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精选PPT.ppt
《中医适宜技术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适宜技术精选PPT.ppt(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中医适宜技术第1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刮痧疗法刮痧疗法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在人体一定的部位反复刮动,磨擦患者某处皮肤,使局部皮肤充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系一种纯自然疗法。刮痧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即“刮痧”疗法的雏形。第2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他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可以阻塞人体的脉络、气血,使气血流通不畅,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时候,就阻塞络脉,使
2、络脉的气血不通。这些毒邪越深,郁积得越厉害,发病就越剧烈,对于这种情况,就必须采取急救的措施,即可以用刮痧放血的办法来诊疗。第3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刮痧的作用原理刮痧的作用原理a a调整阴阳调整阴阳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b b活血祛瘀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血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c c舒筋通络舒筋通络 刮痧疗法主要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另外,在刮痧工具直接刺激下,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第三是通过刮痧板的作用使
3、紧张或痉挛的肌肉得以舒展,从而消除疼痛。同时,刮痧还具有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健脾和胃作用,既可治病又可保健。第4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刮痧板的形状有:椭圆形、方形、缺口形、三角形、梳形等。刮痧板的材料有:瓷器类、金属类、生物类、水牛角、玉石等为材料制做的刮痧板等。第5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刮痧介质的种类和作用刮痧介质的种类和作用刮痧油 选中草药与医用油精炼而成,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解肌发表、透痧止痛、滑润肌肤等作用。适用于成人,刮痧面积大,皮肤干燥者。刮痧乳 选择天然植物所合成。有改善血液循环,促新陈代谢等作用。宜于儿童、面部刮痧时。第6页,讲稿共105张,创作
4、于星期一 刮痧的操作方法刮痧的操作方法 1 1握持刮痧板法握持刮痧板法 一般为单手握板,将刮痧板放置掌心,一侧由拇指固定,另一侧由食指和中指固定,或由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固定。第7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2 2刮痧的次序刮痧的次序 总原则为先头面后手足,先胸腹后背腰,先上肢后下肢。(1)全身刮顺序 头、颈、肩、上肢、胸腹、背腰及下肢;(2)局部刮顺序 颈部刮从头、颈、肩到上肢;肩部刮从头、颈、肩上、肩前、肩后到上肢;背腰刮从背腰部正中、脊柱两侧到双下肢。第8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3 3刮痧的方向刮痧的方向 总原则为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尽可能拉长距离。头部用梳头法,由
5、前向后;面部由正中向两侧、下颌向外上;胸部正中由上向下,肋间则应由内向外;背腰、腹部应由上向下,由内向外扩展;四肢宜向末梢方向刮拭。第9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4 4刮痧的手法刮痧的手法(1 1)补泻法)补泻法a a补法补法 刮痧板按压的力度(量)小,刮拭速度慢,刮拭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适于体弱多病,久病虚弱之虚证、对疼痛敏感者;b b泻法泻法 刮痧板按压的力度(量)大,刮拭速度快,刮拭时间相对较短。适于身体强壮,疾病初期之实证,骨关节疼痛者。c c平补平泻法平补平泻法 介于补泻法之间,刮痧板按压的力度和速度适中,时间因人而异。适于虚实夹杂、尤宜于亚健康人群或慢性病者。第10页,讲稿共1
6、05张,创作于星期一(2)(2)按力量大小分类按力量大小分类 a a轻刮法轻刮法 刮痧板接触皮肤下压刮拭的力量小,无疼痛及不适感,仅皮肤出现微红色,无瘀斑。适于年老体弱、疼痛敏感部位、虚证者。b b重刮法重刮法 刮痧板接触皮肤下压刮拭的力量较大,以能承受为度。适于腰背,部分脊柱两侧、下肢软组织较丰富处,青壮年体质较强、实证、热证者。第11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3)(3)按移动速度分类按移动速度分类 a a快刮法快刮法 刮拭的频率在每分钟30次以上.。主要用在刮拭背部、四肢及急性外感病,体质强壮者。b b慢刮法慢刮法 刮拭的频率在每分钟30次以内。适于体质虚弱者,主要用在刮拭头面部、
