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申报指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XXXX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申报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申报指南.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发布2012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各市财政局,各省财政直接管理县(市)财政局,省直农口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步伐,我们会同省直农口部门组织专家评审推荐并确定了2012年省财政支持的农业先进技术,拟由省级有关单位组织有关市、县(市、区),在全省适宜地区进行推广。根据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农200741号),现发布项目申报指南,请按要求尽快组织项目申报。 联系人:张绍生联系电话:0531-82669780 山东省财政厅农业处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2012年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申报指南一、主要技术推广内容与区域(一)
2、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技术内容:1、选用有高产潜力、分蘖成穗率高,中等穗型或多穗型品种。2、坚持深耕深松、耕耙配套,重视防治地下害虫,耕后撒毒饼或辛硫磷颗粒灭虫,提高整地质量,杜绝以旋代耕。3、采用宽幅精量播种机播种,改传统小行距(1520厘米)密集条播为等行距(2226厘米)宽幅播种,改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为宽播幅(8厘米)种子分散式粒播,有利于种子分布均匀,无缺苗断垄、无疙瘩苗,克服了传统播种机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争肥,争水,争营养,根少、苗弱的生长状况。4、坚持适期适量足墒播种,播期10月112日,播量68公斤/亩。5、冬前每亩群体大于70万苗时采用深耘断根,有利于根系下扎,
3、健壮个体。浇好冬水,确保麦苗安全越冬。6、早春划锄增温保墒,提倡返青初期搂枯黄叶,扒苗青棵,以扩大绿色面积,使茎基部木质坚韧,富有弹性,提高抗倒伏能力。科学运筹春季肥水管理。7、后期重视叶面喷肥,延缓植株衰老,注意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推广区域:全省范围。(二)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主要技术内容:1、品种选用。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生产水平、耕作制度、自然灾害的特点等选用良种。2、耕作整地。连续多年种麦前只旋耕不耕翻的麦田,应旋耕2-3年,深耕翻1年,破除犁底层。秸秆还田地块,要全部采用深耕,耕深23厘米以上,将秸秆全部翻埋到地下,然后旋耕2遍以上,耙耢2-3遍。3、镇压造墒。秸秆还田地块要在播种前进
4、行镇压,播种后再次镇压,以沉实土壤。播种前0-20厘米土层保持土壤水分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不足的应灌水造墒或播种后及时浇蒙头水。4、肥料运筹。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氮肥底施与追施相结合。一般田底肥与追肥各半,超高产田底肥40%,追肥60%。5、适期播种。冬性品种播种适期为日平均气温18-16,弱冬性品种为16-14。6、适量播种。适期播种的高产麦田或成穗率高的品种每亩10万-12万基本苗,中产麦田或成穗率低的品种每亩13万-18万基本苗。推广区域:全省范围。(三)小麦深松少耕镇压节水栽培技术主要技术内容:小麦深松少免耕镇压节水栽培技术有两项技术模式,可选择使用:1、小麦“深松-旋
5、耕-耙压-播种-镇压”节水栽培技术模式的技术要点。(1)秸秆还田。前茬是玉米的麦田,用玉米秸秆还田机粉碎23遍,秸秆长度5厘米左右。(2)造墒。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如果土壤墒情达到这个标准,播前不需要造墒。如果土壤墒情很差、难以保证出苗,要浇水造墒,每亩浇水40立方米。(3)深松。每隔23年用震动式深松机深松1年,深松深度30厘米,破除犁底层。震动式深松机需要90马力及以上的拖拉机牵引,每小时作业710亩,不能行走太快,以保证深松质量。(4)旋耕。采用旋耕机旋耕23遍,旋耕深度15厘米,将粉碎的秸秆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匀。(5)耙压或镇压。墒情适宜时,旋耕后及时用钉齿
6、耙耙压2遍,或用钉齿耙耙压1遍后再用滚轮镇压器镇压1遍,以破碎土块,达到地面平整、上松下实、保墒抗旱。(6)播种。在适宜播种期内,采用带镇压轮的小麦播种机,随种随镇压。播种机不能行走太快,每小时5公里,保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播种时注意调节行距,平均行距不超过25厘米;播种深度35厘米。(7)播后镇压。播种时没有镇压或镇压质量不好的麦田,播种后要用镇压器镇压12遍,保证小麦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长,提高抗旱能力。2、小麦“深松-镇压-条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机播种”节水栽培技术模式的技术要点。(1)秸秆还田。用玉米秸秆还田机将玉米秸秆粉碎23遍,秸秆长度5厘米左右。(2)造墒。小麦出苗
