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黑龙江省教师资格高分预测测试题.docx
《2022年黑龙江省教师资格高分预测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黑龙江省教师资格高分预测测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裴斯泰洛齐【答案】 A2. 【问题】 在目镜15,物镜10的显微镜下,视野中被相连的30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将目镜转换为5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个。A.10B.90C.180D.270【答案】 D3. 【问题】 下列关于中学“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B.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乳变质C.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杆菌D.实验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
2、接食用【答案】 D4. 【问题】 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A.提纲B.课文C.目录D.习题【答案】 B5. 【问题】 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A.B.C.D.【答案】 A6. 【问题】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虚拟自我D.心理自我【答案】 D7. 【问题】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其代表作()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爱弥儿D.教育学讲授纲要【答案】 A8. 【问题】 医生常给低血糖病人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A.供给全面营养B.供给能源物质C.供给水分D.维持细胞正常渗透压【答案
3、】 B9. 【问题】 下列与演示实验基本要求无关的叙述是()。A.讲清演示实验的步骤和方法B.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C.指导学生正确操作D.方法要科学、操作要规范【答案】 C10. 【问题】 在“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节的教学完成后,教师带领本班学生去当地的中心医院检验科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学生随机选取了一些化验单,向医生请教如何看懂化验单。之后医生又带领学生参观各种先进的检验设备并向学生讲解了各种化验知识。教师的这种做法所体现的课程理念是()。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B.面向全体学生C.倡导探究性学习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答案】 D11. 【问题】 下面能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
4、)。 A.B.C.D.【答案】 D12. 【问题】 下列哪一项可简便而且准确地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 ()A.有无酒精生成B.有无水生成C.有无有机物消耗O2D.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答案】 D13. 【问题】 下列细胞中,可能已发生癌变的是()。A.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细胞B.细胞核增大的细胞C.自由水含量减少的细胞D.被细菌浸染的细胞【答案】 A14. 【问题】 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
5、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答案】 C15. 【问题】 从实验内容与学生认知关系的角度看“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属于()。A.演示实验B.验证实验C.探究实验D.课外实验【答案】 B16. 【问题】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 C17. 【问题】 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下面有三组交配组成,请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6、。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答案】 D18. 【问题】 某学校生物教师将学生每次在实验课上表现都记录下来,以此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这属于()。A.配置性评价B.实作评价C.诊断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答案】 B19. 【问题】 由于捕猎的原因,在19世纪末北方象海豹的种群已经下降到了20只。其后,由于人工圈养该种群又回升到超过了30000只。整个过程()。A.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C.有助于种群进化D.扩大了种群的基因库【答案】 B20. 【问题】 教师在讲“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时,确定的重点为“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和“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7、下列哪项不属于其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A.教材内容的主次B.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C.学生的知识背景D.学生的要求【答案】 D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学生的群体差异主要指的是( )。A.年龄B.学习方式C.性格D.社会文化【答案】 AD2. 【问题】 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大问题是指( )。A.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B.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C.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D.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答案】 BCD3. 【问题】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 )。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行为塑造法D.示
8、范法E.暂时隔离法【答案】 ABCD4. 【问题】 教学中运用巩固性原则要注意( ) 。A.准备好问题B.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C.重视组织各种复习D.善于启发诱导E.在扩充改组和运用中积极巩固【答案】 BC5. 【问题】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 )。A.教学目的与任务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C.教学设备与条件D.教师个性【答案】 ABCD6. 【问题】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保存和传递文化B.选择和整理文化C.活化文化D.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吸收与融合E.创造和更新文化【答案】 ABCD7. 【问题】 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有()。A.全面和谐的教育理论B.掌握学习的理论
9、C.自然和自由的教育D.结构课程理论E.实验教学理论【答案】 ABD8. 【问题】 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A.知识广博B.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C.富有感情D.有感染力【答案】 ABCD9. 【问题】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 )。A.权威的B.民主的C.放任的D.合作的【答案】 ABC10. 【问题】 主题班会的主要形式有( )A.主题报告会B.主题汇报会C.主题讨论会D.主题晚会E.校会【答案】 ABCD11. 【问题】 选答型试题的种类有( )。A.陈述题B.多选题C.是非题D.简答题【答案】 BC12. 【问题】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明同学又在翻来覆
10、去的摆弄试题,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儿,他又在下面翻找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A.提倡民主教学B.师生之间应该换位思考C.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D.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交流【答案】 ABCD13. 【问题】 “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荀子B.华生C.孟子D.洛克E.弗洛伊德【答案】 ABD14. 【问题】 以不同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和外部表现,可把情绪状态分为()A.心境B.情操C.激情D.应激E.美感【答案】 ACD15. 【问题】 知识学习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_ ) 。A.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保持C.知识的提取D.知识的遗忘E.知识
11、的建构【答案】 ABC16. 【问题】 打篮球属于( )A.徒手性操作技能B.开放性操作技能C.心智技能D.器械型操作技能E.粗放型操作技能【答案】 BD17. 【问题】 教师是一种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具备其资格的特定要求有( )。A.要有较好的政治背景B.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C.要达到规定的学历D.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E.要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答案】 BCD18. 【问题】 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是()A.认知定向阶段B.掌握局部动作阶段C.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D.活动的定向阶段E.动作协调完善化阶段【答案】 ABC19. 【问题】 以下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12、( )A.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B.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C.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D.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外在条件E.环境对人的发展没有影响【答案】 ABD20. 【问题】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主要有 A.双轨制B.单轨制C.分支型学制D.交叉型学制E: 三轨制【答案】 ABC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下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情境案例,请仔细阅读,并简要回答后面所提出来的问题。案例:上课伊始,教师首先播放神舟六号安全返回的画面,并提出问题:在茫茫草原中,科学家是怎样找到返回舱的?它的位置如何确定?从而引出课题:“确定位置”。案例:教师在上指数内容时,为
13、了让学生对224的大小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引入教学情境:“某人听到一则谣言后l小时内传给2人,此2人在1小时内每人又分别传给2人如此下去。一昼夜能传遍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吗?”案例:教师在上指数相关内容时,引入了“登月天梯”:“我班有43名同学,每个同学都有一张同规格的纸,如果学号是1的同学将纸对折1次,学号是2的同学将纸对折2次,以此类推,学号是43的同学将纸对折43次,将所有折好的纸叠加,粘成一个长梯,我们能否用它登上月球?”问题1:你认为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问题2:你认为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原则是什么?问题3:结合案例,简要说明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答案】问题1
14、: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创设情境的作用包括以下几点:(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2)创设追问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3)创设记忆情境,启迪学生学习思考;(4)创设类比情境,拓宽学生解题视野;(5)创设联想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6)创设错误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反思、创新的精神;(7)创设动态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问题2: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问题情境的科学性原则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真正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15、(2)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实际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自觉地运用教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原则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吻合,要有效率,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有较高的比值,要有效益,教学目标与个人的教学需求相吻合。问题3:(1)要有真实性创设的情境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数学情境、现实情境二者应不相悖。(2)要有“数学味”情境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首先。要清楚数学教学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
16、。而且会模糊学生的思维,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其次,要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情境创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应对情境本身作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黑龙江省 教师资格 高分 预测 测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