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肿瘤的认识.pdf
《中医对肿瘤的认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对肿瘤的认识.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醫對腫瘤的認識中醫對腫瘤的認識-近代時期的認識與發展近代時期的認識與發展中醫腫瘤學是中醫藥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近幾十年來中醫學、西醫學、生物學和其他學科的發展促進了它的發展,形成了一個新興的學科,其所涵蓋的內容包括了腫瘤的起因,發病、診斷方法、治則、治法與康復、抗癌中草藥的篩選及作用機制,特別是中醫腫瘤臨床治療學的研究發展非常快,並且取得可喜的成果。一、中醫腫瘤文獻的整理與研究一、中醫腫瘤文獻的整理與研究近幾十年來中醫腫瘤學經歷了一個理論探索與飛躍的變化,眾多的醫家對我們祖先留下的中醫治療腫瘤的經驗進行了總結,大量的文章和著作問世,為今天我們用中醫藥治療腫瘤提供了方便與依據。對中醫腫瘤學的發展
2、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二、診法的研究二、診法的研究舌診是中醫診病的一種獨特方法。許多資料表明,惡性腫瘤病人的舌質有明顯的變化,而且隨著治療後病情的好轉,舌質也會向好的方面轉化。如原發性肝癌病人的舌兩邊有“肝癭線”,一些病人在手術治療病情好轉後,“肝癭線”消失。有學者研究發現患有消化系統和女性生殖系統腫瘤的病人,常常于口唇內出現紫色斑點,手指甲出現黑紋或紫紋,並隨著病情的發展出現黑紋或紫紋的指甲數量增多,範圍擴大。胃癌患者的舌象變化明顯,有瘀斑,瘀暗,紅絳,青紫,舌苔厚。食管癌以青紫舌為主,約占69.5。肺癌患者也以青紫舌為主。通過內窺鏡與舌診對照觀察食管癌病人的舌象變化,發現早期食管癌病人的舌質
3、呈粉紅色,苔薄白而潤滑,偶有暗紅或青紫;中期食管癌病人以暗紫紅舌,肥胖,齒痕,舌面粗糙,苔垢,尤以舌根部綠豆樣丘疹為其特徵;晚期食管癌的病人灰暗舌,苔剝落或龜背樣裂紋,厚苔,尤以舌根部扁平丘疹和暗青舌為其特徵。一些研究表明,舌苔增厚與腫瘤有一定的關係。有學者收集了 125 例患有不同腫瘤病人的唾液與 71 例正常人的唾液進行比較,結果腫瘤病人唾液中的 h-EGF 含量高於正常人,並且厚苔者 hEGF 的含量也高於薄苔者。EGF 又稱表皮生長因數,可以通過與其相應的配體受體結合,促進腫瘤的發生、發展。王濟民統計了16865 例癌症患者的舌象,認為青紫舌、裂紋舌、膩苔、剝脫苔等對癌症的診斷與預後有
4、一定的意義。三、治法的研究三、治法的研究使用中藥治療腫瘤已從單獨地在臨床上使用、觀察療效發展到研究其治療原則、方法、作用機制,從複方的使用到單味抗腫瘤藥物的篩選,以及到提取抗腫瘤藥物的單體。研究人員從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層次研究抗癌中藥的機制、療效、治療方法和防止副作用的出現。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可歸納為祛邪與扶正兩大治則。祛邪方面又可分出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除痰散結、消瘤破積、外治抗癌等治法,茲分述具體治療大法於下:(一)清熱解毒法(一)清熱解毒法惡性腫瘤病情險惡,癌塊潰破則流血滲液腥臭,潰而難收,歷代醫家稱為“惡瘡”、“毒物”,認為是內有邪毒留著,鬱久化熱所致。如宮頸癌病人的五色帶下臭穢;肝癌
5、患者煩熱黃疸,邪熱迫血妄行則吐血或便血;肺癌出現膿血痰;結腸癌見膿血便;白血病的吐衄發斑等等,並伴見發熱、五心煩熱,口渴溺黃,便結或帶下,舌紅苔黃,脈數者,皆為熱毒蘊積,治宜清熱解毒。此法在臨床腫瘤病治療中使用較廣泛。這裏所講的熱指裏熱證,裏熱證由於病情發展變化階段的不同,以及患者體質情況的差異,臨床症狀可以有各種表現,因而處方用藥亦有不同。如以氣分實熱為主者宜兼用瀉火藥,以血分實熱為主者宜用涼血藥,屬瘀熱者宜配活血化瘀藥。所選用的藥物除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外,還兼有抗腫瘤的效果,本類藥物有較廣泛的藥理效應。本書所載清熱解毒藥物在體內及(或)體外均有一定程度的直接或間接抑、殺腫瘤細胞的作用。如從