7、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如果土壤墒情达到这个标准,播前不需要造墒。如果土壤墒情很差、难以保证出苗,要浇水造墒,每亩浇水40立方米。(3)深松。用90马力及以上拖拉机牵引震动式深松犁深松30厘米,边震动边松动土层,打破犁底层。深松不必每年都进行,每隔23年深松一次。(4)镇压。深松后耕层土壤悬松,易造成小麦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深松后及时用滚轮镇压器镇压2遍,达到地面平整、上松下实,可防止土壤水分过度蒸发,保证播种后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播种深度一致,出苗整齐健壮,提高小麦抗旱抗寒能力。(5)播种。用条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机播种,6行播种机需用40马力及以上的拖拉机牵引,8行播
8、种机需用90马力及以上的拖拉机牵引,不能行走太快,每小时5公里,保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条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机带有镇压装置,在小麦播种时随种随压,提高小麦苗期抗旱能力和出苗质量。用“条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机”播种时,注意调节行距,平均行距不超过25厘米;播种深度34厘米。推广区域:全省范围。(四)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玉米“一增四改”技术,核心内容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主要技术内容:1、合理增加种植密度。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攻关田每亩实收55006500株。高产示范田每亩实收45005000株。一
9、般大田每亩实收40004800株。玉米种植密度要与品种要求相适应,并且随产量指标的提高相应增加。2、改种耐密型品种。高产攻关以耐密植、生育期较长、高产潜力大的品种为主。要选择登海605、郑单958等密度适应范围大、施肥响应能力强、抗倒伏、空秆少、果穗匀、耐荫性好、灌浆结实好、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大面积种植以耐密植、适应性强、熟期适中的高产稳产品种为主。郑单958、浚单20、聊玉18、鲁单818、天泰55等品种适应性强、熟期适中,稳产性好,适合大面积种植。3、改套种为直播。加快推广夏玉米抢茬直播技术,推广免耕直播、及时播种、足墒播种、适量播种。4、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进行过土壤化验的地块要搞好配
10、方施肥。一般地块要做到氮、磷、钾等平衡施肥。根据产量指标和地力基础确定施肥量,注意增施磷、钾肥和微肥。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5、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提高玉米机械化作业水平,玉米播种实现机械化,大力推广联合收割机收获。积极推广机械施药、施肥技术,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6、其他配套技术。包括适当晚收技术,种子包衣技术,免耕或少耕栽培及秸秆还田技术,病虫草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灾情应对技术等。推广区域:全省范围。(五)花生单粒精播高产配套技术主要技术内容:1、选用丰花1号、花育22号等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的中熟花生新品种。精选种子,种子大小越匀越好,发芽率达到95%,纯度达到98%。2
11、、平衡施肥。配方施用化肥,高产攻关田一般亩施纯氮1214千克,磷(五氧化二磷)1011千克,钾(氧化钾)1417千克;增施有机肥,精准施用缓控释肥,可将化肥总量的2/3改用缓控释肥。3、合理配置行、株距。根据品种特性,亩播1300015000粒(穴),垄距8085厘米,垄面宽50厘米,垄上播2行,行距30厘米,穴距1O12厘米。4、适期晚播。鲁东适宜播期为5月1日至5月15日,鲁中、鲁西为4月25日至5月15日。5、单粒精播,提高群体整齐度。融合农机农艺技术,单粒精播,使花生起垄、播种、施肥、喷洒除草剂、覆膜、膜上压土等工序的指标达到生产要求。6、撤土清棵,培育壮苗。及时将播种行上方的覆土摊至
12、株行两侧。7、优化肥水运筹,提高单株结果数,促进饱果。花针期、饱果期遇旱浇水,确保肥水供应;遇涝排水,排除水害。8、防治病虫。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严控病虫为害,确保不缺株、叶片不受危害。推广区域:济南、枣庄、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聊城、菏泽市。(六)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主要技术内容:1、建造结构性能优良的日光温室。结合山东的气候条件和当地实际,按照省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日光温室建造标准,建造山东、型等新型节能日光温室。2、选用日光温室蔬菜专用品种。重点推广栽培面积较大的西瓜、黄瓜、番茄、辣椒、西葫芦等蔬菜的保护地专用品种。3、采取穴盘嫁接育苗技术。根据蔬菜种类不
