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煤炭资源赋存规律、开采地质条件与精细探测基础研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深部煤炭资源赋存规律、开采地质条件与精细探测基础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部煤炭资源赋存规律、开采地质条件与精细探测基础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深部煤炭资源赋存规律、开采地质条件与精细探测基础研究”项目中评估会议在北京召开2008年1月9日下午,由国家科技部组织召开的“深部煤炭资源赋存规律、开采地质条件与精细探测基础研究”项目中评估会议在北京铁道大厦举行。科技部组织的2006年立项的973项目中评估会议,分领域进行。参加能源领域组中评估会议的有: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的闫金定博士,徐益谦教授、黄素逸教授、彭苏萍院士等十几名专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的代表和项目组部分人员旁听了会议。会议由徐益谦教授主持。虎维岳首席科学家汇报了“项目中期总结报告” 和“项目研究计划调整方案”。他按科技部的要求,在“项目中期总结报告”汇报中重点报告了项目研究
2、计划执行情况,总体研究水平和突出进展;项目研究思路的创新性,研究工作的创新点;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情况;项目首席科学家和专家组的作用;项目内部数据共享、学术交流与合作情况;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情况;项目中期总结情况,项目中期总结专家组的意见;对研究工作状态、计划执行情况和研究前景进行了自我评价。在“项目研究计划调整方案”汇报中重点汇报了调整的依据、思路;具体的调整方案;后三年的研究计划。评估专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提问。虎维岳首席、何满潮首席及黄文辉课题长等分别对专家的问题进行了回答。最后,中期评估专家组对项目的情况进行了讨论和评议。在科技部对项目中评估的结论意见反馈后,项目首席科学家将根据中期评估结
3、论,组织有关课题人员编制项目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课题任务书调整方案及后三年经费预算报告,编制要求及审批程序与项目立项阶段相同。深部煤炭资源973计划项目中期评估反馈意见项目名称:深部煤炭资源赋存规律、开采地质条件与精细探测基础研究反馈意见:1、原则同意项目计划任务调整方案,但不同意删除深部煤层岩爆、冲击地压、瓦斯突出和突水的机理等研究内容。2、 进一步集中研究目标,加强典型矿区(淮南、开滦、徐州)的解剖与应用。3、 进一步加强矿井井下探测技术的研究。深部煤炭资源973计划项目计划任务书调整方案(摘录)1、调整依据和思路根据项目近两年的执行情况和项目中期总结结论,项目中期调整的依据和总体思路为:
4、(1)项目研究的总体目标不变,重点进一步突出深部资源状态和赋存的相关地质环境和条件。项目研究继续紧扣我国华北东部地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浅部可开采资源枯竭问题,研究解决华北东部地区深部煤炭资源状态、潜力、可开采性地质条件和精细勘探问题。通过研究,重点回答华北东部地区深部煤炭资源的形成、演变、现今分布规律、埋藏状态和资源开发潜力;回答华北东部地区深部煤炭资源开采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条件(如可能诱发采煤动力地质灾害的深部高地应力条件;可能诱发采煤瓦斯灾害的深部煤层瓦斯赋存及瓦斯地质条件;可能诱发深部高压水突出的深层岩溶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和可能诱发深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矿井高温热害的深部地热地质
5、条件等)。回答深部煤炭资源快速精细勘探理论基础和工程技术体系问题。(2)项目研究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不变。根据项目研究的总体目标和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项目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仍然为深层煤矿床形成演化与赋存规律,旨在从地质历史演化的过程中弄清深层煤矿床的类型、形成演化机制、就位过程与方式以及分布、资源潜力等;深层煤矿床赋存的能量场以及多场叠加效应,旨在从动力地质、地热地质条件的形成、状态与随深度分布特征和主要控制影响因素方面弄清影响深部煤炭资源开发的现今能量场及其与采矿工程的耦合响应特征;深层煤矿床流体来源、赋存运移规律与多相介质的耦合作用,旨在从矿床水文地质和瓦斯地质的角度需弄清深层岩溶
