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塔北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可研修改.doc
《应县塔北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可研修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县塔北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可研修改.doc(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一、项目概述1二、项目编制原则、依据及采用的标准2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4四、结论4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5一、项目建设的背景5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9第三章 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10一、建设选址10二、建设条件11第四章 工程技术方案14一、设计依据14二、设计原则15三、竖向设计15四、水景设计16五、种植设计16六、灯具19七、其它19八、经济技术指标19九、水电设计20十、项目的防洪和防渗24第五章 环境保护26一、环境保护的目的与编制依据26二、工程环境影响分析27三、对应县释迦塔环境影响分析30第六章 安全卫生、卫生与消防31一、劳动安全
2、31二、卫生防护33三、消防33第七章 节能34一、节能概述34二、设计依据35三、能耗估算37四、节能措施37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39一、项目组织机构39二、人力资源配置41三、工程管理42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45第十章 招标方案46一、招标依据46二、招投标基本情况47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51一、编制依据51二、其它费用51三、估算结果及投资分析52第十二章 社会效益及风险评价54一、社会效益分析54二、风险分析56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59一、结论59二、建议60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应县塔北生态综合治理工程2、承办单位应县水务局3、项目性质新建4、建设地点应县县城区西北方
3、向生态公园规划区5、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1年6、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东起五里寨路、西至大同路,北以左沙路为界、南到新规划北环路(誉宝苑宾馆北墙),东西平均长800m、南北平均宽283.4m,面积340.1亩 。迎宾北路从中将其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面积76.4亩,西部面积263.7亩。初步规划水面面积111.4亩,平均水深1.5米(迎宾路东治理工程规划水面面积16892, 迎宾路西治理工程规划水面面积57396),采用自闭双锁边型膨润土防渗毯防渗;道路、铺装面积57.9亩,由大理石、沥青路面、各类木栈桥、停车场等组成;绿化面积170.8亩。其中:乔木4798株;灌木5736株;地被29656
4、m2;草坪83712m2。乔木以油松、樟子松、云杉、柏树、国槐、柳树、杨树、白蜡、元宝枫等为主。灌木以珍珠梅、紫叶李、碧桃、山杏、紫丁香、榆叶梅、连翘、木槿等为主。地被以大花萱草、沙地柏、白三叶、狼尾草、金叶榆、香蒲、荷花等为主。草坪以高羊茅、丹麦草、野花组合等为主。7、项目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16309.70万元,其中:建设工程费用11510.32万元;其他费用4108.76万元;预备费用690.62万元。8、项目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16309.7万元。项目所需资金由应县财政资金解决。二、项目编制原则、依据及采用的标准1、编制原则以“提高城市形象”为指导思想,根据当地的相关规划,通过该项目的建
5、设为提升应县城市形象提供基础;贯彻执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方针,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投资少、建设速度快、综合效益高;在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下,合理利用土地,根据地形地貌进行合理规划,减少土方量。净化植物的选择在满足工艺要求并有地域气候适应性的前提下,尽量培育搭配本地原有植物;在满足环境保护目标的前提下,采用建设和运行成本费用低的工程设计方案;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职业卫生、消防等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认真贯彻“三同时”原则,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保护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工程方案从全局出发,又要考虑分步实施的可能性,根据技术要求和建设过程对各工程进行分期或分区,有条件的
6、工程可一次性完工,各分期或分区工程组成一个统一的处理系统,又可以单独建设、运行,实现一定的处理功能;项目的实施不仅要美化应县景观环境,改善城市人民的居住环境,并要达到提高应县的城市形象的要求;在建设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做到节约投资,以及运行管理便利相结合;坚持节地节能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当前和长远相结合,近期与总体性协调。2、编制依据国家计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国家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
7、0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城市绿化管理条例(1992年5月20日);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山西省城市公园建设与管理指导标准;应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应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年);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数据及资料等。3、编制范围报告主要从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建设条件、工程设计方案、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节能措施、组
8、织管理、实施计划、投资概算、工程效益、结论及建议等方面对工程建设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科学的依据。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应县水务局为正科级建制,全额预算拨款单位,是应县人民政府主管水行政的工作部门。设置5个职能股(室),分别为办公室、防汛抗旱股、水利技术股、水资源管理股、节水型社会办公室等。行政编制12名。现有行政在职人员21人,其中干部12人,提前离岗1人,工人9人。局领导成员包括局长1名(郭志文),副局长2名,纪检组长1名,总工程师1名。非领导职务主任科员1名。水务局现有下属事业单位7个。四、结论1、塔北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是应县生态水系建设四大蓄水景观工程之一,是一项集水源利
