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酒类]食品安全选购常识(doc 79页).doc
《[饮食酒类]食品安全选购常识(doc 7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食酒类]食品安全选购常识(doc 79页).doc(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食品安全选购常识 第一节 食品选购和消费常识识别食品标签的基本常识食品标签是指在食品包装容器上或附于食品包装容器上的一切附签、吊牌、文字、图形、符号说明物。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是食品标签系列国家标准之一,适用于提供给消费者的所有预包装食品标签。该标准要求食品加工企业必须按照标准要求正确标注标签。识别食品标签的基本方法: 1查看标签的内容是否齐全。食品标签必须标示的内容有:食品名称、配料清单、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或包装日期和保质期、产品标准号。 2查看是否有QS标志。 3查看标签内容是否
2、清晰、完整。食品标签的一切内容应清晰、醒目,易于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辨认和识读,不得在流通环节中变得模糊甚至脱落,更不得与包装容器分开。 4查看标签内容是否科学规范。食品标签上的语言文字、图形、符号必须准确、科学。标签上必须标示的文字和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食品标签的汉字必须是合格规范的汉字,不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和淘汰的异体字;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也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但必须与汉字有严密的对应关系,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净含量与食品名称必须标注在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同一视野,便于消费者识别和阅读。 5查看标签的内容是否真实。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错误的、容易引起误解或欺
3、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食品卫生法及其相关法律明确规定食品不得加入药品,食品不得宣传疗效,而一些产品标签上违法标注对某些疾病有预防或治疗作用,如返老还童、延年益寿、抗癌治癌等虚假内容。还有的地下食品加工厂,食品标签上厂址标识不详:厂址只有“省地”或干脆只标注“(国家)出品”,电话号码标手机号码或根本打不通的号码。 食品名称的识别 食品名称必须反映食品的真实属性,所以通过食品标签上标明的食品名称可以区别食品的内涵和质量特征。如“甜牛奶”和“甜牛奶乳饮料”,是完全不同属性的两种产品,营养价值和生产成本也不相同。前者的真实属性是“牛奶”,应该是指在牛奶中加糖的产品;而后者的真实属性是“乳饮料”,在
4、牛奶中加水、加糖,水的比例多于奶,蛋白质含量大于1即可。同样的道理,“果汁”和“果汁饮料”也是两种不同属性的产品,“果汁”中的果汁含量达到100,而“果汁饮料”中果汁含量只需大于10,果味饮料中果汁含量只需大于5。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食品中不规范的食品名称标注方法主要是:故意不标注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名称或将该名称写得很小,并放在消费者不易看见的地方,如“甜牛奶乳饮料”,将“甜牛奶”标得非常醒目,而“乳饮料”却不标注或标在难以发现的地方。 配料表的识别 通过查看配料表或成分表可以识别食品的内在质量及特殊效用,主要可通过下列几个方面对食品质量加以鉴别: 1配料表中的各种配料是按照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
5、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的,故查看配料表不仅可以了解该食品由哪些原料组成,还能大致了解各种原料加入量的多少。 2对一些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成分指标,相关标准上要求标注其在成品中的含量如:特殊膳食用食品(如婴幼儿食品、糖尿病人食品)必须标示营养成分如热量、蛋白质含量及钙、钠、锌含量等,罐装类必须标注淀粉含量,果汁及果汁饮料类必须标注果汁含量,酱油标注氨基酸态氮含量,查看这些含量可以进一步了解食品的内在质量及特殊效用。 3了解食品中加入的添加剂种类,如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等,可了解到产品中添加剂的具体名称。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识别 我们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上可识别食品的新鲜程度,因此,在选购食品时应注意
6、查看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否清晰,有无另外加贴、补贴和篡改的迹象,是否过期产品;购买散装食品也应查看销售时标注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以下罗列四种违法标注目前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情况,以便大家在选购食品时注意辨别。 1将已过期的大包装食品化整为零,将其包装拆掉,当作零散食品出售。 2有些袋装食品既没有标注生产日期,也没有标注保质期;有的则只注明保质期,没有生产日期,或写着生产日期见处,却不见其踪影。相当一部分食品的生产期、保质期字迹模糊,消费者难以辨认。 3有的商家则随卖随贴产品标签,或用不干胶纸自行标注生产日期,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实际上已变成了经销日期。 4将已过期的食品涂改生产日期,重新虚假
7、标注。 净含量或固形物含量的识别 从净含量或固形物含量上可以识别食品的数量及价值。特别要注意当容器内含有固液两种物体时,如糖水梨罐头或包冰的冷冻虾仁,除标示净含量外,还应标示沥干物(固形物)含量,所以在购买该类产品时应重点查看固形物含量。 进口食品标签的识别 1查看进口食品上是否有中文标签。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事先经过审核,取得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为正式中文标签。 2注意查看所选购的进口商品上是否贴有激光防伪的“CIQ”标志。“CIQ”是“中国检验检疫”的缩写,基本样式为圆形,银色底蓝色字样(为“中国检验检疫”),背面注有九位数码流水号。该标志是辨别“洋食品”真伪的最重要手段。
8、 3还可以向经销商索要查看进口食品卫生证书。该证书是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后签发的,证书上注明进口食品包括生产批号在内的详细信息。可以说,该证书犹如进口食品的“身份证”,只要货证相符,就能证明该食品是真正的“洋货”。 食品质量安全标志的识别 QS是英文Qualitysafety(质量安全)的缩写,获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其生产加工的食品经出厂检验合格的,在出厂销售之前,必须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由国家统一制定的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或者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的式样和使用办法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制定,该标志由“QS”和