7、胸腹部、下肢内侧等处。第12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4)(4)按刮拭方向分类按刮拭方向分类 a.a.直线刮法直线刮法 又称直板刮法。适于身体较平坦,如背、胸腹、四肢部位。b.b.弧线刮法弧线刮法 多循肌肉走行或根据骨骼结构特点而定。适于胸背部肋间隙、肩关节和膝关节周围等部位。第13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5)(5)按刮痧板接触体表部位分类按刮痧板接触体表部位分类 a a摩擦法摩擦法 将刮痧板与皮肤直接紧贴,或隔衣布进行有规律的旋转移动,或直线式往返移动,产生热感。适于麻木、发凉或绵绵隐痛部,如肩胛内侧、腰部、或刮痧前使人放松。b b梳刮法梳刮法 从前额发际、双太阳穴处向后发
8、际处,做有规律的单方向刮拭,与头皮呈45角,动作轻柔和缓。如梳头状,由此得名。适于头痛、头晕、疲劳、失眠和精神紧张等。第14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 c c点压法点压法 又称点穴手法。用刮痧板之边角直接点压穴位,力量渐加重,以能承受为度,保持数秒后快速抬起,重复5-10次。适于肌肉丰满处的穴位,或刮痧力量不能深达,或不宜直刮的骨骼关节凹陷部,如环跳、委中、犊鼻、水沟、和背部脊柱棘突之间等。d d按揉法按揉法 在穴位处行点压按揉,点下后做往返来回或顺逆旋转。操作时应紧贴皮肤下滑动,每分钟按揉50-100次。适于太阳、曲池、足三里、内关、太冲、涌泉、三阴交等穴。第15页,讲稿共105张,创
9、作于星期一 e e角刮法角刮法 使用角形板或让板的棱角接触皮肤与体表成45,自上而下或由里向外刮拭。要求灵活,不生硬,避免用力过猛损皮肤。适于四肢关节、脊柱两侧经筋部、骨突周围、肩部穴,如风池、内关、合谷、中府等。f f边刮法边刮法 将板的长条棱边,与体表接触成45角进行刮拭。适用于大面积部位,如腹、背和下肢等。第16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5 5刮痧的适应症刮痧的适应症 既能治疗内科病,又能治疗外科、骨科疾病,同时也能治疗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有人统计能治疗十一大类400多种病症。典型的如: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第17
10、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穴位贴敷疗法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选用某些特定药物,用介质(如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撒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第18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 从针灸学角度看穴位贴敷疗法属于灸法的延伸,多选用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窜特性的药物,具有一定的“发泡疗法”特征。常用于久咳久喘、腹泻、痹证、喉瘖病、口疮、小儿遗尿等方面的病证
11、。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典型代表,具有方便、效佳、价廉、副作用小等特点。第19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 贴敷方法贴敷方法 1.贴法:贴法:将已制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然后外敷胶布粘贴;或先将药物置于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腧穴进行粘贴。巴布剂、硬膏剂可直接将巴布剂或是硬膏中心对准穴位贴牢即可。适用于膏药、巴布剂、丸剂、饼剂、磁片的腧穴贴敷。2.敷法: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敷在穴位上,外复塑料薄膜,并以纱布,医用胶布固定即可。适用于散剂、糊剂、泥剂、浸膏剂的腧穴贴敷。注意:注意: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第20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 填法:填法
12、:本法仅用于神阙穴,将药膏或药粉填于脐中,填药量据病症,年龄及药物而定,填药时间隔日或隔二日一次。熨敷法:熨敷法:有二法,一为用治疗药物切粗末炒热布包,乘热外敷穴位;二为在敷贴的同时,予以加热。此法将药物作用和温热作用结合在一起。第21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 覆法:覆法:指用较多量药物的生药剂、糊剂或药饼,覆盖于病灶(包括体表病灶反应区),之上,加盖塑料薄膜,用纱布、胶布固定。覆法用药部位较大,故多用于阿是穴。涂法:涂法:亦称擦法,将药汁、药膏、药糊等涂擦于穴区。也包括用毛笔或柿棉莶浸湿后略蘸药粉涂敷于穴区。此法用药量少,适于小儿或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的药物敷涂。第22页,讲稿共105
13、张,创作于星期一 滴法:滴法:将药汁根据病情需要温热或置凉后,一滴滴徐徐滴入穴区,以达到治疗目的。此法多用于神阙穴。叩法:叩法:以特制的药捧,蘸药汁点叩穴区,可反复施行。具有敷贴药物和机械刺激的双重治疗作用。第23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 离子透入法离子透入法:即在敷贴药物的同时,上加电极板,通以直流电,使药物离子透入体内,加强敷贴的治疗作用。此法近几年来,在大陆有推广之势。掺法:掺法:指将药物研细,取少量掺在膏药(一般指硬膏药或膏药胶布)上,再贴敷穴位的一种方法。由于膏药或膏药胶布,均系固定药方配制而成,通过掺加药物,有利于辨证施治,提高疗效。第24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操