9、用、环境提升和休闲游乐于一体的低碳绿色标志性工程。该工程填补了应县木塔景区水体景观的空白,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促进木塔申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重要意义。2、塔北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呈现出当地历史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河流、沙地、草坪等相互映衬,娱乐、休闲综合配套,形成开阔的水景公园。3、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公共活动的开展,形成与水体有机联系的景观区,增加城市建筑的艺术效果,丰富县城景观,把县城和大自然紧密联系,改善了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了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4、项目的建设完善了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城镇综合功能,对区域内的招商引资、旅游事业等,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带动了区域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10、这对于日益增长的城市就业人口,可以增加就业机会,繁荣市场经济,稳定社会大局,可见本项目建成后将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总之,应县塔北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能够极大地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从而提高县城品味和形象,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应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全县总耕地面积82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57万亩,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该县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境内山川兼有,全县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28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可利用量0.9亿立方米,地表水可利用量0.38亿立方米。2012年,全县经济社会用水总量已达
11、1.2157亿立方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水仍然是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应县县委、县政府,特别是县水务局紧紧围绕“三新一城”和“四化三区”建设,以现有水利工程、水系为基础,按照“流域治理、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生态宜居”的理念,通过采取“引、蓄、治、调、节、保”的办法,力争用五年的时间把全县打造成为南北贯通、东西横跨、山水相连、生态护岸、湖泊湿地、碧水涟漪、塔水相映、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观带,努力构筑覆盖全县城乡、支撑转型发展的生态水系格局。该县生态水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改造五大峪口,使北楼峪、大石峪、小石峪、茹越峪和马兰峪达到行洪标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修
12、复三座山,就是要把龙首山、跑马梁山、石柱山培育成三个生态森林公园。治理三条河流,使桑干河、浑河、黄水河满足行洪要求,服务灌区农业生产。新建四个蓄水景观工程,使塔北蓄水景观工程、清宁园蓄水景观工程、城东湖蓄水景观工程、桑干河西朱庄桥段蓄水景观工程成为休闲度假的旅游圣地。打造两个湿地公园,使镇子梁库区湿地公园、薛家营库区湿地公园成为一个融湿地生态旅游、文化游览、学习和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普湿地中心。改造五座水库,使镇子梁水库、薛家营水库、大石口水库、北楼口水库、边耀水库全部除险加固,发挥水源调控作用。新建两座水库,就是上马小石口水库和马兰峪水库,解决这两地3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新建一条引黄调水线,
13、就是从怀仁县金沙滩镇北干线引黄管道中取水,通过怀仁金沙滩镇、臧寨乡、金城镇、至县城南八里坡村附近进入水厂和工业园区,全长40公里。设计年引水量2500万立方米,以满足增加城市人口、工业用水和部分农田灌溉。应县整个生态水系工程建设计划总投资达21.3亿元,分期分年度实施。预计到2017年全部建成后,全县可新增蓄水面积1.48平方公里,新增湿地13平方公里,生态水系景观点14个。届时全县将形成覆盖全县城乡、循环利用、支撑转型跨越发展的生态水系大格局。该项目为应县塔北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是应县生态水系建设四大蓄水景观工程之一,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促进木塔申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重要意
14、义。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填补了应县木塔景区水体景观的空白,极大地满足当地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城市绿化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强城市绿化建设,不仅是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也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宏伟目标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应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幸福新城”的要求,遵循“城北生态,城中文脉,城南新区”的布局,调动全社会力量,全面提升城市绿化的总体水平。但是,总体上应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没有大面积的公益性绿地景观,现有的群众游憩健身场地分布零散,设施简陋,并且缺乏统一的布置和管理,与县城高标准的规划存在较大的差距。应县县
15、委、县政府按照“流域治理、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生态宜居”的理念,争取在五年内把全县打造成为南北贯通、东西横跨、山水相连、生态护岸、湖泊湿地、碧水涟漪、塔水相映、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观带,努力构筑覆盖全县城乡、支撑转型发展的生态水系格局。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加强文物保护,推进木塔申遗,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应县实施了塔北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该项目的实施,集文化展示、环境改善、观光休闲等综合功能于一体,改善了木塔周边环境,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对推进应县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2、城镇建设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提出的新要求随着知名企业的入驻应县,新型工业基地县
