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郊区各区县人民政府:近些年来,北京加大了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力度,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初具风貌,为更好推动和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使农民增收致富,特制定本意见。一、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郊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以深入实施“221”行动计划,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宗旨,在坚持和确保市场配置生产要素基础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创新政策扶持机制,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通过集成政策,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构建发展保障服务支撑体系,通过支持重点领域和项目,夯实基础、发挥优势、加强特色、优化结构、拓展空间、增强能力、提升效
2、益。提升农业科技附加值、文化附加值、加工附加值、绿色附加值,使郊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二)指导原则市场引导,主体积极的原则。深入调查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确定发展的产业和项目。靠市场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调动和整合社会、企业及个人资金,共同推进发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原则。政策措施要突出都市型现代农业集约、高效的特点,提升农业的科技、绿色、文化、加工等附加值,按照层次推进、重点推进、逐步推进的方式,实现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创新机制,集成推进的原则。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环节,集成政策优势,整合公共资金,采取搭建平台、以奖代
3、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对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予以扶持,力争实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培育亮点的目标。优化结构,扶大成强的原则。结合“221”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整合优势资源,优项增量,培育特色的产业,促进郊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把各种资源优势变成发展的强势,集优成势,把产业扶大做强。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贯彻落实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通过合理开发、高效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三)目标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搭建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平台,完善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组织、投
4、入机制。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提高北京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郊区农业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由注重生产向注重市场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城郊型向都市型转变,使郊区农业和城市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依托、和谐发展。二、政策扶持重点和条件针对当前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意见重点围绕构建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种业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中,选择市场开拓、优势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优质和唯一性特色农产品、资源和环境友好型
5、农业、农业科技开发应用等重点予以扶持。(一)推进市场开拓重点是高端市场需求摸查及营销渠道构建、农产品出口创汇、品牌培育、营销推介、新产品开发等。1.高端市场摸查及营销渠道构建。按照“221”行动计划,针对高端市场需求,进一步进行市场细分,开展针对性更强的摸查,并积极推进营销渠道构建,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市场引导服务。2.农产品出口创汇。要求具备较强的农户带动能力,能直接组织郊区农产品出口,抢占国际市场,发展创汇农业,企业年直接出口额在500万美元以上。3.农产品品牌培育。围绕开展相关资质认证、品牌塑造、品牌宣传、品牌内涵延伸等提升农产品品牌附加值,所开展的注册品牌、培育精品、打造名品进行的品牌
6、培育工作。4.农产品营销推介。围绕农产品市场渠道摸查、建设和拓展,农产品营销模式的探索和发展所开展的相关农产品营销推介工作。要求是开展省市级营销推介活动或国外推介营销活动,营销推介的产值在500万元以上。5.新产品开发。围绕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利用郊区农产品资源,自主创新,开发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的新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相关新产品开发工作。(二)优势主导产业重点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优势种业和设施农业三个方面。1.区域优势特色产业(1)市场定位准。立足首都市场,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基地产品质量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以上认证,产品能适应中高层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能较大比例进入国
