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笔记2.doc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笔记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笔记2.doc(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模块二课程的结构要素课程是由一系列的结构要素组成的,例如:目标、学习活动、教学方法、时间、环境等。对于课程结构的要素,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说法。泰勒(Ralah W.Tyler)在1949年出版的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著名的“泰勒原理”,他把课程编制过程分为(1)教学目标的确定,(2)学习经验的选择,(3)课程内容的组织,(4)教学结果的评价四个环节。泰勒原理注重对目标、效率和行为的控制,强调通过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泰勒原理对应着课程结构的四要素:目标、内容、过程、评价。无论是教学周
2、期很长的宏观课程,还是只有单个课时的微观课程,都包含了这几个课程结构的要素。如图21所示。图21 课程结构的四要素目标:指课程所需要达到的各类教学目标,按照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包括认知、情感态度、运动技能等三类。在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中,把课程目标划分为三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指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内容和辅助资源,可以包括教科书、电子光盘、挂图、模型、配套手册等。过程:指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涉及到课程活动、课程任务、课程工具等。评价:指在课程实施各环节中所开展的各类评价,它能够有效保障课程的实施效果。圆明园的毁灭(小学语文第八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
3、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过程,理解重点词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探究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通过对圆明园毁灭前后的对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难点:在辉煌与毁灭的强烈对比下,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会作者安排材料之匠心。三、教学过程(一)板书引入,提出探究问题:“读了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归纳总结两个问题: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它是怎样被毁灭的?)(二)初读读文,整理概括。读文思考两个问题。
4、议答。文中怎样赞颂圆明园?(板书:博物馆 艺术馆 瑰宝 精华)(三)借助课件深入感知,并把思考记录在电子档案袋中。学生自由浏览课件上的“名园风光”、“课文赏析”两个栏目,感知圆明园的辉煌,进行自主学习。说明圆明园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的评价?感情朗读24段,体会它的美。(欣赏、赞美、自豪之情。)这么一座万园之园是怎么被毁灭的?(出示幻灯文字)(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痛恨、仇恨之情。课后练习)我们应该牢记这一耻辱的历史:(播放背景音乐,出示课件句子:有把火曾把耻辱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
5、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说说此刻心中的感想。大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感受?讨论: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四)拓展延伸。选读课件:“拓展延伸”中的三篇文章。浏览网站:。进入论坛,发表帖子(应不应该重建圆明园?)以圆明园为主题制作电子文稿,查阅网上资料。四、教学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提出了一些问题,学生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并存放到自己的电子档案袋中。2.制作学习成果评价量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案例来源:齐颖亮,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学友观点圆明园的毁
6、灭(小学语文第八册)学友观点1:圆明园的毁灭案例中,信息技术对课程结构各要素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1.课程目标成为“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一部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2.教学过程(1)作为多媒体教学内容,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感知;(2)作为资源来源,学生可以浏览相应资源网站;(3)作为交流平台,BBS促进学生的交流沟通;(4)作为学习工具,学生用电子文稿制作作品;3.教学评价电子档案袋记录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利于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量化实施。学友观点2: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从感官以及情感的角度,深化语文教学的主题,达到教学的基本目标。信息技术手段在本案例中的基本
7、体现在于课件的使用,教师在课程内容引入之初,利用图片让学生主观感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恰到好处的音乐来渲染气氛,升华文章主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不过个人认为,在这趟圆明园的毁灭的语文课堂设计过程中,可以在课程最后的教学评价中再多设计一项关于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或者历史感悟的一个课后作业或者随笔的反馈模块,使整个教学过程更趋完整和丰满。案例点评圆明园的毁灭(小学语文第八册)这个案例主要用于分析信息技术对课程结构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过程、课程评价)的影响。本节课教学基于一个多媒体教室的学习环境展开,因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本身成为了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创设一个信息量大且极具感染力的网络环境,强
