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





《安宁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宁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前 言在新的历史阶段,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宁农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虽然比较小,但是,农业的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对安宁实施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城市化推动三大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在安宁未来发展中仍然是不可替代和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加快建设安宁现代农业和都市型农业,既是昆明市委、市政府对安宁的要求,也是安宁城市发展、工业发展生态保障和食品安全的需要。“十二五”对于安宁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一是“十二五”是安宁农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时期。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安宁连续10多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十一五”期间,随着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安宁农业的发展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二是“十二五”是安宁农业生产方式加快战略转型的重要时期。安宁正步入建设现代农业和都市农业的重要发展时期,城市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农业的需求正从单纯产品型向产品、生态、服务型转变。随着 “三个集中”步伐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必将带来生产方式的改变。因此,“十二五”期间,安宁农业必将加速实现分散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质量型、生产型向生态型、产品型向服务型的战略转型。三是“十二五”是安宁农业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的重要时期。安宁农业综合竞争力,既是农业现代化
3、的重要标志,又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安宁品牌农业建设,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设农业是“十二五”安宁农业发展的主线,也是全面提高安宁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安宁农业现代化水平必将得到全面提升。根据安宁现阶段农业发展实际和未来现代农业及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制定本规划。第一章 编制规划的依据和原则(一)规划依据1、安政通200930号安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2、安宁市农业发展规划3、安宁市畜牧业发展(20102015)规划4、安发20091号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
4、5、安发200911号中共安宁市委安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意见6、安发200912号中共安宁市委安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实施意见(二)基本原则注重科技、政策支撑作用的原则。在加强农田水利设施、中低产田地改造、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设施等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统筹协调的原则。优化区域布局,对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农业园区和农业企业,采取适当的政策引导,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体,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方面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园区集
5、中,形成各具特色相对集中的农业园区。改革创新的原则。把改革创新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机制创新,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框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城乡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以突出现代农业和都市农业发展为重点,确立重点优势产区,调整品种结构、种养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结构,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走“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第二章 “十一五”期间农业发展回顾(一)农业经济快速增长200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9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63元,农业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亿元。(二)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粮食生产。
6、我市粮食生产在农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面积增加,粮播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的增加从依靠扩大面积逐步走上主要依靠提高单产的轨道。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135777亩,总产57000吨,粮食亩产420千克,保证了粮食总量的稳定。畜牧业生产。2008年,出栏肥猪25.58万头,其中出栏肥猪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出栏10.78万头,占肥猪总出栏的42.1%,出栏肉羊20613只,出栏家禽837万只,其中规模养殖户出栏量占家禽总出栏的95%;牛奶产量3815吨,禽蛋产量3170吨;全市肉类总产3.71万吨;全市畜牧业总产值5.58亿元,2009年预计出栏肥猪28万头、家禽1000万只、出栏肉牛65
7、00头、肉羊2.5万只,全市肉类总产量4.2万吨,全市牧业产值6.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蔬菜生产。2008年全市共完成蔬菜播种面积8.78万亩,总产量达15.53万吨,实现总产值1.34亿元。发展鲜销和定单蔬菜10949亩,实现总产14319吨,平均亩产值1925元,实现总产值2108万元。发展优质脱水葱1870亩,产量3863吨,实现产值270.4万元。全市浅水藕种植面积18783亩。水果生产。2008年我市共计组织营销优质红梨3560吨,全市红梨实地测产平均亩产达796千克,总产量达10477吨,产值达2899.5万元,优质果率达61.5%,优质果产量为6443吨,产值达257
8、7.3万元,实现了提质增效目标。(三)农业内部结构明显优化我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进步为依托,综合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政策、区位、资源、技术、资金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全市在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蔬菜、花卉、水果等,使种植业结构更加优化、更加合理,粮经比例达到3:7。畜牧业方面,各镇、街道办事处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搞好畜禽品种改良和结构调整,推广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引进推广市场前景好的名特优新品种。畜牧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已建成我
