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油墨项目申请报告模板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山油墨项目申请报告模板参考.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CMC泓域咨询 /昆山油墨项目申请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8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8二、 编制原则8三、 编制依据9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9五、 项目建设背景10六、 全面构筑现代化高品质城市11七、 结论分析13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5第二章 市场分析17一、 我国化工产业发展潜力及趋势17二、 空间布局初步形成23三、 整治提升成效明显25第三章 项目选址分析27一、 项目选址原则27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7三、 培育形成四大地标产业链群34四、 争取重点领域改革纵深突破36五、 全面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38第四章 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41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1二、 建设方案42三、
2、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2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2第五章 发展规划分析44一、 公司发展规划44二、 主要任务45第六章 SWOT分析47一、 优势分析(S)47二、 劣势分析(W)49三、 机会分析(O)49四、 威胁分析(T)50第七章 法人治理54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54二、 董事58三、 高级管理人员63四、 监事65第八章 节能方案68一、 项目节能概述68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69能耗分析一览表70三、 项目节能措施70四、 节能综合评价73第九章 进度规划方案74一、 项目进度安排74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74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75第十章 安全生产分析76一、 编制依据76二
3、、 防范措施78三、 预期效果评价84第十一章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85一、 环境保护综述85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85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86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87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88六、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88第十二章 项目投资计划89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89二、 建设投资估算90建设投资估算表92三、 建设期利息9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2四、 流动资金93流动资金估算表94五、 总投资9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5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6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6第十三章 经济收益分析98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4、表9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9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00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0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2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5三、 偿债能力分析10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7第十四章 项目风险防范分析109一、 项目风险分析109二、 项目风险对策111第十五章 总结114第十六章 附表附录11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5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16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1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0建设投资估算表120建设投资估算表12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1固定资
5、产投资估算表122流动资金估算表12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5报告说明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和5G在行业中的应用。继续做好行业应用试点示范,开展重点行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以及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推进仓储物流、销售服务和企业管理的应用,促进企业和园区的产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化肥、农药、涂料等生产监督及产品追溯系统,建立产品追溯数据库,推进生产企业商品编码体系建设,大力推广追溯体系的应用。鼓励生产企业建立产品用户基础信息库,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和智能型转变,提高生产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融合度。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7385.8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11
6、28.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15%;建设期利息570.0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8%;流动资金5687.1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77%。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61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7770.06万元,净利润9677.20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6.36%,财务净现值11830.03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50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随着发达国家市场逐步成熟和产业技术进步,世界化学工业正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提升,产业结构层次不断优化。一方面,资源导向型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如能源、生物质