8、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身感悟、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加工信息,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弥补学生认知上的不足,教师制作了圆明园的毁灭的学习课件,其中包含“名园风光”(名园四十景的部分画面)、“课文赏析”(对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并显示图片,比如:众星拱月、亭台楼阁、山乡村野、平湖秋月等)、“拓展延伸”(整理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明园文物今何在、明园浩劫等文章)等几个板块,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扩展性学习提供了资源,搭建了平台。因而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感知,资源网站丰富了教学内容,BBS促进了学生的交流沟通;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支持学
9、生用电子文稿制作作品。资源网站丰富了课程内容,学生在感知圆明园曾经的辉煌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圆明园毁灭的耻辱,无形中增强了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达成起到了显著作用。对于学生的学习,运用了电子档案袋和学习成果评价量规。这里面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评价整合的特点。表2-1 信息技术对课程结构要素的影响 编号所作用的课程结构要素表现形式及所起功能案例2-11教学目标2教学过程3.4.1成为“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一部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2(1)作为多媒体教学内容,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感知;(2)作为资源来源,学生可以浏览相应资源网站;(
10、3)作为交流平台,BBS促进学生的交流沟通;(4)作为学习工具,学生用电子文稿制作作品;34.表2-2 信息技术对课程结构要素的作用课程结构要素信息技术作用典型技术资源目标l 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是国家审定的。一般而言,教师应该遵循既定的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活动。但从宏观上讲,信息化已经极大地影响了课程标准中的目标制定,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新课标就充分考虑到信息化对于基础教育的新要求,在课程目标中渗透了对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开展学习的要求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应用等内容l 内容来源:从单纯课本到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l 内容表征:从线性文本到超媒体、多媒体,包含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等各种教学信息l 内容深/
11、广度:从既定不变的教学内容拓展到网络资源,为教学知识点提供详尽的主题学习资源l 内容交互性:从静态的单向教学资源变成动态的、可交互的教学资源l 内容时效性:使固定的教学内容变成更新迅速,时效性强的数字化资源多媒体、超媒体、万维网、数据库、光盘、目录检索、主题资源、搜索引擎等过程l 信息技术支持教学过程:加速或延缓教学过程的进行,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l 作为媒体:改变时空结构和互动方式,从而改变教学形态l 作为工具:支持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建构性、社会性学习l 作为环境:增强了课堂/学校与社会/自然环境的连接与沟通能力,使学生获得更多直接的或间接的体验作为媒体:多媒体、教学光盘、课件、电子课程、网
12、络资源等作为工具:电子模板、电子大纲、学科软件、效能工具、通讯工具等作为环境:多媒体视听中心、校园网、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微世界、虚拟现实软件、网络环境、Internet等评价l 从结果到过程:能够记录学习者学习全过程,使学习成果可视化,综合评价学习者的绩效表现l 从静态到动态:将静态固定的评价转变为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评价l 从权威到主体:将传统的专家评价/教师评价转变为他评、自评、互评的多元化主体评价量规、电子档案袋、测验程序包、电子试卷等前面我们分析了信息技术对课程结构要素的作用,理解了信息技术在各结构要素中扮演的一般角色。但是这只是做了一个静态的分析,事实上,在实际的教学实
13、践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总是处于一种复杂的系统环境中。因此,教学设计要依据实际的情境特征,采用连续动态的思维方法来进行考虑。表2-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表现的连续动态特点目标:课程目标从统一化目标到个性化目标,体现出“统一个性”连续变化的特征。内容:课程内容可以是结构化的课件资源,也可以是半结构化主题资源,直至那些离散的非结构化网络资源等,体现出“结构化非结构化”连续变化的特征。过程:课程过程方面从讲授型到探究型的教学活动形式,体现出“知识体验”、“接受反思”、“个人化社会性”等连续变化的特征。评价:课程评价的多元化也体现着连续变化特征,包括从“共性个性”,从“结果导向过程导向”,从“选择反
14、应建构表现”等。在整合过程中,连续动态的思维方法渗透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全过程,贯穿于教学中系统规划和总体设计的各个环节。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将结合案例,从教学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内容组织、思维引导、教学活动设计、资源组织、教学环境创设、教学评价设计等,探讨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的多种方法。分析教学系统的设计变量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人们可以从多个不同视角来讨论教学系统设计方法,教育技术专家从系统工程学那里借用了系统设计方法(或简称系统方法),并形成了一套关于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方法,通常简称为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把教学系统看作为一个能够制造
15、教学产品的“机器”。从宏观上这个机器被看成一个黑箱子。它把教学条件作为输入,这些输入在内部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加工,然后提供教学结果作为其输出,如图2-3所示。图2-3 教学设计的系统观由上可见,条件、方法、结果是教学过程的主要变量,因此也成为教学系统设计的三大变量。雷杰卢斯(Reigeluth, 1983)提出的教学系统设计框架(图2-4)进一步细化了这三类变量。图2-4 雷杰卢斯教学系统设计框架雷杰卢斯教学系统设计框架一、教学设计的系统观人们可以从多个不同视角来讨论教学系统设计方法,教育技术专家从系统工程学那里借用了系统设计方法(或简称系统方法),并形成了一套关于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方法,通常
