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电子教材选修第二册.doc
《人教版高中地理电子教材选修第二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电子教材选修第二册.doc(1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写说明编写说明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并使用好新编的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选修),我们编写了这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选修)地理教师教学用书,共分 2 册,分别与教科书第 1、2 册配合使用。本书为第 2 册。本书各单元的结构分为教材分析和参考资料两个部分。在教材分析中,对整个单元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编排作了总的说明,对每一课的具体内容作了分析说明,同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供教师参考。由于缺乏教学实践的反馈信息,编写时间又很仓促,因此这套教师教学用书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希望广大教师提出宝贵意见。本书的编写者:第一单元,覃燕飞;第二单元,刘健、高
2、俊昌、杨爱玲;第三单元,韦志榕、吴海涛;第四单元,丁尧清;第五单元,陆军、杨爱玲;第六、七单元,韦志榕、吴海涛;第八单元,刘健;第九单元,韦志榕、陆军;第十单元,丁尧清;第十一单元,吴海涛;第十二单元,杨爱玲;第十三单元,高俊昌。本书责任编辑:覃燕飞;审定:吴履平。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2003 年 3 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中国的区域差异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山地众多,差异显著。正是因为差异的存在,才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的水平不同。为了加快各区域发展的步伐,应研究各自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什么,人地关系中存在哪些问题,并针对协调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治理。这种
3、复杂的区域差异也决定了我国国土整治任务的艰巨。因此,在本书的第一单元首先从总体介绍我国的区域差异,帮助学生从整体把握我国国土的差异,为后面讲述我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专题提供背景知识。本单元的内容分我国的自然差异和经济差异两方面。每一部分内容在讲述时,都是先大后小,先粗后细。如自然差异,先讲全国的三大自然区,然后再讲每一个自然区内部的差异;经济差异,先讲全国的三个经济地带,再讲每个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我国的自然差异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在自然环境方面存在的差异。综合地形和气候这两个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可把我国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每个自
4、然区在地形和气候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还间接反映在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要素上,并且形成各区内部差异的主导因素也有所不同,最终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有明显差异。由此可见,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不是仅依靠某一种自然要素的划分,而是一种综合性划分。这种综合划分能反映出自然区之间最大的差异。经济差异这部分内容主要从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讲述我国明显存在的地带性经济差异,并剖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以及我国为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三个地带间协调发展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本单元的知识与义务教育初中
5、地理的内容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如三大自然区在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方面的特征在初中地理中都有介绍,但初中地理这部分内容是分要素讲述,在本单元则是分区域讲述,把各要素落实在各区域上。所以说本单元中涉及的许多知识点都是以初中地理知识为基础的,是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提炼和综合。要学习好本单元的知识,需要对初中地理有关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本单元共分 4 课。自然差异部分 2 课,经济差异部分 2 课。重点就是抓住差异性,从差异中寻找制约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因素,为后面各单元做好知识准备。1 11 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我国的三大自然区一、本课主要是讲我国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存在的全国性地区差异。从全国来看,这样
