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1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91.1项目由来91.2评价目的101.3编制依据111.3.1法律法规111.3.2技术规范121.3.3文件与技术资料131.4评价目的131.5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141.5.1生态功能区划141.5.2地表水环境功能141.5.3噪声环境功能141.5.4环境空气功能141.5.5评价标准141.6评价因子、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151.6.1评价因子151.6.2评价工作等级161.6.3评价范围171.7评价重点以及保护对象171.7.1评价重点171.7.2环境保护目标18第二章 项目概况以工程分析192.1工程概况192.1.1项目基本情况192.1.2项目组成19
2、2.1.3经济技术指标202.2矿区地质资源概况212.2.1矿区范围212.2.2矿山开采现状212.2.3矿产资源概况212.2.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222.2.5矿产资源储量232.3工程分析242.3.1工程建设主要内容242.3.2开采方式及工艺说明242.3.3主要生产设备292.3.4主要原辅材料292.3.5主要产品302.3.6物料平衡312.3.7给排水情况322.3.8运输332.3.9总平面布置及外部关系分析332.3.10主要环境问题及污染物排放状况34第三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403.1 自然环境403.1.1 地理位置403.1.2地形地貌403.1.3 矿区地质
3、及构造特征403.1.4 气象443.1.5 水文453.1.6生态环境453.2 社会经济环境与矿产资源概况463.2.1社会环境概况463.2.2社会经济条件473.2.3矿产资源概况483.3区域污染源调查52第四章 项目现状监测与评价534.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34.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534.1.2大气环境质量评价534.2声环境的现状监测与评价564.2.1环境噪声现状监测564.2.2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564.2.3环境噪声现状评价574.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74.4项目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574.4.1自然环境特征574.4.2矿山地质灾害现状584.4
4、.3土地利用现状584.4.4生态完整性分析58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9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595.1.1施工期空气环境影响分析595.1.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605.1.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615.1.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615.1.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25.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625.2.1水环境影响分析625.2.2 噪声影响分析635.2.3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665.2.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665.2.5爆破影响分析685.3退役期环境影响评价735.3.1生产设备处理735.3.2原材料和产品处理735.3.3土地生态恢复735.3.4 恢复目标745.3.5
5、技术指标745.3.6生态恢复的技术手段745.3.7矿山退役植被恢复765.3.8工业广场土地功能恢复77第六章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786.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786.1.1土地利用影响786.1.2对森林资源的影响786.1.3对植被及作物生长的影响796.1.4地质环境影响分析796.2水土保持分析806.2.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806.2.2防治责任范围806.2.3水土流失防治目标806.2.4项目水土流失预测806.2.5预测结果826.2.6项目建设及生产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836.3景观影响评价83第七章 环境风险分析847.1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847.2风险评价范围、等级和类型
6、847.3风险识别857.3.1物质识别857.3.2生产工艺潜在危险性识别857.4风险分析867.4.1最大可信事故的确定867.5风险管理867.5.1风险事故防范与应急措施867.5.2风险事故应急预案87第八章 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928. 1施工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928.1.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928.1.2扬尘污染防治措施928.1.3废水、废渣污染防治措施938.2运营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938.2.1 废水的处理措施938.2.2 噪声防治措施948.2.3 固体废物防治措施958.2.4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958.2.5爆破的防治措施978.2.6生态环境保护对策988.2
7、.7水土保持措施988.2.8运营期环保措施总结102第九章 公众参与1049.1公众参与的目的与意义1049.2公众参与的方法1049.2.1公开环境信息1049.2.2 征求公众意见1049.3 结果分析1059.3.1 项目公告返回信息1059.3.2调查结果统计1059.3.3 调查结果分析1069.4 调查结论1079.4.1公众意见和要求1079.5 建设方承诺107第十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0810.1项目经济效益分析10810.2社会效益分析10910.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0910.3.1环保投资及运行费用10910.3.2环保投资的经济效益11010.3.3环境经济损益系数1
8、1111.1环境管理11211.1.1环境保护管理职责11211.1.2机构与人员11211.1.3任务与职责11211.2环境监测制度11411.2.1监测内容11411.2.2监测实施和成果的管理114第十二章 项目建设合理性分析11512.1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11512.2选址合理性分析11512.2.1符合当地经济发展规划11512.2.2符合罗定市矿产资源规划11512.2.3土地利用合理性11512.2.4环境可行性分析11612.2.5项目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1612.3总量控制11712.3.1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11712.1.2总量控制及建议指标11712.4清洁生产118
