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课件.ppt





《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第1页,此课件共35页哦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第2页,此课件共35页哦什么样的行为可以称为教育?一、教育概述(一)、教育的含义1、字面含义:教教:意为养育、生育、抚养、培养。育:育:意为训诲、教化。意为训诲、教化。第3页,此课件共35页哦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最早将“教”和“育”合在一起。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第4页,此课件共35页哦什么样的行为可以称为教育?2、教育的现代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指:有目的地影响或增进人们身心发展的一切社会活动。第5页,此课件共35页哦什么样的行为可以称为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
2、校教育,即由专门机构,专职人员承担的、专门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一种社会活动。我们在此专门研究的是狭义的教育,也即学校教育。第6页,此课件共35页哦关于学校n大约在公元前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n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日校,教也。”还有“序”,又分“东序”、“西序”,前者为大学,在国都王宫之东,是贵族及其子弟入学之地;后者为小学,在国都西郊,是平民学习之所。n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
3、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第7页,此课件共35页哦关于学校n周代,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同共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塾即门外舍也,由于人们朝夕出入,受教于此,塾便成了学校的代称;以此类推五百家为党,设痒;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设序;而天子之都及诸侯国则设学。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或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n后来,人们专用塾称呼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庠、序成了乡学之名。学则和校合并,成为教育机构的通称,一直沿用
4、到现在。第8页,此课件共35页哦教育有哪些必不可少的要素?(二)教育的要素1、教育者2 2、学习者3 3、教育措施: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措施: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几个要素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具有合目的性,几个要素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具有合目的性,在教育的过程中缺一不可。在教育的过程中缺一不可。第9页,此课件共35页哦教育构成要素关系图: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学习者教育者第10页,此课件共35页哦教育内容n教育内容与课程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教育内容体现为每门课程所包括的内容。第11页,此课件共35页哦课程定义n1把课程作为教材n2把课程视为科目和学科n3课程是学程的内容n4课程是在学校领导下给
5、学习者提供的学习计划,是培养人的蓝图n5课程是在学校领导下学习者获得的全部教育性的经验。第12页,此课件共35页哦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多种含义;主张以儿童为中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教育改革运动既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又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第13页,此课件共35页哦课程类型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合成课程。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中。核心课程核心课程也称为问题课程,主张以人类的基本活动为中心;要求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
6、活动。由近及远、逐步扩展的顺序呈现教学内容。如“环境保护”课程。第14页,此课件共35页哦课程类型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课外活动。潜在课程潜在课程指的是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第15页,此课件共35页哦课程改革具体目标:改革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
7、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改革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改革教材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脱离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倾向,深化教材多样化的改革,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第16页,此课件共35页哦n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n改革评价考试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n改革过于集中的课程
8、管理政策,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第17页,此课件共35页哦教育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三)、教育起源的四种学说1、劳动起源论:苏联,教育家、劳动起源论:苏联,教育家认为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认为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劳动的过程中人类出于生产劳动的需要,由年劳动的过程中人类出于生产劳动的需要,由年长的人向青年一代传授生产知识、劳动技能、长的人向青年一代传授生产知识、劳动技能、礼仪、风俗习惯的过程,即教育的过程。自有礼仪、风俗习惯的过程,即教育的过程。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教育存在。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教育存在。教育首先产生于劳动与生活中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教育 教育学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