7、、化学矿转化等。另一方面,客户导向型产业在产品种类上日益精细,差异化程度加深,如新型功能材料、电子化学品、膜材料、纳米材料和催化剂等。世界各发达经济体长期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根据资源、能源、人口、健康、环境等发展趋势,加速向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产业转移。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昆山油墨项目(
8、二)项目投资人xxx(集团)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二、 编制原则1、所选择的工艺技术应先进、适用、可靠,保证项目投产后,能安全、稳定、长周期、连续运行。2、所选择的设备和材料必须可靠,并注意解决好超限设备的制造和运输问题。3、充分依托现有社会公共设施,以降低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4、贯彻主体工程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消防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5、消防、卫生及安全设施的设置必须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的法规和要求,符合行业相关标准。6、所选择的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应是优化的方案,以最大程度减少投资,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科学论证项目
9、的技术可靠性、项目的经济性,实事求是地作出研究结论。三、 编制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相关财务制度、会计制度;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5、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6、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7、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承办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项目的建设要求,对项目的实施在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研
10、究论证。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与建设规模,并提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确定建设条件与项目选址。2、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3、项目实施进度建议。4、分析技术、经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情况。5、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国民经济评价。五、 项目建设背景江苏省近年来实施“基地型”、“龙头型”高端战略,汽车、电子信息、化工、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高档化工产品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江苏省虽然在化工新材料等部分领域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
11、平,但整体上产品仍以通用合成材料、传统精细化学品等为主,差异化产品和中高端产品比例相对较低,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特别是向下游终端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延伸能力不强。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塑料、特种橡胶、电子化学品等化工新材料产品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与国外高端产品仍有一定差距,尚不能充分满足下游相关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企业间横向关联度较低,副产品综合高效利用体系尚不完善,产业整体竞争实力仍有优化空间。进一步提升油墨生产领域的行业集中度,鼓励具备规模和产品优势的企业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和附加值,重点发展UV油墨、水性油墨等环保型油墨产品。“十四五”末,力争油墨产业总产值增长至80亿元,优势产能向化工园(集中
12、)区内发展整合,化工园(集中)区内产值升至50亿元左右,化工园(集中)区外产值升至30亿元左右,化工园(集中)区内企业产值占比升至60%以上。六、 全面构筑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围绕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服务功能,优化全域空间布局,推进产城深度融合,高标准打造智慧城市、便捷城市、韧性城市和开放城市,全面提高城市智慧化、精细化、国际化水平,聚力打造文明宜居现代化大城市。(一)优化全域空间布局实施城市集中建设区、西部阳澄湖片区、南部滨湖片区“三大片区”差异化空间布局:城市集中建设区进一步完善提升生产生活服务综合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区域影响力;西部阳澄湖片区发挥自然生态资源、传统文化资源等综合优势,突出
13、旅游度假职能;南部滨湖片区以保障生态安全、保护传统文化为核心任务,大力发展旅游度假产业,带动文创、健康等关联产业发展。同时,优化形成城市集中建设区“一核两翼三区”的空间布局:城市核心区进一步提升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职能,扩大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西部副城(高新区)承担科技研发、高等教育、文体行政等职能;东部副城(开发区)承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等职能。(二)打造泛在互联的智慧城市加快实施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建未来型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数字城市。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水平,完善提升城市大脑安全管控指挥中心功能,大力推进城市安全、城市管理、交
14、通出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大数据平台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数字化便民服务网络。(三)构建内畅外联的便捷城市打造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围绕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融入沪苏铁路都市圈同城化通勤建设。加快建设轨道交通S1线,谋划推进轨道K1线、苏州轨交9号线昆山段规划建设。大力推进路网连接工程,打通市域对外干线通道,强化毗邻地区道路互联互通,完善内部道路布局,加快推进外环快速通道建设。大力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打造现代化便捷公共交通系统。完善公共自行车布局,建设智慧停车管理平台,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出行压力。(四)建设多维空间的韧性城市健全新型市政设施网络,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
15、城市建设。加强区域供排水保障互联互通,提升城乡防洪排涝和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快区域电网建设,提高区域电力交换和保障供应能力。加强地铁上盖开发,加大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推进地下廊道共用和综合管廊建设,培育城市弹性。(五)构筑青春活力的开放城市推进国际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探索适度布局国际化街区和社区网络。高水平举办国际一流会展活动,打造中外合作交流品牌。推动国际资源进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探索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医疗服务和保障体系。健全外籍人士权益保障机制,积极发展国际友城关系,提高城市国际知名度。七、 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占地面积约71.00亩。(二)建设规模与产