16、的核心区,具有制造、研发、培训的全方位职能,新型企业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吸纳产业工人、高新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教育人才等。规划建设的二、三产业的联动区域,也将吸纳大量人才来此就业。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提供居民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镇生活方式的重要步骤,是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出路所在。因此,要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舒适、方便的环境。通过城市绿化,着力打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把应县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绿色城镇。3、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绿色宜居城市的需要 随着经济秩
17、序的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物质丰富的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生活方式的调剂,使自己能以健康的身心更好地投入学习和工作中。因此,充分挖掘生态文化资源,拓展公园绿地功能,提高人均园林绿地配置标准,努力打造绿色宜居城市势在必行。应县塔北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是应县生态水系建设四大蓄水景观工程之一,通过大面积绿化工程的实施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给市民创造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增加新的城市景观,从而提高城市规划的布局质量;吸引商业投资,促进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是一项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工程,对应县的市政建设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1、项目建设周期短应县
18、塔北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周期短、技术难度不大,是可以实施的。2、应县政府财力有保证应县塔北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需要的资金数额比较大,而此工程项目是由应县政府拨付,所以不存在资金问题,该项目是可行的。3、政策有保证应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中要求,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和生态水系治理工程。包括建设四个蓄水景观、打造两个湿地公园,培育三个生态森林公园、推进一条引黄调水线、改造五座水库、新建两座水库为主要内容的植绿兴水工程。其中,塔北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是应县生态水系建设四大蓄水景观工程之一,本项目建设实施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项目的实施
19、是可行的。第三章 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一、建设选址1、项目建设地点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金城镇中部,南毗释迦塔,北邻左沙路,东西界限为瑞东北路、大同北路。2、项目用地现状本项目总占地面积340.1亩,用地形状为异形地块,用地范围内主要是后期造林地和荒地。二、建设条件1、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应县地处塞外高原,雁门关以北,桑干河中游,大同盆地南端,位于山西省境北部,地跨东经1125811337,北纬39173945之间,县域平面图呈平行四边形。2)地势地貌全县地势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倾斜,相对高差1350米,最高处海拔2333.4米。最低点海拔983.5米。3)气候特点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
20、季分明,冬季较长,春、夏、秋相等。由于地形南高北低,故气候差异显著,以绝对无霜期区130-141天。全年累加日照数为2728.2小时,最多年份达2984.5小时,最少年份只有2728.2小时。全县年平均降雨量为360.9毫米,县内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一般冬春稀少,夏秋较多,降雨集中在7月底到9月初。4)水文资源应县水文地质分山区基岩裂隙水、山前洪积冲积扇裙孔隙潜水、山前倾斜平原孔隙潜水与承压水、冲积湖积平原中的孔隙潜水与自流水及半自流水四个区,应县县城属于第四区。境内的河流均属海河水系,主要有桑干河、浑河、黄河水、木瓜河等。县境内有镇子梁、薛家营2座中型水库及8座小型水库。境内的地下水集中分布
21、于山前倾斜平原和浑河河谷平原,水量丰富、水质优良;山区和黄土丘陵区的水位较深,水量较少;桑干河河谷和黄水河两岸的浅层水质较差,中层水质较好,但水量较少。应县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水量为0.38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水量为0.9亿立方米。本项目区水资源条件较好。项目水源地在应县东南24km小石口村峪口以上3km处建设有一座混凝土截流坝,秋冬非灌溉季节水量可全部引入该项目区内,设计年最大引水量15万m3。流域径流主要由降水形成,冬季有少量的融雪径流补给。坝址汛期(7月9月)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77.2,枯期(10月6月)占22.8。径流在时程分布上呈周期性变化,其年际变
22、化较大,坝址最大年平均流量为0.5 m3/s,最小年平均流量为0.158m3/s,多年平均流量为0.325m3/s。2、交通条件应县境内有二河高速、荣乌高速、过境铁路等,交通方便。本项目周围路网:南北向有瑞东路、迎宾路、大同路。县城的主干道;东西向有朔蔚二级公路等直通县城。3、社会经济条件应县在2013年乃至整个“十一五”规划建设时期,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201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万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2980万元,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490元和5017元,经济建设稳步向前推进。应县在近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确定了现代农业示范县、新型工业基
23、地、著名旅游观光县、教育振兴进步县、和谐文明开放县“五新应县”发展战略目标,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投资、生产、生活环境,符合省委转型跨越的要求,符合县情实际,也为今后的工作打开了新思路,开创新局面,展现了新前景。目前,全县的农业建设深入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进入全省20强,粮、糖、菜三大基地形成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工业建设势头强劲,特别是2012年共引进、签约重大项目13个,投资规模130多亿元,太阳能单晶硅项目建成后,将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单晶硅制造企业。其他优秀的企业如雅士利乳业、中粮集团、梨花春集团、橡塑注剂等将为应县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教育、旅游事业建设效益明显,编制完成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县 生态 综合治理 工程 研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