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烟气治理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本).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广东工业烟气治理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工业烟气治理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本).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 /广东工业烟气治理设备项目商业计划书目录第一章 市场预测7一、 行业概述7二、 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7三、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8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13一、 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3二、 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17三、 行业壁垒18四、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9第三章 项目基本情况21一、 项目概述21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23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25四、 资金筹措方案25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25六、 原辅材料及设备26七、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26八、 环境影响26九、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27十、 研究范围27十一、 研究结论28十二、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8
2、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8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31一、 公司基本信息31二、 公司简介31三、 公司竞争优势32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34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34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35五、 核心人员介绍35六、 经营宗旨37七、 公司发展规划37第五章 建筑技术分析43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3二、 建设方案44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4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4第六章 产品规划与建设内容46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6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6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6第七章 运营管理48一、 公司经营宗旨48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8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49四、 财务
3、会计制度53第八章 发展规划分析56一、 公司发展规划56二、 保障措施60第九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63一、 人力资源配置63劳动定员一览表63二、 员工技能培训63第十章 原辅材料供应66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66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66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评价68一、 编制依据68二、 防范措施69三、 预期效果评价73第十二章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75一、 编制依据75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76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6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77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78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78七、 营运期环境影响79八、 环境管理分
4、析80九、 结论及建议81第十三章 项目节能方案83一、 项目节能概述83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84能耗分析一览表85三、 项目节能措施85四、 节能综合评价88第十四章 进度计划方案89一、 项目进度安排89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89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90第十五章 投资计划91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91二、 建设投资估算91建设投资估算表93三、 建设期利息9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3四、 流动资金94流动资金估算表95五、 项目总投资9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6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7第十六章 经济效益分析99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9营业收入、税
5、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0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01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0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3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6三、 偿债能力分析10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8第十七章 风险防范110一、 项目风险分析110二、 项目风险对策112第十八章 总结评价说明115第十九章 附表116建设投资估算表11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7流动资金估算表11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1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2无形资产和
6、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4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市场预测一、 行业概述工业烟气治理行业是国家环保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大气污染物进行脱除治理。我国的烟气治理按行业属性可分为火电行业和非电行业烟气治理两大类。电力行业烟气治理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陆续有行业标准颁布,随着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年-2
