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属单位.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属单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属单位.doc(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属单位2006年任务目标摘要汇总表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编二六年三月关于编制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属单位2006年任务目标摘要汇总表的说明在院党组的领导下,2005年全院各单位广大干部职工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在调整科研布局、凝练学科发展目标、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产业发展、科技体制改革、条件与平台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涌现出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实现“十一五”期间的跨越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2006年院工作会议上,院属38个单位作了2005年任务目标完成情况汇报。院领导、院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院属各单位的领导对各单位任务目标完成情
2、况进行了考核打分。经院党组研究决定,对2005年综合任务目标完成优秀的前10名单位和科研目标、开发目标、人才队伍建设目标、条件建设目标、党建和精神文明目标、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等单项任务目标完成优秀的前5名单位进行了通报表彰。为全面贯彻2006年院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年度任务目标考核工作,完善科学评价机制,加强规范化管理,推动院属各单位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院属各单位上报的2006年任务目标摘要表进行整理并汇编成册,供各单位对照检查工作和年底考核参照。希望院属各单位努力工作,认真完成2006年的任务目标,将我院的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二六年三月二十八日目 录作物科学研究所
3、1植物保护研究所2蔬菜花卉研究所3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4畜牧研究所5蜜蜂研究所6饲料研究所7农产品加工研究所8生物技术研究所9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10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11农业信息研究所12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13研究生院14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5农田灌溉研究所16中国水稻研究所17棉花研究所18油料作物研究所19麻类研究所20果树研究所21郑州果树研究所22茶叶研究所23哈尔滨兽医研究所24兰州兽医研究所25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26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27草原研究所28特产研究所29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30沼气科学研究所31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32烟草研究所33柑桔研
4、究所34甜菜研究所35蚕业研究所36农业遗产研究室3737单位:作物科学研究所科研目标开发目标人才建设条件建设党建与精神文明改革工作力争使本年度科研项目达到300余项,科研可支配经费达到5500万元。力争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2-3项,审定品种14-16个,申报国家专利13-15项,发表论文220篇,其中SCI收录65篇,影响因子明显提高。搞好新品种的多点比较试验和新成果、新技术的现场观摩工作,重点抓好“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技术”、“分子育种”等成果的跟踪管理。组织主办学术会议20-25场,其中国际会议2-3个。新增国际合作项目经费80-90万美元。继续做好科技兴农工作,3名首席专家配合农业部做好
5、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工作。积极抓好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工作。做好开发工作,力争使开发总收入达到1100万元、纯收入达到750万元的水平。继续搞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以成果转化项目带动科技成果的推广、示范与应用,加强科技成果的展示与宣传。抓好北京特品降脂燕麦开发公司的改制工作和种业公司的合并和股份制改造工作。根据本所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作物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学)一级人才1人,作物耕作与栽培学(作物栽培与生理)二级人才1人,接收应届毕业生5名左右,完善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各类人才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我所各类人员的培养工作,有计划地安排专业培训和攻读学位。 努力提高管理岗位和开发岗位的整体素质
6、,管理人员高级职称和本科以上学历达60%。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探索创新团队建设的新机制。继续抓好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招收硕士生30名,博士生20名,进站博士后5名。努力做好2007年建设项目申报工作。抓好新批准项目的建设工作。抓好 “国家大豆改良分中心”等2个项目的验收工作;完成 “矮败小麦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任务。积极配合院有关部门做好重大科学工程的验收工作。加强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对外开放度。加快国家农作物分子育种中心、国家实验室和农业部作物栽培与生理重点实验室申请和建设进程。努力提高昌平试验农场和廊坊试验基地的设施和管理水平。探索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
