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作业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作业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8春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作业讲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作业1一、名词解释1 人文科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特别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人的精神生活与精神世界进行探究的学问。2社会科学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就是社会科学。3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二、填空题1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社会科学、自然科学2人、人类3自然科学4孕育奠基、生成发展、拓展反思5研究对象、研究主体6阶级社会7社会管理、社会决策、咨询8物质、精神、精神文明建设9产物、各种制度、风俗
2、10周密的调查、科学的分析11情感激发、定量研究、技术分析12复杂性、模糊性、定量分析13非逻辑性、综合性、有意识的活动14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15实验室实验、模拟实验、现场实验三、选择题1C 2.A 3.C 4.B 5.D 6.D 7.B 8.C 9.D 10.B四、简答题1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何共同点?答: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都是以个体和群体的创新成果为结晶的社会性活动;都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2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1)人文社会科学部分学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2)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
3、现出一定的民族性。(3)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3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哪些特殊条件?答:一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自觉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二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成果应用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开放的政治文化环境;三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必须提高其预见性。五、论述题1说说教材所阐述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一般方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本质上指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有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方式,体现了原本处于两极的自然科学认识方式和人文艺术认识方式的辩证统一。其中,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合理体现了认识论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研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理论的新水
4、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过渡。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观则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活动所在,使这些科学的工作者比之于他们的前辈,更能在研究中取得有价值的突破。最后,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观,则在方法上对人类智能的两极给予了同样的重视。在我们看来,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大都是对这一辩证方法的具体回应。三种“一般方法”具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两极中的一极同讲求实证的自然科学认识方式一致,另一极同讲求感受、体验、领悟的人文艺术认识方式相通。教材认为,把处于两极的自然科学认识方式和人文艺术方式相沟通、相融合,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的共同特征。 三种“一般方法”的形成说
5、到底都取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不但要像自然科学那样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而且通常还要对研究对象作出直接和间接的价值判断,回答“合理不合理”、“应该怎么样”。这就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不但要运用理性判断、定量研究、技术分析这一类认识方式,而且要运用情感激发、定性研究、直觉领悟这一类认识方式,更要把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技术分析和直觉领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在研究成果中体现事实与价值、数量与质量、真理性与合理性的辩证统一。三种“一般方法”在这个根本点上是一脉相通的。总之,三种“一般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现为:它们都适应人文社会科
6、学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需要,把对应于两极的自然科学认识方式和人文艺术认识方式相沟通、相融合。2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有哪些?答(阐述略):(1)人文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2)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3)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作业2一、 名词解释1时代主题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2全球问题指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这类问题是人与自然界及社会长期相互依存、互相矛盾的产物;其规模具有全球性,其影响关乎各国各民族的普遍利益和前途命运,其解决有赖于世界范围内各个方面协同一致的努
7、力。3语言学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二、填空题1战争与革命、对抗与对话、和平与发展2各学科之间、技术各领域之间、技术3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社会革命、学术建设4人,人的发展和解放5科学主义、人本主义6全面、真实、必然7性质原理批评标准、演变发展、具体作品的评价8索绪尔、所语9乔姆斯基、语言能力10马氏文通、马建忠三、选择题1A 2 .BC 3.B 4.CD 5.C 6.C 7.B 8.B 9.C 10.C 四、简答题120世纪推动和制约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因素有哪些?答:(1)汪断深化的时代主题。(2)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
8、3)日益尖锐的当代全球问题。220世纪世界历史学研究出现了哪些变革?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3)现代历史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五、论述题1试以管理学的发展为例,说说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管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相当典型地反映这个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第一、 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典型地反映了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的鲜明特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管理和科学技术被认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轮子;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苏联,列宁把管理作为社会主
9、义革命的一项最困难、最能收效的中心任务。对社会实践发挥了能动作用的管理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第二、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管理者和管理学家之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的专家也纷纷介入,从各自的背景,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研究同一个对象对人、事、物等组成的物质社会文化系统进行自觉控制的行为和过程,以至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并发展成为跨科学部类、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学科群具有多科性、综合性的管理科学。可以说,管理学的发展,是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通过不断分化、综合,形成了多科性、综合性庞大体系这一总体发展特点的缩影。第三、管理学的
