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防治指导规范1.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防治指导规范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防治指导规范1.ppt(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防治指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防治指导规范导规范20151l前言前言l房颤与卒中的流行病学房颤与卒中的流行病学l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 l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抗凝治疗 l新型口服抗凝药新型口服抗凝药l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 l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l左心耳封堵在房颤卒中预防的应用左心耳封堵在房颤卒中预防的应用 l房颤卒中预防的总体治疗建议房颤卒中预防的总体治疗建议l房颤相关卒中与非房颤相关的卒中相比:症状更严重,常为致死性卒房颤相关卒中与非房颤相关的卒中相比:症状更严重,常为致死性卒中;更容易复发,死亡率中;更容易复发,死亡
2、率2倍于非房颤相关的卒中,医疗费用倍于非房颤相关的卒中,医疗费用1.5倍于倍于非房颤相关卒中。非房颤相关卒中。l血栓栓塞事件风险髙的房颤患者进行规范化抗凝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血栓栓塞事件风险髙的房颤患者进行规范化抗凝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我国大多数房颤患者并未应用抗凝治疗。即使应用华法林者预后,但我国大多数房颤患者并未应用抗凝治疗。即使应用华法林的患者中,多数未系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的患者中,多数未系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或),或INR保持在保持在无效的低水平(无效的低水平(2.0)。)。l严格遵照相关指南、正确掌握适应证、动态评估栓塞及出血风险、严严格遵照相关指南、正确掌握适
3、应证、动态评估栓塞及出血风险、严密监测凝血功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获益远超过其风险。密监测凝血功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获益远超过其风险。房颤与卒中的流行病学房颤与卒中的流行病学l前言前言l房颤与卒中的流行病学房颤与卒中的流行病学l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 l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抗凝治疗 l新型口服抗凝药新型口服抗凝药l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 l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l左心耳封堵在房颤卒中预防的应用左心耳封堵在房颤卒中预防的应用 l房颤卒中预防的总体治疗建议房颤卒中预防的总体治疗建议房房颤颤患患者者卒卒中中风风险险评评估估与与抗抗凝凝策策略略非
4、非瓣瓣膜膜病病房房颤颤卒卒中中的的风风险险评评估估与与抗抗凝凝策策略略 l若无禁忌证,所有若无禁忌证,所有CHADS2评分评分2分,具有中分,具有中-高度卒中风险患者,应进行长期口服抗凝高度卒中风险患者,应进行长期口服抗凝药治疗。药治疗。l若房颤患者若房颤患者CHADS2评分为评分为1分,优先考虑抗凝治疗,也可应用阿司匹林(每次分,优先考虑抗凝治疗,也可应用阿司匹林(每次100mg-300mg,每日一次)治疗。,每日一次)治疗。lCHADS2评分为评分为0分时一般无需抗栓治疗分时一般无需抗栓治疗。房房颤颤患患者者卒卒中中风风险险评评估估与与抗抗凝凝策策略略l如果评分如果评分2分,建议抗凝治疗分
5、,建议抗凝治疗l评分为评分为1分,根据获益与风险衡量,可采用口服抗凝药、或阿司匹林、或不用抗栓药物,分,根据获益与风险衡量,可采用口服抗凝药、或阿司匹林、或不用抗栓药物,优选抗凝治疗。优选抗凝治疗。l若评分为若评分为0分,不用抗栓药物。分,不用抗栓药物。l年龄年龄65岁的孤立性房颤者,女性性别不作为危险因素。岁的孤立性房颤者,女性性别不作为危险因素。房房颤颤患患者者卒卒中中风风险险评评估估与与抗抗凝凝策策略略l我国房颤卒中高危患者(我国房颤卒中高危患者(CHADS22分)口服抗凝药的分)口服抗凝药的比例仅为比例仅为10左右,远低于欧、美国家(左右,远低于欧、美国家(5060)。)。即使接受华法
6、林抗凝治疗,抗凝达标率(即使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抗凝达标率(INK2.03.0)也低,大多维持也低,大多维持INR2.0。l瓣膜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瓣膜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l瓣膜心脏病性房颤定义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瓣或生瓣膜心脏病性房颤定义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瓣或生物瓣置换术后、或二尖瓣修复合并的房颤。物瓣置换术后、或二尖瓣修复合并的房颤。l瓣膜心脏病性房颤为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明确抗凝瓣膜心脏病性房颤为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明确抗凝指征。指征。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l出出血血风风险险评评估估与与抗抗凝
