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病毒与亚病毒讲稿.ppt
《微生物学病毒与亚病毒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病毒与亚病毒讲稿.ppt(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生物学病毒与亚病毒第一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第一节第一节 病毒的性质病毒的性质一、一、形态结构形态结构二、二、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的化学组成三、病毒的理化抗性三、病毒的理化抗性第二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一、一、一、一、形态结构形态结构形态结构形态结构1.1.1.1.形态和大小形态和大小形态和大小形态和大小 形态多样形态多样形态多样形态多样,100nm100nm100nm100nm以下。以下。以下。以下。2.2.2.2.结构:核结构:核结构:核结构:核(衣衣衣衣)壳壳壳壳+核酸或包膜(来源于核膜或细胞膜)。核酸或包膜(来源于核膜或细胞膜)。核酸或包膜(来源于核膜或细胞膜)。核酸或包膜(来源于核膜或细
2、胞膜)。第三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衣壳对称类型衣壳对称类型衣壳对称类型衣壳对称类型螺旋对称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复合对称第四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二、二、化学组成化学组成(一)病毒的核酸(一)病毒的核酸(DNADNA或或或或RNARNARNARNA)1.1.1.1.正极性和负极性正极性和负极性n n正极性正极性(+RNA)(+RNA)(+RNA)(+RNA):可作为:可作为mRNAmRNAmRNAmRNA。n n负极性负极性(-RNA)(-RNA)(-RNA)(-RNA):与其:与其mRNAmRNAmRNAmRNA序列互补。序列互补。序列互补。序列互补。n n双意双意RNARNA
3、RNARNA:正极性:正极性:正极性:正极性+负极性。负极性。负极性。负极性。n nDNADNADNADNA:和和mRNAmRNA互补互补互补互补-DNA-DNA-DNA-DNA;和;和;和;和mRNAmRNAmRNAmRNA序列相似序列相似序列相似序列相似+DNA+DNA。2.2.2.2.感染性核酸(感染性核酸(感染性核酸(感染性核酸(infectious nucleic acidinfectious nucleic acid)抽提分离的病毒核酸抽提分离的病毒核酸抽提分离的病毒核酸抽提分离的病毒核酸导入细胞导入细胞产生子代毒粒。产生子代毒粒。产生子代毒粒。产生子代毒粒。第五页,讲稿共四十三页
4、哦(二)病毒的蛋白质(二)病毒的蛋白质(二)病毒的蛋白质(二)病毒的蛋白质 含量多(含量多(40-90%40-90%40-90%40-90%);种类少(一种或几种);多为结构蛋白,);种类少(一种或几种);多为结构蛋白,);种类少(一种或几种);多为结构蛋白,);种类少(一种或几种);多为结构蛋白,少为功能蛋白少为功能蛋白少为功能蛋白少为功能蛋白(酶酶酶酶 )。1.1.1.1.结构蛋白结构蛋白结构蛋白结构蛋白(1 1 1 1)壳体蛋白:保护,)壳体蛋白:保护,)壳体蛋白:保护,)壳体蛋白:保护,参与吸附侵入参与吸附侵入。(2 2 2 2)包膜蛋白)包膜蛋白n n包膜糖蛋白:包膜糖蛋白:包膜糖蛋
5、白:包膜糖蛋白:吸附,启动感染和侵入。吸附,启动感染和侵入。吸附,启动感染和侵入。吸附,启动感染和侵入。n n基质基质基质基质蛋白:蛋白:蛋白:蛋白:支撑包膜,支撑包膜,介导核壳与包膜糖介导核壳与包膜糖蛋白蛋白蛋白蛋白的识别。的识别。的识别。的识别。第六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2.2.2.2.功能蛋白功能蛋白功能蛋白功能蛋白-毒粒酶毒粒酶毒粒酶毒粒酶(1 1 1 1)参与侵入、释放:如)参与侵入、释放:如)参与侵入、释放:如)参与侵入、释放:如T T T T4 4噬菌体溶菌酶。噬菌体溶菌酶。噬菌体溶菌酶。噬菌体溶菌酶。(2 2)参与合成:如转录酶、逆转录酶等。)参与合成:如转录酶、逆转录酶等。(三