13、同,选用合适穴盘;配制专用育苗基质;选用优质适宜的砧木;加强苗床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的管理,培育适龄壮苗。4、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采用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在日光温室内种植行下开70厘米宽、20厘米深的沟,每亩铺5000千克秸秆,撒施150千克饼肥,接种10千克菌种,然后覆土、浇水、接种千克植物疫苗,然后定植、打孔即可。5、虫害物理防治技术。在棚内距地面11.5米设置黄板和蓝板,分别诱杀蚜虫和蓟马,减少病害传播。在设施出入口,或者在设施四周通风口,铺设防虫网,有效防止害虫进入危害。6、土传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日光温室7、8月份闲置季节,在棚内开沟,铺施轧碎的作物秸秆,撒施石灰氮,起垄,灌水
14、用地膜覆盖地面,上面盖严棚膜,闷棚1520天,提温杀菌。蔬菜与水稻水旱轮作,或与大葱进行轮作,都能够减轻连作障碍。7、主要病虫害高效安全药剂防治技术。使用符合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要求,高效安全的药剂,如银发利、扑海因、施家乐、阿米西达、世高、阿克泰等,防治设施蔬菜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霜霉病、白粉病、晚疫病等病害,以及白粉虱、蚜虫、蓟马、斑潜蝇等虫害。推广区域:全省范围。(七)葱、姜、蒜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主要技术内容:1、大葱(1)选用良种、培育壮苗。选择植株紧凑、抗病虫害,叶肉厚、叶色深绿、蜡粉层厚、质地致密,不易弯曲、不易折断的品种。整地作畦,播种前浸种消毒,播后覆地膜或扣拱棚,幼苗长
15、至40厘米,67片叶适当炼苗,培育壮苗。(2)整地施肥,宽行密植。及时清整田园,施足基肥,深翻耙平。按苗大小分级栽植。垂直插葱,株距2.53厘米,每亩栽植2.22.5万株。(3)科学肥水管理,适当培土。浇水。定植缓苗期一般不浇水,葱白生长初期少浇水,葱白旺长期结合追肥、培土,每45天浇一次大水,收获前710天停止浇水。追肥。葱白生长初期,亩施尿素20千克或硫酸铵25千克,忌施碳酸氢铵。葱白旺长期,结合培土,每亩分3次追施三元复合肥50千克或酵素菌肥80千克,也可用亩用0.5%硼砂溶液50升叶面喷洒,10天左右1次,连续使用23次。培土。一般培土34次,每次培土厚约35厘米。(4)病虫害无害化防
16、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发现病虫害后,采用高效低毒残留少的生物农药或天然植物源杀菌剂防治。(5)适时收获。当葱白长到35厘米左右,85%以上假茎直径达1.52.2厘米时,即可开始采收。一般在11月中、下旬采收。2、生姜(1)选用山农大姜1号、莱芜大姜、安丘大姜等高产优质生姜良种。(2)按照地力水平和目标产量,测土配方施肥,一般亩基施有机肥600075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100150千克。(3)覆盖有色膜进行覆盖提早栽培,遮阳网覆盖简化栽培,降低生产投入成本。(4)合理进行肥水管理。根据生姜高产的形态生理指标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田间科学诊断,实行肥水指标化管理,中高肥水地块生长期间分次冲施
17、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00千克左右。(5)综合防治病虫害。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规律,选用熟化的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方法及无公害农药进行早期预防,加强初期防治,减轻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并防止农药污染。3、大蒜(1)地块选择。选用壤土或轻粘壤土地块种植。(2)适期早播。苍山蒜9月2530日为适宜播种期,鲁南地区可适期晚播几天。(3)种蒜选择。选择当年产大蒜做种蒜,自然条件贮存,种蒜瓣46克。(4)合理施用基肥。使土壤养分含量分别达到有效氮110.53微克/克、有效磷60.22微克/克、有效钾136.77微克/克、有效硫8.41微克/克、有效硼为0.85微克/克、有效铜7.52微克/克、有效锌12.52
18、微克/克和土壤有机质1.71%左右为宜。(5)合理密植。苍山大蒜每亩2500029000株,薹蒜每亩4200045000株。(6)加强管理。3月28日4月5日适时浇灌返青水和追施返青肥。推广区域:全省范围。(八)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技术主要技术内容:1、选择适宜栽培设施。包括简易冬暖式大棚、半地下冬暖式塑料大棚、无控温设备砖混式结构菇房、土坯结构菇房、防空洞、人造土洞等。2、合理搭配不同温型食用菌品种。在同一栽培设施内,通过高温型品种与中低温型品种的合理搭配实现周年栽培。推广应用优质高产、适销对路及价值较高适宜周年栽培的品种,并按照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母种、原种、栽培种生产。3、采用高产配