7、凝策策略略控控制制INR,调调整整华华发发林林剂剂量量,在在控控制制其其他他出出血血危危险险因因素素如如高高血血压压等等现现代代治治疗疗情情况况下下,颅颅内内出出血血的的发发生生率率0.10.6。HA-BLED评评分分系系统统被被认认为为是是最最为为简简便便可可靠靠的的方方案案(表表3)评评分分为为02分分者者属属于于出出血血低低风风险险患患者者,评评分分3分分出出血血风风险险增增高高。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l高血压:收缩压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l肾功异常:长期肾透析或肾移植术后,或血清肌酐肾功异常:长期肾透析或肾移植术后,或血清肌酐200mol/L
8、;l肝功异常: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或有严重肝功损害的生化指标异常(如胆红素正常髙限肝功异常: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或有严重肝功损害的生化指标异常(如胆红素正常髙限2倍伴转氨酶倍伴转氨酶正常髙限正常髙限3倍等);倍等);l出血:过去有出血史或现有出血倾向;出血:过去有出血史或现有出血倾向;lINR波动大:波动大:INR值变化大,或值变化大,或INR达到治疗目标范围值时间(达到治疗目标范围值时间(TTR)60;l合并用药或酗酒:同时使用抗血小板药、非留体抗炎药等。合并用药或酗酒:同时使用抗血小板药、非留体抗炎药等。l如果肝、肾均异常记如果肝、肾均异常记2分;如果同时使用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并伴酗酒记分
9、;如果同时使用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并伴酗酒记2分。分。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l出血风险增高者亦常伴栓塞事件风险增高,若患者具备抗凝治疗适应出血风险增高者亦常伴栓塞事件风险增高,若患者具备抗凝治疗适应证(证(CHADS2评评2分),但分),但HAS-BLED评分增高时,需对其进行更评分增高时,需对其进行更为审慎的获益风险评估,纠正增加出血风险的可逆性因素,严密监测,为审慎的获益风险评估,纠正增加出血风险的可逆性因素,严密监测,制定适宜的抗凝治疗方案。这些患者接受抗凝治疗仍能净获益,因而制定适宜的抗凝治疗方案。这些患者接受抗凝治疗仍能净获益,因而不应将不应将HA
10、S-BLED评分增髙视为抗凝治疗的禁忌证。评分增髙视为抗凝治疗的禁忌证。l在非瓣膜病房颤,在非瓣膜病房颤,70的卒中后果严重,或为致命性,或具有严重的卒中后果严重,或为致命性,或具有严重的致残性。的致残性。l在抗凝所致大出血并发症中,除颅内出血外,大多数并不具有致命性。在抗凝所致大出血并发症中,除颅内出血外,大多数并不具有致命性。l对具有一定出血风险而缺血性卒中风险较高的患者,应严密监测下进对具有一定出血风险而缺血性卒中风险较高的患者,应严密监测下进行抗凝治疗,以减少出血并发症,对出血风险高而卒中风险较低的患行抗凝治疗,以减少出血并发症,对出血风险高而卒中风险较低的患者,应十分慎重选择抗栓治疗
11、的方式和强度,并应考虑患者的意愿。者,应十分慎重选择抗栓治疗的方式和强度,并应考虑患者的意愿。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l前言前言l房颤与卒中的流行病学房颤与卒中的流行病学l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 l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抗凝治疗 l新型口服抗凝药新型口服抗凝药l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 l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l左心耳封堵在房颤卒中预防的应用左心耳封堵在房颤卒中预防的应用 l房颤卒中预防的总体治疗建议房颤卒中预防的总体治疗建议1.华法林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华法林的药代动力学特点l华法林有很强的水溶性,口服经胃肠道
12、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华法林有很强的水溶性,口服经胃肠道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100。l口服给药后口服给药后90分钟达血药浓度峰值,半衰期分钟达血药浓度峰值,半衰期36h42h。吸收后与血。吸收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达浆蛋白结合率达9899。主要由肺、肝、脾和肾中储积。经肝。主要由肺、肝、脾和肾中储积。经肝脏细胞色素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代谢产物由肾脏排泄。系统代谢,代谢产物由肾脏排泄。l华法林的吸收、药物动力学及药效学受遗传和环境因素(例如药物、华法林的吸收、药物动力学及药效学受遗传和环境因素(例如药物、饮食、各种疾病状态)的影响。饮食、各种疾病状态)的影响。1.1遗遗传传因因素素的的影影响响
