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测量技术新发展.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气测量技术新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测量技术新发展.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气测量技术新发展电气测量技术新发展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0页第11章 电气测量技术新发展l11.1 误差修正技术l11.2 传感器自评估技术l11.3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l11.4 DSP技术在测量系统中的应用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0页11.1 误差修正技术l我们从时间角度,把误差分为我们从时间角度,把误差分为静态误差静态误差和和动态误差动态误差。静态误差包括通常所说的静态误差包括通常所说的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和和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动态误差又可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动态误差又可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11.1.1 系统误差的数字修正11.1.2 动态误差的实时补偿 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0页11.1.
2、1 系统误差的数字修正l提高传感器动态响应的快速性,可以从两提高传感器动态响应的快速性,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方面入手:一是在传感器本身想办法,改变传感器的结构、一是在传感器本身想办法,改变传感器的结构、参数和设计。参数和设计。二是在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后续处理方面想办法,二是在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后续处理方面想办法,设计用于动态补偿的模拟或数字滤波器设计用于动态补偿的模拟或数字滤波器(通常通常称为动态补偿器称为动态补偿器),对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校正,对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校正,改善其动态性能。传感器动态补偿器设计的方改善其动态性能。传感器动态补偿器设计的方法有零极点配置法、系统辨识法和神经网络方法有零极点配置法
3、、系统辨识法和神经网络方法等法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0页1 零极点配置法零极点配置法例如,对于一个属于二阶系统的传感器,其传递函数为: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0页(1)一阶模型的补偿器一阶模型的补偿器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可以等效为一阶系统设计动态补偿器为:经过动态补偿后,等效系统(传感器和补偿器的组合)为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0页(2)二阶模型的补偿器二阶模型的补偿器设传感器为二阶系统,其传递函数为有两种方法构造补偿器:第一种是将传感器的零极点全部消去,换上合适的极 点,此时,补偿器为:等效系统为 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0页对 进行变换,得:第二种方法是替换传感器的极点,不动零点
4、。补偿器为 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0页两种方法比较两种方法比较l这两种方法的效果相当。但是,第一种方这两种方法的效果相当。但是,第一种方法得出的补偿器是三阶非齐次模型;第二法得出的补偿器是三阶非齐次模型;第二种是二阶齐次模型,较易实现,更为可靠。种是二阶齐次模型,较易实现,更为可靠。用零极点配置法设计补偿器,要依据传感用零极点配置法设计补偿器,要依据传感器的模型,所以,对传感器建模精度有一器的模型,所以,对传感器建模精度有一定要求,但是,并不严格。由于人为控制定要求,但是,并不严格。由于人为控制极点,补偿效果非常明显。对于高阶系统,极点,补偿效果非常明显。对于高阶系统,一可以采用降阶的方法去
5、近似处理;二可一可以采用降阶的方法去近似处理;二可以用低阶补偿器去校正。以用低阶补偿器去校正。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40页2.系统辨识设计方法系统辨识设计方法l(1)理想的动态响应理想的动态响应设等效系统为一阶系统:设等效系统为二阶系统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40页(2)设计步骤设计步骤l把传感器的阶跃响应作为补偿器的输入,把传感器的阶跃响应作为补偿器的输入,把等效系统的理想阶跃响应作为补偿器的把等效系统的理想阶跃响应作为补偿器的输出,用最小二乘辨识方法建立补偿器的输出,用最小二乘辨识方法建立补偿器的模型。如果对传感器做阶跃响应法标定不模型。如果对传感器做阶跃响应法标定不方便,没有传感器的阶跃
6、响应数据,可以方便,没有传感器的阶跃响应数据,可以依据其它标定方法的数据,建立传感器的依据其它标定方法的数据,建立传感器的模型,再计算出传感器的阶跃响应模型,再计算出传感器的阶跃响应 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40页11.2 传感器自评估技术l1121 问题的提出l1122 基本定义l1123 应用举例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0页1121 问题的提出l传感器受本身工作原理的限制、设计和制造方面的传感器受本身工作原理的限制、设计和制造方面的不足以及外界环境的干扰,使得其输出的测量结不足以及外界环境的干扰,使得其输出的测量结果有时不够准确和不可信。为了保证传感器测量果有时不够准确和不可信。为了保证
7、传感器测量的质量和输出数据的可信,和英国科学家提出了的质量和输出数据的可信,和英国科学家提出了传感器自评估这一新的概念,指出传感器应该利传感器自评估这一新的概念,指出传感器应该利用各种可用的信息,通过分析原始数据、测量值用各种可用的信息,通过分析原始数据、测量值和辅助信号等,对自身的状态和性能做出一个内和辅助信号等,对自身的状态和性能做出一个内部的评估,给出有效测量数据,即当前测量值的部的评估,给出有效测量数据,即当前测量值的最佳估计和有效度指数。最佳估计和有效度指数。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40页1122 基本定义l它的输出有:被评估的测量值它的输出有:被评估的测量值(Validated M
8、easurement Value,缩写为缩写为VMV)、被评估的不确、被评估的不确定度定度(Validated Uncertainty,缩写为缩写为VU)、测量值状、测量值状态态(Measurement Value Status)和设备状态。和设备状态。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40页1123 应用举例l传感器自评估技术已经在热电偶、溶解氧传感器自评估技术已经在热电偶、溶解氧传感器、科氏力质量流量计、涡街流量计传感器、科氏力质量流量计、涡街流量计和差压式流量计等中得到了应用。和差压式流量计等中得到了应用。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40页113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l11.3.1 基本概念l11.3.2
9、 融合方法l11.3.3 应用举例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40页11.3.1 基本概念l1.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就是像人脑综合处理信息一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就是像人脑综合处理信息一样,充分利用多个传感器的资源,通过对这些样,充分利用多个传感器的资源,通过对这些传感器及其观测信息的合理支配和使用,把多传感器及其观测信息的合理支配和使用,把多个传感器在空间或者时间上的冗余或者互补信个传感器在空间或者时间上的冗余或者互补信息以某种准则来进行组合,以获得被测对象的息以某种准则来进行组合,以获得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和描述。一致性解释和描述。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40页l2.基本定义基本定义比较
10、全面的定义关于概括为:采用计算机技术,比较全面的定义关于概括为:采用计算机技术,对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多传感器信息资源,按照对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多传感器信息资源,按照一定准则加以分析、综合、支配和使用,获得一定准则加以分析、综合、支配和使用,获得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以完成所需的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以完成所需的决策或者评估。决策或者评估。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40页3.发展过程发展过程l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高炮火控系统中同时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高炮火控系统中同时使用了雷达和光学传感器。了雷达和光学传感器。l上个世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研究受到年代初,多传感器
11、数据融合的研究受到更多学者的注意,相应的理论和技术也在孕育中。更多学者的注意,相应的理论和技术也在孕育中。l1984年美国成立了数据融合专家组,并把数据融合列为年美国成立了数据融合专家组,并把数据融合列为重点研究开发的重点研究开发的20项关键技术之一。项关键技术之一。l1998年,在机器人领域颇有影响的一些国际学术会议、年,在机器人领域颇有影响的一些国际学术会议、期刊都推出了传感器数据融合的专辑,自此,这一方向期刊都推出了传感器数据融合的专辑,自此,这一方向的研究变得十分活跃。的研究变得十分活跃。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40页4.主要作用主要作用l(1)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与一个传提高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气 测量 技术 新发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