9、12.4.1清洁生产的概念11812.4.2清洁生产水平分析的主要思路11812.4.3清洁生产水平指标体系11812.4.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11912. 5小结120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12213.1结论12213.1.1项目概况12213.1.2环境保护目标及环境质量现状12313.1.3污染源强及环保措施12413.1.4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12813.1.5项目建设评价总体结论13013.2建议130附件:附件1:罗定市品全矿业有限公司罗阳风门坳矿区采石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合同附件2:第一次公示文件附件3:第二次公示文件附件4:公众调查表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周
10、边关系图附图3: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4:项目工业广场平面布置图附图5:项目周围环境彩照- 8 -罗定市罗阳风门坳矿区建设项目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第一章 总论1.1项目由来广东省罗定市风门坳灰岩矿区位于罗定市129方向,直距约27公里处,东经11145391114623,北纬223639223700,属罗定市满(读音lang)塘镇罗阳村大伍垌管辖,具体位置详见附图一。2003年罗定市国土资源局曾对该矿区进行过规划,规划矿区面积约0.16平方公里,规划矿区范围共27个拐点围限组成。2004年1月采矿权人陈品维取得矿区东部罗定市满塘镇大伍垌石场采矿权,采矿许可证编号44538104
11、30010,开采矿种石灰岩,开采方式露天开采,生产规模13万吨/年,矿区面积0.0075平方千米,开采深度为255米至185米,矿权区范围由4个拐点限定。2005年4月,罗定市满塘镇大伍垌石场提出变更矿区范围申请,经罗定市国土资源局批准,变更后的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限定。2009年7月,云浮市国土资源局为矿山换发新的采矿许可证,新证编号:C4453002009 077120027468,矿区范围、开采矿种、开采深度、开采方式均未改变;生产规模变更为25万吨/年;有限期:2009年7月10日至2010年7月10日。因大伍垌矿区保有石灰岩资源储量即将开采完毕,罗定市国土资源局拟对包括大伍垌矿区在内的
12、新矿区范围进行重新挂牌出让,根据罗定市国土资源局相关文件,矿产资源整合后新设罗阳风门坳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罗定市品全矿业有限公司通过招拍挂的形式从罗定市国土资源局获得了该矿的采矿权(详见附件)。新矿区范围由9个拐点圈定而成,其直角坐标(西安1980坐标系)为:1) X=2502170.413 Y=37578440.015;2) X=2502070.413 Y=37578555.016;3) X=2502100.414 Y=37578725.017;4) X=2502110.414 Y=37578860.017;5) X=2502050.414 Y=37578885.018;6) X=25019
13、80.413 Y=37578725.017;7) X=2502005.413 Y=37578545.016;8) X=2502010.412 Y=37578425.016;9)X=2502080.412 Y=37578315.015。新矿区面积0.0532平方公里,分2个采场开采,1号采场为原大五垌矿区,2号采场为新设矿区其他矿区范围,开采深度由+297m至+145m标高;开采矿种建筑石料用灰岩;开采方式露天开采;年采灰岩矿石10万立方米/年,再加工生产规格为1020mm、2040mm建筑骨料用碎石和副产品石粉(010mm)等,规格碎石产品生产规模为15.7万m3/年,副产石粉5.6万m3/年
14、。矿山总服务年限约为17年。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要求,罗定市品全矿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 1月10日委托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进行罗定市品全矿业有限公司罗阳风门坳矿区采石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接受委托后当即赴现场踏勘,收集资料,与建设方充分沟通,开展了细致的调查研究、现状监测、资料搜集和数据处理等过程,编制完成该环境影响报告书,并由建设单位送审报批。1.2评价目的本次评价将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环境现状监测和类比调查,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该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针对露天开采的特点,对
15、可能产生的各类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针对工程对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可逆影响和不可逆影响、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等开展全面评价,并对污染物总量进行分析,同时按照环境保护目标的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对“开发利用方案”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分析论证,根据评价结论,提出科学、经济、合理、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决策部门和建设、设计提供依据。1.3编制依据1.3.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4)中华人民共
16、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9年3月1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12)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1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4年3月1日);(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19
17、88年10月21日);(15)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16)国务院国发200038号文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11月26日);(17)国务院国发200539号文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12月3日);(18)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19)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424号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2004年2月);(20)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土资源部、科技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5年9月7日);(21)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158
