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申报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项目申报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申报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齐鲁行业资料 欢迎下载 赵鲁宾编辑附件24:2009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所属学校(加盖公章)课程名称(中文) 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基础 (英文) Basic Techniques for Multimedia Computer Applications 外 语 语 种 英语 课 程 类 别 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所 属 专 业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专 业 代 码 080604 080603 开 设 学 期 第4学期课 程 负 责 人 苏菲申 报 日 期 2009年5月8日教育部 财政部 制二九年四月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空缺项要填“无”。二、
2、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 开设学期是指在教学计划中的开课学期。五、 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1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苏菲性 别女出生年月1973.6最终学历博士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电 话01062283118学 位博士行 政职 务传 真所在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科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通信地址北京邮电大学113信箱邮编100876E-mailsufei研究方向多媒体通信、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1-2教学情况近两年来授课
3、、教学研究情况1. 近两年来承担的本科生课程情况 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基础(双语教学),本科生专业基础课,34学时 数字信号处理,本科生专业基础课,68学时 专业英语,本科生专业课,34学时2. 近两年来承担的研究生课程情况 数字图像处理、分析与计算机视觉(双语教学),研究生专业基础课,32学时3. 承担的教学类研究项目 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北京市教学研究项目,“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双语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北京邮电大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多媒体计算机
4、应用基础” 北京邮电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申请人在教学工作中,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2004年率先开设了本科生双语教学课程“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基础”,针对在双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从授课的效果来看,达到了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帮助学生克服在专业领域内使用英语的障碍,使学生在学习完这门课程后,对该课程所涉及的英语术语及文章的阅读和写作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授课过程中,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注意结合科研实例,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和创新的意识。获得了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教学观摩竞赛一等奖,北京邮电大学教学观摩比赛二等奖。1-3学术研
5、究近两年来科研情况(1)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面向网络安全的生物特征模板保护”,20082010年,主持;(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物特征身份识别中的特征选取与先进的识别算法”(项目批准号60472069),20052007,发表文章29 篇,其中“Pattern Recognition”2 篇,SCI检索5篇,EI检索13 篇,ISTP检索1篇;主研;(3) 中法协作项目“基于语音流的说话人检测技术”,20072008,主持;(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在开放网络上进行安全可靠的生物认证技术研究”,2007,主持;(5) 中法协作项目“Design and impleme
6、ntation of telephone corpus for voice authentication”,20072008,主持。近两年发表文章17篇,其中SCI检索2篇,EI检索5篇。申请专利3项目,其中获得发明专利 “适于硬件加速的指纹粗比对方法及设备” 一项(专利授权号:2006100869582)。1-4外语水平及双语教学国外学习经历;双语教学经历(含课程名称、学时数、学生数、开设时间)1 英语水平 具有较强的英语交流能力,在美国留学1年,在国际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 国外学习经历 2008-2009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访问学者,电子与计算机专业3双语教学经历 申
7、请者从2004年3月开始针对本科生课程“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基础”开展了双语教学,从2005年9月开始在研究生课程“数字图像处理、分析与计算机视觉”中采用了双语教学。具体情况如下: 课程名称 学时数 学生数 开设时间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基础 34学时 273人 2004.3 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基础 34学时 103人 2005.3 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基础 34学时 108人 2006.3 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基础 34学时 216人 2007.3数字图像处理、分析与计算机视觉 34学时 26人 2005.9数字图像处理、分析与计算机视觉 34学时 23人 2006.9数字图像处理、分析与计算机视觉 34学时
8、22人 2007.91-5获奖情况近两年获奖情况 获得北京邮电大学教学观摩二等奖,电信工程学院教学观摩一等奖。2. 教学队伍情况2-1人员构成(含外 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术 职务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 的工作孙松林男1974.12 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主讲、教材编著庄伯金男1976.1 讲师通信与信息系统 教材编著黄海男1977.9 讲师计算机应用技术 网站建设赵志诚男1976.8 讲师通信与信息系统辅导、网站建设2-2主讲教师情况1.孙松林 副教授2003年博士毕业,在北京邮电大学任教,一直从事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主持或参加多项国家、省部级的科研项目。 近两年承担