9、“质量安全”中文字样组成。标志主色调为蓝色,字母“Q”与“质量安全”四个中文字样为蓝色,字母“S”为白色,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按比例放大或缩小,但不得变形、变色。加贴(印)有“QS”标志的食品,即意味着该食品符合了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 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国首先在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麦粉、酱油和醋五类食品行业中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2005年7月1日起,对第二批十类食品肉制品、乳制品、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膨化食品、调味品、饮料、饼干、罐头等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国家质检总局将用35年时间,对全部28类食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这是与国际接轨、加强食品安全意识的大势所趋。 安全食品有机食品、绿
10、色食品与无公害农产品 随着对餐桌安全的重视,人们在购买食品时也逐渐挑选经过有关部门认定的商品。目前市场上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是由不同部门针对食品安全设置的不同认定标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都是安全食品,安全是这三类食品突出的共性,它们在种植、收获、加工生产、贮藏及运输过程中都采用了无污染的工艺技术,实行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是从英文OrganicFood直译过来的,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
11、水产品、调料等。有机食品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原料必须来自于已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2)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储藏、运输标准;(3)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4)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因此,有机食品是一类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 有机食品与其他食品的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其他食品则允许有限使用这些物质,并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12、如绿色食品对基因工程技术和辐射技术的使用就未作规定;有机食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考虑到某些物质在环境中会残留相当一段时间,土地从生产其他食品到生产有机食品需要两到三年的转换期,而生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则没有转换期的要求;有机食品在数量上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定地块、定产量,生产其他食品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
13、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我国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从本质上讲,绿色食品是从普通食品向有机食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 识别绿色食品应通过“四位一体”的外包装。“四位一体”是指:图形商标、文字商标、绿色食品标志
14、许可使用编号和绿色食品防伪标志同时使用在一个包装产品上。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期为3年。 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态环境质量,生产过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规范,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质量允许范围内,安全质量指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食品)标准的农、牧、渔产品(食用类,不包括深加工的食品)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产品。广义的无公害农产品包括有机农产品、自然食品、生态食品、绿色食品、无污染食品等。这类产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的化学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它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但比绿色食品标准要宽
15、。无公害农产品是 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需要,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普通食品都应达到这一要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分为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由农业部门认证,其标志的使用期为3年。 食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0、ISO2200,HACCP,CMP ISO9000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在世界各地普遍推行,取得ISO9000认证已被誉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对我国企业而言,通过公正独立的第三方认证获得质量认证证书,是产品质量信得过的证明。对于企业来讲,ISO9000是全球统一的产品质量和生产质量体系的合格评定准则。 ISO22000 ISO22000规定了一个食