10、发展,从根本上说,体现了对人的认识的深化。管理学研究的焦点,从自然人、机器人,到“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复杂人”,到“信息人”、“文化人”等,标志着管理学几度飞跃。这一发展轨迹,充分反映了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总体特点: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2当前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普遍推行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你所在的学校是否也在进行这样的改革?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第一、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
11、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研究骨干通才化;研究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文沟通,理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第二、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
12、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个人的时代”;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智”轻“情”、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轻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向。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
13、,与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作业3一、名词解释1国家干预主义西方现代主流经济思潮之一,其内核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政府的看得见的手占有重要地位。主张扩大政府职能,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干预,并且由国家直接从事经济活动;反对经济领域的自由放任,要求限制私人经济。2经济自由主义现代西方两大主流经济思潮之一,其内核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应当是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主张自由市场的力量支配各种经济活动;国家的基本职能是为自由竞争提供制度与法律保障,只直接担当某些不适合由市场机制进行协调的经济活动。3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
14、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二、填空题1行为、格式塔、精神分析、巴甫洛夫2认识、情绪3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4资本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5经济自由、国家干预6迪尔凯姆、实证主义、韦伯、理解7历史法学、部门法学、法理学、制定、解释8科学的自身发展9整体综合化、全面社会化10数学、计算机三、选择题1.D 2.A 3.D 4.A 5.B 6.B 7.A 8.A 9.C 10.D 四、简答题1当代西方经济学出现了哪些新的发展趋势?答:(1)一些流派的经济学家提出要扩大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打破传统的纯经济分析框框,强调要把经济学的研究同社
15、会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起来。(2)承认西方经济学还很不完善,要走的路还很长。(3)有人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发达国家已经由产品社会向服务社会转化,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应当形成经济学的新形态,寻找新的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4)经济的国际化趋势,使国际经济学的地位日见重要。(5)有些学者对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前提,以及把经济学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架,提出了质疑和挑战。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学的发展出现了哪些趋势?答:(1)研究重心转向现实问题的诊断,研究方法转向综合比较。(2)跨学科交叉研究迅速发展。(3)研究对象沿着时间和空
16、间两个方面拓展。3说说20世纪语言学、心理学的重要进展。答:(1)语言学的进展:索绪尔开创结构主义语言学、乔姆斯基对现代语言学的拓展。(2)心理学的进展:20世纪上半叶向四个方向发展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前苏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背景和巴甫洛夫生理学基础上开展的心理学研究。20世纪下半叶出现三股新潮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崛起、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五、论述题1 试综述20世纪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的发展道路和功能影响的共同点。答题要点:首先,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看三门学科发展道路的共同点。从总的发展趋势看,三门学科都日益自觉地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
17、文明属性作为本学科的综合研究对象。从研究方法上看,总的都是从单层次、单角度的转向多层次、多角度的动态研究;从相对封闭的研究转向跨学科开放研究;从手工操作转向新技术的应用。其次,从广泛作用于两大科学部类的发展看三门学科功能影响的共同点。这三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既是重要的社会现象,又同自然现象密切相关,它们之间联系密切,它们同多种学科也联系密切。它们的功能影响,一是在哲学领域中直接或间接的表现出来,二是对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推动作用,三是对自然科学发展起了直接的积极的作用。2说说你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五大趋势的内在联系的认识。答题要点:首先,教材所概括的五大趋势可以简称为一个“互补
18、”、一个“交融”、三个“化”,是一个有机整体,依次分别讨论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主导价值取向,主要思维方式,社会实践功能,以及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它们既是对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经验的总结,更是立足于世纪末叶对未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走向的预测。其次,教材反复强调,从根本上说,系统科学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具体化。在讨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趋势的过程中,采用了“大文化”、“大科学”等“大系统”概念,把人文社会科学作为大系统的子系统进行考察;又把人文社会科学的内部结构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复杂的巨系统进行考察。因此,五大趋势分别处在一个“大系统”的特定的层面,并按照层次高低的
19、逻辑顺序进行排列,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它们之间的深刻联系。再次,五大趋势的概括,无例外地反映了中国当代人文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作业4一、名词解释1终身教育论终身教育论始于20世纪60年代瑞典的“回归教育”试验,理论代表是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论所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其实主要内容有全程教育、全域教育、全民教育、全面教育。2教育传播学教育学与传播学的共生学科,是运用传播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和阐释教育的学科。3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教育理论学科,其基本特征是“跨文化比较”:立足当代,对可比较的涉及整个教育领域的问题,进
20、行跨国家、跨民族、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二、填空题1夸美纽斯、近代教育学2改变学校教育重心、更新教育内容、筹建终身教育体系3陶行知4科学主义、评价5体制、增长、质量、效益6生理心理、精神文化7综合性、效益滞后8实事求是、为我所用9教育价值观10情感和意志、心理11社会性质、社会功能1235、榜首13非政治、政治14法律、依法治教15教育和文化、文化三、选择题1.A 2.C 3.D 4.A 5.D 6.B 7.A 8.B 9.D 10.A四、简答题1近代教育学的形成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何联系?(P324-328)答题要点:中国和外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都必须是作为哲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出
21、现的。中国由于封建主义的禁锢,人文社会知识的科学化体系化进程受阻,教育初中发展迟缓,未能从社会内部孕育出近代教育科学体系。西方从16世纪18世纪初近代教育学体系基本形成。2教育心理学的内涵与意义是什么?(P359-362)答题要点: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共生学科,探讨教育和心理发展的内在联系。主要意义:就小学而言,初等教育是作为教育者的成人群体,与作为受教育者的众多低龄儿童,在心理上全面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教育心理学是初等教育研究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3我国教育社会学是怎样认识班级问题的?(P364)答题要点:一般认为,班级是在宏观社会文化背景制约下的特殊的儿童社会,班级集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
