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哲学复习方法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哲学复习方法总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哲学复习方法总结一、界定知识板块,明确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范围 哲学常识一般划分为四块: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和人生观。每个板块又包含有不同的原理及其方法论。在试题命制时,既有开放性的命题原则,比如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材料所蕴含的道理;又有限定性的命题思想,比如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材料,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材料等。这就要求考生一方面对哲学知识有个系统的掌握,另一方面又要准确掌握每个原理所归属的范畴,以便考虑和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而很多考生分不清知识板块的界限,闹了不少笑话,例如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不分,造成了调动知识的错误,影响了成绩。既然问“体现什么哲学道理”,那就必须对生活与哲学这本
2、书的知识结构有个清楚的认识:1、唯物论。集中在第四课和第五课,考试时基本上就是考“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如果材料中有体现你就把它的哲理列出来,然后再用材料去分析一下。2、辩证法。集中在第七、八、九、十课。就是联系、发展、矛盾和辩证的否定观、创新等等知识。这部分是哲学考试中出题的分量最重的一块,要多理解,多做题目。3、认识论。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特点,追求真理永无止境。在第六课。4、历史唯物主义: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基本矛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价值观,人生观。在第十一、十
3、二课。二、准确理解与识记每个原理及其方法论的内涵及外延,把握其适用条件和标准 哲学常识中的每个原理及其方法论都是对某类问题某个领域认知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化,但是又都有其独特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中,必须认真揣摩和理解每个原理及其方法论,明确其适用的条件和标准、范围。比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在分析材料时,必须认清这是唯物论或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认清材料中何为客观实际即物质,何为主观内容即意识,是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还是强调意识的反作用,同时必须把握好对意识的理解,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其表现形式有思想、观念、政策、理论等,属于认识的范畴,不能理解为做即改造世界。三、抓住关键词句,提
4、高解题效率 哲学中每个原理都有其特定的应用标准,而且此标准往往会通过具体词语或句子表现出来。比如,抓重点或中心,在辩证法上常常与主要矛盾的知识相联系;循序渐进,从小处做起,往往与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相联系;创新或打破常规,常与发展的观点联系;从或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往往反映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等。如果考生对每个原理都能找出和掌握其判定方法和标准,不仅能够提高做题效率,同时还能大大提高解答的准确率。以2007年广东高考的一道论述题为例。40(17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期间,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农民认真了解农村基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虚心求
5、教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在此基础上,他撰写了4万多字的乡村调查报告,其中反映的农村真实情况以及提出的合理建议,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问题: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该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完成反映真实情况的调查报告所体现的求真务实精神。这道题目的关键词有“调查”,“农民”,“问题”。这三个关键词就已经包括了这道题目所要体现的哲理。1、“调查”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当然体现了体现的求真务实精神。2、“调查”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也体现体现的求真务实精神。3、“农民”是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
6、实践的主体,只有人民群众最了解情况,通过向农民群众了解情况,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4、“问题”,在材料中,只要我们看到“问题”我们就要想到“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并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解决矛盾。该生“向农民认真了解农村基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虚心求教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当然也是求真务实的精神。这样一边抓关键词,一边对号入座套入相关知识,一道题目就完成了。我们可以来看看它的标准答案跟我上面的分析相差多少。答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该学生深入农村调查,真实反映农村实际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到了主观思想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 坚持用矛盾观点
7、看问题。该学生认真了解农村基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说明他承认矛盾,不回避矛盾,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坚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该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践中了解掌握农村真实情况,坚持在实践中求真务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该学生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智慧,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四、学会知识运用,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应试成绩 有的同学感到,知识背过了,但做题时却不知如何下笔,成绩提高不快。这涉及如何驾驭和运用知识的问题,对知识的掌握不能仅仅局限于“背过”,要将理解和记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想熟练灵活的运用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要
8、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下功夫: 首先要掌握教材基本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体系和网络,从宏观上驾驭知识。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除了在试卷上“纸上谈兵”外,应该将提高能力的工作放在平时,注意知识和感性材料的积累。实践证明,政治学科的高分同学都具有知识广博的共同特点; 其次要培养理解分析知识的能力。将理解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提高放在平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不能仅仅满足于知道知识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怎么样。要从多层面、多角度理解知识、分析知识、运用知识;第三要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注重建构知识体系,学会用多个知识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同一问题,培养辩证思维、
9、发散思维能力。 最后就是学会答题的方法和应试的技巧。掌握一些审题和答题技巧,是提高我们应试能力的重要条件。要想掌握科学的审题和答题方法,就必须要了解政治试题的题 型,如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性试题,都有一个立意中心,审题时应先把握住这个中心,把握中心立意的简单办法是对材料进行提炼,找出“谁在什么条件下做什么?”立意中心的明确可减少答题的盲目性,提高答案的针对性。对选择题来说,审清题干立意后,可先排除错误、无关或重复性 题肢,将剩下的题肢与题干条件认真对应,慎重比较后做出选择。 解答主观题,在审清材料的同时,还须明确(1)设问的规定性和要求,共有几问?限定在哪个范围
10、内等;(2)带着设问仔细阅读背景材料(文字),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抓住关键词等;(3)结合材料设问,寻找所需知识的切入点,是考什么知识点;(4)把理论知识及内容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或归纳(怎样体现)、或演绎(怎样进行)。五、恰当运用归纳法或演绎法,点明要点,点亮阅卷老师的眼睛 考生在组织答案时,必须点明要点,让阅卷老师明白你的思路。而归纳法和演绎法,则能够有效帮助考生解决此问题。归纳法,是从个别到一般,即从材料语言到哲理(教材语言);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即从引用的哲理(教材语言)到材料语言。如果考生不注意这一点,仅仅是材料的概括和总结,论述不能落脚到相关的理论上,即使说的再充分,也不会打动阅卷
