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提纯设备项目申报书_模板参考.docx





《氢气提纯设备项目申报书_模板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氢气提纯设备项目申报书_模板参考.docx(1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CMC泓域咨询 /氢气提纯设备项目申报书目录第一章 背景及必要性10一、 发展路径10二、 依托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12三、 面临形势和挑战14四、 发展现状16五、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9六、 实施高效便捷氢能储运工程20七、 实施加氢服务网络提升工程21第二章 总论23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23二、 项目承办单位23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25四、 开创“两翼”发展新局面26五、 报告编制说明28六、 项目建设选址30七、 项目生产规模30八、 建筑物建设规模30九、 环境影响30十、 原辅材料及设备31十一、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31十二、 资金筹措方案31十三、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
2、规划目标32十四、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32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33第三章 项目选址方案35一、 项目选址原则35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35三、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41四、 推进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和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44五、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46第四章 建筑工程方案分析50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50二、 建设方案52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53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53第五章 法人治理55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55二、 董事60三、 高级管理人员65四、 监事68第六章 运营管理71一、 公司经营宗旨71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71三、 各部
3、门职责及权限72四、 财务会计制度75五、 实施低碳绿色氢能制备工程81六、 实施产学研用服务保障工程83七、 实施燃料电池性能提升工程84八、 保障措施86第七章 进度计划91一、 项目进度安排9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91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92第八章 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93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93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95三、 质量管理97四、 设备选型方案98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98第九章 环境影响分析100一、 编制依据100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100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01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103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104六、 建设期声
4、环境影响分析104七、 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05八、 清洁生产105九、 环境管理分析106十、 环境影响结论107十一、 环境影响建议108第十章 人力资源配置109一、 人力资源配置109劳动定员一览表109二、 员工技能培训109第十一章 投资计划方案112一、 编制说明112二、 建设投资112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113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114建设投资估算表115三、 建设期利息11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7四、 流动资金118流动资金估算表118五、 项目总投资11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0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2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1第十二
5、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122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2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3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6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2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9三、 偿债能力分析13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31第十三章 风险评估133一、 项目风险分析133二、 项目风险对策135第十四章 项目综合评价137第十五章 附表139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39建设投资估算表14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4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42流动资金估算表14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43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44营业收入、
6、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4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4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4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4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49报告说明立足河北氢能产业发展基础,加强京津冀氢能产业协同,打造雄安新区氢能创新高地,推动氢能产业链上下游融合、产业融合,构建制、储、运氢与装备制造、应用示范协同融合发展格局,形成优势互补,技术、金融、产业深度融合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7762.7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139.8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81%;建设期利息379.9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1%;流动资金7242.9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18%。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