9、省重要的饲料工业基地和畜禽优良品种繁育基地。通过优质服务和政府扶持,目前已有惠嘉育种有限公司、利之源公司、正大公司、神农公司、新希望公司、华港饲料有限公司、金江公司等多家龙头企业入驻我市,加快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我市在过去5年中引进了一批有实力、设备先进的饲料生产企业,设计年生产能力达到80万吨以上。已建成了惠嘉托佩克1000头原种猪场、正大13万套父母代肉鸡场、惠嘉两个2000头父母代猪场、金江600头良种肉牛繁育基地、神农公司PIC父母代700头母猪的养殖小区三个,已开工建设的项目有:雨润集团200万头生猪屠宰及2万吨肉食品加工项
10、目、利之源公司6万吨饲料厂及1000万只土杂鸡研发中心、正大公司700头父母代猪场、云南惠嘉36万吨饲料加工项目。(四)农业生产条件逐年改善 “十一五”期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显加大,主要资金重点投入到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修建引水灌溉渠道、治理水土流失、土地治理,以及建设生态文明村和新农村建设等工程项目上。新增灌溉面积近万亩,恢复或改善灌溉面积2万多亩。2007年以来,扶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建设冷库60座,库容900吨,冷库已全部投入运行,总贮量达3000吨。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完善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治预案,不断完善和加强了强制免疫工作,加大了动物检疫工作力度
11、,努力实现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免达到100的目标,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畜禽的综合免疫密度不断提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初步建立起了免疫、监测、督查为一体的重大动物疫病长效防控机制,极大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五)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得到发展我市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市政府2003年出台了以企业贷款政府全额贴息,企业上交税收实行先缴后奖、品牌注册和质量认证奖励为核心的农业龙头企业优惠政策,各级集中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加快了引进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短短几年共投资1278.3万元,使我市的农业龙头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商
12、品鸡、养猪业成为农民增收发展重点,红梨、鲜销蔬菜、脱水葱、浅水藕等农产品在历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受到青睐,走向了国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农业企业投资规模已达4亿多元,年产值1.36亿元,年上缴税收1000余万元,辐射带动农户2.3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户数的62,吸纳农村剩余劳力1086人,在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为增强农户与企业的对接能力,我市还加快了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社发展的步伐,先后扶持组建了红梨、食用玫瑰、浅水藕、安宁弯葱、茶叶、蔬菜、养猪、养鸡、农机等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挥了农户与市场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过去几年是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迅速发展
13、,庭院散养比重迅速下降的时期,其中禽类产业化所占比重已达95%,养猪业已具备了迅速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条件。目前全市已有年出栏6000只以上规模养户800户,年出栏500头以上商品猪养殖户83户,年出栏5000头以上商品猪养殖小区12个,养鸡小区1个。这些规模养殖户和养殖小区的建成,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户和养殖小区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为我市畜牧业的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畜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规模养殖户和养殖小区的建设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六)科教兴农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十分重视科技兴农工作,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转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促进农业
14、产业的优化和升级。通过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和示范基地建设,极大地推进了我市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畜牧业主要畜禽品种由单一品种向多元杂交和配套系发展,如生猪品种PIC和托佩克、二元和三元杂交肉牛、土杂鸡等,猪的良种覆盖率达95%,禽类的良种覆盖率达98%,肉牛良种覆盖率达40%,积极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和培育规模养殖大户;种植业大力推广配方施肥、生物多样性栽培、包衣技术推广、杂交玉米、优质粳稻、物理防治技术、扶持种植大户和营销大户等一批先进技术和种养模式,实施农业科技开发和科技创新10多项,举办各类农技培训班,每年培训上万人次。极大地推进了全市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
15、水平的发展。科技进步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测算,农业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产品优质率、科技普及率、贡献率都比“十五”期间高出5-10个百分点以上。第三章 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一)有利条件1、安宁城市总体规划把南部两镇定位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南部水资源保护区”。境内没有工业污染,空气、水质、土地条件优良,加上耕地、水利、劳力等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安宁市委、市政府加大“以工哺农”力度,统筹城乡发展,已出台土地流转、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农业园区建设扶持政策以及农业产业重点发展向南部倾斜等政策,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我市实
16、施“工业强市,环境立市,城镇化推进”三大战略,启动建设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进了云南惠嘉集团、昆明锦苑花卉公司等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建成了烤烟、红梨、蔬菜、畜牧、花卉等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安宁市着力打造环滇池经济圈绿色工业城市,实施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城镇化推动三大战略和思想解放、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城乡统筹、和谐构建、执政能力六大工程,加上招商引资的重大突破,工业园区、体育、旅游小镇和职教园区建设,将快速推进全市城市化发展,为发展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园区化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4、我市多年来坚持开展“绿色证书”、“阳光工程”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