9、的课程:本科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信号检测与估值、智能信息安全、 数字信号处理(双语教学)、 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基础(双语教学)研究生课程:多媒体信号处理、无线多媒体教学效果好。近两年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主持山西移动项目,“移动信息广场”,2006-2007;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无线多媒体内容分发网络中关键技术的研究”,2008-2010;参与多项省部级项目。近两年发表论文3篇,EI检索1篇。2. 庄伯金 副教授2005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在北京邮电大学任教,一直承担从本科生的教学工作,主持或参加多项国家、省部级以及企业合作项目。近两年承担的课程:本科课程:专业英语、人工智能引论、
10、高级程序语言设计、离散数学教学效果良好。教改及科研情况:参与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研究”教改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内容的记录片视频检索系统”和“基于认于感知计算模型和电影理论的多线索视频语义提取”的研究工作。主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项目,“”,20082009参与教育部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面向网络安全的生物特征模板保护”,200820103. 黄海 讲师2007年博士毕业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年到北京邮电大学任教,中国计算机协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近两年承担的课程:本科课程:数字媒体制作、计算机网络。近两年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11、973)项目“分布式虚拟环境技术”;参与国家高新技术863计划“大规模、可扩展的分布式虚拟环 境运行平台研究”的研究工作;主持了博士生创新性研究基金“基于网格的仿真计算松耦合技 术及算法研究”项目; 其中,参与的“分布交互仿真应用程序开发与运行平台”项目 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集体表彰 (证书号: 2006-J-220-2-04-D01)。4. 赵志诚 讲师 2008年博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同年于北京邮电大学任教。近两年承担的课程:本科课程:多媒体通信、高级程序语言设计、教改及科研情况: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内容的记录片视频检索系统”和“基于认于感知计算模型和电影理论的
12、多线索视频语义提取”的研究工作。3课程描述3-1本课程教学理念与目标在我国加入WTO之后,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将直接面对着一个与世界接轨的知识型社会。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国际最前沿技术,运用流利标准的英语进行交流,是高校教育的努力目标之一。本课程的教学理念就是以英语为主要教授语言、以专业知识为载体、以汉语为辅助手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创新培养,促进学生吸收世界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增进他们对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和科技发展前沿课题的认识了解。强化学生对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媒体通信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英语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有关多媒体的基本知识,掌
13、握多媒体数据的特点和基本处理方法,熟练掌握应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创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技能,培养应用多媒体工具软件创作简单多媒体应用软件的能力。除了讲授多媒体计算机以及多媒体通信的基本知识外,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动手和交流能力。3-2 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本课程由多媒体设备、多媒体素材制作、多媒体系统开发三大部分组成。内容包括多媒休技术概述、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其他多媒体设备、素材制作概述、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动画制作工具Flash、常用的音频、图像及视频数据压缩方法、光盘存储原理等。本课程旨在教授内容的同时,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结合素材制作中各种软件的应用,安排2次上机实
14、验的作业,并通过FTP回收作业,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学以致用。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多媒体计算机概述 (6学时)多媒体基本概念、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及发展。2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4学时) 多媒体中的音频信息、音频的编码基础、音频编码标准、 音乐合成和MIDI以及声卡工作原理。3. 图像及视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10学时) 图像的彩色空间表示及其转换、视频信息的获取技术、视频信息的实时处理、视频信息显示技术及图像文件格式转换、图像的压缩方法以及显卡和视频采集卡原理。4多媒体素材的制作 (8学时) 图像数据的制作及Photo
15、shop应用; 动画数据的制作及Flash应用。5光盘存储原理 (4学时) 光盘存储设备及工作原理,包括CD-ROM、CD-R、CD-RW、DVD-ROM,DVD格式及特点、DVD-RW。6. 综合设计汇报 (2学时) 根据学生完成的多媒体素材制作的大作业,情况优秀的学生将准备presentation,用英文汇报。3-3教学方法、手段(举例说明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在非英语语言环境中进行双语教学, 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等。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选择了在相对比较简单的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在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教
16、学方法上作了许多改革和尝试,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校园网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加大了传递信息的容量,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以提高。1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首先,针对本课程的特点,我们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兴趣。而理论教学中,我们也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启发式教学,理论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课堂上配以关于各种媒体的例子调动同学们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亲身感受多媒体的特点,提高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其次,开展课堂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针对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推导和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 申报 双语 教学 示范 课程 建设项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