7、业收入88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73370.66万元,净利润11060.4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2.82%,财务净现值15971.8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41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依托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氢能产业具有突出优势,绿氢资源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以及太行山脉沿线地区。截至2020年底,全省风电、光伏并网装机总量4464万千瓦,其中风电2274万千瓦、光伏2190万千瓦。张家口风电、光伏并网装机总量1905万千瓦,其中风电1335万千瓦、光伏570万千瓦。河北南网无弃风、弃光问题,冀北电网弃风、弃光率处于3.7%、1
8、.4%的较低水平。经测算,全省风电、光伏可开发资源总量约25575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9422万千瓦、海上风电1000万千瓦、光伏15153万千瓦,年可发电潜力高达4200亿度,按20%电力储能调峰制氢计算,可再生能源制氢潜在能力约152万吨/年。其中,张家口地区风电、光伏可开发资源总量约7767万千瓦(风电3678万千瓦、光伏4089万千瓦),约占全省资源的30%,按20%电力储能调峰制氢计算,可再生能源制氢潜在能力约45万吨/年。“十四五”期间,我省风电、光伏装机总量将达到9700万千瓦,其中风电4300万千瓦、光伏5400万千瓦,届时全省风电、光伏发电预计可达到1350亿度,储能调峰需求
9、将大幅增加,按20%电力储能调峰制氢计算,我省可再生能源制氢潜在能力约49万吨/年。张家口地区“十四五”末风电、光伏装机总量将达到4400万千瓦(风电2700万千瓦、光伏1700万千瓦),约占全省45.4%,按20%电力储能调峰制氢计算,“十四五”期间张家口可再生能源制氢潜在能力约22万吨/年。根据各地市规划项目,“十四五”末预计产能约10万吨/年,其中张家口地区产能约8万吨/年。综上所述,本项目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属于投资合理、见效快、回报高项目;拟建项目交通条件好;供电供水条件好,因而其建设条件有明显优势。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
10、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背景及必要性一、 发展路径氢能产业包括氢气制取、储存与运输、加注、应用四大环节。我省制氢、氢能装备制造、燃料电池技术和关键材料等环节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但个别环节与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围绕健全完善全产业链氢能体系,发挥优势,补强短板,突破技术,提升层次,进一步明确我省氢能产业发展路径和应用终端,在全省布局氢能产业项目。氢能产业发展初期,依托现有氢气产能,就近提供便捷廉价氢源,支持氢能中下游产业发展,降低氢能产业起步难度,有序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终端应用示范
11、,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绿氢,未来逐步替代工业副产氢,拓展氢能在分布式供热、绿色钢铁、绿色化工、通信、天然气管道混输等多领域推广应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氢气制取。积极发展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与电解水制氢一体化技术、稳步开发生物质制氢技术,推动国产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大型化和纯水电解制氢技术自主化、规模化发展,突破适应可再生能源波动的高效离网宽功率电解水制氢技术瓶颈,大力推动绿氢制备产业发展。充分利用省内工业副产氢资源,大力发展氢气提纯技术,提升工业副产氢价值,实现氢能低成本供应。氢气储运。重点发展高压气态储氢和长管拖车运输,突破大容量管束集装箱氢气储存、
12、高压IV型储氢瓶材料、制造技术瓶颈,大幅提升氢气储运压力和储氢密度。按照低压到高压、气态到多相态逐步提升氢气的储存运输能力,积极发展低温液态、固态、有机氢载体等技术应用,推进高效、智能氢气输送管网的建设和运营,形成多元化氢气储运格局。氢气加注。按照由点及面、由专用向公用、由城市向城际发展的思路,合理配套、适度超前推进加氢站布局建设,优先在产业基础好、氢气资源有保障、推广运营有潜力的地区优化布局加氢站项目。重点推进城市公交、物流、环卫等专用加氢站建设,开展加油、加气、充电和加氢站合建模式试点。有序推进城市和城际公共加氢站网络布局建设,形成规模适度超前、设施先进、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氢能供应网络。
13、氢能应用。加大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关键材料、装备研发投入,尽快实现“卡脖子”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提高产品的性能、寿命和国产化率,持续降低成本,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带动全省形成集研发、装备制造、示范运营和配套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氢能公交、氢能大巴等应用示范,积极推动重点港口、化工园区、示范线路等区域重型卡车、搬运叉车、码头牵引车的氢能替代。探索发挥氢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以及钢铁、化工等领域的积极作用。二、 依托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成需求牵引
14、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一)畅通国内大循环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破除生产要素和商品服务流通障碍,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推动经济良性循环。聚焦京津两大市场,依托强大国内需求,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发挥我省产业门类齐全的优势,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推动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抓好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建立全省
15、统一的物联网感知设施标识,推进5G网络向县(市、区)延伸。构建现代流通体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加快省内重要铁路线、市域轨道、国省干线公路、港口、航道、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发展通用航空,提升空港、陆港、海港功能,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构建综合能源体系,加快清洁能源设施建设,推进坚强智能安全电网建设,完善油气管网,强化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科学规划城乡供水工程,实施水源调蓄工程,提升南水北调中线配套能力,强化水库、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实施骨干行洪河道整治、雄安新区防洪等重大水利工程,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三)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统筹用好不同类型资金,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生态