19、方。栽培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保持适宜的颗粒度和一定的吸水能力。培养料采用通风发酵处理和高压、常压灭菌,达到防霉速生增产的效果。如白灵菇配方:棉籽壳60,玉米芯40,麦麸15,棉籽饼粉4,玉米粉5,过磷酸钙1.5,尿素0.3,石膏粉1,石灰粉1.5,水135165。高温平菇配方:玉米芯60,棉籽壳40,麦麸15,棉籽饼粉6,玉米粉5,过磷酸钙1.5,尿素0.3,石膏粉1,石灰粉1.5,水145170。杏鲍菇配方:棉籽壳40,玉米秸60,麸皮15,饼肥7,过磷酸钙1,石膏1,尿素0.3,水160(均以公斤为计量单位)。4、推广科学发菌技术。根据不同品种温型特点,进行科学的发菌管
20、理。如:白灵菇发菌温度2426,菌丝长满后在1825进行3050天后熟培养,菌袋生理成熟后低温温差刺激出菇;杏鲍菇发菌温度2022,菌袋发满后低温刺激出菇;高温平菇发菌温度2530,发满后直接出菇。在不同品种搭配衔接过程中,对需要提前发菌的品种,控制好发菌的温度和时间。5、加强出菇期管理。根据推广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合理调控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因子,进行科学出菇管理。如:白灵菇菇蕾发育成小幼菇后,应逐渐增加菇棚通气量,温度在1216;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光照强度150300勒克斯较为适宜。杏鲍菇温度在1620,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光照强度以300800勒克斯为宜;高温平菇菌墙
21、内部菌料温度在26以下,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5%,菇棚中CO2浓度一般应控制在0.06%以下。6、综合防控病虫害。坚持以环境控制、栽培、物理、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原则,使用已在食用菌上登记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以喷洒走道或菌畦覆土为主,且要无菇、避菇使用。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在两季栽培的衔接环节做好环境消毒。推广区域:济南、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九)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主要技术内容:1、选择适宜棉田。高产棉田要求土层深厚,土壤020cm耕层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土质肥沃,质地疏松,保肥、保水能力强
22、。2、选择优良品种,使用优质种子。选用产量潜力大的杂交种或常规抗虫棉品种。全部采用脱绒包衣种子,纯度达98%以上、健籽率75%以上、发芽率80%以上。3、秋冬深耕,培肥地力。采取秋冬耕或春耕,耕翻深度35cm左右,23年深翻一次。亩施鸡粪2吨或优质土杂肥34吨,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氮磷钾含量皆在15%以上)。4、适期播种,规范化种植。高产和超高产栽培地膜覆盖宜在4月20-30日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或基质育苗移栽的,可于4月初播种,5月上旬移栽。5、科学化控,塑合理株型。一般情况下,6月下旬、7月上、中、下分别亩喷缩节胺0.51克、11.5克、1.52克、23克,棉花最终株高1米左右。6、
23、合理施肥,稳健生长。亩施人工合成纯N12.515公斤、P2O539公斤、K2O4.57.5公斤,一般氮肥基施40%,追施60%,磷肥基肥(套种田一次性早追施),钾肥基施追施各半。7、中耕培土,抗旱防涝。盛蕾期把深中耕、破地膜、锄草和培土结合一并进行。8、综合防治病虫害。推广区域:菏泽、济宁、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济南、潍坊、淄博市。(十)棉花轻简化生产关键技术主要技术内容:以轻简化、机械化为核心技术配套组装新型棉花轻简化生产技术体系。1、花耕种机械化。每2-3年深耕一次,打破犁底层,一般更深35-40cm;鲁北、鲁西北、鲁西南麦棉套种区采用半精量、精量播种,播种量可掌握在15-22.5 kg
24、 /km2,实现播种覆膜一体化,鲁西南棉蒜、棉花圆葱套种棉区采用工厂化基质育苗新技术或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3月中、下旬播种,4月底5月初移栽。2、化整枝和化学调控。现蕾后一次去掉第一果枝以下的营养枝,7月20日前后打顶。视长势分别在蕾期、初花、盛花期科学化控,减少整枝修棉。3、械化防治病虫害。采用自走式、牵引式机械喷药器械,组织机防队或专业合作组织防治棉田病虫。4、学施用除草剂和机械化中耕除草。5、田缓控释肥。推广一次涂层肥或控释肥,减少棉田追肥次数。6、柴机械化还田。结合冬耕实行机械粉碎棉杆还田,改良棉田。推广区域:菏泽、济宁、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济南、潍坊、淄博、泰安、临沂、枣庄、日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XX 农业技术 推广 项目 申报 指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