6、的地区差异可划分为三个大自然区,每个自然区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这就是本课的重点。二、本课一开头,首先给出一张三大自然区的分布图,目的是通过图像先给学生一个感性的认识,初步了解三大自然区的位置和范围。周围的附图是三幅要素图,在这里放这几幅图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在高中阶段的前两年,学生学习的是部门地理的知识,而对初中阶段学习的有关中国区域地理的知识已有所淡忘,在这里给他们提供一个复习总结的图像材料。教师在讲述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时,要注意先引导学生复习我国地理要素的分布特点,这些特点在教材中已有概括,但篇幅较小,需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具体补充的内容可参照义务教育初中地理的有关教材、教参。第二,在这里,
7、仅给出地形、气温和降水这三个要素的分布,其他要素并没有一一给出,是考虑到这三个要素是划分三大自然区的主要参考依据,是学习我国区域差异所必需的配套知识。三、三大自然区是根据我国自然地理环境中最主要的地域差异来划分的,这些地域差异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纬度和海陆分布等地理位置的差异。地势轮廓及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气候最主要的特征,反映出来的是植被、土壤、地貌、水文等最主要特征的差异。自然历史演变的主要差异。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向的差异。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可操作性,教材中对两个方面差异的介绍做了删略,重点在三个方面。划分的依据也是综合这三个方面的数据,人为确定的一条界线
8、。四、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涉及到一个区域和界线问题。关于区域,可参照本书第十三单元,掌握其两大特性。整体性。每个自然区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差异性。虽然每个自然区都具有区域整体的特征,但三大自然区之间仍存在着差异,而且差异很大。关于界线,则需掌握这种划分界线的过渡性和非确定性。从教材正文和图中都体现有界线,但这个界线只是一个大致的界线。这个大致界线在某段可能会与某一个要素的等值线重合,也可能不与任何自然要素重合,尽管如此,该界线的确定仍是科学地依据上述曾提到的要素综合出来的。教师在讲授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将三大自然区的界线与所给三个要素的分布图进行比较,大致了解它们在
9、哪些地方重合或相近。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从科学性上说,应选取干燥度(K)作为划界指标。干燥度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简单说来,就是可能蒸发量与可能降水量的比值。一般选取 K=1.5 等值线来划分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但考虑到“干燥度”这一名词专业性太强,而且与年降水量 400 毫米等值线比较接近,故而在本课中选取 400 毫米等降水量作为代表性划界依据。有关干燥度的概念可见第七单元“参考资料”中的“荒漠化的气候分区”。青藏高寒区东部选取了 3 000 米等高线作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其科学原因是只有当海拔超过 3 000米后,才能打破近地面层行星风系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才能对湿润的夏季风
10、起屏障作用。五、关于东部季风区,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作以下几点说明和补充。1生物土壤。天然植被以森林为主,有一部分半湿润森林草原。动植物种类繁多,分布比较混杂,而且有不少是从中生代末及第三纪保存下来的古老种属。土壤发育古老,红色风化壳广布,长江以南尤为普遍。以红壤、砖红壤、棕壤为主,土壤多呈酸性反应。2新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上升幅度一般不大,海拔超过 2 000 米以上的山岭不多,完全没有现代冰川,绝大部分地面在海拔 1 000 米以下。在钦州郑州北京鸥浦一线以东,是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的地域,大部分地面在海拔 500 米以下,分布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广阔的堆积
11、平原,一些没入海中的山岭,露出于海面的部分,则成为分布于沿海的众多岛屿。3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常态的风化物质移动。水力侵蚀和堆积、溶蚀作用突出,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强盛,流水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等广泛发育。沿海还有波浪和潮汐的破坏和堆积作用。纬度较高和海拔较高的地方有冻裂现象,部分地域有风沙的搬运和堆积。4自然历史演变。由于第四纪冰期没有强盛而广大的冰川作用,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所受灾害甚小,因而生物种类繁多,分布较为混杂,并且有不少是从中生代末及第三纪保存下来的植物。土壤和其他疏松物质也未被冰川所破坏。六、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对教材的内容要补充说明以下几点。1生物土壤。植被稀疏低矮,种
12、属较少。大体由东往西,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动物多为旱生种类,生态适应性突出,特有种较多。在高山的垂直分带中,则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与之对应的土壤类型。土壤主要为钙层土和荒漠土,机械组成较粗,可溶性盐分较高,有机质含量较低。2水文。在平地径流和山地径流这两种径流中,补给来源为雨水及冰雪融水的山地径流是本区的主要水资源。3 新构造运动。在最近地质时期曾有显著的差别上升,大部分地域上升幅度不很大,形成了海拔 1 000米上下的高原和内陆盆地;一部分地域则上升幅度很大,形成了横亘于高原之中的山脉,天山海拔在 3 500米以上,阿尔泰山在 3 000 米以上,还有一些较低的山岭。高原
