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集煤矿毕业设计资料.doc
《张集煤矿毕业设计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集煤矿毕业设计资料.doc(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集煤矿矿井地质概况张集煤矿2013年6月目 录第一章 概 况5第一节 目的任务及原则和报告编制范围及依据5第二节 位置和交通5第三节 自然地理5一、地形与水系5二、气象6三、地震6第四节 矿井建设概况6一、矿权设置情况6二、矿井设计、建设、生产概况7第二章 以往地质勘探及本次补勘工作9第一节 历次勘探工作简况及成果9一、钻探9二、物探10三、水文地质10第二节 历次勘探工作质量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地形图及钻孔测量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地震勘探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钻探工程质量评述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测井工作错误!未定义书签。五、水文地质工作质量评述错误!未
2、定义书签。六、样品采集测试工作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 二水平补充勘探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补充勘探工程布置原则和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工程施工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补充勘探成果简述错误!未定义书签。四、钻探工程质量和控制程度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 地质构造11第一节 地层11一、寒武系()11二、奥陶系中下统(O1+2)11三、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11四、二叠系(P)11五、三叠系(T)12六、第三系(R)13七、第四系(Q)13第二节 构造13一、褶皱13二、断层13三、 岩浆岩18四、 陷落柱18第四章 煤层、煤质及其它有益矿产19第一节 煤层19一、含煤性19二、可采煤层
3、19三、煤层对比22第二节 煤质22一、煤的物理性质及宏观煤岩特征22二、煤的化学性质23三、煤的工艺性能24四、张集煤矿薄煤层主要煤质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张集煤矿二水平与一水平主要煤质特征对比错误!未定义书签。六、煤的可选性24七、煤类24八、煤的风化和氧化24九、煤的工业用途评价24第三节 其他有益矿产25一、铝质泥岩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锗、镓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 水文地质26第一节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26一、新生界松散层含、隔水组26二、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组26三、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隔水组26四、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组26五、寒武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组26六、断层的富水、导
4、水性27七、地下水的补给途径和各含水组之间的水力联系错误!未定义书签。八、二水平水文地质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九、矿井水文地质类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充水因素分析27一、新生界松散层砂层水27二、煤系砂岩裂隙水27三、石灰岩岩溶裂隙水27四、老空(老硐)水27五、断层水28六、封闭不良钻孔水28七、地表水28第三节 矿井涌水量预算28一、二水平矿井涌水量预算28二、计算结果评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 矿井主要水害的防治28第五节 供水水源29第六节 环境地质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张集煤矿环境地质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环境地质质量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四、环境保护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5、。