7、内中高端市场或国际市场。(2)带动能力强。能够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能较大幅度的促进农民增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能产生良好经济效益,能代表都市型农业发展趋势的已成形产业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3)资源禀赋优。通过摸查农业发展资源底牌,以发挥区位比较优势,选择最佳区域和最优模式,使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潜力得到有效运用。(4)集约程度高。种植业能集中连片,形成产业群、产业带;养殖业能够布局科学,产业的集约化、标准化水平比较高。(5)生产基础实。科研、生产、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基础条件较好,有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备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的基础。2.优势种业(1)所研发、经
8、营、引进、推广的品种与主导产业培育紧密结合,对促进北京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农户增收致富贡献较大。(2)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好市场前景,较大市场潜力,较大市场竞争力的种养业籽种产业。(3)在本地发展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优新品种在北京的推广覆盖面广,能辐射带动京郊、全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种养业籽种产业。3.设施农业(1)在区县有鼓励新建设施农业发展政策意见的前提下,要求新建设施集中连片,单位区域规模面积在50亩以上,区县全年新增设施总面积在5000亩以上。(2)以企业和农户为投资和生产经营主体,符合农民意愿,具有较好的经营机制。配备较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或具有龙头企业带动基地生产。(3)符合发展区域
9、发展的规划,具有一定的设施农业发展的基础,技术、基础条件、营销能力相对较好。(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北京实际,重点以提升农产品营销能力为核心,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三个方面。1.农民合作组织(1)围绕本区域主导产业而发展起来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或协会,具有较强的科技示范性和辐射带动农户能力,能有效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能够满足农民生产、产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2)具有完善的组织章程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产权明晰,运行机制比较合理。(3)具有与所带动会
10、员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技术培训场所、农产品初加工、分级包装和运销设施设备等公共服务设施。2.加工龙头企业(1)辐射带动农户的作用明显,与农户利益联系紧密。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能够通过订立合同、入股及其他合作方式收购基地农户产品,能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带动农民就业和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能带领农户有效规避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和疫情风险。(2)龙头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经营相对稳定,有较好的市场信誉,产品的质量好,附加值高,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强。(3)龙头企业加工增值率高,龙头企业能依托较强的技术优势,对农产品的加工增值优势明显,新产品开发能力强,获得相关资质证明
11、较好的企业享有优先权。3.标准化生产基地(1)与主导产业培育相结合、基地产品经济效益好、对从业农户收入贡献高的规模化生产基地。(2)要求生产者标准化生产意识强,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实际生产和管理,基地农业生产环境、生产投入品、产品质量都有标可依、有标必依,与奥运食品行动计划挂钩的生产基地予以优先考虑。(3)基地生产的产品有品牌,有龙头企业或合作组织辐射带动;有较好的生产条件、技术基础,生产管理过程有相应管理档案。(4)基地的生产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效益水平能对周边农户生产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四)优质及唯一性特色产品1.农业“三品”建设农业“三品”是指通过国家和本市有资质的认证机构认
12、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1)经营主体明确,企业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市场开发与技术改进结合,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良好,经营机制良好。(2)品牌优势明显,市场份额较大。企业产品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市场定位准确,在同行业内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有一定的知名度。(3)产业基础良好,发展潜力巨大。产业有龙头企业带动,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2.唯一性特色农产品唯一性特色农产品是指具有独特品质特性或某些特性优于同类产品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唯一特色农产品主要具有四个“特”:一是区域“特”,二是产品“特”,三是市场“特”,四是创意“特”。要充分利用首都自然资源和市场优势,瞄准中高端
13、消费市场,着力培育一批唯一性特色农产品,开发创意农产品,满足多层次个性化消费需求,并进一步加快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1)具有较强地域性生产特征,挖掘资源潜力培育出的特色农产品。(2)具有较强的品质特性,能满足名、特、优、新、稀等特征的唯一性特色农产品。(3)能满足市场需要,市场效益较高,竞争力较强的名特优新农产品或加工品。(4)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等环节进行创意,提升了附加值的创意农产品。(五)资源环境友好型农业1.节约型循环型农业建设资源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确保农业生产活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通过积极推行减量
14、化、资源化、无害化,主要是推行节水灌溉,科学配方肥料、生物物理防治,畜禽粪污治理等措施开发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农业生产模式,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升其生产活动对资源和环境发展的正面作用,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建设,为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具有明显保育环境、涵养生态功能作用的项目。(2)能够体现农业生产同其它相关行业良性互动发展的项目。(3)具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可持续型农业项目,有良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4)适合北京实际资源禀赋,有一定推广价值和意义,并且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典型项目。2.观光休闲农业农业生活功能开发是指围绕农业为消费者