13、和内陆盆地之中,也有一些较低部分,例如准噶尔盆地有不少地域在 250500 米之间,吐鲁番盆地有我国大陆的最低洼处(艾丁湖155 米),内蒙古高原有不少盆地在 600700 米左右。高度超过 3 000 米的高山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较低的山地景观垂直分异不明显。4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下微弱的风化、物质移动、水力侵蚀和堆积,以及强大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沙漠和戈壁广泛分布。水力侵蚀在暴雨之后,也可能产生很强的破坏作用,地表风沙地貌广布。在高大的山岭中,以冰川作用以及冰缘条件下的寒冻风化作用为主。5自然历史演变。自中生代末期以来,即逐渐形成半干旱和干旱气候,现有植物大部分是周围山地
14、植物逐渐干旱化的结果。动植物种类都远较东部季风区少。第四纪初曾有过比较湿润的时期,有些地方古水系较发育。湖岸阶地的存在,也可以作为地质时期中气候向干旱变化的证据。七、关于青藏高寒区,要补充说明两点。第一,由于古冰川作用的影响以及化学风化非常微弱,成土母质的机械组成很粗,加之土壤的形成开始于第四纪冰川退却以后,年龄不长,土壤剖面一般发育很差,土层浅薄。第二,地貌外营力主要是比较强烈的物理风化与物质移动,以及冰川和流水的搬运与堆积,现代冰川和第四纪冰川作用广泛分布。八、列表比较是归纳多要素间同异的较好方法之一。为此,本课的“活动”安排了让学生就五个方面比较三大自然区的特点。这个表格比较简单,学生根
15、据所学知识,完全可以独立概括出来。1 12 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一、上一课重点是讲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全国性差异,本课的重点在于分区讲述各区内部的地区性差异。在不同的自然区内部,由于地区差异的主导性因素不同,地区性差异的变化规律也不同。在东部季风区,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纬度决定的热量条件,故呈现出南北方向的变化规律;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经度决定的水分条件,故呈现出东西方向的变化规律;在青藏高寒区,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高度决定的水热条件,故呈现出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二、主导性差异因素只是决定区内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惟一的因素。如在东部季风区,主导因素是热量条件
16、,但在北部地区,水分条件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作用不如热量条件明显。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除了水分条件这一主导因素外,在高大的山地上,也出现了随高度发生的变化;在西半部地区,由纬度决定的热量条件也影响了地理环境变化。在青藏高寒区,除了垂直方向的变化外,还体现了呈东南西北方向的水平变化。在这一课,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各个自然区内部的主要变化规律,因此在每一个大标题上,都点出了该区所要讲述的变化规律,如“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等。三、由于课时的限制,教材只能就每个自然区内部的主要差异,简明扼要地讲述各个自然地区的特点,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涉及到的有关界线,是依据主导性差异因素所选取的某一指标,如热
17、量指标或降水量指标。但应注意,正如上面所述的每一个自然区内部的主导性差异因素并不是惟一因素一样,在划界时,这一主导指标也不是划分的惟一指标,具体的分界线只能是与这一主导指标大致重合,不可能完全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界线与指标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变化的规律即可,不宜要求学生掌握界线的详细位置。四、在东部季风区,由于南北纬度跨度较大,可划分为四个自然地区。仔细对照这四个自然地区的名称,可发现每个地区的名称都体现了三个内容:位置、热量条件和湿润程度。热量条件的差异是这四个自然地区之间的典型差异,此外,次要的差异体现在湿润程度上。如东北和华北都是湿润、半湿润地区,究其原因,是因
18、为这两个地区的年降水量虽然大多在 400800 毫米之间,但由于温度条件较低,蒸发量相对较少,比较湿润。如按干燥度指标划分,这两个地区有一部分干燥度小于 1,属于湿润地区,故而这两个自然地区实际上既有半湿润地区,也有湿润地区。关于东部季风区,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1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日常意义上的东北地区不是一个概念。平常所说的东北主要指行政上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本课教材中所说的东北地区主体上是以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为主,包括辽宁省的北部和内蒙古的东部。此外,教材没有具体展开讲述这个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自然特征,教师应指导学生结合以前的知识基础和图 13,把课文中提出的特征落实在图上。
19、如东北地区周边所环绕的山地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也是东北的林业基地;中间广阔的平原是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东北的商品粮基地都分布在这两个平原上。这里的地带性植被是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地带性土壤除了黑土以外,还有黑钙土和沼泽土。2对照初中地理,可发现东部季风区的范围大致包括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而北、南方的分界线与华北、华中的分界线也基本一致,都在秦岭-淮河一线。由此,可把东部季风区的四个地区视为南、北方地区的细化,也足见秦岭-淮河在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中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一方面,诸多要素的等值线都分布在该线上,如 800 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最冷月均温 0 C 等温线等。另一方面,该线
