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双硫仑样反应.doc





《药物双硫仑样反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双硫仑样反应.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药物双硫仑样反应【摘要】双硫仑样反应是因体内的乙醛脱氢酶的活性被抑制,乙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不能转化为乙酸,从而在体内堆积,引起机体出现多种不适反应。本文对其临床表现、作用机制等作逐一概述。 【关键词】药物;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男,53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在医院门诊部给予头孢唑啉粉针注射,治疗后回家大约1h,回医院诉头晕、心慌。经检查患者资料,判断该患者为药物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1。那么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哪些药物可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呢?1双硫仑样反应1948年哥本哈根的Jacobsen等人发现,作为橡胶的硫化催化剂双硫仑被人体微量吸收后,能引起面部潮红、头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尤
2、其是在饮酒后症状会更加明显。人们把这种在接触双硫仑后饮酒出现的症状称为双硫仑样反应。2反应机制进入体内的乙醇90%98肝脏进行生物转化,其途径为:乙醇乙醇脱氢酶(ADH)氧化乙醛乙醛脱氢酶(ALDH)乙酸自动分解CO2和H2O双硫仑抑制乙醇代谢过程中ALDH的活性,使乙醛不能转化为乙酸而在体内堆积。乙醛是一种毒性物质,当体内乙醛浓度升高时,可与体内一些蛋白质、磷脂、核酸等呈共价键结合,破坏这些物质失活,从而引起机体的多种不适,表现出双硫仑样反应的症状。3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临床上有多种药物能够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如有甲硝唑、呋喃唑酮、异烟肼、磺胺类、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华法林、胰岛素、氯霉素
3、、灰黄霉素、妥拉唑啉、硝酸甘油、消心痛、苯海拉明、巴比妥类、氯丙嗪、三氟拉嗪及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孟多、头孢哌酮、拉氧头孢等2。文献报道,有患者在应用头孢唑啉期间用酒精棉球消毒换药后也发生了双硫仑样反应。一般而言,在化学结构中,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环的3位有甲硫四氮唑取代基的头孢菌素都可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医生应提醒患者在用这些药期间至用药后1周内不得饮酒3。应用含酒精的药品或用酒精进行皮肤消毒或擦洗降温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应注意。4双硫仑反应的预防病人在用上述药物期间至用药后12周内不要饮酒(包括白酒、含酒精的饮料和糖果);不要口服或静脉应用含乙醇的药品;不要用含
4、酒精的药品进行皮肤消毒或擦洗降温。5对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治疗病人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后,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需对症治疗,心绞痛患者改善冠脉循环,血压下降可用升压药,也可用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中毒的救治包括催吐、洗胃、生命体征的维持等一般性治疗措施,一般数小时内病情可以改善。有人将纳洛酮用于急性酒精中毒的救治,但这种用法有争议,有人持相反意见4。典型的双硫仑样反应 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
5、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临床表现 用药期间饮酒(或接触酒精),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恍惚、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至6070/3040mmHg,并伴有意识丧失。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另外双硫仑样反应严重程度与应用药物的剂量、饮酒量呈正比。饮用白酒较啤酒、含酒精饮料等反应重,用药期间饮酒较
6、停药后饮酒反应重。药物 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有头孢类和咪唑衍生物,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等;另外甲硝唑、替硝唑、酮康唑、呋喃唑酮、氯霉素、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苯乙双胍等均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临床护理 对双硫仑样反应及过敏性休克患者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休克者采取“V”型体位。(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46L/min,改善组织缺氧。(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10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或静推,补液及利尿,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4)对症处理。如恶心、呕吐者可给予胃复安10mg肌注;如嗜睡、意识不清可以给予纳洛酮对抗治疗。(5)床旁备齐急救
7、器械及药品,如除颤仪、吸痰器、气管切开及静脉切开包、呼吸兴奋剂、利尿剂等其他抢救药品。(6)密切观察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心律、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并做好病情动态的护理记录。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12例的诊断与治疗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作者:贺鹏 2006-8-28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以引起临床注意,避免其发生。方法 结合文献报道,观察12例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对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10例轻、中度患者给予对症处理,2例重度患者,静注纳洛酮0。结论 纳洛酮对双硫仑样反应有治疗作用。.
8、专题推荐: 临床快报 药市动态 违法广告 医保动态 药品价格 流感疫情 保健常识 妇科课堂 医改动态 【摘要】 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以引起临床注意,避免其发生方法 结合文献报道,观察12例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对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10例轻、中度患者给予对症处理,2例重度患者,静注纳洛酮0.40.8mg,症状均于3h内缓解。结论 纳洛酮对双硫仑样反应有治疗作用。【关键词】 头孢菌素;双硫仑样反应;纳洛酮;治疗 我院20032005年共诊治双硫仑样反应病例12例,与头孢菌素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有关。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对双硫仑样反应的
9、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诊治措施等进行探讨,以避免其发生。1 临床资料1.1 般资料 本组12例患者均男性,年龄2657岁。1.2 临床表现 12例患者均在应用头孢菌素期间饮酒后出现不适,其中头孢哌酮9例,头孢曲松钠2例,头孢氨苄1例。症状有面部潮红、眼结合膜充血、头痛、眩晕、恶心、呕吐、低血压、心率加快,2例心电图示S-T段下移伴心律失常、轻度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症状发生于乙醇暴露的04h,以1030min最,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呈正比。1.3 诊断及治疗 对应用可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头孢菌素等药物的患者,如饮酒后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应考虑双硫仑样反应的可能。但要注意与乙醇中毒、心血管疾病等鉴
10、别。我们对10例轻、中度患者给予5%10%葡萄糖液5001000ml,加维生素C、维生素B6、肌苷等。对有低血压、心率加快,S-T段下移伴心律失常、轻度呼吸困难等表现的2例重度患者,除上述措施外给予吸氧,静注纳洛酮0.40.8mg,症状均于3h内缓解。2 讨论双硫仑是一药物,本身对机体不产生作用,但服用该药后饮酒,因其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导致乙醇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的代谢受阻,使血液中乙醛浓度增加而发生反应1;严重者可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抑制、意识丧失、惊厥等。某些抗菌药物,也可抑制乙醛脱氢酶,而导致与上述相似的反应,临床上统称为双硫仑样反应。涉及双硫仑样反应的抗菌药物主要有:头孢菌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 双硫仑样 反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