6、長春花、三尖杉、喜樹、青黛、漢防己中分別提取長春花堿類、三尖杉酯堿類、喜樹堿類、靛玉紅、漢防己甲素等,皆為療效較肯定和藥理研究較深入的抗癌藥。有些藥物不但有抗腫瘤的效果,還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如白花蛇舌草、山豆根、漢防已、穿心蓮等,能提高單核巨噬細胞或淋巴細胞,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山豆根等藥物組成的複方與化學藥物同用,初步見到能增強化學藥物的治療效果;漢防己、青黛等配合放射治療有協同作用;某些清熱解毒藥尚能影響機體內分泌系統,如白花蛇舌草可能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而腎上腺皮質激素能提高化學藥物的治療效果,這些機制可能有助於說明清熱解毒藥對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的增效原理。本類藥物多有較廣的抗菌譜,
7、有消炎、退熱、散腫、排毒或中和毒素的作用,有的能抑制病毒。通過觀察感染瘤株及未感染瘤株的生長情況和進行動物試驗,發現炎症和感染是促使腫瘤擴散惡化的條件之一,由於這類藥物能控制腫瘤周圍炎症和其他感染,在一定程度上亦可能有助於控制腫瘤的發展。目前在用中藥治療腫瘤中,使用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中藥較多,主要是取其有祛邪作用,對腫瘤細胞有直接的殺滅作用,對腫瘤引起的發熱有較好的效果。清熱解毒藥性多寒涼,易傷脾胃,影響運化,損傷陽氣,服用時間過長和用量過大,對身體會產生不良影響。凡脾胃虛弱、胃納不佳、腸滑易瀉及陽氣不足的患者宜慎用,或適當輔以健脾藥。(二)活血化瘀法(二)活血化瘀法人身氣血運行於臟腑經脈、四
8、肢百骸,升降出入,流暢無阻,氣血相依,氣為血帥,血為氣母,若氣鬱、氣滯、氣聚等皆能凝血成瘀,出現積聚腫塊。明 董宿原奇效良方積聚門謂“氣上逆,則六輸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裏不散,津液凝澀滲著不去,而成積矣。”清王清任醫林改錯指出:“今請問在肚腹能結塊者是何物?若在胃結者,必食也;在腸結者,燥糞也。腸胃之外,無論何處,皆有氣血。結塊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則凝結成塊,血受熱則煎熬成塊。”說明腫瘤的形成與氣滯血瘀有關。由於血行不暢,瘀血凝滯,“不通則痛”,患者每有固定性疼痛,疼痛時間較持續而頑固,因血行不暢或局部瘀血故可見顏面暗晦,指甲及皮膚粗糙無光澤,舌質瘀暗、舌面瘀點或瘀斑、舌下靜脈瘀血等,屬
9、血瘀者宜用活血化瘀法治療。臨床上氣滯可以導致血瘀,血瘀也常兼氣滯,故本類藥物常與行氣藥同用,以增強活血化瘀的功效。又血遇寒則凝滯,對寒凝血瘀者宜配溫裏藥以溫通血脈。活血化瘀藥依其作用強弱又可分為和血、行血、破血之類,前者藥性較平和,後者較為峻猛。用活血化瘀法可以改善腫瘤患者血液的高凝狀態,改善微循環,某些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藥有直接殺滅腫瘤細胞的作用。臨床上放療時配合使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藥可以減輕或防止放療後出現的纖維化。活血化瘀方藥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血液迴圈,增加血管通透性,軟化結締組織,消炎止痛,可能改善實體瘤局部的缺氧狀態,提高對放射治療的敏感性。國外資料指出,由於癌瘤周圍有大量纖
10、維蛋白沉積,並形成纖維蛋白網路,使抗癌藥物和免疫活性細胞不易深入瘤內。因而癌組織周圍纖維蛋白的積聚,是癌細胞得以在體內停留、生長、發展,最後形成癌塊或轉移灶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些活血化瘀藥具有增強纖維蛋白溶解性和降低纖維蛋白穩定性的作用,從而可能防止或破壞腫瘤周圍及其癌灶內纖維蛋白的凝集。通過改善腫瘤組織的微循環及增加血流量,使抗癌藥物、免疫淋巴細胞到達腫瘤部位,發揮抗癌作用,並能提高抗體水準,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有助於減輕症狀,消除腫塊。有人認為惡性腫瘤病人血液中的血清蛋白(主要是纖維蛋白、免疫球蛋白)、脂質、血小板的異常等可使血液迴圈處於“高凝狀態”。上海觀察71 例惡性腫瘤患者,發現其血液