6、)、脂类和糖类(三)、脂类和糖类(三)、脂类和糖类(三)、脂类和糖类都来源于细胞;都来源于细胞;都来源于细胞;都来源于细胞;种类和含量同于宿主细胞(种类和含量同于宿主细胞(种类和含量同于宿主细胞(种类和含量同于宿主细胞(磷脂磷脂磷脂磷脂+胆固醇胆固醇胆固醇胆固醇);注:少数无包膜病毒(注:少数无包膜病毒(注:少数无包膜病毒(注:少数无包膜病毒(T T T T系噬菌体、系噬菌体、系噬菌体、系噬菌体、噬菌体等)也有脂噬菌体等)也有脂噬菌体等)也有脂噬菌体等)也有脂类。类。类。类。第七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三、理化抗性三、理化抗性三、理化抗性三、理化抗性 1.1.1.1.温度温度温度温度耐冷不耐热耐冷
7、不耐热耐冷不耐热耐冷不耐热,离体,离体,离体,离体,5656565660606060,30min30min30min30min灭活。灭活。灭活。灭活。保存:低温真空干燥法保存:低温真空干燥法保存:低温真空干燥法保存:低温真空干燥法(-20(-20(-20(-20-196)-196)-196)-196);适量盐溶液(适量盐溶液(适量盐溶液(适量盐溶液(MgClMgClMgClMgCl2 2,MgSOMgSO4 4 4 4)可提高热稳定性。)可提高热稳定性。)可提高热稳定性。)可提高热稳定性。2.2.2.2.射线射线射线射线击毁病毒核酸击毁病毒核酸击毁病毒核酸击毁病毒核酸。活性染料(如甲苯胺兰、中
8、性红、丫啶橙)渗入并活性染料(如甲苯胺兰、中性红、丫啶橙)渗入并活性染料(如甲苯胺兰、中性红、丫啶橙)渗入并活性染料(如甲苯胺兰、中性红、丫啶橙)渗入并与核酸结与核酸结合合可见光灭活。可见光灭活。可见光灭活。可见光灭活。3.pH3.pH:5.05.05.05.09.09.09.09.0稳定稳定稳定稳定。第八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4.4.脂溶剂脂溶剂 破坏包膜破坏包膜,如乙醚、氯彷,如乙醚、氯彷分类的依据。分类的依据。5.5.化学消毒剂化学消毒剂 对氧化剂(如对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次氯酸盐)次氯酸盐)敏感;敏感;酒精、酸碱、环氧乙烷可杀灭。酒精、酸碱、环氧乙烷可杀灭。6.6.抗生素抗生素
9、不敏感,不敏感,但患病须注射。但患病须注射。第九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第二节第二节 病毒的研究方法病毒的研究方法一、分离与纯化一、分离与纯化二、效价测定二、效价测定三、病毒的鉴定三、病毒的鉴定第十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一一 、分离纯化、分离纯化(一)(一)(一)(一)分离分离分离分离1.1.1.1.标本采集与处理标本采集与处理标本采集与处理标本采集与处理(1 1 1 1)采集:)采集:)采集:)采集:有足够活病毒。有足够活病毒。有足够活病毒。有足够活病毒。如倒罐液,感染者血液、分泌物等。如倒罐液,感染者血液、分泌物等。如倒罐液,感染者血液、分泌物等。如倒罐液,感染者血液、分泌物等。(2 2)处理)
10、处理除菌:采用抗生素、离心、过滤等;除菌:采用抗生素、离心、过滤等;除菌:采用抗生素、离心、过滤等;除菌:采用抗生素、离心、过滤等;接种接种接种接种第十一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2.2.2.2.接种与感染表现接种与感染表现接种与感染表现接种与感染表现(1 1)接种)接种)接种)接种考虑宿主范围、组织嗜性;考虑宿主范围、组织嗜性;考虑宿主范围、组织嗜性;考虑宿主范围、组织嗜性;操作简单、易培养、易判断。操作简单、易培养、易判断。操作简单、易培养、易判断。操作简单、易培养、易判断。注:注:注:注:盲传:第一次接种未出现症状,重复接种。盲传:第一次接种未出现症状,重复接种。盲传:第一次接种未出现症状,重
