理实验电路原理已印刷在面板上(实验模板上) ,实验接线图参见文中的具体实验内容。三、使用方法1、开机前将电压表显示选择旋钮打到2V档;电流表显示选择旋钮打到200mA档;步进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旋钮打到2V档;其余旋钮都打到中间位置。2、将AC220V电源线插头插入市电插座中,合上电源开关,数显表显示0000
5、,表示实验台已接通电源。3、做每个实验前应先阅读实验指南,每个实验均应在断开电源的状态下按实验线路接好连接线(实验中用到可调直流电源时,应在该电源调到实验值后再接到实验线路中),检查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4、合上调节仪(器)电源开关,设置调节仪(器)参数;调节仪(器)的PV窗显示测量值;SV窗显示设定值(具体内容参见实验)。5、数据采集卡及处理软件使用方法另附说明。四、仪器维护及故障排除1、维护防止硬物撞击、划伤实验台面;防止传感器跌落地面。实验完毕要将传感器、配件及连线全部整理放置好。2、故障排除开机后数显表都无显示,应查AC220V电源有否接通;主机箱侧面AC220V 插座中的保险丝是否烧断
6、。如都正常,则更换主机箱中主机电源。转动源不工作,则手动输入12V电压,如不工作,更换转动源;如工作正常,应查调节仪设置是否准确;控制输出Vo有无电压,如无电压,更换主机箱中的转速控制板。振动源不工作,检查主机箱面板上的低频振荡器有无输出,如无输出,更换信号板;如有输出,更换振动源的振荡线圈。温度源不工作,检查温度源电源开关有否打开;温度源的保险丝是否烧断;调节仪设置是否准确。如都正常,则更换温度源。五、注意事项1、在实验前务必详细阅读实验指南。2、严禁用酒精、有机溶剂或其它具有腐蚀性溶液擦洗主机箱及面板。3、请勿将主机箱的电源、信号源输出端与地()短接,因短接时间长易造成电路故障。4、请勿将
7、主机箱的电源引入实验电路时接错。5、在更换接线时,应断开电源,只有在确保接线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6、实验完毕后,请将传感器及附件放回原处。7、如果实验台长期未通电使用,在实验前先通电十分钟预热,再检查按一次漏电保护按钮是否有效。8、实验接线时,要握住手柄插拔实验线,不能拉扯实验线。六、随机附件详见装箱清单。 实验1 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应变片全桥工作特点及性能。二、基本原理:应变片基本原理参阅实验(一)。应变片全桥特性实验原理如图31所示。应变片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应力方向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相反的应变片接入电桥邻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变化值R1R2R
8、3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o(RR)EKE。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得到改善。图31应变片全桥特性实验接线示意图三、需用器件和单元:主机箱中的2V10V(步进可调)直流稳压电源、15V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四、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与方法(除了按图32示意接线外)参照实验(二),将实验数据填入表3作出实验曲线并进行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计算。实验完毕,关闭电源。图32 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接线示意图表3全桥性能实验数据重量(g)电压(mV)五、思考题:测量中,当两组对边(R1、R3为对边)电阻值R相同时,即R1R3,R2R4,而R1R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
9、:(1)可以(2)不可以。附注:实验(一) 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并掌握应变片测量电路。二、基本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在弹性元件上通过特定工艺粘贴电阻应变片来组成。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的内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此类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性元件的变形,然后由电阻应变片将弹性元件的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信号输出。它可用于能转化成变形的各种非电物理量的检测,如力、压力、加速度、力矩、重量等,在机械加工、计量、建筑测量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1、应变片的电阻应变效应
10、所谓电阻应变效应是指具有规则外形的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应变而其电阻值也会产生相应地改变,这一物理现象称为“电阻应变效应”。以圆柱形导体为例:设其长为:L、半径为r、材料的电阻率为时,根据电阻的定义式得 (11)当导体因某种原因产生应变时,其长度L、截面积A和电阻率的变化为dL、dA、d相应的电阻变化为dR。对式(11)全微分得电阻变化率 dR/R为: (12)式中:dL/L为导体的轴向应变量L; dr/r为导体的横向应变量r 由材料力学得: L= - r (13)式中:为材料的泊松比,大多数金属材料的泊松比为0.30.5左右;负号表示两者的变化方向相反。将式(13)代入式(12
11、)得: (14)式(14)说明电阻应变效应主要取决于它的几何应变(几何效应)和本身特有的导电性能(压阻效应)。2、应变灵敏度 它是指电阻应变片在单位应变作用下所产生的电阻的相对变化量。 (1)、金属导体的应变灵敏度K:主要取决于其几何效应;可取 (15)其灵敏度系数为:K= 金属导体在受到应变作用时将产生电阻的变化,拉伸时电阻增大,压缩时电阻减小,且与其轴向应变成正比。金属导体的电阻应变灵敏度一般在2左右。 (2)、半导体的应变灵敏度:主要取决于其压阻效应;dR/R100kHz)输入到点,由低电平E1跃到高电平E2时,电容CX1和CX2两端电压均由E1充到E2。充电电荷一路由点经D3到b点,再
12、对CX1充电到O点(地);另一路由由点经C4到c点,再经D5到d点对CX2充电到O点。此时,D4和D6由于反偏置而截止。在t1充电时间内,由到c点的电荷量为(b经D4到c是不可能的):Q1CX2(E2-E1) (161) 当高频激励电压由高电平E2返回到低电平E1时,电容CX1和CX2均放电。CX1经b点、D4、c点、C4、点、L1放电到O点;CX2经d点、D6、L1放电到O点。在t2放电时间内由c点到点的电荷量为:Q2CX1(E2-E1) (162)当然,(161)式和(162)式是在C4电容值远远大于传感器的CX1和CX2电容值的前提下得到的结果。电容C4的充放电回路由图162中实线、虚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感器 原理 应用 实验 指导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