16、品方案项目正常运营后,可形成年产xxx吨油墨的生产能力。(三)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四)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7385.8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1128.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15%;建设期利息570.0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8%;流动资金5687.1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77%。(五)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7385.85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5751.32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1634.53万元。(六)经济
17、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610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47770.06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9677.20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6.36%。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50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3379.20万元(产值)。(七)社会效益该项目工艺技术方案先进合理,原材料国内市场供应充足,生产规模适宜,产品质量可靠,产品价格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该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抗风险能力强,盈利能力强。综上所述,本项目是可行的。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产
18、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本项目环保治理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47333.00约71.00亩1.1总建筑面积83318.771.2基底面积29346.461.3投资强度万元/亩282.982总投资万元27385.852.1建设投资万元21128.652.1.1工程费用万元17610.222.1.2其他费用万元3003.502.1.3预备费万元514.932.2建设期利息万元570.092.3流动资金万元5687.113资金筹措万元27385.853.1
19、自筹资金万元15751.323.2银行贷款万元11634.534营业收入万元610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47770.06""6利润总额万元12902.94""7净利润万元9677.20""8所得税万元3225.74""9增值税万元2725.07""10税金及附加万元327.00""11纳税总额万元6277.81""12工业增加值万元20810.18""13盈亏平衡点万元23379.20产值14回收期年5.5015内部收益
20、率26.36%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1830.03所得税后第二章 市场分析一、 我国化工产业发展潜力及趋势“十四五”是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去产能、补短板”为核心,以“调结构、促升级”为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按照“重质轻量”的原则,着力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我国向石化和化工产业强国迈进。(一)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域规划及产业布局规划要求,结合国家“
21、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京津冀一体化等发展战略,优化布局化工园区。在“十三五”有序推进大型石化产业基地及重大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十四五”继续推动并完成,提高炼化一体化水平,增强烯烃、芳烃等基础产品保障能力,“十四五”期间不再布局新的综合性大型石化基地。综合考虑资源供给、环境容量、安全保障、产业基础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在中西部符合资源环境条件地区,结合大型煤炭基地开发,按照环境准入条件要求,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工程化和产业化升级示范,着力提升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提高装置竞争力,促进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二)深化结构调整,推动动能转换“十四五”期间,继续控制炼油、尿素、磷铵、
22、烧碱、聚氯乙烯、纯碱、电石、黄磷等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政策。加强现有传统行业装置的技术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产品应用研发,开拓传统产品应用消费领域,扩大消费量。鼓励企业搞好节能减排,通过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水价、以及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和差别污水处理费、排污费等差别化政策,提高落后产能使用能源、资源、环境的要素成本。通过资源整合,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要强化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健全品牌管理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度、美誉度较高的国际知名品牌。(三)加强园区建设,
23、鼓励技术改造按照“一体化、规模化、园区化、集约化”原则,加强园区建设,提升安全环保水平。要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全面开展现有化工园区的清理整顿,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化工园区实施改造提升或依法退出。企业在“搬迁入园”时,要因地制宜地编制好企业规划,合理安排好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在保证环保和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建立园区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以及项目评估制度,实施规范的准入条件管理。要建立化工园区规范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开展化工园区和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功能区区域定量风险评估,科学确定区域风险等级和风险容量。要对园区进行规范认证,对园区内企业要经常督促检查,对不合格的企业要及时限期改
24、造或清理退出。要加强园区公共平台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要完善基础设施及监控、应急系统等配套保障,开展“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四)紧抓创新驱动,抢占发展高点围绕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及国计民生重大需求,加快培育石化化工战略新兴产业,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大力推动化工新材料与现代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军工、建筑等领域的协同发展。要集中力量,开发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开发一批处于国际领先的重大引领性创新工程,开发一批对于行业具有带动作用的创新技术,开发一批可以