16、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等领域短板。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清理废除与企业性质挂钩的不合理规定。推动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信贷资金等协同联动,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领域。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狠抓大项目、好项目,高标准建设投资项目库,动态完善在建、新开、储备“三个清单”,健全推进和保障机制,形成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梯次滚动发展格局。(四)大力促进消费升级适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
17、性作用。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打造教育、文旅、体育、康养、休闲等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实施河北知名品牌培育宣介行动和放心消费工程。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拓展定制消费、信息消费、智能消费。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提升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效率。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三、 面临形势和挑战氢能是未来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多元能源供给系统重要载体,其开发与利用技术已经成为新一轮世界能源技术变革的重要方向,氢能制备、储运和燃料电池等技术日渐成熟,氢能战略将成为未来全球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替代化石
18、能源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选择。通过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能够缓解交通领域燃油消费带来的城市大气污染和脱碳问题,通过电解水制氢可以促进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同时可再生能源制氢也将成为未来可持续的绿氢来源。随着碳减排压力的增大与氢气规模化应用成本的降低,氢能有望在电力调峰、绿色钢铁、绿色化工、分布式供热等其他领域推广应用,在更大尺度上实现产业耦合,有效减少碳排放。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氢能技术研发、关键材料制造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位置,我国在氢能制备、储运、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加氢设施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方面也不断取得突破,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已相继出台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政策。据
19、行业预测,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规划建设加氢站800座,氢能源汽车数量将达到5-10万辆以上。根据北京、上海、广东佛山等地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均将达到1万辆以上。当前,我省正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张家口冬奥会和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期,具备发展氢能产业的比较优势,拥有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与工业副产氢资源,聚集了中船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新兴能源装备、中集安瑞科、长城汽车、金士顿、亿华通等一批国内领先企业,初步形成了涵盖制氢、储氢、运氢、加氢、整车全产业链的氢能产业体系。“十四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突破
20、氢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装备制造能力,逐步降低用氢成本,持续扩大在交通、储能、电力、热力、钢铁、化工、通信、天然气管道混输等领域氢能示范应用规模,氢能产业发展前景较好。同时,氢能产业发展也面临一定困难和挑战。一是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氢气比重小,逃逸性强,在开放空间安全性较高,只要严格遵守规定,可以避免发生氢气安全事故。但目前国内现有氢能安全标准体系不够健全,氢能生产、储运、加注相关的安全管理、检验检测和技术标准需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进行修订;液氢储运容器的技术要求等没有民用标准,阻碍液氢民用市场的开发和应用。二是产业核心技术还有待突破。国内研发投入不足,产学研结合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21、,在可再生能源高效制氢、氢气液化、储运及加注、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由于关键设备依赖进口以及制氢电价高等因素影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和运行成本都高于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汽车,但随着装备技术的提升,2-3年内氢燃料电池车购置价格将会大大降低,成本优势逐步凸显。三是体制机制和政策有制约。目前国内加氢站立项、土地性质、营运许可证、消防验收等各环节缺乏统一管理办法和标准,行政审批繁复冗长,增加了企业负担,影响企业投资积极性。电解水制氢电价政策有待突破,目前按大工业用电0.6元/度左右执行,制氢成本高,制约了电解水制氢发展。四、 发展现状(一)国际发展现状氢能作为一种来源广、
22、零污染、零碳排的绿色能源,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在未来能源体系中,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和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发展的理想能源载体,是重要的降碳二次能源。21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深入开展氢能研究,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均把发展氢能作为未来新能源技术创新的重大战略方向,先后出台各项法案、能源战略、产业政策,支持研发创新和示范应用,重点推动燃料电池汽车量产和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快能源转型,减少对传统一次能源的依赖,产业应用规模稳步扩大,全产业链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制氢环节,碱性电解水技术已发展成熟并实现大规模应用,体积小、效率高、成本低的质子交换膜纯水电解制氢技术发
23、展迅速,在国外已成功实现商业化;储运环节,高压气态储运氢技术相对成熟,70兆帕车载储氢系统实现商用,90兆帕高压储氢技术正在研究;加氢环节,70兆帕加注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加氢站,美国开发的新型PCR氢气加注技术,可有效提高加氢运行效率,设备成本降低25%-30%,大大提升气态加氢站的经济性;应用环节,全球已有33个国家布局了加氢站,建成加氢站553座,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万辆,氢能在铁路、船舶、航空等领域得到示范应用。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燃料电池技术趋于成熟并进行商业化推广,耐久性达5000小时以上,功率密度4.2千瓦/升。目前,日本丰田公司正在研发耐久性1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氢气 提纯 设备 项目 申报 模板 参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