20、南北两侧表现出的地理景观截然不同:界北地形比较完整,以大高原或大平原为主,界南地形则比较破碎,以盆地或丘陵为主;界北为落叶阔叶林,界南为常绿阔叶林;界北以旱作为主,主要作物为小麦,界南以水作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3如果对东部季风区的四个自然地区进行列表归纳总结,四个地区之间的差异将反映得更明显。地区气候带湿润程度植被特色土壤作物熟制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针叶、针阔混交黑土一年一熟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落叶阔叶林黄土两年三熟华中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红壤一年两熟华南热带湿润常绿阔叶雨林砖红壤一年三熟五、有关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特征,第七单元也涉及到,这里介绍的重点在于讲明草原地区与荒漠地区的差异之处,而这
21、种差异是由水份的多少来决定的。六、与其他两个大自然区不同,在青藏高寒区的内部没有再进行自然地区的划分,这是由青藏高寒区内部的差异特征决定的。本区虽然也有水平方向的差异,如文中说到的高原上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燥,但本区主要的地域性差异是以垂直差异为主的,如按海拔划分,将会出现很多地区单元,这不是本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我们只要求学生了解垂直变化的大致规律。有一点需要注意,本区内地域的垂直差异并不是机械的,在相对高度大的地区,垂直分异明显且繁杂;在相对高度小的地区,垂直分异则比较简单。1 13 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一、本课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主要讲述我国经济水平的区域差异。
22、三个经济地带基本上是按照1983 年国家计委在制定第七个五年计划时的提法。当时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目的是为了正确处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发展它们相互间的横向经济联系,逐步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层次不同、规模不等、各有特色的经济“网络”。从现状看,这种从沿海到内陆的经济差异也是客观存在,不可回避。教材在介绍我国经济水平的差异时,引用三个经济地带的提法,但着眼点不在讲经济区划,而是讲经济差异,目的是让学生对我国这方面的国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这种差异是由历史、自然和社会等因素造成的,以及未来三个地带协调发展
23、的趋势。二、关于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应要求学生能落实在地图上。从图 19 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带包括了所有的沿海省、市、区,西部和中部的分界线在南段基本上呈南北向,北段是内蒙古的西界。通过读图来划分,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全国行政区划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了死记硬背。至于面积和人口所占的比重,具体数据不需记,只要求学生了解在各地带内面积和人口占全国比重的差异即可:东部和中部人口比重均大于面积比重,而以东部这两个比重的差异为最大;西部人口比重小于面积比重。三、我国最显著的地带性经济差异,反映在教材中所讲述的两个方面:经济水平和发展速度,这都需要用数据来说明问题。如果单纯用各地带的国内生产总值来比较经
24、济水平,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为此,教材中采用了人均指标,以增加可比性。从表 11 中可以看到,东西地带国内生产总值的人均差异比总量差异要小一些,也更切合生活的实际。至于具体的数值,因为每年都有变化,不要求学生去记忆。在讲述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时,教师需要强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性。速度代表了地区的活力,落后地区只要有较高的速度,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比较容易缩小的。为了更好地理解发展速度的重要性,教师甚至可以通过定量计算的演示来讲授。图 110 反映的是各地带经济发展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可通过引导学生回答图下的问题来理解。由图可以看出,三个地带的 GDP 都在增长,但东部地带增长最快,
25、西部地带增长最慢;19801999 年,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一直在拉大,说明了各地带发展速度的不一致。四、对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起影响作用的因素很多,有区位因素、资源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影响等多方面,课文中主要归纳为两个方面来讲述:一个是自然因素,另一个是社会和经济因素。对这个内容,有以下两点说明。1对自然因素的地带性差异,要结合前面两课中讲到的中国自然区域差异来理解。虽然这两种区域涉及的范围有一定出入,但仍可看出各地带的自然条件各有优势和劣势,这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关于这一点,只要求学生了解经济的发展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存在也如自然条件差异的存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地理 电子 教材 选修 第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