15、提供生活所需的精神消费品这一功能,通过农业与三产对接,形成产业互动,所进行的产业功能开发活动。目前,与市民旅游观光相结合建立起来的,集农业生产、旅游、观光和休闲为一体的农业观光园,已成为彰显农业生活功能的重要载体。农业观光园依托市场优势,进一步拓展了农业发展空间,不断满足了市民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增进了城乡融合,实现城乡互动,使郊区农业由一产向二、三产业领域延伸,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1)具有一定的基础,生产基础好,经营机制好,获得相关部门认定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示范、拉动作用明显的农业观光园。(2)经营活动有特色,年接待人数1万人次以上,与农户增收联系紧密、市场前景好的农业观光园。
16、(3)提供的观光产品丰富多彩,具有一定的科普性和教育性,具有一定特色的园区;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较为完善的观光设施,实行统一、有效管理的园区;对当地农业产业调整、农民就业等具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社会效益较好的园区。(六)农业科技开发应用新技术、新设施、新技能、新装备、新手段等现代科学发展成果支撑郊区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安全化等方面发展是落实“221”行动计划的要求,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实施过程中应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基础性研究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大人才引进和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1)能满足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科技
17、需求,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技术、新设施、新设备。(2)能够在京郊农业中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深受农民欢迎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3)能够体现一定的创新机制,在郊区农业中能够起到显著示范作用的科技项目。(4)能够充分发挥北京科技、人才、资源优势,通过整合各方面资源,体现北京都市型农业风貌特色的科技项目。三、扶持的环节和内容在扶持的环节和内容上,选择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重点环节,集成政策合力构建相应的服务体系。产前服务主要是资源现状和市场需求信息的摸查、优新品种推介、购销服务的建立、技术培训等。产中主要指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栽培、植保、生产标准、操作规程等服务,对农民进行
18、生产相关要求的培训,生产的风险补偿,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农机服务。产后需要的农机、贮存、分级、加工、包装、营销、宣传、市场设施建设。(一)市场开拓1.高端市场摸查及营销渠道构建。重点扶持围绕高端市场需求,进行细分市场的调查、高端营销渠道的构建、营销模式的实践等活动,对取得的成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农户生产提供引导服务。2.出口创汇:对带动农户能力强,出口创汇效益好,直接出口的企业或单位,按照海关统计出口单计算年实际出口量予以一定比例的直接奖励。3.品牌培育:获得各类认证的单位按相关政策对认证予以补贴;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品予以5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北京市著名商标的
19、农产品予以10万元的奖励。4.营销推介:对营销信息的摸查、渠道构建予以奖励性补贴;对开设优势特色农产品专柜、专店的按其投入比例给予专项扶持;对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市场推介等活动给予专项奖励。5.新产品开发:对开发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予以专项奖励。(二)优势主导产业1.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对各区县进行生产资源和市场底牌调研,确定培育主导产业所需费用予以一定比例的补助;按照产业发展水平,以区县为单位给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区县按照产业整体发展思路,在基础设施配备、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培育、产品营销推介等方面开展产业培育工作。2.优势种业对与主导产业培育相关的优势种业发展予以扶持,鼓
20、励单位引进、培育、推广、驯化各类名、特、优、新、稀品种,促进有较好市场效益的种、养业种业的发展。扶持资金按良种推广的面积和价值,经认定后,给予一定的数额奖励。对于适于北京发展的优势种业,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郊区推广。3.设施农业选择区县有相关扶持政策的予以重点扶持,市级支农资金注入区县扶持资金。重点扶持设施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建设、新技术应用、品种引进、生产模式优化、标准化的实施、产后分级、初加工、储藏等环节。与设施农业发展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实用技术的推广分别由其他部门按项目类别给予扶持。(三)农业产业化经营1.农民合作组织(1)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建立,选择带动农户能力强、发展
21、规模大、利益联结紧密、服务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列入市级直接扶持范围。由市相关部门围绕帮助他们提升和巩固带动能力、整合能力和服务能力所需投入的相关环节予以重点扶持。(2)对未为列入市级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区县有扶持合作组织专项政策前提下,市支农资金以区县为单位给予一定的专项扶持,由区县参照市级扶持的标准要求,由区县政府相关部门自行掌握来扶持本区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3)扶持资金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营销体系,兴办仓储设施和加工企业、产品包装、购置农产品运销设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品牌创建等。2.加工龙头企业(1)对龙头企业进行企业基础设施建设、设施设备