7、020年)(2014)、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2015)等政策的持续推动,电力行业烟气治理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末,煤电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率已达80%,全国8.1亿千瓦的燃煤机组基本达到天然气排放水平,电力行业烟气治理接近尾声。与电力行业持续减排相比,非电行业对我国大气污染排放贡献越来越大。非电行业主要包括钢铁、焦化、水泥、玻璃等行业,我国上述行业的产量均占世界的50%以上,污染治理的基数大,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的排放量占全国3/4以上。随着电力行业烟气治理接近尾声,非电行业烟气治理将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二、 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1、周期性工业
8、烟气治理行业面向下游工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但由于应用的下游客户主要为钢铁、焦化等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受宏观经济政策、经济运行周期的影响较大,导致烟气治理服务可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征。2、区域性烟气治理行业的业务区域由工业企业产线分布情况决定,下游产业主要为钢铁、焦化等资源密集型产业,其项目地点多处于矿石、煤炭等资源丰富地区,如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等。另一方面,受国家环保政策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因此,受资源分布不平衡、各地大气污染状况和治理要求不同的影响,工业烟气治理行业的业务发展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3、季节性烟气处
9、理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但工程建设大部分是露天施工,季节性施工暂停、雨季以及节假日的停工等因素,可能对工程建设进度产生一定影响。运营业务则主要根据下游产业的生产排放情况进行结算,受季节影响较小。三、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行业机遇(1)国家政策鼓励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烟气治理行业的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政策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
10、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大气污染治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随着电力行业烟气治理的逐步完成,政策重心也开始向钢铁行业倾斜。2019年4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路线明确、标准大幅趋严,钢铁行业成为蓝天保卫战的下一个重要战场。2020年1月,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冶金环保专业委员会即组织编制了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技术指南,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技术路线选择、工程设计施工、设施运行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参考,保障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的快速推进。2017年8月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针对目前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行过程中,污染治
11、理责任不明晰的问题,实施意见明确界定了污染治理责任,指出排污者承担污染治理主体责任,第三方治理单位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排污单位的委托要求,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合同约定的污染治理责任,从政策层面明确了责任划分,支持和引导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因此,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将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2)下游行业盈利改善保障环保投资力度对生产企业而言,烟气治理会增加大量的环保投入,而钢铁等周期性行业受限于产能过剩、宏观经济下行等因素的影响,盈利能力恶化导致环保进程受阻。随着2016年供给侧改革开启以来,钢铁市场价格持续走高,钢铁板块盈利能力普遍获得改善。2018年,钢铁板块上市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12、1,014.62亿,销售净利率达7.25%,均为近几年最佳水平,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3)法律体系与监管制度日益完善201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通过修订,对立法理念、基本制度、监管模式、政府责任、环境执法、环境责任等诸多方面都做了改进与革新。201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通过修订,对大气污染预防、重点领域防治、区域治理等方面制度进行了完善,进一步明晰了政府职责范围、明确相关部门监管职权、健全对生产经营者的监管等。环境监管制度方面,国家已逐步完成环保督察制度、党政干部环保责任追究办法、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排污许可证制度等的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并解决环
13、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法律体系与监管制度的日益完善将有力保障业的良性发展。2、行业挑战(1)资本实力不足,融资方式单一工业烟气治理行业项目投入大,存在一定的项目周期,对企业的资金实力要求较高。行业内大多数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资金实力有限,且融资渠道主要为银行,融资规模有限,资本实力不足制约着行业的发展。(2)人才相对缺乏工业烟气治理是高度非标准化和定制化的服务,服务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施工条件、排放烟气的规模、成分等诸多因素,这要求相关人员既要具备环保工程相关技能,还要对下游产业的生产条件、工艺、烟气特征等有足够的了解,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同时,随着工业烟气治理行业的发展,将不断向玻璃、水泥、砖瓦等
14、更多的非电领域渗透,细分行业多、工艺差别大,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综合性人才仍相对缺乏。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一、 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大气污染现状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是重要构成之一,2017年煤炭消费量达38.57亿吨,其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是雾霾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还是酸雨中酸性物质硫酸及硝酸的主要来源,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作为全球雾霾和酸雨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中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污染状况有所好转,但大气污染治理仍旧不容松懈。2、非电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随着电力行业烟气治理的