14、作方法操作方法 体位选择:体位选择:应用穴位贴敷进行保健时,应根据所选穴位,采取适当体位,使药物能敷贴稳妥。贴敷局部皮肤的准备:贴敷局部皮肤的准备:贴敷部位(穴位)常规消毒。贴药前,定准穴位后,通常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或用75%乙醇棉球行局部消毒。第25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 贴敷药物的固定:贴敷药物的固定:为了保证药物疗效的发挥,对于所敷之药,无论是糊剂、膏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地固定,以防止药物移动或脱落。第26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 贴敷时间贴敷时间 根据疾病种类、药物特性以及身体状况而确定贴敷时间。一般情况下老年、儿童、病轻、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宜短,出现皮肤过敏
15、如瘙痒、疼痛者应即刻取下。1.刺激性小的药物每次贴敷4-8小时,可每隔1-3天贴治一次。第27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 2.刺激性大的药物,如蒜泥、白芥子等,应视患者的反应和发泡程度确定贴敷时间,约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多在1-3小时);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药,或改用其他有效腧穴交替贴敷。第28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 3.敷脐疗法每次贴敷的时间可以在3-24小时,隔日1次,所选药物不应为刺激性大及发泡之品。4.冬病夏治贴敷从每年夏日的初伏到末伏,一般每7-10天贴1次,每次贴3-6小时,连续三年为一疗程。第29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注意注意异常情
16、况及处理异常情况及处理贴敷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绷带固定药物。小儿皮肤娇嫩,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贴敷时间也不宜太长。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第30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 贴敷后局部皮肤可出现潮红、轻微红肿、小水泡、微痒、烧灼感、色素沉着等情况,均为药物的正常刺激作用,不需特殊处理,但应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不要搓、抓局部,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第31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 贴敷药物后,局部出现热、凉、麻、痒或轻度疼痛属正常现象
17、,如贴敷处有烧灼或针刺样剧痛,难以忍受时,可提前揭去药物,及时终止贴敷。皮肤过敏可外涂抗过敏药膏,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瘙痒现象,立即停药,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第32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 皮肤出现小水泡,可表面涂以甲紫(龙胆紫)溶液,任其自然吸收。水泡较大者,可先用消毒针从水泡下端挑破,排尽泡液,或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出泡液,然后涂以龙胆紫溶液收敛,破溃水泡处也可涂以消炎软膏,外用消毒敷料包扎,以防感染。如果水泡体积巨大,或水泡中有脓性分泌物,或出现皮肤破溃、露出皮下组织、出血等现象,应到专业医院对症治疗。第33页,讲稿共105
18、张,创作于星期一常见病症的穴位贴敷疗法常见病症的穴位贴敷疗法 1.1.发作日久的虚寒型咳嗽、喘证、哮病、肺胀等肺系疾病:发作日久的虚寒型咳嗽、喘证、哮病、肺胀等肺系疾病:治法:温经散寒 药物:白芥子21g,元胡21g,细辛12g,甘遂12g 取穴:主穴:肺俞、心俞、膈俞;加减:喘息严 重者加定喘;冬季反复感冒者加大椎;咳 嗽痰多者加脾俞;肾不纳气动则气喘者加 肾俞;喉中痰鸣难以咯出者加天突。本法还可用于虚寒型的过敏性鼻炎。第34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 2.2.感冒:感冒:治法:疏风解表 方法:薄荷泥涂擦法(太阳、迎香、合谷)蒜泥贴敷法(合谷)第35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 3
19、.3.口疮、咽喉肿痛:口疮、咽喉肿痛:治法:导热下行,引火归元 药物:吴茱萸12g或吴茱萸9g,胆南星3g 取穴:涌泉 方法:上药研细末,陈醋适量调为糊状敷 于涌泉穴。第36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 4.4.面瘫病(仅限于单纯性面瘫):面瘫病(仅限于单纯性面瘫):治法:疏风通络,养血和营 药物:蓖麻仁30g,马钱子5g,朱砂1g 取穴:颊车、地仓、四白、阳白、翳风、太阳 等均取患侧,每次选2-4穴。方法:上药共捣为膏,取绿豆大小贴敷于备选 穴位,胶布固定,每日1次,7次为1疗程。第37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中药热敷法中药热敷法 热敷疗法是采用药物和适当的辅料经过加热处理后,敷