11、复接种。盲传:第一次接种未出现症状,重复接种。目的:提高效价。目的:提高效价。目的:提高效价。目的:提高效价。盲传二代后,仍未症状盲传二代后,仍未症状无病毒。无病毒。无病毒。无病毒。第十二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2 2 2 2)感染表现)感染表现)感染表现)感染表现 噬菌斑、坏死斑(枯斑)、蚀斑(空斑)。噬菌斑、坏死斑(枯斑)、蚀斑(空斑)。噬菌斑、坏死斑(枯斑)、蚀斑(空斑)。噬菌斑、坏死斑(枯斑)、蚀斑(空斑)。噬菌斑(噬菌斑(噬菌斑(噬菌斑(plaqueplaqueplaqueplaque)噬菌体噬菌体噬菌体噬菌体平板培养物平板培养物圆形的透明区域。圆形的透明区域。有一定的形态,有一定的形
12、态,有一定的形态,有一定的形态,用于分离、鉴定和计数用于分离、鉴定和计数用于分离、鉴定和计数用于分离、鉴定和计数。噬菌斑噬菌斑第十三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坏死斑(枯斑)坏死斑(枯斑)植物病毒植物病毒敏感植物叶片敏感植物叶片坏损区域。坏损区域。蚀斑(空斑)蚀斑(空斑)v动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胞单层上细胞单层上病损区。病损区。v细胞内部发生细胞内部发生“致细胞病变效应致细胞病变效应”(细胞聚集(细胞聚集成团、肿大、融合成多核细胞,成团、肿大、融合成多核细胞,有包涵体有包涵体或裂或裂解)。解)。第十四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vv包涵体包涵体(inclusion body)(inclusion body)光镜下
13、可见光镜下可见、圆形、卵圆形或不定形的、圆形、卵圆形或不定形的蛋白质结晶蛋白质结晶。组成组成 多为病毒颗粒或病毒亚基;多为病毒颗粒或病毒亚基;多为病毒颗粒或病毒亚基;多为病毒颗粒或病毒亚基;少为细胞对感染的少为细胞对感染的少为细胞对感染的少为细胞对感染的反应产物反应产物反应产物反应产物,无病毒粒子无病毒粒子无病毒粒子无病毒粒子。实践应用实践应用 病毒诊断病毒诊断病毒诊断病毒诊断大小、形态、数量、组成以及位置大小、形态、数量、组成以及位置大小、形态、数量、组成以及位置大小、形态、数量、组成以及位置快速鉴别快速鉴别快速鉴别快速鉴别辅助诊断。辅助诊断。辅助诊断。辅助诊断。用于生物防治用于生物防治用于
14、生物防治用于生物防治昆虫病毒昆虫病毒昆虫病毒昆虫病毒多角体(多角体(多角体(多角体(碱性蛋白)碱性蛋白)碱性蛋白)碱性蛋白)杀虫。杀虫。杀虫。杀虫。第十五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二)、病毒的纯化(二)、病毒的纯化(二)、病毒的纯化(二)、病毒的纯化1.1.1.1.标准标准标准标准(1 1 1 1)保持感染性;保持感染性;保持感染性;保持感染性;(2 2 2 2)大小、形态、密度、组成及抗原性)大小、形态、密度、组成及抗原性)大小、形态、密度、组成及抗原性)大小、形态、密度、组成及抗原性均一均一。2.2.2.2.方法方法方法方法n n盐析、等电点沉淀、凝胶层析、离子交换等;盐析、等电点沉淀、凝胶层
15、析、离子交换等;盐析、等电点沉淀、凝胶层析、离子交换等;盐析、等电点沉淀、凝胶层析、离子交换等;n n超速离心超速离心超速离心超速离心第十六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二、效价测定二、效价测定效价:效价:指指1mL1mL培养液或试样培养液或试样中病毒感染单位数中病毒感染单位数目(噬菌斑形成单位数或感染中心数)。目(噬菌斑形成单位数或感染中心数)。1.1.物理颗粒计数:物理颗粒计数:电镜。电镜。2.2.感染性测定:测噬菌斑、枯斑感染性测定:测噬菌斑、枯斑(须用石英砂须用石英砂摩擦叶片摩擦叶片)和和蚀斑蚀斑数。数。第十七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底层培养基底层培养基2-4ml2-4ml上层培养基上层培养基0.2
