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打印】 【保存】 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雷家驹【专题名称】中国地理【专 题 号】K91【复印期号】2000年05期【原文出处】贵州财经学院学报(贵阳)2000年02期第4044页【作者简介】雷家驹,贵阳市体改委副主任贵阳【内容提要】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分布广泛,特征明显,构成复杂,为更好地促进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建设,有必要对其资源价值进行科学评价和合理研判,正确客观分析西部典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对策。【关 键 词】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文章编号:10036636(2000)02
2、0040 05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一、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征贵州喀斯特地貌是云贵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喀斯特地区分布面积达12.88万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3%,高于云南(10.66 万KM2),广西(8.95万KM2),四川(8.78万KM2),居全国首位。1、贵州喀斯特地貌景观分布按贵州喀斯特地貌景观分布,全省共分为以黔中区为重点,黔北、黔南、黔西南、黔西和黔东各具特色的六大板区。黔中区位于长江及珠江的分水岭地带,也是贵州最主要的溶原峰林地貌景观区,以贵阳至安顺的黄金旅游西线最为突出。该区的瀑布、溶洞、暗河规模大,具有显著旅游价值的喀斯特景观比比皆是。黔北喀
3、斯特发育特征较复杂,地下比地上发育强,以槽谷、丘峰、溶洞、伏流为主。黔南地处斜坡地带,喀斯特发育特征与桂林地区相近,峰林、峰丛密集,溶洼幽深,暗河、伏流发育良好。独山南部麻尾一带的岩溶峰林可与桂林附近完美的峰林媲美,堪称贵州一绝。黔西南区则峰林林立,溶洼相间,瀑布成群。别具一格的黔西区则大展丘峰一溶盆之景观,著名的草海景区颇具规模。黔东西则是喀斯特发育最弱的地区,地貌景观较为分散。2、贵州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特性贵州喀斯特地貌景观资源丰富,分布广泛,这些旅游资源具有以下属性:(1)不可再生性。喀斯特景观资源形成需要漫长岁月, 形成时间短则几万年,长则几十万年,形成机理复杂,特别是那些发育较完整、规
4、模大的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观资源尤为如此。因此,一旦人为毁损破坏,无法再生。(2)多元价值性。喀斯特旅游资源具有多元价值属性, 如旅游价值、考古价值、科研教学价值、美学价值、生态平衡价值,其中有些景观资源更是集多重价值于一体。因而在开发利用其资源时,要科学地进行价值类型评估。(3)环境系统的复杂性。贵州喀斯特景观资源环境复杂多变, 是一个耗散系统,物质、能量、信息之间不断产生互馈作用,以求得动态平衡。同时,它又是生物和地球化学动力因素及其时间和空间的演化结果,其客观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构成。水圈包括地表和地下水、泉、湖、瀑布、滴水等;岩石圈有喀斯特峡谷、溶洞等;生物圈包括植被、森
5、林、各类动植物等。因此,喀斯特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时,切忌破坏这种系统的平衡。(4)喀斯特景观系统环境的脆弱性。 喀斯特岩溶景观环境脆弱,具体表现是:土层“粘、瘦、薄”,蓄水率低,生境干旱,植被薄弱;植被往往具有旱生性和岩石性,许多喜酸性和喜钙植物如杜鹃、山茶、仙人掌等极易生长。该类景观资源系统往往呈现“三低”状态,即低环境容量、低承载力和低灾害承受力。而且土地石漠化倾向严重。贵州每年流失表土1亿吨;土地侵蚀面积达7.6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8. 4%;每年石漠化面积约900KM2。二、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的构成与分类贵州是喀斯特风景资源富集的地区。可称为一个天然巨大的岩溶公园。喀斯特天然