20、于患者患部或腧穴的一种方法。它借助温热之力,将药性由表达里,通过皮肤毛孔,循经运行,内达脏腑,温中散寒,畅通气机,镇痛消肿,调整脏腑阴阳,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第38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适应症:各种慢性、虚寒性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各种痛证、运动伤、外伤和手术后遗症,以及月经不调、盆腔炎、附件炎、痛经、减肥等。第39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热敷法的分类:热敷法的分类:干热敷 湿热敷 一般情况下,干热敷法不如湿热敷法效果好,而在湿热敷时如能加入适量中草药,则往往会事半功倍。第40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应注意温度的掌握,以免烫伤。2.热敷所
21、用中药,一般用量大,药物毒性大,千万叮嘱病人不得误服,以免药物中毒。3.中药热敷疗法虽然使用广泛,疗效卓著,但也有不宜中药热敷的疾病,如皮肤破损、开放性损伤等疾病不适宜采用热敷疗法。4.腹部敷药包前要排空小便。第41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热熨法简介:热熨法简介:热熨疗法是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理,选用适当的药物和适当的辅料,经过加热之后,在患者身体的局部或一定穴位来回移动或反复旋转按摩,使药力和热力同时自体表毛窍透入经络、血脉的一种药物外治法。第42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 热熨疗法操作简便、适应症广、副作用小,并对某些病有独特的疗效。常用的热熨法有:中药熨法、盐熨法、铁屑加醋
22、热熨法、坎离砂热熨法、麦麸熨法、葱熨法、砖熨法、瓶熨法等。第43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热熨法的作用机理:热熨法的作用机理: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及瘀血吸收,具有温经散寒、消肿止痛、活血祛瘀、强筋健骨的治疗作用。第44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 热熨疗法适用范围:热熨疗法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寒性疾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扭挫伤、颈腰椎疾病、及各种痛证。下面介绍几种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的热熨疗法。第45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一)(一)盐疗盐疗第46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热盐小验方热盐小验方 1 1、坐骨神经痛:、
23、坐骨神经痛:食用细盐一斤,炒热后加艾叶一两,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可缓解坐骨神经痛,一日一次,连用510天。2 2、关节炎、肩周炎(包括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炎、肩周炎(包括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食用细盐一斤,炒热后再加葱须、生姜各9克,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连用一周,有追风祛湿之功效。第47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3 3、热盐包按摩治感冒:、热盐包按摩治感冒:可将食盐、葱白、艾叶、生姜混合在一起,放入锅内炒热至80左右,并迅速装入白布袋内,扎紧袋口,趁热用盐包按摩腰背部、胸腹部及双下肢,以患者手掌微微出汗为佳。每天按摩12次,每次1530分钟,每个疗程37天。
24、最好在感冒前期使用。第48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4 4、冬季咳嗽热盐敷疗法:、冬季咳嗽热盐敷疗法:冬季很多老年人因寒气伤肺所致咳嗽,连续十来天,每次咳嗽超过15秒,用热盐敷肚脐和两胁能温经止咳。方法:方法:粗盐200克,炒1015分钟,用布包好,待温热时放置背上,来回熨烫皮肤5分钟,再将盐包放置两胁肋部上下熨敷两侧皮肤,每侧5分钟,然后热敷于胁直至盐包变凉。每天一次,1 2天即可止咳,严重者连续一周。第49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5 5、颈椎病:、颈椎病:粗盐500克,炒热后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垫至颈椎处,人平躺至盐凉。每天坚持35次,并配合运动疗法,坚持半月,可见明显好转
25、。第50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二)吴茱萸(二)吴茱萸 云香科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性味辛苦,热,有小毒。功效与应用:散寒止痛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痛,痛经 温中燥湿 降逆止呕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用量:2-5 g第51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吴茱萸热盐包:吴茱萸热盐包:功效:功效:活血化瘀、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方法:方法:制作一个双层布袋,将等量的吴茱萸和粗盐分别装入袋内,封口。微波炉加热35分钟,至于患处按摩5分钟后敷于患处至凉。每天12次,每次约30 40分钟。第52页,讲稿共105张,创作于星期一(三)四子散(白芥子、莱菔子、苏子、吴(三)四子散(白芥子、莱菔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适宜 技术 精选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