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文秘课程指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先秦文学文秘课程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文学文秘课程指南.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陇东学院文秘教育专业课程指南先秦文学1.课程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先秦文学开设时间:第二学期(18周,周3学时)选用教材: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2张采民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参考书目:1清马瑞辰通释,毛诗传笺通释三十二卷, 中华书局,1989年排印本。2战国庄周撰、清郭庆藩集释,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排印本。3战国屈原等撰、宋朱熹集注,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排印本。4. 迟文浚主编,诗经百科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5. 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
2、02年第1版。6.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第1版。7. 顾颉刚,春秋三传及国语综合研究,巴蜀出版社,1988第1版。8. 郑杰文,战国策文新论,齐鲁书社,1997第1版。9. 常森,二十世纪先秦散文研究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10. 褚斌杰主编,屈原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11. 赵逵夫,屈骚探幽(修订本),四川出版社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第1版。2.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先秦文学是文秘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有关先秦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先秦时期文学发生、发展的概况以及重要作家、作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
3、新能力。教学方法:以文学史的讲解为主线,贯穿作家和作品的分析比较;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讨论相结合;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以古代实用文体与现代实用文体为对象进行分析比较。3.教学要求系统掌握先秦文学发生发展与演进的历史概况,以及代表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基本知识。 通过对先秦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达到借助旧注,独立阅读中等难度文学作品的程度。 熟读、背诵大纲规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在吟诵中体会其写作技巧和艺术韵味,提到审美鉴赏能力。 能够运用文艺学、美学及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评述古代作家作品,理解和探讨文学发展的规律,写出具有一定水准和质量的论文
4、。4.评估评价 成绩评定:全部课程由一个学期完成,成绩在学期期末独立评定,均为考试课。每学期的总成绩按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和平时考查成绩两项评定,前者占总成绩的70%,后者占30%。考查成绩由任课和辅导老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考勤、纪律及完成作业等情况综合评定。总成绩按百分制计。 授课评价: (1)院领导随时听课进行评价;(2)教学中期和期末由院上组织学生代表对任课教师的课程进行评价;(3)任课教师随时听取学生及系领导和其他教师的评价,并及时进行总结改进。5.教学内容总绪论(2学时)要求和说明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部分。了解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目的与
5、意义:1.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2.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爱国主义热情;3.提高鉴赏能力,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公文、应用文的写作水平。第一节 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一、文学史与文学史学二、文学本位三、史学思维四、文化学视角五、文学史著作的当代性六、文学史史料学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演进一、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二、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三、俗与雅四、各种文体的渗透与交融五、复古与革新六、文与道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一、 三古、七段的划分二、文学发展变化的几个方面三、上古期概述四、中古期概述五、近古期概述思考题如何学好古代文学,并使之与文秘学的实际联系起来
6、?参考书目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通史系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2.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版。3.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版。4.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5.丁晓昌,古代公文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版。绪论(1学时)要求和说明了解中国文学的源头。了解先秦文学产生的环境和概况及其文学形态。了解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源头一、传说时期的文学二、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三、诗乐舞紧密结合第二节 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文史哲不分二、成
7、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三、作者和时代的难以确定第三节 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一、由巫到史二、贵族文学的兴起三、士阶层的出现及其文学活动第四节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一、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二、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三、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化四、楚地文化与楚辞思考题1.先秦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怎样影响了先秦时期的文学。2.以先秦文学中的具体作家、作品为例,简论先秦文学的传统特征。参考书目1.杨公骥,中国文学(第一分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版。2.胡念贻,先秦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3.诸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4.曹道衡、刘跃
8、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4年第1版。第一章 原始文学传说时期的歌谣和上古神话(3学时)要求和说明了解上古歌谣与神话的发展概貌;掌握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和内在意蕴;了解上古神话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作品较少,因而不确定重点讲解篇目,教师可以灵活掌握;教师在讲课时应结合作品进行。第一节 文学艺术的起源第二节 上古歌谣一、上古歌谣的内容二、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第三节 上古神话一、神话的概念二、神话的起源三、神话产生的思想基础四、我国神话的保存及流传情况五、神话的分类(一)创世神话 (二)始祖神话 (三)洪水神话 (四)战争神话 (五)发明创造神话 (六)其它六、上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 文学 文秘 课程 指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