16、简称为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首先,系统方法把教学系统看作为一个能够制造教学产品的“机器”,暂时可以不考虑它内部的结构,从宏观上这个机器被看成一个黑箱子。它把教学条件作为输入,这些输入在内部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加工,然后提供教学结果作为其输出(图1)。图1 教学的系统观由上可见,条件、方法、结果是教学过程的主要变量,因此也成为教学系统设计的三大变量。根据雷杰卢斯 (Reigeluth, 1983)提出的教学系统设计框架,条件变量包括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实际约束四个方面,方法变量包括组织策略、授递策略、管理策略三个方面,结果变量包括教学效率、教学效果、系统吸引力三个方面。二、教学系统设计的理
17、论简介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有时又简称教学设计理论,与学习理论和一般教学理论都有明显的区别。学习理论是从心理学角度告诉我们学习是如何发生的,一般的教学理论依据学习理论的成果为如何进行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建议。从本质上讲,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都属于描述性的理论。但是,单凭描述性的理论还不能指导我们设计出有效的教学系统,因为它们没有能够为如何设计满足一定教学需求的系统提供方法性的说明,因此需要带有指令性的教学设计理论。雷杰卢斯 (Reigeluth, 1983)认为一个教学系统包含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学习结果三类可变因素,描述性的教学理论是在给定条件和方法的情况下对出现的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或预报可能产生的
18、结果,指令性理论是在给定条件和预期结果的情况下寻求适用的方法。图2显示了这两种理论在逻辑结构上的区别。图2 教学设计理论的逻辑结构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设计理论至少应该提供以下具体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分类方法;对教学条件的分析方法;对在给定教学条件下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包括媒体)的策略性建议与规则;对教学结果的评价方法。现有的比较成熟的教学设计理论大多是针对授导型教学系统的,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和莫里尔教学系统组元设计理论、布卢姆(B.S.Bloom)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掌握学习法。三、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所谓系统方法(systems approach),就是一种以训练有素的方式
19、解决问题的整体方法。系统方法的特点是:输入、过程、输出彼此相关,即其中任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部分;系统地考虑问题的各种可能解决方案并加以对比论证;对每一决策都要根据预定的目标来判断;利用系统模型来显示问题解决过程各阶段的前后关系与反馈修正路径;充分考虑环境约束条件对系统行为的影响。由于教育问题的复杂性,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学设计的问题远不如像在工程和其他领域那么成熟,但在设计授导型系统方面已经广泛采取了系统方法。当要解决的问题被确定后,几乎所有的系统方法都包含分析、设计、实施以及评价4个基本步骤,用比拟的方法可以将这4个步骤排列成为一个“瀑布”模式(图3)。目前大多数实用的教学系统开发模式都
20、是从此一般模式中演变而来的。图3 系统方法的瀑布模式案例编号问题/误区无效原因/改进方法2-31、使学生只关注技术工具,而不关注学习内容本身;2、信息技术使用出现故障;3、信息技术使用方法不恰当,课件设计失败;4、 1、原因:缺乏必要的教学引导问题,使得学生认知不聚焦,没有进行有效的高级思维;改进:设计优秀的教学引导问题;2、原因:缺乏有效的技术保障,使得技术应用失去可靠性;改进:检查技术设备和软件资源,确保使用效果;3、原因:由于课件设计不当,不能有效传递和呈现关键信息,造成失败;改进:增进课件设计质量4、 2-42-52-6 表2-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研讨记录表基因的分离定律(高中生
21、物)课前准备:教师布置调查任务,学生在家庭中调查人类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状;预先分组选出组长;老师:根据调查表中的一项内容(有无前额发秃),请学生们在课堂上利用网络进行现场调查。学生进入预先制作的网页,投票。(由于该校园网的技术问题,投票网页在呈现和反馈时出现了困难,一些学生没有成功投票或由于没有看到提交结果而反复提交投票结果。)老师:看了大家的投票结果,我们发现有的家庭中孩子的性状像双亲,这说明了有遗传现象。但也发现有的家庭中孩子的性状却不像双亲,这是不是不正常了呢?下面,我们通过学习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来搞清这个问题。(布置阅读内容,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孟德尔及其所做研究)老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多媒
22、体课件,并请同学们稍后分组进行讨论学习。看看能不能设计出一个碗豆杂交试验,来解释上面的问题?(由于没有进一步提供如何设计实验的有效引导问题,学生在后继实验方案设计时没有思路。)学生观看课件,并展开小组讨论。(由于演示文稿课件的配色问题,许多后排学生无法清楚地看到课件内容。老师因此又在黑板上板书了课件的相关知识点)老师:请同学们分组将学习结论制作成简单的演示文稿,并在稍后上来展示。(学生分组制作演示文稿。)老师:请各小组的同学们,推选代表上来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学生1、2、3、4组分别展示各组作品。(作品基本都是电子材料堆积,未能出现高质量的实验设计方案。)老师:各组对其它小组的材料有什么意见吗
23、?他们所设计的孟德尔试验正确吗?请大家发言讨论。学生:正确。我认为刚才那个小组制作的演示文稿很漂亮,美观大方,让我们眼前一亮(案例来源:选自:胡小勇著,问题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学友观点基因的分离定律(高中生物)学友观点1:在教学中,虽然老师使用了信息技术,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产生预期的学习效果。1.网络出现故障原因:缺乏有效的技术保障,使得技术应用失去可靠性;改进:检查技术设备和软件资源,确保使用效果;2.课件设计失败原因:由于课件配色问题,不能有效传递教学信息;改进:改进课件设计质量;3.演示文稿质量不高原因:学生未掌握信息技术的精髓,为使用而使用;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教育 技术 能力 培训 笔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