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教师资格高分通关题型6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辽宁省教师资格高分通关题型6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A.夸美纽斯和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C.洛克和教育漫话D.杜威和民本主义与教育【答案】 D2. 【问题】 下列几组化合物中,属于脂质的一组是()。A.酶、胰岛素、血红蛋白B.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C.葡萄糖、乳酸、性激素D.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答案】 D3. 【问题】 用含32P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结构以及化合物中可能具有放射性的是()。A.B.C.D.【答案】 C4. 【问题】 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小学教
2、育具有了()的特征。A.广泛性B.普遍性C.强制性D.全民性【答案】 C5. 【问题】 “芳草茵茵,踏之何忍”,提醒人们要爱护草坪。因为踩踏草坪会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小草生长。其原因是土壤板结会导致()。A.小草气孔关闭.影响小草的光合作用B.小草缺水.影响小草的蒸腾作用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小草根的呼吸作用D.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小草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答案】 C6. 【问题】 内化指在思想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A.认知结构B.价值体系C.观念系统D.策略框架【答案】 B7. 【问题】 年轻时的夸美纽斯就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
3、,强调教育的()。A.基础性 B.自然性C.自觉性D.客观性【答案】 B8. 【问题】 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积累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D.发酵液pH值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答案】 C9. 【问题】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B.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
4、复制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答案】 A10. 【问题】 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是捕食关系B.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答案】 C11. 【问题】 (2022上半年真题)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言语理解先于言语表达B.言语表达先于言语理解C.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平行发展D.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独立发展【答案】 A12. 【问题】 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在(
5、)中得以体现。A.班级教育活动B.思想品德课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D.班会和校会【答案】 B13. 【问题】 教师就自己设计的一个教案在生物学教师论坛上征求同行的意见,其利用的资源属于()。A.社区资源B.网络资源C.学生资源D.教师资源【答案】 B14. 【问题】 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A.知识B.领会C.应用D.分析【答案】 C15. 【问题】 某海岛上,每1万人中有500名男子患红绿色盲,则该岛上的人群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万人中有(设定男女性别比为1:1)()。A.1000人B.900人C.800人D.700人【答案】 B16. 【问题】 (2022上半年
6、真题)决定一位教师能否成功地扮演教师角色的首要条件是( )。A.角色意志B.角色体验C.角色认知D.角色期待【答案】 C17. 【问题】 用生长素除去水稻田中的杂草,其原理与下列实验相似的一项是()。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培育无子番茄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C.除去发育着的种子.子房发育停止D.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答案】 D18. 【问题】 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A.孟禄B.霍尔C.利托尔诺D.华生【答案】 C19. 【问题】 安德林的心理技能形成三个阶段的第三个阶段是()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D.自动化阶段【答案】 D20. 【问题】 “增强学生的好奇心
7、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哪一方面的生物学课程目标 ()A.知识方面的目标B.能力方面的目标C.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D.方法方面的目标【答案】 C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A.学习兴趣B.学习需要C.学习态度D.学习期待E.学习自觉性【答案】 BD2. 【问题】 行为目标陈述具备的要素包括( )。A.产生条件B.具体目标C.总体目标D.行为标准E.主体原则【答案】 ABD3. 【问题】 重视科研对教学的影响有( )。A.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人自己的感情B.有助于教师对问题的深入分析C.