18、号,全国生态保护“十一五”规划(2006年10月13日);(22)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3月18日);(23)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73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的意见(2007年3月15日)。1.3.2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19、(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8)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9)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19号,2005年2月1日);(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SL204-98)。1.3.3文件与技术资料罗定市品全矿业有限公司罗阳风门坳矿区采石场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方案(罗定市国土资源局,2010年9月14日);罗定市品全矿业有限公司罗阳风门坳矿区采石场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罗定市国土资源局,2010年9月14日)
20、;广东省罗定市罗阳风门坳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详查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 (粤资储评审字201070号)罗定市品全矿业有限公司罗阳风门坳矿区采石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罗定市水务局、罗定市水土保持工作办公室)罗定市品全矿业有限公司罗阳风门坳矿区采石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罗定市环保局关于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复函。1.4评价目的通过对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了解拟建地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并结合该项目特点,确定主要保护对象和保护目标。通过调查和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确定评价因子、评价方法和评价重点。确定建设项目“三废”产生源强,根据“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原则,提出明确的污染防治措
21、施,并预测项目实施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并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计划的实施及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给出明确的环评结论。1.5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1.5.1生态功能区划矿区位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区,地形切割强烈,区内植被不发育,第四系覆盖层厚度极小,石灰岩矿体绝大部分裸露地表,矿区内的植被主要以低矮灌草丛为主,覆盖率很低,生物量较小,矿区内无珍稀濒危物种,且不在敏感区内,生态环境一般。1.5.2地表水环境功能评价区域内主要纳污水体为附近小溪,最终汇入船步河。根据罗定市环保局对于本项目环评
22、标准请示函的复函,该水域环境功能为类水体,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1.5.3噪声环境功能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各类标准适用区域规定,该项目地处乡村工业活动较多环境区域,环境噪声评价执行GB3096-2008 中2类标准。1.5.4环境空气功能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有关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的规定:项目所在农村地区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类标准限值。1.5.5评价标准根据该区域功能区划,本项目的具体评价标准见表1-1、表1-2。表1-1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类别采用标准适用区单位标准限值环境空气环境空气
23、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居民区广大农村等二类区mg/m3TSP:日均值0.30,年均值0.20PM10:日均值0.15,年均值0.10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一般鱼类保护区、农业用水mg/L(PH除外)pH:69CODMn6氨氮1.0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乡村工业活动较多LAeq(dB)2类区:昼间60,夜间50表1-2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类别污染源名称执行标准标准名称标准号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废水生产废水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的第二时段一级标准DB44/26-2001pH69mg/L(PH除外)SS60C
24、ODcr90石油类5生活污水pH69SS60氨氮10CODcr90淋溶水pH69SS60废气粉尘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二时段二类区排放标准;DB44/27-2001颗粒物(无组织)1.0mg/m3爆破废气NOx(无组织)0.12噪声厂界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GB12348-2008噪声昼间60夜间50dB固废碎石堆放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碎石类固废1.6评价因子、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1.6.1评价因子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因子:景观、水土流失、植被、土地利用影响评价因子:水土流失、土地占用。大气现状评价因子:TSP、SO2、NO2;影响评价
25、因子:TSP。水本项目产生的污水主要有生产废水、生活污水、采区以及堆料场受雨水冲刷产生的淋溶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和COD等,水质简单。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外排,故本次评价地表水环境只作一般性分析。噪声现状及影响评价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LeqdB(A)。1.6.2评价工作等级生态环境本项目属灰岩矿露天开采项目,矿山地表剥离面积为0.0532km220km2,矿区位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区,地形切割强烈,区内植被不发育,第四系覆盖层厚度极小,石灰岩矿体绝大部分裸露地表,矿区内的植被主要以低矮灌草丛为主,覆盖率较低,生物量较小,矿区内无珍稀濒危物种,且不在敏感区内,近距离内敏感目标较少,根据环