13、:l主主要要遗遗传传因因素素包包括括:(1)华华法法林林相相关关的的药药物物基基因因多多态态性性。细细胞胞色色素素P450(CYP 2C9)和和维维生生素素K环环氧氧化化物物还还原原酶酶复复合合体体亚亚单单位位1(VKORCl)(2)华华法法林林的的先先天天性性抵抵抗抗。(3)凝凝血血因因子子的的基基因因突突变变。1.2环环境境因因素素的的影影响响:l药物、饮食、各种疾病状态均可改变华法林的药物动力学。药物、饮食、各种疾病状态均可改变华法林的药物动力学。l明显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保泰松、磺吡酮、甲硝唑及磺胺甲明显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保泰松、磺吡酮、甲硝唑及磺胺甲氧嘧啶、胺碘酮。氧嘧
14、啶、胺碘酮。l轻度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西咪替丁和奥美拉唑轻度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西咪替丁和奥美拉唑l减弱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巴比妥、利血平、卡马西平等减弱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巴比妥、利血平、卡马西平等l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与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某些抗生素、抗血小板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与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某些抗生素、抗血小板药物同时服用。药物同时服用。l长期饮酒可增加华法林清除,保持较为稳定的维生素长期饮酒可增加华法林清除,保持较为稳定的维生素K摄入量,部分摄入量,部分中药对华法林的抗凝作用也有影响。中药对华法林的抗凝作用也有影响。l疾病可以影响华法林作用:疾病可以影响华法林作用:
15、肝功能异常、长期腹泻或呕吐、缺氧状态、化疗、发热和甲状腺功能尤进等肝功能异常、长期腹泻或呕吐、缺氧状态、化疗、发热和甲状腺功能尤进等影响凝血因子合成或代谢,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影响凝血因子合成或代谢,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华法林的剂量需求也会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华法林的剂量需求也会降低。华法林的清除率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对于老年患者可能会出现药华法林的清除率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对于老年患者可能会出现药效增强现象。效增强现象。2.华华法法林林药药理理作作用用特特点点l凝血因子凝血因子II、VII、IX、X前体需要在还原型维生素前体需要在还原型维生素K作用下其作
16、用下其N-末端谷氨酸残末端谷氨酸残基发生基发生r-羧化后才具备促凝生物活性,羧化作用使凝血因子发生钙离子依赖羧化后才具备促凝生物活性,羧化作用使凝血因子发生钙离子依赖性构象改变,从而提高凝血辅因子结合到磷脂表面的能力,加速血液凝固。性构象改变,从而提高凝血辅因子结合到磷脂表面的能力,加速血液凝固。华法林通过抑制环氧化维生素华法林通过抑制环氧化维生素K还原酶从而抑制环氧化维生素还原酶从而抑制环氧化维生素K还原为维生还原为维生素素K,并抑制维生素,并抑制维生素K还原为还原型维生素还原为还原型维生素K,而使凝血因子前体部分羧基化,而使凝血因子前体部分羧基化或脱羧基化受到影响而发挥抗凝作用。或脱羧基化
17、受到影响而发挥抗凝作用。l此外华法林还可因抑制抗凝蛋白调节素此外华法林还可因抑制抗凝蛋白调节素S和和C的羧化作用而具有促凝血作用。的羧化作用而具有促凝血作用。当开始使用华法林治疗使活化抗凝蛋白当开始使用华法林治疗使活化抗凝蛋白C和和S水平减少并且在促凝血因子未水平减少并且在促凝血因子未下降以前,血液中的促凝和抗凝平衡被打破从而发生短暂的凝血功能增强。下降以前,血液中的促凝和抗凝平衡被打破从而发生短暂的凝血功能增强。l华法林对已经活化的凝血因子华法林对已经活化的凝血因子、X无作用,体内已经活化的凝血无作用,体内已经活化的凝血因子代谢后方能发挥抗凝作用,凝血因子因子代谢后方能发挥抗凝作用,凝血因子
18、的半衰期最长的半衰期最长60h72h,其它凝,其它凝血因子血因子、X的半衰期为的半衰期为6h24h。服用华法林后。服用华法林后2天天3天起效。天起效。l停药后,随着以上各凝血因子的合成而恢复凝血,需多日后逐渐恢复。停药后,随着以上各凝血因子的合成而恢复凝血,需多日后逐渐恢复。华华法法林林初初始始剂剂量量l建议中国人的初始剂量为建议中国人的初始剂量为1mg3mg(国内华法林主要的剂型为(国内华法林主要的剂型为2.5mg和和3mg),可在),可在24周达到目标范围。周达到目标范围。l某些患者如老年、肝功能受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出血高风险患者,某些患者如老年、肝功能受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出血高风险患