7、进性”的长效机制,开展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活动。强化党员管理,抓好建章立制。完善考核考评、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贯彻落实党风廉政法规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继续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开展标准党支部、优秀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活动。开展向“先进党支部”和“先进人物”学习活动。发展新党员1-2名。加强工青妇工作,积极开展各项文娱、体育活动,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根据研究所的任务目标和学科发展方向,继续加强学科建设。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努力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实行三元结构工资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建立以岗位、绩效为主的分配激励机制。完善分类考核
8、与评价制度,根据工作业绩进行奖励。进一步抓好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研究所管理制度和一系列改革配套措施。单位: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目标开发目标人才建设条件建设党建与精神文明改革工作科技项目申报、立项及经费情况:新增科研项目30项以上,年度可支配经费2000万元。预期科技成果(包括专利)及著作论文(包括SCI论文)情况、比上年增幅: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5项以上,获院、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申报发明专利10项以上;发表科研论文120篇以上,其中在SCI收录期刊发表15篇以上;出版著作2部以上;1-2个农作物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审定。重大项目跟踪管理及措施:对973项目、863项目、国家重
9、点攻关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申报、合同、组织实施、阶段性进展和形成的学术论文、专利、成果实行跟踪管理。组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各类学术合作与交流活动:主办或协办国际会议1-2次。参加科技兴农次数及人员情况:参加农业生物安全、作物保护、病虫防治新技术、新产品等各类科技兴农活动2-3次,相关专业人员10-15人次。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情况:与农技推广部门、基层农技站,以及经营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密切配合,将十五期间形成的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体系的集成技术、单项关键技术、农作物新品种等科技成果在有关生态区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开发收入、纯收入:开发收入600万元以上,纯收入450万以上。示范工程项目。科技成果转
10、化。企业筹备组建。人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引进人才情况:培养或引入一级、二级岗位杰出人才2-4名、三级岗位杰出人才2-4名。人才工作等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情况: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员管理办法等规章办法。专业技术人才、党政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人才需求计划;根据队伍建设需要,做好毕业生录用和骨干人才引进工作。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制定以重点学科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团队人才结构和需求计划;做好团队领头羊的引进和培育工作;积极创造科技创新团队承担国家科研项目的机会。人才教育与培训:支持职工以完善学历为主的继续教育;加强国内外人员交流和培训;完成中层干部理论学习培训。研究生培养情况:自主招收博士
11、生10人以上,硕士生20人以上,联合培养研究生30名以上。条件建设项目规划:做好“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项目的立项工作。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管理,对外开放实验室建设目标:做好农业部植物病虫害抗性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的“双认证”工作。国家或部委实验室申请。试验农场和试验基地建设:加强农业部廊坊有害生物防治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的基础设施建设,使之成为农业有害生物防治等研究工作的基础平台之一。党组织建设:完成所党委的换届工作;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党在我心中”征文和摄影比赛、“学习型党支部”创建和科研-行政支部共建等活动;组织好院、所两级“两
12、优一先”的评比和表彰工作。 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党员观看正反面典型的录像;组织学习党内监督制度、党员权利保障和纪律处分条例;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文明职工标兵和文明单位标兵评选办法,积极申报院级文明单位;组织开展摄影、球类比赛等活动;组织召开1-2次民主党派人士座谈会。发展党员与培养积极分子的目标:拟发展党员1名和培养积极分子1-2名。工青妇组织活动:组织职工参加院所级街道组织的各类活动;开展好送温暖和各类捐款捐物扶贫助贫活动;积极申报和评比“优秀工会工作奖”和“优秀工会干部”;开展“巾帼建功”活动。学科建设及科技资源优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已完成。评价奖励制度改革:已完成
13、。规章制度建设:在前两年已制定36个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所的规章制度。科研目标开发目标人才建设条件建设党建与精神文明 改革工作在研的科研项目数为101项,项目的经费数:1500万元。重点抓好“十一五”科技立项工作,提出本所“十一五”科研发展规划,做好“十五”项目验收(948、成果转化、公益性项目等)。科研项目:新增科研项目20项,新增科研经费800万元以上。科技成果:鉴定科技成果2项以上;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成果2项;申请或获得专利3-5项(2005年获得发明专利1项);选育出新品种(新组合)30-40个;获得新品种保护权或通过品种审定3-5个(2005年获得新品种授权4项,通过审定品种
14、6个);发表科技论文100篇,其中SCI文章3篇以上(2005年发表科技论文142篇,SCI收录4篇)。学术交流情况:组织召开“全国蔬菜和薯类资源利用与研究研讨会”;组织举办分子生物技术与无土栽培技术培训班等;组织召开小型学术交流会3次。国际合作:举办第五届小菜蛾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害虫治理国际研讨会;举办观赏植物栽培技术国际培训班;申请国际合作项目2-3项。完成并开通我所英文网站。对开发处管理模式和种子市场开发机制进行改革,总开发营业额增加200万以上。继续加强研究团队建设,聘任2-3名一、二级岗位人才,2-3名三级岗位人才。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5名。招收博士研究生5-6名,硕士研究