25、解决行业共性的难点、堵点的实用工程实践。要重点推进新产品应用技术开发,加快培育新产品市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五)坚持绿色发展,深化节能减排按照产业政策,实施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技术与可再生资源和过程排放控制技术,强化源头和过程管理,搞好循环经济,减少“三废”和二氧化碳排放,提高综合利用水平。鼓励发展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重点开发推广高毒原料替代技术,推广催化加氢、绝热硝化等清洁生产工艺。淘汰含铅涂料平炉法工艺生产高锰酸钾、间歇焦炭法生产二硫化碳、有钙焙烧法生产重铬酸钠等高污染工艺。全面实施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整治,加快炼油、涂料、农药、胶粘
26、剂等领域有机溶剂替代和生产过程密闭化改造。重点开发煤化工、染料、农药等行业废水治理及再利用技术和废旧塑料、轮胎等有机物的回收利用技术。加强工艺装置余热综合利用,提高蒸汽等级和能效水平。大力推进煤灰、碱渣、磷石膏、电石渣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鼓励利用焦炉气、电石炉气和黄磷尾气等生产化学品。加强可降解塑料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六)促进智慧融合,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和5G在行业中的应用。继续做好行业应用试点示范,开展重点行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以及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推进仓储物流、销售服务和企业管理的应用,促进企业和园区的产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化肥、农药、涂料等生产监督及产品追溯系
27、统,建立产品追溯数据库,推进生产企业商品编码体系建设,大力推广追溯体系的应用。鼓励生产企业建立产品用户基础信息库,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和智能型转变,提高生产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融合度。(七)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开放步伐坚持全球化发展理念,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扩大国际贸易。稳定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橡胶、硫磺等资源型产品进口,提高国内市场保障能力。增大传统产品的对外出口,减少贸易逆差,减少国内市场压力。借“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对油气和煤炭等资源丰富的国家,增大对外建设投资。利用国内市场和人工等优势,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尤其鼓励外资在高端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等领域的投资,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
28、构在国内建立全球研发中心,提高更高层次的利用外资水平。积极鼓励国内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参股和建立实验基地以及营销服务体系,壮大企业规模和竞争力。积极参加国际行业组织活动,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和解决国际争端,提高在国际组织的地位,提升国际话语权。(八)化工生产安全要求及环保形势我国化工行业正处于升级发展阶段,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化工企业安全环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安全环保理念较落后、部分企业安全环保工作流于形式、忽略安全风险评价、缺乏安全环保机制建设等。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已制定系列法律
29、法规。202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这是历史上又一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在推动化工企业进入合法合规园区的同时,对于“散乱污”化工企业的治理也在同步进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已有10余省发布了关于化工园区和辖区内化工企业的阶段性整治成果和未来的规划,涉及近千家园区的取消,数万家化工企业的关改搬转。我省是化工大省,2016年启动“两减六治三提升”(即“263”行动),开展化工行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2019年4月,省委办公厅正式下发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提出“依法依规推进整治提升
30、”、“压减沿江地区化工生产企业数量”、“压减环境敏感区域化工生产企业数量”等举措。我省对化工产业史无前例的重拳出击,深刻影响着化工产业的转型发展。2020年4月8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指出,要从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高度认识整治提升江苏化工产业的重要性;要实事求是、分类施策,通过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的治理措施,加速淘汰安全系数低、污染严重的化工园区和企业,加快提升江苏化工产业发展层次;要更好地运用法治思维和市场化手段依法依规稳妥推进整治提升。这表明整治提升化工产业,绝不是不再发展化工产业,而是要高质量、高效率、高安全性地发展化工产业。二、 空间布局初步形成我省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有南京市、苏
31、州市和无锡市;南京市、苏州市和无锡市税收水平居全省前三;主营业务收入超五百亿元的还有南通市、泰州市、常州市和连云港市四市。 “十三五”末,我省化工企业入园率为42.7%(以数量计,下同)。入园率较高的设区市为宿迁市、南通市、南京市和镇江市,入园率超过60%;而无锡市和常州市入园率不足20%。在园区外也集聚着部分较具竞争力的化工企业和项目。沿江沿湖区域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石油化工、化学原料、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生产体系,是产业链中下游聚集度最高的地区。南京市依托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发展石油化工和烯烃下游深加工产业,形成石油化工产业链和碳一化工产业链;苏州市形成以
32、生物医药、电子化学品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业,以氟材料、硅材料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产业,以合成润滑油为代表的石油化工产业;无锡市形成以聚酯、聚酰胺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及以电子化学品、生物医药、涂料树脂、橡塑助剂为特点的精细化工产业链;常州市依托技术研发优势和盐化工基础原料优势,形成了以涂料、氯下游产品、医药及中间体等为特色的精细化工产业体系;镇江市形成以醋酸为主的有机原料、以环保专用化学品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以及以有机硅新材料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沿海的连云港、盐城、南通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临港条件,形成了石油化工、有机原料、合成树脂为主的生产格局,同时形成了具有国内重要影响力的农药、医药产业。