6、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和瓦斯灾害发生的地质条件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变化特征与致灾机理。深层煤矿床多相介质体的地球物理响应和综合勘探技术体系,旨在从深部煤岩介质体对地球物理激发(如地震、电磁法、测井及雷达等)的响应特征、深部含煤地质体的层序判识标志出发,形成适合深部煤炭资源及其相关开采地质条件高效、快速、精细探查的理论与技术体系。(3)项目研究体系及研究课题的总体设置不变。目前项目的研究体系较好地反映了项目研究工作的基本特点,课题设置较为系统地覆盖了主要研究内容的重点,各个课题分别承担了项目总体研究目标和内容中的关键部分,课题所研究内容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特色,同时,不同课题之间的研
7、究工作又有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是该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涉及的专业面较广,涉及的研究人员专业差距较大,很难将其归并或相互替代。(4)项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进一步聚焦。根据项目中期总结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发现,目前有些课题的研究工作有些偏离其应该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目标,其中最明显的是部分研究课题将研究工作偏向深部煤炭资源开采中的科学问题,或偏向于煤炭资源的工业利用和煤化工方面,分散了项目研究的力量,影响了项目研究的总体目标。(5)各课题研究工作的重点和对项目总体研究目标的贡献进一步明确和具体化。根据项目目前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不同课题之间的研究工作存在交叉和重复的现象,如课题7与课题8、课题9之间存在研究
8、内容的重复,课题10与课题36之间存在研究内容的重复。通过本次方案调整,将进一步明确不同课题的研究重点,加强课题间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的共享,避免重复性研究工作,使项目研究顺利高效地进行。(6)浓缩重点试验研究煤(矿)区,深化项目在重点试验研究区的解剖深度。华北东部地区地域范围较大,不同课题在进行研究时选择的试验区不同,由于地质条件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不同煤矿区的不同研究成果很难进行有机集成和课题间的相互利用,影响了对项目重点科学问题的研究深度,不利于形成有推广使用价值科学研究成果。通过本次调整,将选择和浓缩项目的重点试验研究区域,使不同课题尽量选择相对集中的试验研究区,以形成有集成成果和工程指导
9、意义的研究成果。(7)突出该项目的自身特色。将研究工作内容和实现的目标聚焦于深部煤炭资源状态、资源开发的地质与灾害环境条件及其勘探方法上,减少对灾害成因、形成机理及具体防治方法的研究,以避免与已有的相关973计划研究项目(如:预防煤矿瓦斯动力灾害的基础研究(2005CB221500)和煤矿突水机理与防治基础理论研究(2007CB209400)等研究内容的重复。2、研究目标的调整方案(1)揭示深层煤矿床形成演化的动力学过程,确定其就位时间和方式;查明深层煤矿床的类型、赋存分布规律与资源潜力,回答中国东部深部有没有煤炭资源,资源赋存状态如何及开发利用的前景和潜力;(2) 弄清深层煤矿床赋存的应力场
10、、温度场、瓦斯赋存状态,地下水运动循环状态等影响深部煤炭资源开发的地质条件及其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和主要控制因素;(3) 查明深层煤矿床煤岩体对多种地球物理勘探激发的响应特征,建立深部煤炭资源精细、快速勘探的技术、规范及工程技术体系,形成深部煤炭资源有利勘探区与优先勘探开发区块的预测理论体系。(4)形成研究深层煤矿床的科学家群体和从事深层煤矿床勘探开发的高层次、复合型科技队伍;(5)发表SCI和EI收录论文50篇以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30篇以上,出版系列专著和相关研究成果。和项目原有的研究目标相比,本次调整去掉了“深层煤矿床瓦斯突出机理和岩溶水的突水机理”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避免和其他973项目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炭资源 规律 开采 地质 条件 精细 探测 基础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