8、促使教师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D.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E.促使教师形成好的品质【答案】 ABCD4. 【问题】 下列属于个性的是( )。A.需要B.性格C.动机D.世界观E.气质【答案】 ABCD5. 【问题】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是( )。A.班级建设的设计者B.班级组织的领导者C.班级组织的教育者D.班级制度的执行者E.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答案】 ABC6. 【问题】 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A.引起学习动机B.引导学生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E.检查知识【答案】 ABCD7. 【问题】 打篮球属于()。A.细微型操作技能B.粗放型操作技能C.徒手型操作技能D.开
9、放型操作技能E.闭合型操作技能【答案】 BD8. 【问题】 遗传素质的成熟对身心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B.先天素质在发展中逐步成熟C.机体的成熟为一定特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D.有些早期运动机能是直接建立在成熟基础上的E.成熟决定了个体受教育的内容【答案】 ABCD9. 【问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即( )。A.直接转变B.间接转化C.间接改变D.直接发生E.自然形成【答案】 BD10. 【问题】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制约着()A.教育的领导权B.受教育权C.教育评价D.教育目的E.教育内容【答案】 AB
10、D11. 【问题】 下列哪些形式属于正式评价?( )A.观察B.测验C.谈话D.问卷【答案】 BD12. 【问题】 我国法律规定,中小学生的身份是()。A.国家公民B.国家和社会未成年公民C.国家和社会的成年公民D.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E.接受教育的成年公民【答案】 ABD13. 【问题】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有()A.政治B.经济C.文化D.教育理想E.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答案】 ABCD14. 【问题】 光环效应又称()A.晕轮效应B.定势效应C.成见效应D.以点概面效应E.刻板效应【答案】 ACD15. 【问题】 学校德育的功能有( )。A.社会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知识性
11、功能E.道德性功能【答案】 ABC16. 【问题】 下列是中国古代教育专著的有( )。A.学记B.诗经C.尚书D.大学【答案】 AD17. 【问题】 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A.奖学金B.对成绩的认可C.表扬D.改善学习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答案】 ABCD18. 【问题】 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有()。A.家庭的教养方式B.教育思想和学校类型C.社会形态D.学生气质类型E.文化【答案】 ABC19. 【问题】 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A.知识观B.学习观C.学生观D.教师观【答案】 ABC20. 【问题】 完形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期在德国兴起,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
12、展。其代表人物主要有()A.华生B.韦特默C.考夫卡D.苛勒E.杜威【答案】 B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在师德报告会上,石老师这样回顾自己的教育工作:一个学生病了,把刚吃下去的午饭吐了一地,尽管味道射鼻,但我问自己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会嫌弃吗?”于是,我拿起工具,弯下腰去赶紧收拾。一个学生的数学作业改了好几遍,还是改不对,尽管我很心烦,但我告诉自己:“如果我是这个学生,我也会很着急。”于是,我一遍遍地给他讲解,直到他学会。一个学生很调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要求完成作业,尽管我很生气,但我告诉自己:“他还是个孩子,我要帮助他。”于是我向家长了解情
13、况,制定帮教计划,号召其他同学也来帮助他。一个学生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尽管我不喜欢他的行为,但我要分析他这样做的原因。于是,我一次次地观察他,找他谈心,跟他讲道理,直到他改正。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石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答案】材料中石老师的做法值得每一位老师学习。(1)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石老师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不怕苦,不怕累,在教育教学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2)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石老师对待学生一视同仁,收拾学生的呕吐物,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作业,通过调查了解,为调皮的学生制订帮教计划,
14、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用爱心感化、教育每一个学生。(3)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石老师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4)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石老师坚守高尚情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个人得到一个蝴蝶的茧。据说这只茧不久之后就会变成一只紫色的美丽蝴蝶。一天,茧的皮被咬破了一个小口。这个人坐在桌子前,仔细地看着蝴蝶宝宝费力地挣扎,好像母亲分娩一样。那个看不清形状的小生命折腾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有什么进展。又过了一
15、会儿,它好像筋疲力尽,停了下来。这个人决定帮它一把,于是把茧皮的口弄大了一点,小蝴蝶终于完全出来了。然而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展翅飞翔,它战战兢兢地抖动着一对皱巴巴的翅膀,身体还像一只臃肿的小虫,它始终没有飞起来,它一直在桌子上,带着那对紫色的萎缩的翅膀和一个肿胀的身体哆嗦地蠕动着,直到死亡的来临。要求: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答案】关爱有度爱,是什么?亲人眼中,爱是彼此的关心,是家庭的和睦;朋友眼中,爱是激励的话语,是共同战胜挫折后的喜悦;情人眼中,爱是无言的支撑,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学生眼中,爱是老师的谆