15、生20名。派遣3-4人出国进修。完成产业化项目的全部土建内容。完成马铃薯项目验收。完成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的基建内容。完成农业部蔬菜质检中心建设项目的基建工程。完成培训楼一期的装修工程。争取国家蔬菜改良中心的二期建设项目。完善廊坊基地的组织管理,制定土壤改良计划。继续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和争做文明职工活动。继续开展创建标准党支部的工作。加强党组织建设,计划发展新党员2-3名。完成所荣誉展室布展。继续推进制度化建设。调整分配方案。建立科技人员业绩考评制度。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单位:蔬菜花卉研究所单位: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科研目标开发目标人才建设条件建设党建与精神文明改革工作积极组织申请“十
16、一五”课题,争取农业环境变化与修复、农业生态等领域课题申请有所突破,在研项目达到80项以上,留所科研经费达到2000万。组织成果鉴定2-4项、争取申报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申请知识产权4-6项,发表SCI、EI源收录论文5-8篇,出版学术著作2-3部。进一步完善“重大科技成果培育计划”和“重大科研项目储备计划”;对3-5个重大科研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建立动态的“两大计划”项目库。加强国际交流,积极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力争增加2-3个合作项目;组织完成中日技术合作一期项目验收,派遣14名技术人员赴日研修,积极争取第二期合作项目。 加强技术培育,重点开展蛋白质农药、设施环境控制技术以及废弃物
17、资源化的技术开发。 组织申请工程咨询资质,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工作,产业开发收入较2005年提高10-15。完成资本运营公司、物业服务公司的组建和正常运行。围绕研究所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发展要求,制定研究所“十一五”人才发展计划,继续巩固1:2:4:4的科研岗位人员梯队,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科学家团队。继续培养以首席研究员和杰出人才为主体的科学家团队,采取多种形式,争取引进和选拔1-2名一、二级杰出人才和5-10名优势学科和重点岗位人员,优化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研究所各类人员培训计划,积极争取扩大高层次研究人员的培养,继续做好研究所中层干部和科研骨干的培训,提高研究所科研和管理人员综合能
18、力。根据“十一五”承担的任务和重点学科设置,完成7个研究室、公共开放实验室的布局调整和仪器设备的调配,有效提高利用率。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配合 “农业立体污染控制与产地环境质量研究中心”的起步工作。公共实验室通过国家实验室计量认证,形成研究所新的技术开放平台,开展社会化服务。完成农业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和质检中心的双认证。组织完成“畜牧业环境调控专用冷风机”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验收。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建立健全研究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开展评优推优,创建标准党支部,评选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文明处室、文明职工活动,重点做好科研骨干的党员发展工作。以创新文化
19、为载体,完善形象设计,统一标识,加强环境建设和对外宣传,“软件”与“硬件”协调并举,营造和谐环境,积极争创院精神文明标兵单位。做好群众性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工、共、妇和职工代表大会在文明单位建设中的作用。充分体现民主集中制,提高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增强研究所的凝聚力,创建“职工之家”。按照国家非营利科研机构的要求,充分发挥科学家团队的作用,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进研究所的各项改革工作。做好分类管理,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和配套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产业化开发和物业服务的企业化管理根据研究所发展需求,完善研究所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推进和完善全员聘用制。积极探索研究所科研人员信用考核制度,在年度考核的
20、基础上,探索制定以任期考核为主的研究所信用考核评价制度(试行办法)。面向技术市场,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完善内部的分配和奖励制度,加强技术开发服务。单位:畜牧研究所科研目标开发目标人才建设条件建设党建与精神文明改革工作提出畜牧科技自主创新行动方案。全力做好“十一五”立项工作,组装重大项目,新增科研项目50个,新增经费2000万元以上,年科研经费达到2500万元以上。争取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2项。获各类成果15项,发表论文160篇。组织在研项目的实施和验收。进一步探讨所办公司的运转机制,进一步理顺科研开发的关系,全面实行法人治理结构。继续强化对经济实体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全面审计所控股公司,销售
21、收入增长10%以上;利润增长5%以上。全所开发纯收入增长5%。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 争取引进或培养1-2级杰出人才1-3名。建设科技创新团队1-2个。培养各类研究生40名以上。招聘博士3名。设立青年基金。国家胚胎创新中心通过验收。实验大楼维修项目通过验收。动物精准代谢实验室竣工。国家畜禽分子育种中心竣工。建设五指山猪场。维修行政办公楼。维修宿舍楼。申报2个以上基建项目。完成党委换届和支部换届工作。发展党员1-2名,培养青年积极分子2 -3名。继续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力争研究所90以上的处(室)达到文明处(室)标准,争创院精神文明单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开展研究所的文化建设。继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农业科学院 单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