19、者,初始剂量可适当降低。初始剂量可适当降低。l如果需要快速抗凝,给予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重叠应用如果需要快速抗凝,给予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重叠应用5天以上,在给予肝素的第一天或第二天即给予华法林,当国际标准化天以上,在给予肝素的第一天或第二天即给予华法林,当国际标准化比值比值(INR)达到目标范围后,停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达到目标范围后,停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l与西方人比较,亚洲人华法林肝脏代谢酶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人的平与西方人比较,亚洲人华法林肝脏代谢酶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人的平均华法林剂量低于西方人。均华法林剂量低于西方人。l中国房颤抗栓研究中华法林的维持剂量大约在中
20、国房颤抗栓研究中华法林的维持剂量大约在3mg。为减少过度抗凝,。为减少过度抗凝,通常不建议给予负荷剂量。随华法林剂量不同通常不建议给予负荷剂量。随华法林剂量不同,大约口服大约口服2天天7天后开天后开始出现抗凝作用。始出现抗凝作用。2 华华法法林林抗抗凝凝作作用用监监测测3.2.1 监监测测指指标标:lPT是是最最常常用用于于监监测测华华法法林林抗抗凝凝强强度度的的指指标标。lPT反反映映凝凝血血酶酶原原、VII因因子子、X因因子子的的抑抑制制程程度度。l国国际际标标准准化化比比值值INR是是不不同同实实验验室室测测定定的的PT经经过过凝凝血血活活酶酶的的国国际际敏敏感感指指数数(interna
21、tional1 sensitivity index,ISI)校校正正后后计计算算得得到到的的。INR可可使使不不同同实实验验室室测测定定凝凝血血指指标标具具有有可可比比性性。3.2.2 抗抗凝凝强强度度:l在应用华法林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在应用华法林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INR并据此调整华法林剂量。并据此调整华法林剂量。l华法林最佳的抗凝强度为华法林最佳的抗凝强度为INR2.03.0,此时出血和血栓栓塞的危险,此时出血和血栓栓塞的危险均最低。均最低。lINR达到治疗目标范围值时间(达到治疗目标范围值时间(Time in Therapeutic Range,TTR)60的疗效最佳。的疗效最佳。
22、l虽然一些学者认为老年患者应用华法林时宜采用较低的虽然一些学者认为老年患者应用华法林时宜采用较低的INR目标值目标值(1.82.5),但这一观点缺乏大型临床研究证据。),但这一观点缺乏大型临床研究证据。3.2.3 监监测测频频率率:l首次服用华法林后首次服用华法林后2天天3天监测天监测INR。l住院患者口服华法林住院患者口服华法林2天天3天后开始每日或隔日监测天后开始每日或隔日监测INR,直到,直到INR达到治疗目标并维持至少两天。此后,根据达到治疗目标并维持至少两天。此后,根据INR结果的稳定性数天至结果的稳定性数天至1周监测周监测1次,根据情况可延长,出院后可每次,根据情况可延长,出院后可
23、每4周监测周监测1次。次。l门诊患者剂量稳定前应数天至每周监测一次,当门诊患者剂量稳定前应数天至每周监测一次,当INR稳定后,可以每稳定后,可以每4周监测周监测1次。次。l长期服用华法林患者长期服用华法林患者INR的监测频率受患者依从性、合并疾病、合并的监测频率受患者依从性、合并疾病、合并用药、饮食调整以及对抗凝药物反应的稳定性等因素影响。用药、饮食调整以及对抗凝药物反应的稳定性等因素影响。l服用华法林服用华法林INR稳定的患者最长可以稳定的患者最长可以3个月监测一次个月监测一次INR。剂剂量量调调整整:l初始剂量治疗初始剂量治疗1周周INR不达标时,可按照原剂量不达标时,可按照原剂量520的
24、幅度调整的幅度调整剂量并连续(每剂量并连续(每3天天5天)监测天)监测INR,直至其达到目标值,直至其达到目标值(INR2.03.0)。)。l一次一次INR轻度升高或降低可以不急于改变剂量,但应寻找原因,并在轻度升高或降低可以不急于改变剂量,但应寻找原因,并在短期内复查。短期内复查。l如果两次如果两次INR位于目标范围之外应调整剂量。可升高或降低原剂量的位于目标范围之外应调整剂量。可升高或降低原剂量的520,调整剂量后注意加强监测。,调整剂量后注意加强监测。l华法林剂量调整幅度较小时,可以采用计算每周剂量,比调整每日剂华法林剂量调整幅度较小时,可以采用计算每周剂量,比调整每日剂量更为精确。量更
25、为精确。l下下列列情情况况下下暂暂不不宜宜应应用用华华法法林林治治疗疗:1)围围手手术术期期(含含眼眼科科与与口口腔腔科科手手术术)或或外外伤伤;2)明明显显肝肝肾肾功功能能损损害害;3)中中重重度度高高血血压压(血血压压160/mmHg);4)凝凝血血功功能能障障碍碍伴伴有有出出血血倾倾向向;5)活活动动性性消消化化性性溃溃疡疡;6)两两周周之之内内大大面面积积缺缺血血性性卒卒中中;7)妊妊娠娠;8)其其他他出出血血性性疾疾病病。4.对对于于INR异异常常升升高高及及/或或出出血血并并发发症症的的处处理理lINR升高明显(升高明显(5.010.0)时,暂停华法林)时,暂停华法林1天或数天,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心房 颤动 患者 防治 指导 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