11、老师。六、注意人文知识的积累,明晰其中所蕴含的哲理人文知识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诗词典故、名人名言、成语故事等。近年来,人文知识的考查成为高考文综试题的一大特点,增加了试题的灵性,彰显了高考能力立意的特色。为此,学生在备考时,应注意积累关于人文方面的知识,包括教材中和平时学习中遇到的,做个有心人,分门别类的收集,不仅提高了人文素养,而且大大提高了应试的能力。厚积薄发,是考生备考的不变宗旨。高中哲学原理该怎样理解和运用哲学“标志性”词语的运用实质上是一种提炼关键词的学习方法。下面就以典型试题为例,剖析如何抓住哲学“标志性”词语,理解哲学观点。一、哲学“标志性”词语组合1及例析针对、按照、立足、基于、根
12、据(问题、现状、特点、影响、形势、情况),提出、出台、制定、形成、调整、颁布(理论、思想、政策、精神、规划、规定、方针、措施、方案、经验、决定、制度)等。从唯物论角度看,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认识论角度看,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例1】 某同学通过实验发现,食用动物油在1520时凝固,常用的食用植物油在-15-10时凝固,由动物油和植物油混合而成的地沟油凝固点为-50。该同学根据这一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明
13、了鉴别地沟油的简易装置,赢得了创新大赛二等奖。该同学的发明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在主次矛盾原理的指导下,抓住事物的重点和关键B.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的指导下,立足局部统筹全局C.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D.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指导下,实现创新性发展【解析】 本题的哲学“标志性”词语为“根据 现象,发明装置”。所有的食用油都具有凝固这一共性,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但不同的食用油其凝固点也不相同,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该同学据此发明了鉴别地沟油的简易装置,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体现,C符合题意。二、哲学“标志性”词语组合2及例析在(主题、
14、理论、观点、思想、政策、精神、规划、方针、措施、方案、经验、制度、精神、幻想、体系)的(指导、引领、启发、贯彻、实行)下,促进(事业、活动、行动、实践)取得(成就、胜利、发展、前进、成功)等。从唯物论角度看,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从认识论角度看,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例2】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
15、领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 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 A. B. C. D.【解析】 本题的哲学“标志性”词语为“ 主题,引领”。在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的引领下,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从唯物论角度看,这表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应选,故本
16、题选A。三、哲学“标志性”词语组合3及例析(1)地震、洪水、雪灾、泥石流、火山喷发等,天体运动、季节变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等。从唯物论角度看,体现了:规律是普遍的,规律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从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例3】 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根据这一
17、特性,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对地震的成功预警,根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B.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推测,提高了地震预警的预见性C.地震预警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D.认识地震规律的程度,决定着地震预警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解析】 本题的哲学“标志性”词语为“地震发生”“地震预警”。地震预警系统之所以可以提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根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A符合题意。人们对地震发生时的规律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是在进行因果联系的推测,B排除;C说法错误,地震预警并非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D说法属于唯心主义,说法错误(2)地球
18、一小时活动、青藏铁路、三峡工程、世博会馆等,发展农业、坚定信心、周密部署、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奋发图强、坚持不懈、积极探索、积极寻找、积极应对、科学研究、研发、打破传统、利用条件、创造、分析、人工智能、合成、克隆、人工降雨、退耕还湖还林、治理江河、兴修水利、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从唯物论角度看,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造福人类。从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通过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例4】 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
19、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该公司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尊重客观联系,重视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A. B. C. D.【解析】 本题的哲学“标志性”词语为“深入研究”“另辟蹊径”。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表明该公司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故应选;以前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现在却被制造成结
20、实耐用的板材并广受欢迎,说明该公司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了新的具体联系,故应选;与题意不符;强调的是联系的客观性,与题意不符。故选A。四、哲学“标志性”词语组合4及例析(1)抓关键、抓重点、抓核心、重中之重、首位、第一要务、当务之急、集中力量、以为中心、提纲挈领等。从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启示我们在认识复杂事物时,要抓住主要矛盾。【例5】 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有助于上海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方面的制约,是实现上海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契机,而且可以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其他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从哲学的角度来讲,着重抓上海“两个中心”的建
21、设以带动其他工作,符合辩证法的A.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观点B.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观点C.矛盾特殊性是造成事物存在差别的内在原因的观点D.认识和改造世界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解析】选B。(2)判断事物性质、对作出评价、分析形势、总体上还存在问题、主流和支流、主导和主体、利与弊、优点与不足、得与失、只看到而忽视了;等等。从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启示我们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例6】 有人做过这样的测试: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黑点,让不同的人来看。测试结果发现人们通常都只看到那个黑点,而忽视了黑点之外的那一大片空白。该测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不要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A. B. C. D.【解析】 本题的哲学“标志性”词语为“只看到而忽视了”。黑点与空白是一对矛盾,人们通常都只看到那个黑点,而忽视了黑点之外的那一大片空白,体现了只看到支流而忽视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应选。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主次矛盾知识,不选。故选D。记住文中所述的这些“标志性”词语,对提高解题的速度及解题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