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教师资格点睛提升试卷97.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山东省教师资格点睛提升试卷9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东省教师资格点睛提升试卷97.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的制订体现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B.教师在理解宏观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订具体教学目标C.教师在制订具体内容标准时,要使用行为动词D.知识性目标各水平要求包括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和领悟(内化)水平【答案】 D2. 【问题】 各种育种方法或技术都有其优劣之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传统的育种方法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有限B.通过人工诱变,人们有目的地选育新品种,能避免育种的盲目性C.杂交育种难以
2、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过程繁杂缓慢,效率低D.基因工程可以实现基因在不同的物种之间的转移,人们可以定向选育新品种【答案】 B3. 【问题】 “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是“生物的特征”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该教学目标属于()。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过程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答案】 B4. 【问题】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兼心理学家()A.赫尔巴特B.桑代克C.维果斯基D.乌中斯基【答案】 A5. 【问题】 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以及鸡的红细胞中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B
3、.无丝分裂C.合成蛋白质D.ATP合成【答案】 D6. 【问题】 幼儿园创设物质环境时,首先应考虑的要求是()。A.经济性B.安全卫生性C.功能性D.美观性【答案】 B7. 【问题】 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对此最有说服力的说法是()。A.碳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B.碳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C.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都含有碳D.碳链构成了有机物的基本骨架【答案】 D8. 【问题】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实践属性D.现实属性【答案】 A9. 【问题】 下表为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比较,你认为错误的有()。 A.0项B
4、.1项C.2项D.3项【答案】 B10. 【问题】 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使种群基因库发生一些变化B.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马和驴能杂交并可产生后代说明两者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共同进化的结果【答案】 C11. 【问题】 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对此最有说服力的说法是()。A.碳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B.碳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C.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都含有碳D.碳链构成了有机物的基本骨架【答案】 D12. 【问题】 针对“教学相长”的观点,说法正确的是()。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
5、活动中的主导地位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答案】 C13. 【问题】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体现了生物新课程标准的()理念。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B.面向全体学生C.倡导探究性学习D.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答案】 C14. 【问题】 下列内容中不能发生迁移的是()。A.性格B.气质C.能力D.情感和态度【答案】 B15. 【问题】 “通过学习生物组成的元素以及元素构成的化合物,认同生命的物质性”是“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节的目标之一,其中“通过学习生物组成的元素以及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属于对教学目标()元素的表述。A.行为主体
6、B.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答案】 C16. 【问题】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下面有关基因探针的描述正确的是()。A.基因探针是检测疾病的医疗器械B.基因探针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C.基因探针检测疾病的原理是,测定并比较基因探针与被检测病毒的DNA碱基序列D.一种基因探针可检测多种疾病或病毒【答案】 B17. 【问题】 下列品种的培育与育种原理相符的是()。A.无子西瓜的培育染色体数目变异B.高产青霉菌株的培育基因重组C.用花粉(Ab)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种植株(AAbb)基因突变D.培育能产生人胰
7、岛素的大肠杆菌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 A18. 【问题】 学生最主要的角色权利是()。A.受教育权B.人身自由权C.隐私权D.名誉权【答案】 A19. 【问题】 1993年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新型的棉花类型,其中运用的生物技术是()。A.酶技术B.克隆技术C.转基因技术D.细胞融合技术【答案】 C20. 【问题】 在讲解细胞分裂时,演示自制的细胞分裂动感模型说明了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哪个作用?()A.设置悬念B.巩固旧知识C.突破难点D.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答案】 C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多种
8、活动交织在一起,具体包括( )。A.管理过程B.学习过程C.教学过程D.评价/反思过程【答案】 BCD2. 【问题】 形成教育的实体条件有( )。A.教育主体确定B.教育对象相对稳定C.有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D.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答案】 ABCD3. 【问题】 义务教育的学制,通常有()。A.“六三”学制B.“五四”学制C.“九年一贯制”D.“四二”学制E.“六年制”【答案】 ABC4. 【问题】 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客观条件?(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答案】 ABCD5. 【问题】
9、具有髙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有( )。A.独立性B.自信C.对复杂问题感兴趣D.冒险精神E.易怒【答案】 ABCD6. 【问题】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有( )。A.目标明确B.内容正确C.方法恰当D.表达清晰E.气氛热烈【答案】 ABCD7. 【问题】 指导教学模式由( )环节构成。A.激发B.讲演C.练习D.反馈E.迁移【答案】 ABCD8. 【问题】 教学设计的依据包括()A.现代教学理论B.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C.教学的实际需要D.学生的需要和特点E.教师的教学经验【答案】 ABCD9. 【问题】 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的观点有()。A.内发论B.成熟机制C.多因素
10、交互作用论D.教育E.外铄论【答案】 AC10. 【问题】 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 )。A.主观主义B.客观主义C.环境主义D.强化E.发现学习【答案】 BCD11. 【问题】 以下哪些教育内容属于我国古代“六艺”()A.礼B.乐C.辞D.御E.修辞【答案】 ABD12. 【问题】 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客观条件?(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答案】 ABCD13. 【问题】 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体现在()A.明确教育的性质B.固定教育“为谁培养人”C.对人的培养有定向作用D.对课程的选择和定向
11、有建设作用E.指导教师教学的方向【答案】 ABCD14. 【问题】 从形式上看我国德育通常包括有( )。A.思想教育B.社会德育C.政治教育D.家庭德育【答案】 BD15. 【问题】 学习的本质属性是( )。A.学习产生的变化是持久的B.学习产生的变化既可以是外显的行为也可以是内部的心理结构C.学习产生的变化是经验引起的而非生理成熟、药物或疲劳引起的D.学习不受后天环境影响【答案】 ABC16. 【问题】 布鲁巴奇等人提出的四种反思的方法有( )。A.反思日记B.详细描述C.交流讨论D.行动研究E.探索研究【答案】 ABCD17. 【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学德育教育内容的是()A.爱国主义教
12、育B.集体主义教育C.社会主义教育D.劳动教育E.理想教育【答案】 ABCD18. 【问题】 智力群体差异包括( ) 。A.性别B.年龄C.种族D.智育分数差异E.同龄团体差异【答案】 ABC19. 【问题】 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A.低级的学习动机B.高尚的学习动机C.外部学习动机D.内部学习动机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答案】 AC20. 【问题】 从课程制定者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分类,可分为( )。A.国家课程B.知识性课程C.技能性课程D.地方课程E.学校课程【答案】 A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
13、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口呆。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请依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分析。【答案】(1)随着受教育的增多,学生的思维更单一,视觉更狭窄,更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这是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一种扼杀,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2)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过分看重其统一的一面,忽视其丰富个性的另一面,喜欢处处压抑学生的好奇心,以便使他们“专心学习”。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学生,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山东省 教师资格 点睛 提升 试卷 9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