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实施细则(电气).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监理实施细则(电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理实施细则(电气).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监理实施细则一、曳引装置组装 1曳引装置的施工工艺流程 安装承重 开箱检查 设备就位 曳引轮位置调整偏差 安装导向轮并调整偏差 固定地脚螺栓 安装对重 安装钢绳 调整动器间隙。 2、曳引装置装置的检验项目 A、蜗轮减速器的油位及油质应符合要求; B、各部轴承油位及油质应符合要求; C、油标齐全、油量充足; D、凡机房内通井道的孔,要防止漏油、漏水,在孔四周筑高75mm以上宽度适当的台阶; E、钢丝绳与机房楼板孔洞每边的间隙均应为2550 mm; F、限速器绳索至导轨的距离(两个方向)的偏差均不应超过5 mm; G、强索在电梯正常运行时不应触及绳钳。 3、电梯机件装配误差及预防措
2、施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如轿厢产生抖动或晃动,这是由于传动减速机的蜗轮侧间隙大,蜗轮推力轴承磨损,曳引机地脚螺栓、挡板、压板松动等原因引起。 预防措施:调整中心间距,在轴承盖初加调整垫片,更换推力轴承;检查地螺栓、挡板、压板,并进行紧固。 二、导轨安装 1、导轨安装的施工工艺流程 井道尺寸复核 制作安装样板架 放线定位 导轨质量检查 导轨预装配 导轨支架安装 导轨安装 固定调整 尽量检查 2、导轨安装的检验项目 A、每根导轨至少应有两个导轨架,其间距不应大于2.5m。 B、导轨架的水平度误差不应超过5 mm。 C、直埋式导轨架的埋入深度不小于120 mm。地脚螺栓的埋入深度不应小于120 mm。
3、 D、导轨架与墙面间允许增加等于导轨宽度的方形金属垫板以调整高度。垫板厚度超过10 mm时,应与导轨架焊接;焊接导轨架时,应双面焊接。 E、导轨应用压板固定在导轨架上,不应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F、当电梯撞顶蹲底时,各导靴均不应越出导轨。 3、安装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A、导轨安装前不进行预装配 电梯轿厢和配重的导轨不做预装配,轨道的平直度和接头的平顺性未做检查和相应的调整,将会归整台设备的后续工序带来困难和麻烦,既不能保证施工质量,也延误工期。通过预装配可以发现导轨及其附件在制作、运输或装卸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以便及时妥善处理。 B、导轨支架预留孔不符合要求 预留孔深度不够,孔的内外端
4、大小一样,孔内杂物未清理干净等因素,均可造成支架埋设强度不符合要求。当电梯运行时,捣鬼由于承受振动和外力作用,将会有损埋设固定螺栓的混凝土的强度和牢固性。 预防措施:搞好施工图会审工作。施工前应加强土建和安装之间的配合,预留孔严格按设计或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施工,满足孔在深度、形状方面的尺寸及埋设混凝土强度方面的要求。 C、导轨支架水平超差 导轨支架的水平超差过多,将影响到导轨的垂直度、跨距、接头等尺寸的正确性,因而影响电梯的运行。 预防措施:施工前按正确的基准点进行放线和量测;支架埋设混凝土一定要固定牢,只有当混凝土养护合格后,才能安装导轨。 D、导轨安装偏差 如轿厢、配重导轨的跨距和垂直度偏
5、差过大,电梯运行会出现晃动大、噪间大、振动大等不良现象,使人感觉不舒适;同时电梯的许多零部件的磨损也加快,使电梯寿命缩短,严重时不能运行使用。 预防措施:首先,电梯放线时找基准线,并正确地放出纵横中心线;使用的测量工具必须是经过计量器具检定部门检验合格的;对变形的导轨在预装配时,应及时调整好,变形严重的,应进行更换;测量尺寸时,要一丝不苟,绝不能马虎从事;要加强安装过程中的检查和复测工作,严格把关,上道工序不符合要求,不能进行下道工序。 三、轿厢、层门组装 1、轿厢、层门施工工艺流程 A、轿厢安装 轿厢底梁安装 轿厢立柱安装 轿厢上梁安装 轿厢底盘安装 轿顶安装 轿厢围扇安装 开门机支架安装