16、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并结合公认的关键元素,以确保从食品链至最后消费点的食品安全。通过ISO22000认证的企业是按照要求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因此,其生产的食品是优质和安全的。消费者可以放心地选购食用。 HACCP HACCP认证,是一种适用于食品行业的认证。通过认证的食品企业生产的食品品质安全是最可靠的。它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关键控制点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监控手段,使危害因素降到最小程度。即通过对食品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点(CCP),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监控手段,使危害因素降到最小程度,并采取必要的验证措施,使产品达到品质最安全的要求。 GMP GMP是“良
17、好作业规范”,或是“优良制作标准”,是一种特别注重生产过程中产品品质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因为用在食品的管理中,所以我们称作食品GMP。在这种非常严格的管理下生产出的食品具有品质优良与安全的特点。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指根据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许可审查和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价的情况将其分级,并确定相应的监督检查频率,等级好的减少监督次数,等级差的加大监督力度,甚至不予发给卫生许可证。具体做法是: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软硬件设施进行打分,确定为ABcD四个等级中的某个等级。 A卫生许可审查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审查结论均良好,为低风险,评为A级,进行简化监督。 B
18、卫生许可审查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审查结论有一个良好,另一个一般的,为中风险,评为B级,进行常规监督。 C卫生许可审查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审查结论均一般的,为高风险,评为C级,强化监督。 D卫生许可审查结论为差的或者卫生许可审查结论为良好或一般,但是经常性卫生监督审查为差的,评为D级,不予许可或次年不予验证。 中国驰名商标 中国驰名商标由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驰名商标是名牌市场桂冠上的明珠!是名牌中的名牌!它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驰名商标,又称周知商标,最早出现在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它既具有一般商标的特性,又有很强的竞争力,知名度高,信誉好,影响范围广,已经被消费者、
19、经营者所熟知和信赖,并须经权威机构认定。驰名商标作为所有者的无形资产,是其商品或服务在质量与信誉上的象征。 中国名牌产品 由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坝发的中国名牌产品的标志,标志下方的时间指名牌产品的有效期限。获得中国名牌的产品通过了包括市场评价、质量评价、发展评价和效益评价为主要内容的严格的综合评价,其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水平、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自动享受免检待遇,可以在产品的包装上使用该标志。 国家免检产品 获得国家免检产品标志的产品免予政府部门实施的质量监督检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核发布。获得免检证书的企业在免检有效期内,可
20、以自愿将免检标志标示在获准免检的产品包装物上”。 原产地域产品 为了有效地保护我国的原产地域产品,保证原产地域产品的质量和特色,1999年,国家推行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并对原产地域产品的通用技术要求和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制定了国家强制性标准。凡国家公告保护的原产地域产品,在保护地域范围的生产企业,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并注册登记后可以将该标志印制在产品的说明书和包装上,以此区别同类型但品质不同的非原产地域产品。 “纯天然”食品不代表绿色食品 目前我国的产品标准中并无“纯天然”一项,国内相关的产品标准中也没有“纯天然”这一项。所谓的“纯天然”食品是经营者对消费者的误导。目前市场上许多食品的外包装
21、印着“纯天然”“绝对天然”等字样,一些消费者也常常把“纯天然食品”与“绿色食品”相混淆,认为凡是“纯天然”食品就一定是“绿色食品”。而实际上“纯天然食品”这一概念欠科学性。因为,“纯天然”并不完全代表洁净、卫生,许多天然植物本身就具有一定毒性,用得适量可发挥积极作用,过量使用则会引发不良后果。同时,天然物质也不都是“纯”的,即便是对人类有益的野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也难免受到污染,从而失去“纯洁”。不少商家打出“纯天然”的旗号,主要是让消费者错认为“绿色食品”。而真正的“绿色食品”,是经过专门机构批准、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食品。无论自然生长还是人工培育,“绿色食品”中有害化学
22、成分的含量都必须严格控制在一定标准之内。 专家认为,在自然生长状态下,真正纯净的物质并不多见,市场上名目繁多的“纯天然食品”其实只是经营者或厂家一种促销手段。因此,“纯天然”并不代表“绿色”,也不代表绝对安全,消费者不要轻易被“纯天然”所迷惑。 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 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也越来越多地被食品生产企业所采用,用以食品保鲜、增味、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等,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些人认为食品添加剂有很多缺点,总是希望自己买到的食品是不含有任何添加剂的,但实际上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简单来说,我们日常饮食中使用的盐、糖、料酒、酱油、醋、味精等,就是食品添加剂调味
23、剂;碘盐中的碘是营养强化剂;馒头、面包、饼干中的酵母、小苏打等属于膨松剂。因此,针对几年前发生的“苏丹红”事件,专家提醒人们要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 随着食品添加剂品种增多,使用范围更广泛,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担忧也日趋加重,这是因为:(1)食品添加剂既不是食品,也不是食品的成分,而是与食品一起摄人人体体内,引起疑虑;(2)听到有的食品添加剂在动物实验中有致癌的报道,引起恐慌;(3)国外曾有过乳粉中加入食品添加剂引起中毒的报道;(4)不法商贩利用食品添加剂伪造食品;(5)不法商贩将非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食品添加剂只有通过了严格的毒理学评价之后才可进入商品市场。按照标准并在进行卫生和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饮食酒类 饮食酒类食品安全选购常识doc 79页 饮食 酒类 食品安全 选购 常识 doc 7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