11、流變性異常,即血液粘滯度偏高者占 59.15,所以腫瘤患者常發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目前對於惡性腫瘤的轉移,血凝異常已作為重要因素之一而引起充分的重視。活血化瘀法通過其促進血液迴圈,能減弱血小板凝聚性,降低惡性腫瘤病人的血液粘滯度,使癌細胞不易在血液中停留、著床、種植,減少惡性腫瘤擴散和轉移的機會,如活血化瘀藥莪術就有比較肯定的抗癌作用,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增強瘤細胞的免疫原性,改善微循環等作用,為活血化瘀法的抗癌機制研究初步提供了佐證。另一方面,有人提出由於包裹腫瘤的纖維組織的溶解破壞,也給腫瘤細胞的擴散創造了條件,若單獨使用無抗癌作用的活血化瘀藥有可能促進腫瘤擴散,故本類藥物應與抗癌藥配合使用
12、為宜。在使用活血化瘀法的同時要注意機體的情況,凡正氣不足者應酌情配伍補益藥物以扶持正氣。對出血患者、月經過多以及孕婦等,皆宜謹慎使用。(三)除痰散結法(三)除痰散結法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脾肺津液不布,功能失調,水濕內停,兼之邪熱熬灼,遂凝結成痰。中醫學中痰的概念較為廣泛,認為“頑痰生百病”。古人還有“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凡人身上中下有塊者,多是痰”的論述,故腫瘤每與“痰滯作祟”有關。臨證常見痰熱在肺則咳喘吐膿血(如肺癌);在食管、胃脘則嘔穢痰涎,飲食難進(如食管癌、胃癌);流竄皮下肌膚則成痰核、瘰鬁、癭瘤、乳石癰(如腫瘤頸部淋巴結轉移、淋巴肉瘤、甲狀腺瘤、乳腺癌等);痰飲
13、氾濫、痰熱瘀結經絡則足腫、腹水或黃疸(如肝癌),等等,並伴見脘腹滿悶,痰涎難咳,舌苔白厚或膩濁,脈滑。治宜化痰軟堅,除痰散結。痰的成因很多,從其性質來講,又可分為濕痰、燥痰、熱痰、寒痰、風痰、老痰等。景嶽全書告誡“見痰休治痰”,“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為正本清源之法,若肺熱薰蒸生痰者宜清熱除痰;燥邪傷肺、津液被灼、津灼成痰者宜潤燥除痰;脾不健運,蘊濕成痰者宜配健脾燥濕藥;腎虛水泛成痰者又宜配溫腎壯陽藥;又氣滯易於生痰,痰鬱則氣機亦阻滯,故除痰散結藥中亦常加入理氣之品以調暢氣機。本類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殺腫瘤細胞的作用,善於消散囊腫及其他良性腫瘤,亦可能有減少或控制惡性腫瘤周圍炎症分泌物的作用
14、。(四)消瘤破積法(四)消瘤破積法不少腫瘤在體內表現為癥瘕積聚,盤根錯節,留著不去,腫塊與日俱增,此時邪氣熾盛,治宜消瘤攻堅、通利破積之法,以蕩滌積滯、推陳致新、潰散癌塊。符合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其實者,散而瀉之”。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實者瀉之”、“堅者削之”、“留者攻之”的治療原則。本法適用于各種腫瘤初、中期腫塊明顯、形體壯實、正氣未虛者。伴有熱毒證候者每與清熱解毒藥合用,以加強泄熱、潰堅、解毒之功效;邪實正虛者宜配補益藥用;癌瘤積聚多伴有血瘀,故本法常與活血化瘀藥合用,如大黃蟅蟅蟲丸等。本類藥物都有一定的抑殺腫瘤細胞的作用,一部分藥物如蟾酥、蜈蚣、甜瓜蒂等在適量時尚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可
15、能起到促進腫瘤消退的作用。由於本類藥物功效峻猛,且多有毒,對人體的正氣有一定的損害,給藥時應嚴格掌握份量及療程。當病邪已去大半,機體虧虛時應注意顧及正氣,使祛邪與扶正有機地結合使用。凡孕婦及體弱者宜慎用。(五)扶正補虛法(五)扶正補虛法素問刺法論指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強調了正氣對疾病的發生和防禦的重要意義。惡性腫瘤發病迅猛,邪毒囂張,證情險惡,病人多具有進行性消瘦乃至惡病質的特點,並出現陰、陽、氣、血偏虛的見證。人體氣血陰陽有著相互依存的關係,陽虛者多兼氣虛,氣虛者又易導致陽虛,氣虛和陽虛常表示機體功能的衰退;陰虛者每兼血虛,而血虛又易導致陰虛,血虛和陰虛常表示體內精血津液的損耗。扶正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肿瘤 认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