6、B、层门安装 层门地坎安装 门立柱 门套 门导轨挂门扇 机锁电锁安装 2、轿厢、层门组装检验项目 A、轿厢底盘平面的水平底不应超过2/1000; B、反绳轮与轿厢架上梁间的间隙相互的差值均不应超过1 mm; C、反绳轮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 mm; 3、电梯井门故障及预防措施 关闭电梯井门时,如门扇跳动(振动)大,并才很大噪音,将影响乘座人员的舒适感,同时会加快零部件的磨损。 预防措施:要仔细调整门扇滑轨和偏心轴的间隙;更换滑轮;清除地坎门滑道内垃圾或障碍物。 四、电气装置安装 1、电气装置施工工艺流程 机房内配电控制屏、柜、盘安装 机房和梯井配管 电梯己方和梯井配线槽 导线敷设及导线连接
7、中线盒及随线安装 限位开关安装 极限开关安装 平层感应器安装 楼层指示灯安装 厅门按钮安装 轿厢内操纵盘及指示灯安装 2、电气装置安装检验项目 A、电线槽内敷设导线的总面积(包括绝缘层)不应超过槽内净面积的60%;电线管内敷设导线的总面积(包括绝缘层)不应超过管内净面积的40%。 B、导线要标号,两端注明接线编号。 C、机房控制柜(屏)的安装位置应距墙600700 mm,且远离门或窗,防止雨水侵入。 D、电源总开前应装在机房内入口处,距地面高1.31.5m的墙上。 E、检查控制屏上元器件安装及标志,包括标志名称或代号; F、机组、控制柜、井道、轿厢、厅门等应接地或接零,超过50 m应重复接地;
8、接地电阻4。 G、轿顶和底坑或轿底需设电源插座和检视用灯,还应有220V电线插座供检修测试用。 五、安全保护装置调试 1、安全保护装置必须固定可靠,动作可靠;安装位置正确,调整间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整机系统安全设施检查项目及技术要求 项 次 检 查 项 目 技 术 要 求 1 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 控制屏上要安装断相错 相保护器 2 超速保护装置 慢速行检测限速器安钳 3 撞线缓冲装置 检查缓冲器4 超越上下极限工作位置时的保护措施 切断控制电路、切断主 5 电源 5 厅门锁与轿门电气联锁装置 检查联锁装置的可靠性 6 井道底坑有通道时的保护措施 对重应有防止超速或断强下 落的装置
9、 7 停电或故障时,轿厢慢速移动的措施 检查装置和其功能 8 安全窗及电气限位开关 安全窗在轿内不能打开, 在轿顶可以 打开。安全窗 开起时应切断控制回路 3、电梯限速器故障及预防措施 限速器有时动作有误和带有打点响声,这就增加电梯运行中的噪声,影响正常运行。主要原因是电梯限速器传动轴油路不通畅、锈蚀或磨损,弹簧或压紧螺栓松动。 预防措施:对限速器油路彻底清洗,务使通畅,磨损部位应仔细进行修整,调整弹簧和压紧螺栓使其达到标准要求。 六、试运转 1、试运转工艺流程 电机空载试运行 曳引机空载试运行 电梯静载试验 运行试验 超载试验 安全钳试验 缓冲器试验 额定运行速度试验 平层准确度试验等。 2
10、、电梯运行试验项目及技术要求A、 电梯负荷试验的方法及技术要求,见下表项目 试验项目 试 验 方 法 技 术 要 求 将轿厢位于底层,陆续平稳地加入 试验中各承重构 载荷;乘客、医用电梯和额定载荷 件应无坏,曳引 1 静载试验 不大于2000kg的载货电梯载以额定 绳在槽内应无滑 载重量200%,其余各种电梯载以额 移,制动器应可 定起重量的150%历时10min。 靠的刹紧 轿厢内应分别载以空载,额定载重量 电梯起动、运行 2 运行试验 的50%,鹅顶载重量的100%,在通 和停止时轿厢内 电持续率10%的情况下,往复升降各 应无剧烈的振动 自历时1.5h 。 和冲击制动器的 动作应可靠。运
11、 行时,制动轮磨 擦,制动器线圈 温升不应超过60 ,减速器油的 温升不应超过60 且温度不应高 于85 轿厢应载以额定载重量的110%, 电梯应能安全地 3 超载试验 在通电持续率40%的情况下,历时 起动和运行,制 30 min。 动器作用应可 靠,曳引机工应 正常。 B、电梯额定运行速度的测定 交流双速电梯在额定起重时的实际升、降速度的平均值对额定速度的差值不应超过3%。 直流快速、高速电梯不应超过2%。 C、平衡系数的测定 平衡系数的范围为40%50%。 D、起制动加、减速度的测定 电梯起制动应平稳迅速,加、减速度最大值不大于1.5 m/S,交流快速电梯平均加减速度大小0.5 m/S。
12、 E、水平振动加速度的测试 轿厢运动应个平稳,乘客电梯与医院用电梯水平振动速度不大于15cm/S。 F、噪声测试 轿厢运行时轿内噪声不大与55dB(A);轿厢门和厅门开关过程中噪声不大于65 dB(A);机房内噪声不大于75 dB(A)。 3、电梯平层误差及调整方法 A、上行平层高,下行平层低。 这将使人员进出电梯不便,同时,使抱闸受力不均,局部加快磨损。原因是电机抱闸弹簧过松,闸瓦与轮间隙或接触不平,制动力不足。 调整方法:按规定调整弹簧压力,保持弹簧不能过松,并使闸瓦与轮面接触均匀,其间隙不能过大,一般不大于0.7mm。 B、上行平层低,下行平层高。 原因是电机抱闸弹簧过紧,闸瓦与轮间隙小
