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酶促反应动力学课件.ppt





《生物化学酶促反应动力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酶促反应动力学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生物化学酶促反应动力学第1页,此课件共19页哦pH对酶活性的影响u实验原理 只有当酶蛋白处于一定的构象及电荷状态,才有利于酶和底物的结合和催化,使酶促反应最强,因此酶反应介质的pH可影响酶分子。在某一pH时,酶的催化活性达到最大值,该pH称为酶的最适pH。碱性磷酸酶的最适pH为812。本实验采用磷酸苯二钠法,在不同的pH值的甘氨酸缓冲液条件下,测定其活性,从而确定其最适pH。以磷酸苯二钠为底物,被碱性磷酸酶水解后则产生游离酚和磷酸盐。酚在碱性溶液中与氨基安替比林作用,经铁氰化钾氧化可产生红色的醌类衍生物。根据红色深浅就可测出酶的活性,从而得出酶的最适pH。第2页,此课件共19页哦u反应式如
2、下:第3页,此课件共19页哦实验材料 甘氨酸缓冲液、0.04mol/L底物液、酶液、0.1mol/L pH10碳酸盐缓冲液、0.5%铁氰化钾液、酚标准液、pH8.8Tris-乙酸缓冲液、碱液、0.3%4-氨基安替比林液、0.04mol/L Na2HPO4第4页,此课件共19页哦实验方法u1.取试管6支,编号,表操作管号123456各pH甘氨酸pH8.0pH9.0pH10.0pH11.0pH12.0-缓冲液(ml)1.01.01.01.01.0 蒸馏水(ml)1.00.04mol/L底物液1.01.01.01.01.01.037水浴中保温5min酶液(ml)0.10.10.10.10.1 pH8
3、.8Tris-乙酸缓冲液 0.1第5页,此课件共19页哦2.加入酶液后,立即计时,混匀后,在37水浴中准确保温5min。3.保温后,各管中立即加入碱性液1.0ml终止反应。4.各管中分别加入0.3%4-氨基安替比林液1.0ml及0.5%铁氰化钾2.0ml充分混匀,使呈色完全。室温放置10min,以6号管为空白,不比色,用+来表示颜色的深浅.第6页,此课件共19页哦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原理 温度对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温度低时,酶促反应减弱或停止,温度从较低逐渐升高时,反应速度也随之逐渐增加,当温度升高到某一定值时,酶促反应达到最高峰,此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但酶是蛋白质,其本身也因温度升高而变
4、性,超过最适温度时,其活性反而降低。一般温度升至80以上,酶活性几乎全部丧失。应指出,在进行体外实验时,酶的最适温度会随着保温时间长短而有所变化。本实验以碱性磷酸酶为例,在一定时间,观察酶活性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第7页,此课件共19页哦实验步骤u1.取试管5支,编号,按表操作。1234空白0.1mol/L pH10的碳酸盐缓冲液1.01.01.01.01.00.04mol/L底物液1.01.01.01.01.0预温温度放冰浴3min放37水浴3min放 沸 水 浴3min酶液冰浴中预冷酶液0.1ml室温下酶液0.1ml蒸馏水0.1ml保温温度放冰浴15min放 冰 浴15min后 立即移至37
5、水浴15min放37水浴15min放 沸 水 浴15min后 立即 移 至37水 浴15min放37水浴15min第8页,此课件共19页哦2.各管保温后,立即加入碱性试剂1.0ml以终止反应。3.各管中分别加入0.3%4-氨基安替比林液1.0ml及0.5%铁氰化钾2.0ml充分混匀,室温放置10min,以空白管校正零点,不比色,用+来表示颜色的深浅.第9页,此课件共19页哦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提出了酶促反应速度和底物浓度的关系式,即米氏方程。VVmS/(Km+S)式中:V为反应初速度 Vm为最大反应速度 S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 反应 动力学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