26、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评价工作级别判定,本项目生态评价定为三级,重点对土地占用、水土流失等影响内容进行详细评价。水环境本项目产生的污水主要有生产废水、生活污水、采区以及堆料场受雨水冲刷产生的淋溶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和COD等,水质简单,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外排,只有雨季时部分淋溶水外排,排放量小。因此,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般分析。环境空气本工程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是开采过程中爆破、采掘、破碎加工、筛分、装载和运输产生的矿山内外的粉尘污染,排放量较小,且破碎加工、筛分均在矿区内进行,离居民点等敏感目标较远,因此,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为三级评价。声环境该项目
27、所在功能区适用GB3096-2008规定的2类标准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确定该项目噪声环评工作等级为二级。矿山开采过程中爆破、采掘、破碎加工、装载和运输等会产生各种噪声,本项目为小型建设项目,主要噪声源均位于矿山内部区域,预计场界噪声增加值不大,考虑到矿山周围噪声敏感点距离较远,项目周边居民较少,项目建设后受影响的的人群很少,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2.1-93)中4.3的规定,对于具体的建设项目,在划定各评价项目的评价等级时, 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或当地对环境的特殊要求可作适当调整。本项目建设后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
28、小,项目周边环境不敏感,符合适当降低评价等级的要求,故本项目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三级。1.6.3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有关评价等级对应工作范围的规定以及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出本报告书中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见表1-3。表1-3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表评价内容评价范围生态环境现状调查采区范围影响预测采区范围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工业场地及周围200m范围影响预测工业场地及周围200m范围大气环境现状调查项目区域55km范围影响分析项目区域55km范围1.7评价重点以及保护对象1.7.1评价重点本评价内容主要有工程分析,工程施工期、营运期以及退役期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总量控制和清洁生产、环保
29、措施可行性分析、风险评价等。其中生态环境影响为评价重点。1.7.2环境保护目标矿区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点和文物古迹保护单位。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矿区范围内受开采影响的植被、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周边居民村庄等。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4。表1-4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环境要素敏感目标相对方位影响因素受影响人口保护要求1大气环境木棉寨项目东北面690m爆破粉尘和炸药废气、钻孔粉尘、工业广场破碎粉尘、石料装卸、筛分无组织排放粉尘、堆场扬尘、运输扬尘52户环境空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白头水项目西北面400m10户平田口项目西面880m10户平石村项目西南面
30、1640m90户大五垌项目东面400m30户2声环境厂界厂界四周200m范围爆破、凿岩、破碎、筛分噪声、运输车辆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3地表水环境小溪项目附近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矿区和排土场以及堆料场产生的淋溶水维持现有功能,满足类水体功能的要求鱼塘项目西南面780m不影响鱼类生长4生态环境农田、旱地、植被项目四周破环植被不影响周边生态的生长107第二章 项目概况以工程分析2.1工程概况2.1.1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罗定市品全矿业有限公司罗阳风门坳矿区采石场建设项目(2)建设地点:罗定市满塘镇罗阳村大伍垌(3)建设单位:罗定市品全矿业有限公司(4)矿山服务年限
31、:17年(5)开采方式:2个采场,露天开采(6)资源储量:268.21万m3(7)生产规模:采灰岩矿石10万m3/年,再加工生产规格为1020mm、2040mm建筑骨料用碎石和副产品石粉(010mm)等,规格碎石产品生产规模为15.7万m3/年,副产石粉5.6万m3/年。(8)投资总额及资金来源:335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9)劳动定员:总人数约30人(10)工作制度:矿山每天工作班数1班,每班8小时;破碎站采用间歇性工作制,一年工作280天。每天工作一个班,每个班八小时,其中设备运转时间为7.5小时/班。2.1.2项目组成该项目组成见表2-1。表2-1 项目组成表分类项目组成生产功能主要
32、工程量主体工程露天采场年开采10万m3灰岩碎石开采面积0.0532km2,1#采场的+285m水平、2#采场的+285m水平和+275m水平,保持合理的剥离平台宽度,实现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地面生产系统破碎系统对矿山进行粗破、中碎和细破利用原大五垌(现1号采场)矿部设施,碎石产品生产规模为15.7万m3/年,副产石粉5.6万m3/年。筛分系统分级筛分辅助工程办公生活区办公、职工宿舍利用原大五垌矿部设施公用工程配电房供矿井用电配电房一座,内设1台变压器高位水池供全区生产用水容积50m3储运工程碎石堆场贮存碎石、石粉等成品,碎石堆场面积4975m2地面运输石料运输采用1.2m3液压挖掘机、装载机装车
33、。采用10吨自卸汽车分别将矿石运至破碎站原矿仓。1号采场:位于1号溜槽与6号拐点之间,原大伍硐石场已经形成了折返式简易上山便道,穿孔及配套空压机、挖掘机已上至山顶,本方案直接采用该上山道路。2号采场:参照1号采场的做法,从175m水平绕山开避上山道路,以便穿孔及配套空压机、挖掘机上至山顶。环保工程沉淀池采区、工业广场沉淀池二座,622.5m 截洪沟采场、工业广场周围导排雨水,减轻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采区以及破碎加工区四周,梯形截面底宽0.3m,深0.4m,沟边坡1:1,水流坡度1%喷水除尘无组织粉尘治理摇壁式喷头化粪池生活污水治理利用大五垌矿部设施化粪池一座爆破器材临时存放点利用大五垌设施2.