13、或不平。 调整方法:正确调整电机抱闸弹簧压力和闸瓦与轮的间隙,控制其不能过紧,同时要调整好平层器与感应铁的距离间隙。 C、上行平层高,下行平层也高 平层过高,给出入轿厢人员造成不便。原因是电梯配重(平衡砣)过重。 调整方法:对电梯的配重可按平衡系数计算,用电流表测量正反方向电机制动时的电流值,调整对重砣块。 D、上行平层低,下行平层低。原因是电梯配重(平衡砣)过轻。 调整方法:电梯的配重应进行计算,同时用电流表测量正反方行电机制动时的电流值,调整对重砣块。 4、电梯运行中的摩擦、碰撞噪声及预防措施 A、机房是否清洁、整齐,线槽完整、美观; B、抱闸搬手是否在机房内合适的地方; C、井道是否清洁
14、、无杂物; D、轿厢顶是否清洁、无杂物; E、各井道线槽盒盖、各护板是否齐全盖好; F、轿顶各盒槽是否齐全完好,护栏螺丝是否装好; G、底坑是否清洁卫生、无污水杂物; H、对重保护网是否安装; I、厅门、门套、轿门碰撞、划伤、磨损检查; J、轿内门头、轿壁、轿内操纵盘、外呼钮及面板碰撞、划伤、磨损检查; K、轿内、轿外,楼层显示器面板碰撞、划伤、磨损检查; L、外呼、内选楼层显示等,显示(亮度)情况检查。 M、轿内照明或星光顶显示有否划伤、磨损; N、轿内紧急照明检查; O、轿内对讲(机房对讲)或电话检查; P、机房曳引机、机座、工字梁油漆检查; Q、导轨架及附件、轿顶、厅门、轿门的油漆情况检
15、查; R、厅门、轿门、地坎槽及轿内卫生情况检查。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一、架空线路及杆上电器设备安装 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杆位 挖掘基坑 电杆组立 回填夯实 位线及撑杆安装 导线架设 杆上电器设备、路灯安装。 2、测定杆位时除参加复查外,还应根据道路、运输情况提出意见。 3、根据设计规范要求,检验基坑尺寸、深度及底盘、卡盘的安装质量;回填时应到现场察看,检查是否夯实 4、电杆组立后应作下列检验: A、直线杆、转角杆、终端杆偏移、倾斜是否在许可范围; B、组合双杆组立应正直,高、低差不超过20mm; C、横担安装位置、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D、用钢圈连接的钢筋混凝土电杆,焊接应符合
16、要求,焊完后的电杆弯曲度不超过对应长度的2/1000。 5、拉线与撑杆安装后,应对来线位置、直径或截面及撑杆的埋深、角度进行检验。 6、导线架设后,应重点检查其有无孙伤、弛度误差、固定质量问题,导线间与导线对地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7、杆上变压器、跌落式熔断器、低压保险丝、避雷器、油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电器设备的电气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安装应位置正确、固定可靠、部件齐全、动作灵活、准确。 8、路灯安装后应重点检查灯位误差、固定质量、防水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二、电缆线路的敷设 1、施工工艺流程(以直埋电缆为例) 产品质量检查 放线定位 挖沟 敷设电缆(含做中间接头) 铺砂盖砖 回填 做终端接头
17、 电气性能测试 接线。 2、电缆敷设前,必须检查其型号、规格、电压等级、合格证及出厂技术文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与此同时,必须测量电缆间、电缆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合格后芳可使用。对于1001000V电缆。要求使用500V或1000V兆欧表检测;对1000V以上的电缆,要求使用25000V 兆欧表检测。绝缘电阻最低要求,可根据不同型号、硅酐参考表22102、22104中的数值。 粘性油浸纸和不滴油浸纸绝缘电缆 表22102 额定电压(KV) 0.11 6及以上 最低绝缘电阻(M) 100 200 额定电压6KV以下的橡皮绝缘电缆 表22103 电缆截面(mm) 50及以下 7085 240 最低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监理 实施细则 电气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