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具体问题的分析与处理.ppt





《脑瘫患儿具体问题的分析与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瘫患儿具体问题的分析与处理.ppt(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脑瘫患儿具体问题的分析与处理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5页 定义脑性瘫痪是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儿脑的非进行性损伤所致持续性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活动受限的一组综合征。常并发感觉、知觉、认知、交流、行为紊乱、癫痫、继发性肌与骨骼问题。它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患之一。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5页概述脑瘫患儿的异常姿势和异常运动模式终生存在,包括各种病理反射、原始反射的持续存在,立直反射、平衡反射延迟建立,以及发育过程中的下肢过伸模式、非对称姿势、不随意运动、各种异常步态等,不仅给患儿的运动和生活带来各种困难,而且在儿童时期阻止了运动功能的进一步发育。这些是临床常见一些典型问题的根源。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
2、共35页脑性瘫痪具体问题产生的原因 1、肌张力过高肌张力过高:尖足、剪刀步、兔跳等;2、肌力低下:肌力低下:臀大肌步态、臀中肌步态、股四头肌步态等;3、肌张力不协调:肌张力不协调:非对称性姿势、手足徐动症、舞蹈征、醉酒步态等;4、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差: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差:无法完成技巧性的动作;5、畸形、挛缩所致:畸形、挛缩所致:踝足静力性畸形、肱二头肌屈曲挛缩;6、继发损害所致:继发损害所致:扁平足、关节面磨损、关节炎。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5页具体问题所包括的内容脑性瘫痪的异常姿势和异常运动模式概括如下:1、整体的异常姿势:整体的异常姿势:全身过伸展模式、全身屈曲模式、全身非对称姿势、不
3、随意运动的异常姿势、共济失调型异常姿势;2、局部的异常姿势:局部的异常姿势:尖足、髋屈、双下肢交叉、膝过伸、“W”坐位、双上肢外展外旋、肘屈曲挛缩;足下垂、膝关节屈曲、膝过伸、圆背前倾坐位;3、异常运动模式:异常运动模式:从翻身到爬行:整体翻身、腹爬拖动双下肢、不随意左右摇摆腹爬、兔跳样四爬、共济失调四爬、不随意上肢交叉四爬;站立位的异常姿势:双下肢内收、内旋,过伸、膝过伸、膝屈曲、髋屈曲、足内翻、足外翻、膝外翻;异常步态:足内翻、足外翻、足下垂、膝塌陷、膝僵直、膝过伸、膝屈曲、髋过屈、髋内收剪刀步态、髋屈曲不足、不随意运动型步态、共济失调型步态、偏瘫步态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5页治疗原则按
4、照中枢神经损伤康复特点个性化治疗循序渐进游戏方式与患儿交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5页治疗方式1、被动运动:被动运动:降低肌张力、拉伸肌肉长度、增大关节活动范围;2、诱导运动:诱导运动:控制各关键点、感觉输入、感受器刺激等3、主动运动:主动运动:增加肌力、使肌肉运动协调、增加关节稳定性;4、运动感知与运动认知:运动感知与运动认知:在心理学层面而非生理学层面上。尽量按照儿童的心理发育规律,游戏治疗。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5页 具体问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一、整体异常姿势:整体异常姿势:1、全身过度伸展模式、全身过度伸展模式原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原始反射存在
5、,全身的伸肌肌张力过高,表现:以头背屈为主的全身过度伸展模式;治疗原则:应以降低伸肌肌张力为主,同时增加屈肌肌力被动运动:方法一:坐位或俯卧位,反复牵拉腰腹肌和颈肌 方法二:俯卧于球上,利用重力牵拉颈肌主动运动:小年龄玩具引诱;大龄主动屈伸旋转关键点控制:方法一:仰卧抱球姿势 方法二:面对面坐于治疗师胸前 方法三:以肩关节为关键点内收抑制伸展模式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5页2、全身屈曲模式原因:全身屈肌肌张力高引起的全身屈曲模式。临床表现:上肢的共同屈曲模式、下肢的共同伸展模式。治疗原则:应以降低屈肌肌张力为主,同时增加伸肌肌力。被动运动:方法一:仰卧伸髋下进行体轴回旋 方法二:沿纵轴仰卧于滚