15、基本完成,非电行业烟气治理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非电行业主要包括钢铁、焦化、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砖瓦等,涉及行业较多,与电力行业相对单一稳定的烟气工况相比,排放温度、烟气量、烟气工况特性等均存在很大差异,对排放标准、技术路线等亦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非电行业的烟气治理尚处于发展初期,但随着国家对非电行业烟气污染物减排政策持续推进、技术不断成熟,非电行业烟气治理作为大气环境治理的重点,市场需求将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3、钢铁行业成为非电行业烟气治理的首个重点领域随着电力行业烟气治理的基本完成,非电行业烟气治理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16、此后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于2019年4月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钢铁行业成为非电行业烟气治理的首个重点领域。意见一方面提出到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力争60%左右能完成改造,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同时,意见对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与现行的2012版标准相比趋严70%以上。明确的时间表、严格的排放标准将催生大量烟气治理需求,已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成功案例的烟气治理企业将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4、钢铁行业烟气治理可借鉴电力行业经验,但提出更
17、高技术要求电力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从2014年开始实施,到目前改造已基本完成。与电力行业相比,钢铁行业在企业性质、行业集中度、盈利能力等多方面均具有相同特征,钢铁行业烟气治理将有望借鉴电力行业的成功经验,得到快速发展。具体而言,首先在企业性质上,电力行业多为央企且主要集中在五大电力集团,易于监管,钢铁行业同样以央企、国企为主,行业集中度高。其次,由于烟气治理将增加额外的环保投入,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改造期间电力行业一直具有相对较好的盈利能力,而钢铁行业在经过供给侧改革之后,盈利能力从2016开始已持续好转。第三,在实施动力方面,电力行业存在超低排放改造补贴,钢铁行业尽管没有直接补贴,
18、但由于绿色限停产(即未达标企业优先被限停产)、差别化电价等政策的存在,钢铁企业亦具有较强的实施动力。但与电力行业相比,钢铁行业烟气成分更复杂,除含有SO2、NOx和粉尘外,还含氯化氢、氟化氢、一氧化氮、二噁英、重金属等强腐蚀、强粘结性污染物。同时,受工况、原固体燃料、溶剂成分、系统漏风、矿石与燃料选择及配比不同等多因素交叉影响,存在排放温度变化范围大、烟气量波动范围宽且分布不均匀、烟气含氧量与含水量高,SO2与NOx平均浓度较低且变化范围比较大等问题。因此,与电力行业相对单一稳定的烟气工况相比,钢铁行业烟气治理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5、第三方专业化运营成为行业发展趋势烟气处理设施的运营稳定性直
19、接影响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若烟气处理设施运营不稳定导致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客户可能会面临罚款、停产、关停等处罚,对其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而随着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等政策的实施,排放标准大幅趋严,对环保设施运营要求不断提高,工业企业需投入的人员、精力也不断增加,“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引入第三方专业化运营将成为发展趋势。同时,环保部于2017年发布了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从政策层面明确了责任划分,支持和引导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对于项目案例多、运营周期长的第三方专业化运营服务商而言,反应温度控制、工艺参数调试、应急状况处理等操作及维护经验丰富,能够对原料、备品备件等进
20、行集中化采购,发挥规模优势,并对运营流程实现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因此,优质的第三方专业化运营服务商的引入,既能确保烟气治理设施的稳定运行,有效保障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又能降低工业企业的烟气治理运行成本。因此,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第三方专业化运营将成为工业烟气治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业务布局早、服务案例多、运营周期长的烟气治理环保企业将在未来第三方运营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6、与工业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将成为运营服务的发展方向随着工业企业烟气排放标准的大幅提高,工业企业对于环保设施的运行稳定性要求更高,通过工业物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够对生产过程中的烟气污染源及脱硫、脱硝、除尘等各环节进
21、行全流程控制,实现排放数据实时监控、排放出口远程控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预防等功能,有效提高环保设施运行效率与稳定性。工业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对于环保设施运营的精细化管理、运营效率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对水、电等能源消耗数据进行检测、收集、分析,反应能耗与运营效率对应关系,在保障运营效率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同时,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多现场数据交互和对比,深入挖掘业务数据价值,推动环保工艺优化,提升客户数据服务能力,建立以数据驱动业务发展的良性机制,将成为第三方运营服务的发展方向。二、 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工业烟气治理主要是对烟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烟粉尘进行脱除处理,即脱硫、脱硝和除尘。1、脱硫
22、技术脱硫技术较多,根据脱硫过程是否加水和脱硫产物的干湿形态可分为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三大类。(1)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湿法烟气脱硫是指运用液体吸收剂在湿式脱硫塔内反应吸收烟气中的SO2,是一种脱硫和产物处理均在湿态下的烟气脱硫技术。(2)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半干法烟气脱硫中,脱硫剂会在水的参与下进行反应,吸收烟气中的SO2,反应过程中水会被蒸发,脱硫产物仍以干燥状态排出。(3)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指脱硫剂在干燥状态下进行反应,吸收烟气中的SO2,且最终脱硫产物以干燥状态排出。2、脱硝技术我国烟气脱硝普遍采用的技术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和选择性非催化
23、还原法(SNCR),此外还包括活性炭吸附等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3、除尘技术除尘是指从烟尘、粉尘等含尘气体中将颗粒物进行去除,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除尘技术包括电除尘、袋除尘、电袋复合除尘等。三、 行业壁垒1、技术壁垒烟气治理工程主要依附于客户的主体工程之上,工程设计、实施需要综合考虑主体工程的特点、施工条件、排放烟气的规模、成分等来进行设备选型、工艺路线制定等,具有较高的定制化程度,对服务商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要求较高。随着国家环保标准不断提高和环保政策不断趋严,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能否掌握先进的烟气治理技术是进入该行业的重要壁垒之一。2、资质壁垒从事烟气治理工程服务需要具备相应的业务资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 工业 烟气 治理 设备 项目 商业 计划书 模板 范本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