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微观因素分析doc7(1).doc
《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微观因素分析doc7(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微观因素分析doc7(1).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微观因素分析在我国人口逐渐膨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要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就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但我国近80%以上的成果得不到有效转化和利用,既导致科技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又制约农业、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深入分析制约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供给方的制约因素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确定不合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科技成果需求方农户和农业企业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更为重要的主体力量。在农业科研和成果转化等许多科技活动中,政府、农业科研单位的主体作用远远超过农业企业
2、和农户,从制定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短期科技计划,到科技项目的具体申报和实施,农业企业、农户参与的机会甚少。其科技意识、科技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制约。 (2)农业研发的总体实力不强 由于农业科技成果完成的排名与职称、住房、津贴等直接利益以及其它相关因素挂钩,致使课题越分越小,优秀、杰出的农业科研人员凝聚力下降,研究实力减弱。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不包括农业大学)共投入农业科研经费近17.4亿元(2003年中国农村科技发展报告),在研课题15422项,平均每项11.28万元。科研力量分散使研究难以深入。农业科研机构从事具体研究活动的人员比例较低。以20012002
3、年农林科研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情况为例:从事课题活动的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4.02%,从事科技服务的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4.26%,从事课题活动的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63.40%。可以看出,科研单位中最重要的主体力量课题研究人员的数量较低,影响着农业研究实力;成果转化必需的科技服务人员的比例也很低,不足以保证人员与服务跟踪农业科技成果的流动。 (3)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科技服务功能和意识下降 一部分农业推广人员自发地改变了公益性科技服务的意识,从事一些不符合职能定位的商业性活动。经费紧张和社会地位的降低,使农技推广人员流失现象严重,降低了农技推广体系的科技服务功能,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失去了一支
4、重要的力量。 (4)农业科技人员与技术推广人员成果时效性观念不强 所谓时效性就是指一项科技成果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直至最后价值消失。由于农产品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为了提供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其科技需求也会随之变化。农业科技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缺乏科技成果的时效性观念,耽搁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造成了巨大的科技资源浪费。 2 农业科技成果自身的制约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与成果性质有直接关系。 (1)农业科技成果供给结构不合理 我国科技成果供给结构存在以下弊端:项目选题与农业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造成农民急切需要的技术缺乏;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由
5、于没有把农业市场需求作为立项依据,只有部分实验室产出的农业科技成果进入农业产业系统,而且是否能够进入农业产业系统取决于成果供给方的主动性。而那些停留在知识形态的成果再次被作为立项、选题,成为获得科研项目资格的依据。这样的循环导致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成果被闲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的现象就会越来越突出。实际上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就是要解决科技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问题。 (2)农业科技成果的鉴定方法有欠缺 科技成果的鉴定形式有4种:检测鉴定、验收鉴定、专家评估和视同鉴定。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绝大多数通过前3种方式产生。在实践中,由于科技成果鉴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组织鉴定的单位一般就是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约 农业科技 成果 转化 微观 因素 分析 doc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