17、作,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到2010年,将实现“农村子女高(职)中不毕业不返乡,青壮年掌握一门以上从业技能的目标,为今后农业发展提供了劳动者素质保障。(二)限制因素1、随着大工业强势进入和职教园区、工业园区建设的推进,城市建设的扩张和生态环境整治,使工农业生产、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容量的矛盾日益加大,农业生产空间将受到制约。2、优质农产品少、产品知名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无公害蔬菜只能以初级农产品的形式在市内批发上市;红梨生产果农管理水平低,优质果率低,红梨收益不高。 3、农业组织化程度偏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农民了解掌握的农业科技、市场信息较少,生产
18、有一定的盲目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队伍少,规范程度不高,广大农民群众没有组织起来,仍是以分散的单家独户小规模生产,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市场竞争形势,缺乏产前、产中、产后、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一条龙社会化服务体系,以致容易造成生产出来的产品销不出去的被动局面;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缓慢,农产品加工企业少,经营面窄,辐射带动能力弱。4、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全市从事农科工作人员少,且不稳定,编制在人不在、混岗、转岗情况突出,且专业素质水平不高,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5、农民增收渠道少,增收速度缓慢,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多年来,我市每年对农业都有一定的投入,但投入的
19、资金都不多;社会资金和民间融资少,投资渠道不多,受市场信息不畅及农产品附加值低的影响,农民的投资也很少。这些因素也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全市农业生产的发展。6、耕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进展缓慢。目前开展的土地整理项目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大好时机,但由于农户分散经营,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管理粗放,广种薄收,产出率低。重用地轻养地,地块零碎;二是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收集、整理、公布渠道滞后,难以发挥引导服务作用;三是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进展缓慢,专业化水平低。烤烟是全市的一个支柱产业,虽能确保农民有稳定收入,但增收潜力小;农作物茬口矛盾突出,种植烤烟时就不能种蔬菜
20、,不能形成稳定的蔬菜市场;季节性劳动力缺口大,每年3-10月农村劳动力转向种植烤烟,烤烟收购结束后出现劳动力过剩,田块闲置,从而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7、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有待加强。目前全市农业对外开放、宣传力度不够,农业中介组织和外贸人才少,“走出去、请进来”工作进展不大,由于受土地等资源制约,农业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难度较大,工作收效甚微。第四章 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布局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昆明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规划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农民生产生活方
21、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以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根本要求,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发展现代农业和都市农业,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坚持“三化”化“三农”、“三化”带“三农”、“三化”服务“三农”,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走优质高产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道路,全面提高我市农业科技含量和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二)工作思路稳定粮烟生产,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主攻畜牧业,巩固浅水藕面积,突破鲜销蔬菜,打造红梨、浅水藕和畜牧业三大品牌,发挥比较优
22、势,积极发展名特优新项目,以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规模经营为突破口,推进土地流转,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要求,实现农业的各项目标任务。(三)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市基本形成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为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形成一大批管理规范、科技含量高、综合实力强的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农户达80%以上,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体系更加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实现农业总产值15.3亿元以上; 5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内转外输,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体系和渠道更加健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00元以上。(四)发
23、展目标1、到2015年,农业总产值达15.3亿元,年均增长5%,其中:畜牧业产值达9.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50%提高至5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600元以上,年均增长8%;2、2015年粮油生产指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万亩次,粮食总产保持在4.5万吨,优质稻比例达到80%以上;油菜面积稳定在1.8万亩,总产保持在2700吨。3、2015年蔬菜播种面积保持在10万亩次,蔬菜总产量20万吨,年均递增3%;花卉(切花)面积达到5000亩,年递增15%,鲜切花产量12500万枝,年递增15%。4、水果总产量5万吨,红梨总产量实现2万吨,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5、经济结构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比
24、重由2008年的42%调整为36%;粮经比由3:7调整到2:8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由“十一五”期末的90%提高到95%以上;优质品率提高5-10个百分点。6、产业化经营。到2015年,全市农产品基本实现基地规模化生产,拥有品牌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比重扩大,加工农产品比重提高十个百分点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数占全市农户数的80%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50%以上来自产业化经营,力争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个,昆明市级龙头企业10个,安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5个,上规模有带动力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宁市 十二 农业 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