16、ml0.2ml敏感菌悬液敏感菌悬液0.1ml0.1ml噬菌体试样噬菌体试样上上层层培培养养液液噬菌斑噬菌斑3737,12h12h双层平板法双层平板法第十八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三、鉴定三、鉴定三、鉴定三、鉴定1.1.宿主范围及感染表现宿主范围及感染表现宿主范围及感染表现宿主范围及感染表现 宿主谱宿主谱初步鉴定。初步鉴定。疾病症状疾病症状、单层细胞培养物的、单层细胞培养物的致病变效应致病变效应。2.2.2.2.理化性质理化性质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大小、形态、沉降系数、相对分子质量、核酸类型等。大小、形态、沉降系数、相对分子质量、核酸类型等。大小、形态、沉降系数、相对分子质量、核酸类型等。大小、形态、
17、沉降系数、相对分子质量、核酸类型等。3.3.3.3.血细胞凝集血细胞凝集血细胞凝集血细胞凝集吸附吸附红血细胞红血细胞凝集凝集(如流感病毒如流感病毒+鸡红血鸡红血cell)cell)。病毒不同病毒不同红血细胞种类、凝集温度、红血细胞种类、凝集温度、pHpH不同。不同。第十九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4.4.4.4.病毒的血清学试验鉴定病毒的血清学试验鉴定病毒的血清学试验鉴定病毒的血清学试验鉴定 血凝抑制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特异病毒抗体特异病毒抗体+病毒病毒抑制凝集。抑制凝集。中和试验:病毒中和试验:病毒+抗体抗体感染性丧失。感染性丧失。5.5.5.5.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子生物
18、学鉴定鉴定核酸、蛋白质性质。鉴定核酸、蛋白质性质。如如N-N-氨基酸分析、核酸酶切图谱和寡核苷酸图谱氨基酸分析、核酸酶切图谱和寡核苷酸图谱分析等。分析等。第二十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第三节第三节 病毒复制病毒复制一、一、病毒的增殖过程病毒的增殖过程二、二、一步生长曲线一步生长曲线 (one-step growth curve one-step growth curve)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一、病毒的增殖过程(一、病毒的增殖过程(一、病毒的增殖过程(一、病毒的增殖过程(E.coli E.coli E.coli E.coli T T T T4 4 4 4噬菌体)噬菌体)噬菌体)噬菌体)吸附、
19、侵入、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吸附、侵入、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吸附、侵入、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吸附、侵入、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一)吸附(一)吸附 1.1.1.1.特异性特异性 吸附蛋白(吸附蛋白(VAPVAPVAPVAP)细胞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受体(细胞生长必须细胞生长必须细胞生长必须细胞生长必须)。)。)。)。2.2.原理:原理:原理:原理:空间结构的互补性空间结构的互补性空间结构的互补性空间结构的互补性,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范德,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范德,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范德,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范德华力。华力。华力。华力。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二)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学 病毒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