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doc
《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沉降观测在高层建筑施工应用中的技术控制夏爱民(南京宏亚建设有限公司)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高层、超高层及许多大型建(构)筑物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并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及时反馈信息,加强沉降观测技术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控制1.沉降观测的意义1.1沉降观测的概念沉降观测系指建筑在施工期间和初期使用阶段,由于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和外力作用下,会使建筑物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形,并在建筑物上设定观测点(又称沉降点),利用测量仪器测定沉降点与水准控制点之间的高差变
2、化量。1.2沉降观测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以及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和完善,同时,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我国的高层、超高层及许多大型建(构)筑物越来越多。建(构)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及建成后一段相当长时间内都存在着下沉的现象,这是由于:一是自然条件及其变化,温度与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的变化引起建筑屋呈规律性沉降等;二是与建筑物本身有关的一些原因,包括建筑物本身的荷重、结构及机械运行中的震动等产生的沉降。例如建(构)筑物在修建前,地基中早已存在着来自土堤体本身重量、自重应力和修建后的建
3、(构)筑物荷载通过基础底面传递给地基,使地基原由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在附加的各应力分量作用下地基土产生了竖向、侧向和剪切变形,导致各点的竖向和侧向位移,建(构)筑物荷载差异和地基不均匀等原因,基础各部分的沉降或多或少总是不均匀的使得上部结构之中相应地产生额外的应力和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导致建筑物的开裂、歪斜、甚至破坏;此外由于勘测、设计、施工以及运营使用不和理,也都会引起建筑物产生额外的沉降。由此可见研究建筑物地基的沉降,准确地为技术部门提供沉降数据,将地基的沉降量控制在建筑物允许的范围之内,对于保证建(构)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建(构)筑物在竣工后的正常使用寿命,都有很大
4、的意义。在我国的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并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有效的一手资料,避免了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另沉降观测数据资料对建筑物沉降的规律、预测沉降的发展以及施工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及影响的程度,并能发现和跟踪险情的发展趋势,分析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及时采取安全补救措施,以及对今后改进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5、价值。2. 沉降观测技术的控制根据本人在南京江宁区协众雅居10#、11#、12#楼3套住宅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35000平方米,由2栋高层1栋多层和其他附属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应用,在此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浅谈之见。2.1 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2.1.1 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我国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高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 合金水准尺。测量仪器要有计量权威部门定期的检验合格证,使用前要对仪器进行检校。测
6、量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的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和相关的测量规程,熟悉测量理论,并能针对不同的工程特点和现场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施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够会分析其原因,并能正确的运用测量误差理论知识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2.1.2 观测时间的要求 对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第一手的原始数据,对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沉降观测意义。其他各阶段的观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建筑物沉降量变化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
7、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一般是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次/30天)或者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在沉降观测过程中,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照制定的沉降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2.1.3 观测点的设置要求为了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的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够反映沉降特征而且又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在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相邻点之间的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在通常情况下,设计部门已在设计图纸上设计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在埋设沉降观测点时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是
8、要考虑到主体封顶后 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者是掩盖住了观测点,从而造成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沉降测意义。2.1.4 沉降观测从开始到结束要遵循“五定”的原则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的措施在客观上能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能较准确地保证各次观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结果的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2.1.5 观测的要求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准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
9、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对测量仪器连续使用了36个月,要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另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之间要密切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数据记录真实、完整无误,做到步步有校核。另在观测记录中,必须注明观测时的气象和荷载情况以及工程的进展情况,观测结束后应提交的资料有:沉降观测成果表;沉降观测点平面位置和沉降展开图;沉降速率、时间、沉降量曲线图;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等。2.1.6报警值的确定按相关规范要求提出报警值得要求,沉降观测数据分析表:当沉降速度不超过3mm/d,沉降量的总量不小于15 mm;建筑物差异沉降量不超过1/1000,否则报
10、警。2.1.7 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特性以及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在没有其它特别的要求情况下,对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我在协众雅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就采用二等水准闭合导线测量的观测方法,观测方法取二测回,最大累计沉降量为10mm,且沉降速率小于3mm/d,未发生报警值的差异沉降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 (1) 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计算式: ha-bl(n1/2),n表示测站数。(或ha-b1.0(L1/2),L表示观测路线距离)(2)前后视距 : 30m(3)前后视距差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沉降 观测 技术 高层建筑 施工 中的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