22、更新改造、扩大加工生产规模、技术革新以及品种的改良更新、推广应用予以扶持。(2)对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接机制的环节予以扶持,鼓励企业带动农户新建生产基地、扩大基地规模、提高基地产品质量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3)优先享受银农合作政策,运用银农合作资金帮助企业获得金融机构支持,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困难。(4)为了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采取资金跟进措施,公共资金按企业对农产品加工环节新投入资金3%的比例配套扶持。评选为市级龙头企业的按市相关部门支持市级龙头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进行扶持。3.标准化生产基地市里相关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对市级农业标准化基地予以重点扶持;对未列入市级农业标准化基地,区县
23、又有标准化基地建设政策意见的,市级安排资金注入扶持其建设工作;对与奥运食品基地紧密挂钩的标准化基地,予以专项扶持。(1)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收集和制定相关的生产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2)扶持基地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土壤改良、土地平整、水利设施配套、养殖小区围栏建设、机械化管理、道路平整、环境绿化等。(3)鼓励基地开展标准宣传和人员培训工作。(四)优质及唯一性特色农产品1.对申报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单位,重点做好服务,提供生产指导,协助开展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申报工作。2.对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单位,按其认证费用的50%给予奖励。3.对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的单位,按其认证费用的1
24、00%给予奖励。4.对获得唯一性特色农产品认评的单位,给予专项奖励。对培育创意农产品的工作予以专项奖励。(五)资源环境友好型农业1.节约型循环型农业(1)扶持能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生物、物理方面的成熟技术的普及,有利于提高土壤地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农业投入品的技术应用和产品使用。(2)扶持农业发展所需资源的循环利用,以节水、节药、节电、节地、节肥为主要内容的“五节”型农业相关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实施。(3)对能源综合利用的立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畜牧业生产中粪污无害化模式及配套技术、种养一体化模式及配套技术所需的设施予以扶持。2.观光休闲农业(1)鼓励
25、园区进行规划设计、总体包装、提升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的措施予以扶持。(2)公共资金搭建宣传推介平台,组织园区开展不定期宣传推介活动,扩大影响力。(3)对园区提高从业农户业务素质进行的知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服务技能培育予以扶持。(4)对园区进行的生产、基础设施、科技推广等项目,符合相关部门扶持要求的择优扶持。(六)农业科技开发应用1.具有前瞻性的科技攻关项目:针对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每年扶持一批科技攻关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提高市属科技单位的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打造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都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2.现阶段处在试验示范阶段的科技示范项目:围绕郊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以科技成
26、果的系统集成与熟化为主要任务,选择一批先进性、实用性强,市场前景好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在郊区进行示范推广,推进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增收。3.以科技入户的形式大面积推广的科技项目:组织各级各类科技单位和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推介发布主导品种和主体技术,开展主体培训,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场),技术要领直接到人。4.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生产者、经营者有迫切的需求,而单个企业和农户不能够解决的关键技术和服务,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使新品种、新技术、新科技手段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四、项目、资金管理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这项工程的重点项目建设,客观需要政府
27、各部门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协调、部门联合、整合力量、集成资金的方式推进。区(县)政府要在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本区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工作,区县主管领导协调组织本区县相关部门制定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相对统一的项目、计划,于每年8月底前完成下一年申报项目的组织工作,并按市相关部门的要求,组织申报项目和发展计划。市相关部门依据区县所报的项目、计划,根据实施部门联动、共同研究、共同选项、共同组织指导项目的申报、实施的原则,进行项目选择、资金投入和项目管理,对所要支持的项目进行政策集成,资金按各部门职能所确定的范围投入。对于项目的监督、考核,各区县要建立都市农业项目档案,并于每年11月底前将本区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和市定项目完成情况,书面上报市相关部门。对都市型现代农业项目建设情况采取区县自查和市级抽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检查验收。市有关部门根据区县自查和上报情况,对区县进行抽查、验收。资金使用要坚持科学、高效、公开、公正的原则,各级政府均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保证资金足额到位。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二六年三月十四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