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2016年下半年.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2016年下半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2016年下半年.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6 年下半年(总分:150.01,做题时间:12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总题数:10,分数:30.00)1.下列玩具不是从功能角度分类的是()A.运动性玩具B.建构玩具C.益智玩具D.传统玩具解析:2.婴幼儿的“认声”现象通常出现在()A.3-6 个月B.6-12 个月C.1-2 岁D.2-3 岁解析:3.2-6 岁的儿童掌握的词汇数量迅速增加的先后顺序通常是()A.动词,名称,形容词B.动词,形容词,名称C.名称,动词,形容词D.形容词,动词,名称解析:4.风疹病毒传播途径是()A.肢体接触
2、B.空气泡沫C.虫媒传播D.实物传播解析:5.青青的妈妈说:“那孩子的最真甜!”这主要反映了()A.思维的片面性B.思维的拟人性C.思维的生动性D.思维的表面性解析:6.科学活动中,教师观察到某幼儿能用数字该幼儿最可能的年龄是(A.6 岁B.5 岁C.4 岁D.3 岁解析:7.最早提出“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考虑”的这一原则文件是()A.适合儿童生长的世界B.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C.未成年人保护法D.儿童权利公约解析:8.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A.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知识为主)B.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知识为主,终生学习C.幼儿为本,师德为先
3、,能力为重,终生学习D.师德为先,幼儿为本,知识为主,终生学习解析:9.活动去活动结束了,课晨晨的“游乐园”还没撘完,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A.与幼儿积极互动B.根据幼儿活动的需求灵活调整C.按作息时间表按部就班的进行D.随时关注幼儿的活动解析:10.教师要根据幼儿园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不属于幼儿个体差异的是()A.某幼儿往常吃饭很慢,今天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吃的很快B.有的幼儿吃饭快,有的幼儿吃饭嘛C.某幼儿动手能力很强,但语言能力弱于同龄儿童D.男孩通常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攻击行为解析: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总题数:2,分数:30.00)11.
4、简述幼儿社会学习的指导要点。(分数:15.00)_正确答案:((1)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代办的言语说教。(2)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3)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解析:12.父母陪伴对幼儿健康成长有何意义?(分数:15.00)_正确答案:(父母是幼儿的第
5、一任老师,父母陪伴直接影响到儿童个性品质的形成,是儿童人格发展的最主要影响因素。(1)父母的陪伴教育有利于幼儿认知发展 皮亚杰认为,幼儿在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从他人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如果在父母的陪伴下,就能够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对幼儿的自我中心进行引导,从而使幼儿形成与他们进项分享、换位思考的良好品质。(2)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在民主型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发展较好;在专制型家庭中培养的孩子或是变得顺从、缺乏生气或是变得自我中心和胆大妄为;在放任型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但也可能使
6、孩子发展自主、少依赖性、创造性强等性格特点。(3)安全的依恋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以及同伴关系的发展。)解析:三、论述题(本大题 1 小题,20 分)(总题数:1,分数:20.00)13.论述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_正确答案:(幼小衔接工作主要是使幼儿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避免和减少因两个学习阶段间存在的差异给幼儿身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其入小学后的发展及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和家庭两个方面共同努力。(一)幼儿园方面的衔接 1加强儿童入小学适应所应具备的素质培养(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在幼儿园教育中,给幼儿提供自己选择、提供自己的计划、自
7、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幼儿的主动性。(2)培养独立性 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的展开,培养有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整理书包等生活习惯。(3)发展人际 交往能录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入学后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上。适应能力差的幼儿没有新的朋友,他们感到孤独,心情沮丧,学习的兴趣大大减低,学校的吸引力也随之消失。(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在特别的大班阶段,可以通过开展规则游戏或其他活动,让幼儿逐步懂得,生活、学习、游戏等都是有规则的。同事,幼儿园可在生活制度、作业科纪律等方面有所改变,让幼儿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以
8、有利于缩短入学后适应小学规则的时间。(5)发展动作,增强体质 小学的学习活动较之游戏互动显得枯燥,儿童入学后脑力活动增多,书写任务较多,学习压力增大。因此,儿童应具有健康的身体、强壮的体魄。抵抗疾病能力;较强手眼协调能力个运动能力。2做好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1)缩小与小学差异程度的工作 首先,调整每日的作息制度;其次改变活动环境的布置。(2)开展适应小学的教育活动 首先,开展培训进入小学适应性方面的教育;其次,带领儿童参观小学,开展联谊活动。(3)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二)家庭方面的衔接工作 实际上,无论是儿童省会自理能力的锻炼、社会性行为的发展,还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信心的培养,都与家长的
9、观点、态度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家长也应该成为有效衔接工作中的重要力量,通过适宜的方式发挥自身的协调、润滑功能。具体来讲,主要是帮助幼儿做好五个方面的准备,即做好入学前的身体准备、心理准备、物质准备、生活习惯准备和学习习惯准备。)解析: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总题数:2,分数:40.00)14.材料:在一项行为实验中,老师把一个大盒子放在幼儿面前,对幼儿说:“这里面有一个很好玩的玩具,一会我们一起来玩,现在我要出去一下,你等我回来,我回来前,你不能打开盒子看,好吗?”幼儿回答:“好的!”老师把幼儿单独留住房间里,下面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教师资格 考试 幼儿 知识 能力 2016 年下 半年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