33、其中,连云港市形成石油化工、有机原料等产业;盐城市形成农药、医药等优势产业;南通市形成以农药、医药、电子化学品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业和新材料产业。中部的扬州、泰州依托大型石化企业,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并延伸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扬州市以烯烃芳烃耦合加工为路径,发展高性能纤维等合成材料产业;泰州市依托石油化工和盐化工龙头,延伸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北部的徐州、宿迁、淮安依托资源禀赋,形成以煤化工、盐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徐州市发展以煤基原料深加工为路径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宿迁市发展以化学原料药为主的生命科学产业链和以橡塑新材料为主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淮安市形成了以盐化新材料为主导的化工
34、新材料产业链。总体分析,全省形成了以精细化工为主导,石油化工、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广泛分布,化工新材料加速布局的化工产业体系,各市产业特点鲜明,产业链中下游产品占比逐步提升。但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高端应用品种不足的问题尚需在“十四五”期间进行优化。三、 整治提升成效明显2016年以来,全省上下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标本兼治,系统开展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和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以整治工作促进安全环保水平提升,以整治工作推动化工产业高端、绿色、安全发展,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全省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区域产业布局明显优化
35、。沿江八市关闭化工企业数量占全省关停总数近80%。长江干支流沿岸两侧1公里、太湖一级保护区和城镇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内化工企业应关尽关。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安全环保水平有效提升。全省有效关闭退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硝化企业,完成压减目标。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全省化工园(集中)区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减幅分别为39.5%、55.7%和30.0%。危险废物集中总处置能力基本满足全省危险废物处置需求。化工园区近九成水质断面优于类标准,环境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第三章 项目选址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1、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原则。2、
36、符合产业政策、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3、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原则。4、保障公共利益、改善人居环境的原则。5、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的原则。6、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原则。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昆山位于东经120°4821121°0904、北纬31°063431°3236,处江苏省东南部、上海与苏州之间。北至东北与常熟、太仓两市相连,南至东南与上海嘉定、青浦两区接壤,西与吴江、苏州交界。东西最大直线距离33公里,南北48公里,总面积931平方公里,其中超过24%是水面。综合实力稳步
37、提升,“经济强”的基础优势再积蓄。总量规模多年稳居第一。“十三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2020年超4200亿元,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等五个方面蝉联第一,连续15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5%,2020年超420亿元,成为全国首个GDP超4000亿和财政收入超400亿的县级市。人均GDP超25万元。产业结构实现优化调整。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49.1%、51.3%,分别较2015年提升5.1个、7.3个百分点。形成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2个千亿级产业集
38、群、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大力实施人才科创“631”计划、“头雁人才”工程,人才贡献率超过50%,人才综合竞争力连续5年蝉联全省县市首位,是首个拥有两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县级市。创新实施祖冲之自主可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2020年,全社会研发支出占比达到3.7%;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2.2件。高新技术企业超2000家,位列全国县级市第一。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建成运营,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通过专家论证。累计上市挂牌企业124家,获批成立全国金融改革试验区。创新实施科创产业用地(Ma)政策,全省首批两宗“工改Ma”项目启动建设。改革开放向更高水平迈进。实施营商环
39、境28条新政,全力打造“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在全省同类城市中率先完成“1330”改革,获评全省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先进县,市场主体总数突破90万户。深化昆台合作先行先试,昆山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连续召开八次,获超百项支持举措,台资企业集团内部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全球维修业务试点等重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向全国复制推广,国务院批复同意昆山试验区范围扩大至全市,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条例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化“4+2”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践联盟、“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合作,构建完善虹桥昆山相城合作新机制,开展锦淀周一体化研究。开通
40、12条毗邻公交线,打通8条沪昆断头路,引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全面管理昆山妇幼保健院。以园区管理经验输出为特色,建设埃塞(昆山)产业园,设立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昆山)创新中心等海外科创平台。外资外贸提质增效,成功引进星巴克“咖啡创新产业园”、三一创智云谷、丘钛智能视觉模组、富士康5G毫米波连接器等一批行业龙头项目。“十三五”时期对外贸易长期维持800亿美元以上。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百姓富”的幸福指数稳步提升。富民增收全国领先。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8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快于经济增速,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87:1。城镇新增就业19.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7%,