16、谆教诲,是善意的批评和耐心的开导大千世界中,爱无处不在。每当我生病时,爸爸妈妈总会守在我床边,呵护我,他们唯恐我受一丝丝委屈擦汗、喂药、打针、削苹果、剥橘子父母给了我生命,又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月考成绩出来了,我的名次一落千丈,我的心情也一落千丈。这时,朋友走到我面前,拉起我的手,微笑着对我说:“别灰心,失败是成功之母嘛,下次我们共同努力!”朋友的微笑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期中考试要来临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拿着全班同学的成绩单,帮我分析上次考试失利的原因。我的副科太弱,是我考试总体成绩上不去的致命原因,副科弱与我不重视准确记忆有关,老师建议我考试前强化一下副科知识的背诵。老师的关心激发了
17、我力争上游的热情,我要做出个样子给老师看。关爱是我们进步的力量,但过度的爱也会对人造成伤害。现在很多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是以孩子为主,溺爱孩子那更是了不得,作为家长,溺爱孩子是可以理解的,自己的宝贝谁忍心去打骂呢?道理简单,说出来大家都懂。可人终究是感性动物,对于自己的孩子怎么能做到不宠爱呢!但是人也有理性的一面,为了孩子以后更好的发展,家长有些时候也要狠心一下,理性地来看待这一问题。对孩子可以适当的宠爱,但是不能过度,要做到适中。有这样一句话“惯子如杀子”溺爱会对孩子的成长、学习、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造成一种无形的伤害。有很多家长其实明白溺爱的弊端,却始终无法区分爱与溺爱的界限,更无法选择
18、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而无形中,溺爱就会占据上风,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学习是一个过程,每个人的进步都是不同的。如果操之过急,那么可能导致拔苗助长的结局。正如材料中的蝴蝶,它自己会努力地出来,但如果人为地加快这个进程,那么它只能带着那对紫色的萎缩的翅膀和一个肿胀的身体哆嗦地蠕动着,直到死亡的来临。真爱是一种体温,让你感到温暖但不让你感到高烧。真爱是一种境界,让我们稳步前行而不至于受到伤害!3. 在教育日志中,张老师这样写道: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很调皮,上课总是坐不住,从来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还严重影响上课的秩序,除了我以外,其他老师都讨厌他。可就是这样的学生。却肯听我
19、的话,也能上好语文课,成绩良好。尤其难得的是他写了一手好字。其他老师都说:“也只有你们张老师能管得好你!”其实他们错了,我并没有管他,我只是把我对其他学生的爱一样公平地也给了他。他的父母也一直很感谢我。而我并没有做什么呀。我只是将我的爱公平地分给了这个孩子。问题:请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答案】老师的做法符合新的职业理念的具体要求。(1)素质教育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材料中,教师面对很多调皮、不认真完成作业、不好好学习的学生,给予他们公平的爱,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促进了这些学生的发展。(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保持教育公正。材料中,教师对于调皮捣蛋
20、的学生,并没有放弃,而是把他对其他学生的爱一样公平地给了每一个学生。(3)素质教育强调要发展学生个性,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材料中,教师看到了调皮捣蛋的学生能写一手好字,说明老师看到了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实践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4. 幼儿园的科学区中,投放了不倒翁的玩具,教师发现孩子们对不倒翁不是非常感兴趣,进入大班,幼儿已经不再满足于对玩具的外表进行简单的感知,他们开始探索事物的简单奥秘,逐步走入科学的大门。针对这一现象,设计一个有关不倒翁的科学活动设计,引起幼儿对不倒翁的
21、兴趣,使其发现力的平衡的科学道理,并能理解加以运用。【答案】制作不倒翁(大班)(一)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翁”的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2)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原理;(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活动准备(1)布置场景“玩具城”:用乒乓球、蛋壳、废旧皮球制作各种玩具摆放在活动室的四周(其中部分会倒,部分不会倒)。(2)幼儿操作材料:纸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小石头。(3)录音机、歌曲不倒翁录音磁带。(三)活动过程1悬念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老师扮“魔法师”到“神秘的玩具城”引导
22、幼儿探索活动材料。2自由探索(1)交代任务:你们玩时可要仔细地看一看、比一比、摇一摇,看看发现了什么。(发现倒和不倒)(2)提问:“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这些玩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摸一摸底部,发现底部都是半球体,有的玩具会倒有的不会倒。5. 我在单位工作很有成就感,因此,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不怕见父母,不怕见邻居,不怕见同事和领导,但是就怕见我孩子的那位老师。都怪我的儿子不争气,使我也总是挨这位老师的训。我儿子爱说爱动,在课堂上时常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因为这些事我被这位教师在电话里或当面训了两三次。“你这个家长是怎么当的,连个孩子都管不好!”“孩子的毛病都是你
23、们大人惯的,就你们这样的家长实在太多了!不怎么样的家长,孩子都是这个样,瞎逞能。”等。有一次,儿子因同学给他起外号,把这个同学鼻子打出了血,我在教师电话的严厉催促下来到幼儿园。当着一些老师的面,她的第一句话就是:“看你把你儿子教育的,都反了天了!”“这么点儿的孩子都管不好,你也太无能了吧?这还用我教你吗?”她训人的时候,神态颇为自豪,总是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样子,我心里对她已反感至极。要不是我儿子在她的手底下,我非要和她好好理论一番不可。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危害。【答案】主要问题:没做到关爱学生。该教师显然没有做到尊重学生人格以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没做到教书育人。儿童上课“违反”纪律,就训斥家长,而不是对儿童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没做到为人师表。这要求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尊重家长。该教师显然在自我约束、语言修养、对待家长的态度上都有所失范。危害:导致教师与家长关系难以正常发展;使家长对与教师的联系逐渐失去兴趣和主动,进而切断家长与教师的联系;难以很好地共同交流和沟通对儿童的教育问题,使家长在教师的鄙视冷漠下不能主动参与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