第六章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30第一节 顶底板条件及岩石工程地质特征30一、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30二、二水平岩石工程地质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矿床工程地质类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 瓦斯、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30一、瓦斯30二、煤尘爆炸性31三、煤的自燃倾向31第三节 地温31一、恒温带深度和温度31二、地温梯度31三、地温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 资源/储量估算32第一节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指标32一、估算范围32二、工业指标32第二节 估算方法、资源/储量类别的划分32一、储量估算方法32二、储量类别的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 储量估算结果及增减原因分析32
6、一、储量估算结果32二、资源储量增减情况及原因分析33第八章 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成果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存在问题及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 概 况张集煤矿是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现代化主力矿井之一,是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原年设计能力400万吨。矿井于1996年7月1日破土动工,2001年11月8日正式投产。2004年10月通过高定位技改,张集煤矿中央区年生产能力由年产400万吨提高到700万吨,随着年产300万吨的张集煤矿二期工程的建成,2005年10月28日该矿井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千万吨级特大型现代化矿井,现形成了一矿两井生产格局模式。张集煤矿投产以来,产量逐年
7、增加,投产至今已生产原煤约9000万吨,大强度开采,水平延深快。第一节 目的任务及原则和报告编制范围及依据一、目的与任务二、勘探工程布置原则三、编制范围井田二水平的范围,西至F22断层,东到F221断层,北至各煤层露头,南到矿区边界,面积约为71.088Km2。四、编制依据第二节 位置和交通张集煤矿位于凤台县城西20km处,行政区划隶属于凤台县张集乡。地理座标东经11627051163538,北纬324347324926。区内交通方便,淮南阜阳铁路从矿井南缘通过,矿井中心距张集车站约5km,该车站东到蚌埠141km,西至阜阳69km,分别与京沪、徐阜及京九铁路相接。潘集谢桥、凤台张集公路在矿区
8、通过,且与凤台颍上、凤台利辛、凤台蒙城、利辛颍上等公路相接,可通往各县市。西淝河在工业广场以东2km处贯穿全境,常年有水,可通百吨机帆船,凤台港是淮河上较大的河港之一,内运外输极为方便。第三节 自然地理一、地形与水系张集煤矿地处淮河中游,淮北平原南部,区内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21m+26m,西北高,东南低。西淝河在本区由东北部进入,向东南贯穿全境,于鲁台孜入淮河,是地面水汇集、排泄的渠道,历年最高水位+24.82m,1991年为+24.03m(闸上),2003年为+24.46m,2007年为+24.70m。两岸有常年积水洼地,河北称花家湖,积水面积约22km2。两岸筑有大堤,最大堤距30
9、003500m,右堤顶高+26.61m,左堤顶高+27.11m。此外,区内遍布人工开挖的渠道,用以灌溉、防洪、排涝。二、气象本区属季风温暖带半湿润气候,季节性明显,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15.1,极端最高气温41.2(1966年8月8日),极端最低气温-22.8(1969年1月31日)。年平均降雨量926.3mm,最大1723.5mm(1954年),最小471.9mm(1966年),日最大降雨量320.44mm,小时最大降雨量75.3mm。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约占全年的40%。年平均蒸发量(水面)1610.14mm,最大2008.1mm(1958年)最小1261.2mm(19
10、80年)。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潮湿系数近似0.5。春夏两季多东南风、东风,秋季多东南、东北风,冬季多东北、西北风。平均风速3.18m/s,最大风速20m/s。年初霜期在11月上旬,终霜期为次年4月中旬,无霜期191238天。初雪一般在11月上旬,终雪在次年3月中旬,雪期72127天,最长138天,最短26天,最长连续降雪6天,日最大降雪量16cm。冻结及解冻无定期,一般夜冻日解。冻结深度412cm,最大冻结深度30cm。三、地震根据历史资料,淮南、颖上地区地震活动强度不大,以轻度破坏和有感地震为主,颖上县志记载有感地震16次,其中1931年在明龙山曾发生6.25级地震,震中最大烈度7度。其它地区
11、地震,如1668年郯城8.5级地震,1917年霍山6.25级地震,1937年荷泽7级地震,对本区均有波及,但无较大破坏。根据安徽省地震局皖震发地字(84)020号文,淮南地区未来百年内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第四节 矿井建设概况一、矿权设置情况张集煤矿最新的 2011年2月23日取得部颁发的新采矿许可证,证号C1000002011021120107096,面积71.0883km2,开采深度-200-1000m,为地下开采,有效期自2006年3月31日至2030年4月1日。新采矿证上矿区范围由20个拐点构成,图1-3 张集煤矿与周边相邻矿区位置关系图二、矿井设计、建设、生产概况设计生产能力和核定生