34、1.3经济技术指标该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2。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地质部分1矿区面积km20.05322矿石储量万m3268.21(122b)3覆盖层厚度m04矿体赋存标高m+297m+145m二采矿部分1开采方式山坡-凹陷露天2开采储量万 m3163.203矿山建设规模万 m3/a10原矿4采矿方法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5运输方式公路溜槽开拓,汽车运输6采矿回采率%617损失率%28矿山服务年限年179年工作天数天28010每天工作班数班1每班8小时表2-2 综合经济技术指标2.2矿区地质资源概况2.2.1矿区范围根据本项目开发利用方案,整个矿区有9个拐点组成,开采深度由+297m至
35、+145m标高,新矿区面积0.0532平方公里,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及标高见表2-3。表2-3 矿山开采范围拐点坐标和标高一览表点位X坐标Y坐标点位X坐标Y坐标12502170.41337578440.01522502070.41337578555.01632502100.41437578725.01742502110.41437578860.01752502050.41437578885.01862501980.41337578725.01772502005.41337578545.01682502010.41237578425.01692502080.41237578315.0150.0532
36、平方公里2.2.2矿山开采现状2003年罗定市国土资源局曾对广东省罗定市风门坳灰岩矿区进行过规划,规划矿区面积约0.16平方公里,规划矿区范围共27个拐点围限组成。2004年1月采矿权人陈品维取得矿区东部罗定市满塘镇大伍垌石场采矿权,采矿许可证编号4453810430010,开采矿种石灰岩,开采方式露天开采,生产规模13万吨/年,矿区面积0.0075平方千米,开采深度为255米至185米,矿权区范围由4个拐点限定。2005年4月,罗定市满塘镇大伍垌石场提出变更矿区范围申请,经罗定市国土资源局批准,变更后的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限定。2009年7月,云浮市国土资源局为矿山换发新的采矿许可证,新证编号
37、:C4453002009 077120027468,矿区范围、开采矿种、开采深度、开采方式均未改变;生产规模变更为25万吨/年;有限期:2009年7月10日至2010年7月10日。因大伍垌矿区保有石灰岩资源储量即将开采完毕,罗定市国土资源局拟对包括大伍垌矿区在内的新矿区范围进行重新挂牌出让,根据罗定市国土资源局相关文件,矿产资源整合后新设罗阳风门坳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原大五垌矿区已经开采部分矿石,生活设施以及破碎加工区等设施均以形成,为1号采场,其他新设矿区范围尚未开发,目前无开采作业面,为2号采场。2.2.3矿产资源概况广东省罗定市罗阳风门坳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是罗定市国土资源局申报的新设矿区
38、,目前开采设计的灰岩矿仅为灰岩矿体的一小部份。由于受勘查工作范围的限制,矿床周边及深部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未查明。本次拟开采对象,是矿区现已查明开发的矿体,矿体因受矿区宽度、长度、资源储量等因素限制,不存在分期开采。矿区外围均为同一类型的灰岩,具有很好的远景资源量。2.2.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1)水文地质条件矿权区石灰岩呈层状产出,围岩及矿体均为石灰岩,新鲜的矿石及围岩均呈块状,坚硬稳定。矿区无大的断裂通过。在矿区范围内,无河流流经及山塘水库蓄水。位于矿区南部的天子岭水库为小型水库。矿区范围内,从地形高低及石场挖井取水点的分布情况、潜水的出露标高在180-165米之间;北东角潜水出露相对南西角高
39、。矿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区内受海洋季风的影响,降雨集中在每年的四至九月份,年均降雨量1400毫米,区内大气降水,渗入地下或形成径流沿山沟向南排出矿区,地形切割较深,地表无大的水体,地下水全为大气降水补给。当地溪谷发育,排泄条件较好。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属于弱裂隙充水矿床,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2)工程地质条件矿区矿体为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之石灰岩,石灰岩为矿山采掘的主要对象,矿体的顶板、底部均为石灰岩,矿石坚硬,岩石呈暗灰色、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厚层状构造,岩石中节理裂隙不甚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现有矿山大伍垌矿区露天采矿时边坡大多较稳定。(3)环境地质条件矿区位于典