6、筒上利用重力促进伸展和体轴回旋 方法三:握腿俯卧于滚筒被动前后左右晃动 方法四:仰卧位控制躯干,适度用力,通过重力作用使患儿四肢的屈曲状态被拉伸至伸展状态。方法五:骑坐于滚筒上上肢被动外展外旋主动运动:方法一:上肢伸展搭桥 方法二:头冲下仰卧于治疗师腿上取物 方法三:滚筒上蹲起抓取头顶玩具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5页关键点控制:方法一:患儿俯卧于三角垫上,伸出一只手玩耍 方法二:俯卧于治疗师腿上 方法三:方法四:骑于滚筒上上下爬行动作 方法五:坐、跪、立位、步行时均可使上肢外旋外展抑制屈肌痉挛模式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5页3、全身的非对称姿势原因:左右侧痉挛程度的偏差、偏瘫表现:全身的
7、非对称性姿势治疗原则:纠正患侧的异常姿势和异常运动模式,减少两侧结构与功能的差别。被动运动:方法一:牵拉较重侧肢体 牵拉较重侧肢体 主动运动:方法一:俯卧位患侧前伸取物 方法三:侧坐位重心在患侧 方法二:双桥 方法四:坐、跪、立位患侧上肢抓取玩具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5页4、不随意运动型的异常姿势原因:肌张力不稳,原始反射残存。临床表现:整体的伸展模式或屈曲模式;肌张力变化;一部分肢体运动时,另一部分肢体或全身的肌张力同时增高;运动的非对称性;难以控制运动的方向和速度。治疗原则:以单关节、局部选定的范围,进行有目的的分离动作,抑制多关节、整体、大范围的无目的的姿势与动作。被动运动:将患儿某
8、一肢体适度地反复牵拉。主动运动:主动运动如卧坐转移、蹲起动作进行肌力训练和促进运动的认知。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5页关键点控制: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5页5、共济失调的异常姿势原因:肌张力变化;肌张力整体低于正常水平临床表现:动作不协调;准确性差;支撑面大治疗原则:增加姿势和动作在治疗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在不同方向上的准确性。被动运动:方法一:叩击、晃动、加压 方法二:各个关节压缩主动运动:方法一:增强各肌力的训练 方法二:运动分解训练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5页二、局部的异常姿势1、圆背坐姿、“W”坐姿 原因:腰背腰腹肌肌力较低;伸髋肌痉挛/挛缩;髋关节内收内旋肌痉挛/挛缩;腘绳肌痉挛
9、/挛缩 临床表现:坐位时以骶髂关节着床,头前倾,弓背姿势;下肢内收内旋坐于身体低下 被动运动:被动牵拉各痉挛/挛缩肌群,可行关节松动术 主动运动:1、各痉挛/挛缩肌群的拮抗肌肌力训练 2、辅助下卧坐转移 关键点控制:1、患儿取直腿坐位,被动屈曲踝关节,以此为关键点,增加髋关节的外展外旋角度。2、患儿取坐位,治疗者对患儿进行前后或左右的交替性叩击。3、控制其骨盆向前 G:/2014.6%E7%9C%81%E5%9F%B9%E8%AE%AD%E7%8F%AD/%E6%8F%92%E5%9B%BE%E8%A7%86%E9%A2%91%E7%BB%88%E6%9E%81/IMG_20140623_16
10、4237.jpg压迫肩部,诱发抗重力伸展 G:/2014.6%E7%9C%81%E5%9F%B9%E8%AE%AD%E7%8F%AD/%E6%8F%92%E5%9B%BE%E8%A7%86%E9%A2%91%E7%BB%88%E6%9E%81/IMG_20140623_164332.jpg坐位后上方取物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5页2、躯干侧弯/长短腿原因:两侧肌张力不对称如躯干肌、髋关节内收肌、屈髋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肌力不对等如躯干肌、臀中肌;代偿原因如足弓不对称、一侧髋关节脱位等临床表现:站立时高低肩、躯干侧弯、长短腿骨盆侧倾被动运动:牵伸凹侧痉挛/挛缩肌群、髋关节复位主动运动: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脑瘫 具体 问题 分析 处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