22、和社会组织,班级制度是一种社会制度。强调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所受的社会环境影响,要求推行课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方式社会化,使儿童在“社会情境”中学习,建议强化师生、生生、师师间的交往,创造开放、灵活的组织形式,丰富班级的社会文化生活,使学生在独特的社会群体中找到比较合适的位置,防治差生增多,“问题儿童”和反社会行为低龄化等教育社会病。五、论述题1.终身教育的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335-337)答题要点: (1)终身教育理论回答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和人的终身发展的需求,它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全程教育、全域教育、全民教育、全面教育。(2)终身教育突破了传统小学教育观的狭隘视野,强
23、调教育面向人的一生,面向并且依靠全社会,面向全民,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开创了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新纪元。2分析初等教育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351-353)答题要点:)现代初等教育需要跨学科的研究,是由教育的复杂本性所决定的。科学而又艺术地提高中小学学生的整体素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实践问题,必需多学科参加,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立体式的研究和长时间的教育实践。)是由初等教育面临新的时代课题所决定的。面对新问题、新模式,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要广泛吸收和从何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更新教育观念和知识能力结构,以作出赋予创造性的反应。)是由初等教育科学体系完善化的需求所
24、决定的。素质教育目前是初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然而素质教育的理论,从初步形成到迅速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而终于打开了局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也是整个教育科学体系完善化的必由之路。综合作业1一、 填空题1孕育奠基、生成发展、拓展反思2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3和平与发展4科学主义、人本主义5社会管理、社会决策、咨询6情感激发、定量研究、技术分析7大科学8人,人的发展和解放9全面、真实、必然10宏观、中观二、名词解释1人文科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特别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人的精神生活与精神世界进行探究的学问。2社会科学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
25、、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就是社会科学。3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三、单项选择1.A 2.C .3.D 4.D 5.BC 6.B 7.C 8.B 9.C 10.B 四、多项选择题1.BCD 2.ABC 3.BCD 4.ABD 5.ABE五、简答题1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人文社会科学部分学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2)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3)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2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1)
26、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3)现代历史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3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哪些方面?(1)对创作主体艺术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2)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3)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4)对文艺与社会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六、论述题当前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普遍推进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答:(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到。人类科
27、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2)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
28、神。所谓新的社会实践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个人的时代”;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智”轻“情”、重知识轻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向。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综合作业2一、填空题1认知心理学2实证主义社会学3资本论4马氏文通5普
29、通教育学6蒙昧、野蛮、文明7罗尔斯8陶行知9大科学10行为主义、构造主义二、名词解释1经济自由主义现代西方两大主流经济思潮之一,其内核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应当是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主张自由市场的力量支配各种经济活动;国家的基本职能是为自由竞争提供制度与法律保障,只直接担当某些不适合由市场机制进行协调的经济活动。2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3终身教育论终身教育论始于20世纪60年代瑞典的“回归教育”试验,理论代表是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论所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
30、发展需求。其实主要内容有全程教育、全域教育、全民教育、全面教育。三、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A 5.D 6.A 7.B 8.D 9.B 10.C四、多项选择题1.ABCDE 2.AB 3.CD 4.ABCD 5.ABD 五、简答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学的主要变革有哪些?一是从古代走向现代;二是从“异文化”研究到“本文化”研究;三是从半封闭研究到开放性研究;四是马克思主义对西方人类学影响增大。2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有哪三股新潮?一是在认识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三是在情绪理论领域中,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3现代西
31、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一是经济自由主义: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二是国家干预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至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六、论述题答: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第一,小学生期待的是关心、爱护和理解。第二,教师的行为态度,小到课内外射向学生的视线的分配(第一例),大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第二例),都在小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消极(第一例)或积极(第二例)的影响。第三,家长过度的期望和呵护(第一例),或者是简单粗暴(第二例),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第一例中,在过度的呵护之下长大的、具有某种优越感的“小太阳”,心理上经不住也许是短暂的偶然的挫折;第二例中,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精度压力,笼罩着阴影可喜的是,这个孩子能尝试与命运抗争)。如做进一步思索,在这类案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都有特定的社会心理背景。为会么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呢?这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讨论。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一点心理学,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理解和疏导,给家长提出必要的有说服力的建议,向社会作积极宣传,实在是十分重要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