40、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区,地形切割强烈。区内植被不发育,第四系覆盖层厚度极小,石灰岩矿体绝大部分裸露地表,适宜露天机械开采。矿山开采对当地植被构成了一定破坏,但因开采区离矿山附近居民点较远,其影响较小。目前矿业活动尚未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但需注意降雨对矿坑充水及引发局部废石废土垮塌的现象发生。未来矿山生产中,应加强生产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组织生产施工,做到废石有序堆放,维持边坡稳定,确保矿坑内人员、财产安全。综上所述,总体上矿区环境地质条件简单。(4)矿体顶板及围岩稳定性矿区矿体顶底板岩性均为石灰岩,矿石坚硬,矿山采矿边坡较稳固。2.2.5矿产资源储量根据广东省罗定市罗阳风
41、门坳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详查地质报告资源量评审意见书及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矿区保有建筑石料用灰岩资源储量268.21万m3,为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1)设计利用的资源储量(Q1)广东省罗定市罗阳风门坳矿区备案的建筑石料用灰岩资源储量(268.21万m3)为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因此,按可信度系数取值为1.0,设计可利用资源储量为268.21万m3。(2)确定开采储量(Q2)根据设计境界内矿岩量估算结果,设计矿区范围内实际利用矿石量即开采储量(Q2)为:163.20万m3。(3)设计矿产资源利用率设计矿产资源利用率是确定的开采储量(Q2)与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Q1)之比。
42、即:163.20268.2161。(4)矿山可采出矿石量矿山采出矿石量是包含采矿损失后采出的纯矿石储量与混入废石造成贫化的总集合体。根据详查报告该矿山地表基本无盖层,且围岩为同类灰岩,采矿损失率取2,则计算出矿山纯采出矿石量为:163.20(1-0.02)159.94万m3。不考虑废石混入则矿山采出矿石量为:159.94万m3。(5)开采储量确定结果a.设计利用资源量为268.21万m3;b.开采储量为:163.20万m3;c. 纯采出矿石量为:159.94万m3。2.3工程分析2.3.1工程建设主要内容采石场一般在准备工作阶段的工程主要内容如下:(1)采石场建设:采石场在运营前需进行清理和剥
43、离,即开辟出工作面,以保证钻孔爆破的进行。本项目矿权区范围内及周边石灰岩均出露于地表,不需要进行清理和剥离。(2)工业广场建设:包括场地的平整、设备安装、办公及生活设施建设、供水、供电系统的安装等。本项目拟利用原大五垌矿区的工业广场以及相关设施。(3)道路建设:包括采场与加工厂间的道路、加工厂至产品堆放处之间的道路、产品外运至外部公路之间的道路。本项目大部分道路均利用原大五垌矿道路,主要是新建2号采场的道路。2.3.2开采方式及工艺说明2.3.2.1开采方式矿区石灰岩矿体为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C1ds)之石灰岩,基本覆盖了整个矿区,矿体形态简单,呈薄一中厚层状产出。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简单,适宜采用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式山坡凹陷露天开采方式。但由于矿区多为孤峰地貌,上部开采时须注意采场工作面的稳定性,控制好作业设备和人员至台阶边缘的安全距离,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开采方法采用凿岩机打眼爆破,采用1.2m3液压挖掘机、装载机装车,采用10吨自卸汽车分别将矿石运至破碎站原矿仓,碎石机破碎,属机械化开采,开采及加工流程详见图2-1:风钻凿孔浅孔爆破机械装车汽车运输喂料机NWN:噪声; V: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