6、旅游资源为“双层结构,五景合一”的综合体,即分为地面层、地下层和山石类,洞穴类、水体类、植物类和动物类五大景观资源。宏观景型和微观景型、造景景观相结合,各大类型景观资源互相渗透,彼此交融,各有侧重,构成了奇特的喀斯特旅游景观体系,见图1。贵州喀斯特景观资源主要是岩溶山景、岩溶洞景和岩溶水景。 其余两类(植物类和动物类)景观独立成景的条件有限,像百里杜鹃那样的风景名胜区不是很多,更多的是作为衬景、背景和配景出现。图1贵州喀斯特旅游景观资源系统分类喀斯特地貌景观是旅游资源的重要基础,而且只有那些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貌类型或造型景观,才能成为具有旅游价值的资源。1、岩溶山景。由喀斯特山岳、峰林、石林等组
7、成, 高山岩溶景观通常与峡谷、溪河、瀑布、森林植被等景观配套。其中岩溶峰林,形态挺拔,造型婀娜多姿,富有美学含义。贵州岩溶峡谷风光有雄险、奇、幽之特点,尤其是两岸崖壁陡峭、高峰对峙、河道狭窄曲折,风景美不胜收。如国家级的阳河风景名胜区,兴义与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及开阳峡谷公园,均为岩溶峡谷的典型景观,也都是峡谷、石峰、溶洞景的组合,而且这样的景观资源相当部分处于未开发的状况,开发潜力很、瀑布一系列岩溶风大。2、岩溶洞景。岩溶洞景有神秘性、奇异性和惊险性。 贵州喀斯特洞穴丰富,景型复杂。贵州有旅游价值的溶洞约3000多个,仅安顺、平坝一带就有上千个。岩溶洞穴生存于碳酸盐岩面积发育的峰丛洼地、溶丘洼
8、地和岩溶高山等地区,贵州溶洞具有长、大、深的特点,不仅量多,而且分布广泛,形态复杂;无论是溶蚀型还是沉积型,洞内都充满栩栩如生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等,千姿百态,天然奇妙。贵州岩溶地区的长洞穴分布主要在黔中、黔南等地区,其中织金打鸡洞和龙宫切为长洞穴,具有相当高的旅游价值(见表1)。表1贵州长洞穴及其分布状况(部分) 序号名称位置 长度(M)资料来源 1 白水洞系统江口县 22450 水文地质报告G-49-1 2 多缤洞系统修文-息烽县 17200 杨汉奎 3 碧云洞盘县6500 名胜辞典 4 打鸡洞(织金洞)织金县5400 何才华 5 神仙洞独山县4965 李景阳 6 龙宫安顺市4500
9、 梅正星序号 备注 1 2 属多缤洞风景区 3 4 洞最高57m最宽135m共4层属国家级风景名胜 5 6 洞最高58m,最宽36m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同时,从贵州喀斯特溶洞的成因类型上看,仅水溶洞就有暗河型、伏流型、穿洞型,顺河潜流型,渗流水洞型。在垂直分布上往往呈多属性,水流与洞穴浅深迂回,缓急无常。这些上规模和类型复杂的洞穴不仅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而且还有较高的科学考察和教学研究的价值。贵州的洞穴资源以景观资源为主,但也有一些洞穴是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化石埋藏地,还有的洞穴属于古文化遗址,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和科研价值(见表2)。表2贵州部分古人类化石和古文化状况 时代 人类化石 文化期 地点
10、发行年代更新世 猿人阶段 旧石器时代 贵州黔西1965早期中期 观音洞晚更新 早期智人 旧石器时代 贵州水城硝龙洞; 1972世早期中期 贵州桐梓岩灰洞晚更新 晚期智人 旧石器时代 贵州普定穿洞,世晚期晚期 贵州兴义猫锚洞1974 贵州普定白岩脚洞, 1978 贵州桐梓马鞍山洞时代 古人类化石文化遗址更新世 石制品约4千件早期晚更新牙齿1个 石制品56件世早期牙齿2个 打击石器12件晚更新头骨、下颌骨、石制品及大量骨石器世晚期牙齿、人类化1121件,骨器14件,用石7件 火遗址,石制品1000多件骨石器157件,骨器等3、岩溶水景。贵州岩溶地区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主, 受水文地质条件影响,难
11、以形成大面积的喀斯特潜水,径流往往明暗交叉,排泄关系和水动力条件复杂。岩溶湖。著名的有贵州草海,面积25KM2。 是我省重要的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其他以水景为主体的岩溶湖有国家级的红枫湖风景名胜区、省级的贵阳百花湖风景名胜区等。这类资源以人工湖为主体,星罗棋布,与其他景观资源搭配,开发潜力也很大。岩溶河与瀑布群。贵州岩溶河及其瀑布是最重要的旅游景观资源,以水景为主或重要内容的国家级风景区中就有著名的黄果树、龙宫、阳河、马岭河峡谷,荔波樟江等,占省内国家级景区的87%;在省级风景名胜区中,也有一批如贵阳花溪、鲁布格、贞丰三岔河、大枝江风景名胜区等。其他等级和未开发的类似景观也很多。仅瀑布贵州就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 喀斯特 地区 旅游资源 开发利用 生态环境 建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