4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2238元,提前一年实现翻一番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同类城市中第一个突破1000亿元。社会保障有力推进。人均公共服务支出超1万元。强化困难群体医保救助兜底保障,城乡低保标准提高由“十二五”期末每人每月75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045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覆盖率100%,最低支付比例提升至60%。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创新保障性住房货币化补贴,发放经济适用房、公租房补贴1.1亿元。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系统谋划推进教育发展,“十三五”时期完成学校建设项目85个,新增学位6.8万个,普通高中和“双一流大学”录取率大幅提高。创新实施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成立4个教育集
42、团。着力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开办昆山杜克大学本科项目,开启昆山杜克大学二期校园建设。稳步推进西部医疗中心、公共卫生中心、东部医疗中心“三大中心”建设,市一院、市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加快建设养老综合体、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高端综合性养老公寓。人均期望寿命超84岁。城乡融合持续深化,“环境美”的生态成色愈加充足。城市建设更具品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72个单元控规基本完成。大力实施交通体系提升三年建设计划,强化交通智慧化管控、道路快速化改造,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开工建设轨交S1线、苏昆中环对接工程,朝阳路(高新区段)建成通车,完成机场路改扩建、昆太路改造工程,新增京沪高速
43、高新区互通。建成我市首条三级航道杨林塘。加快“五区一线”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客厅”。城市精细管理全面增强,改造老旧小区63个,惠及居民2.5万户,中华北村改造获评“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完成67个农贸市场、1309座公共厕所标准化改造,荣获苏州城市管理工作一等奖。加快建设“七横四纵”生态绿廊网络,累计新增国土绿化面积3243万平方米,获评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入选全国范本。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面消除黑臭河道,8个国省考断面优比例达到100%。全市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全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比“十二五”期末下降了3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
44、3.6%,比“十二五”期末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推行“三定一督”生活垃圾分类模式,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全覆盖。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河湖长制等获苏州考核第一,傀儡湖被评为长江经济带最美湖泊和全省首批生态样板河湖,列为省级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工作,创新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达标率100%,完成农田集中连片整治2.7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3.9万亩,粮食批发交易市场跻身全国十强,获评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创新全域推行农村“政经分开”改革,率先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四上”改革。“农村闲
45、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试点”改革项目获批。“十四五”时期,昆山将以“产业科创构筑新优势、现代城市支撑新跨越”为主线,明确“1+4”城市功能定位:“1”就是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总定位;“4”就是构筑新高地、桥头堡、样板区、宜居城等四大功能矩阵。一是产业科创新高地。围绕建设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依托“一廊一园一港”科创载体,打造上海等先进城市的技术中试制造基地。加快引进国字号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和顶尖研发团队,健全创新孵化体系和梯队型平台型创新企业集群,构筑具有昆山特色的产业科创基地和规模级产业链条,推动昆山从制造之城转型为科创之城。二是临沪对台桥头堡。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
46、积极对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推进锦淀周一体化发展,打造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调区、虹桥商务区配套合作区。深化昆山试验区和昆山金改区建设,以产业、金融合作为重点,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三是现代治理样板区。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开展县域集成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公共卫生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和综合治理体系,打造安全发展样板城市,全面提高区域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水平县域治理“昆山方案”。四是江南美丽宜居城。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为目标,聚焦昆山江南水乡特质和“大美昆曲、大好昆山”城市品牌,同步规划建设链接
47、沪苏两大都市圈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跨区治理体系,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积极谋划国际范、智慧化、低碳型的新城市框架,成为长三角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美丽幸福宜居的节点城市。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城市,打造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鲜明特色和影响力的开放创新之城、智慧生态之城、人文魅力之城、和谐幸福之城,综合竞争力、经济创新力和文化软实力大幅跃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以上,人民群众过上现代化高品质生活,成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样板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县域范例。率先基本建成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率先基本形成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率先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低碳发展,率先基本实现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经济实力保持首位,科创中心初具形象,改革开放聚焦突破,现代城市形成框架,县域治理体系完善,区域城乡深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