12、产能力据1997年3月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的张集矿井优化修改初步设计,张集煤矿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为400万吨/年,服务年限122.5年。2004年10月张集矿中央区通过高定位技改,生产能力提高到700万吨/年(皖经煤炭函2007269号)。张集煤矿二期(张北煤矿井型为300万吨/年的矿井)工程建设项目为张集煤矿续建工程,于2003年7月1日开工建设,2005年10月28日张集北矿并入张集煤矿,张集煤矿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年产达到一千万吨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现形成了一矿两井模式格局。2010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生产能力为中央区760万吨/年(皖经信煤炭函2008881号),北区480万吨/
13、年(皖经信煤炭函2009256号)。2010年实际生产能力1369.7万吨/年(中央区780.4万吨/年,北区589.3万吨/年)。3、矿井开拓开采现状(1) 矿井开拓方式张集煤矿目前采用一矿两井管理模式,划分为中央区和北区两对井,设计采用立井、集中大巷和主要石门的开拓方式,采用分区开拓、分区通风、分区(中央区和北区)集中出煤的开采方式。矿井划分为两个水平,一水平标高为-600m,二水平标高为-820m,目前矿井集中于一水平生产,二水平尚未进行开拓延深。中央区设计生产能力为4.0 Mt/a,3个井筒,均位于中央区工业广场内,分别为主井、副井和中央风井,主井、副井进风,中央风井回风,井底车场水平
14、标高-600m。2009年省经信委核定生产能力为7.6Mt/a。目前,矿井东一13-1、11-2采区,西一13-1、11-2采区,西二13-1、11-2上山采区和东一11-2下山采区系统巷道已经形成,为目前的生产采区;正在准备东一13-1下山采区、东二11-2采区、西二11-2下山采区、东一13-1上采区及西二9-18下山采区,未来五年中将要打开的采区为北二11-2采区、二水平东一9-18煤采区、西一9-18煤采区、东二9-18煤采区。北区设计生产能力为3.0 Mt/a,3个井筒,均位于北区工业广场内,分别为主井、副井和回风井,主井、副井进风,回风井回风,井底车场水平标高-492m;另外,在西
15、三浅部布置一个进风井和一个回风井。2009年省经信委核定北区生产能力为4.8 Mt/a。目前,矿井北一8煤采区、西二9-18煤上山采区、北一6煤采区系统巷道已经形成,是矿井的生产采区;正在准备北一11-2采区、西二7-16煤上山采区、西三8煤上采区、西三13-1煤上采区和西二1煤采区。未来五年中将要打开的采区为西二7-16煤下山采区、西三13-1下山采区、西三11-2上山采区、西三8煤下山采区和西三1煤采区。(2) 矿井开采现状第二章 以往地质勘探及本次补勘工作第一节 历次勘探工作简况及成果一、钻探(包括采矿权范围外)共415个,总工程量299788.62m;张集煤矿矿权内共有钻孔395个,其
16、中水文孔83个,工程量267847.1m,抽水55次,见表2-1。本次报告矿权内历次地质钻探工程量统计表 表2-1 施工时间勘查阶段施工单位钻探工程量提交报告孔数(个)工程量(m)其中水文工程量孔数(个)工程量(m)抽水(次)19601961找煤323队1547.7919661968普查一队118408.7119711973精查一队8757350.8082894.589谢桥第二勘探区综合勘探精查地质报告19761979精查补充合计12077799.5452733.722张集、王庄井田精查地质报告19791980王庄补钻一四七66741.31王庄井田补钻资料1982新集勘探一四七1991.24新
17、集井田第一期工程精查地质报告1983198420煤补钻一队1710811.403336.003张集煤矿东一采区20煤层补钻资料19851986水源勘探水文队262963.28262963.286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未见基岩)1992井筒检查钻探合计52500.742435.189张集煤矿井筒检查钻地质报告19941995井筒检查钻探合计41960.14张集煤矿北区井筒检查钻地质报告2002北区副井筒检查钻探淮南矿业集团勘探工程处1560.16张集煤矿北区副井井筒检查钻地质报告20042005北区零星补勘合计97686.5张集北区电子版地质报告汇编20052006井筒检查钻探水文队21157.5张
18、集煤矿西风井井筒检查钻地质报告2007灰岩补充勘探合计117499.25117499.2511张集煤矿灰岩补充勘探报告20012007中央区一水平补充勘探合计1614613.34张集煤矿中央区一水平补充勘探报告2008.122010.10新生界及浅部煤系地层水文与工程地质补充勘探合计2814341.992814341.997(简易抽水8次)张集煤矿新生界及浅部煤系地层水文与工程地质补充勘探报告20082011 二水平补充勘探及陷落柱探查东翼东构造探查合计5055395.11总计395271328.8833120455注:表中“一队”为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二、物探12次地面三维地震勘探三
19、、水文地质先后进行过7次水文地质工作 历年水文工作情况表 表2-2 施工时间施工单位钻孔(个)取芯情况专门水文工程备注全取芯孔层段取芯界面取芯无芯专门水文孔工程量(m)抽水次数19601982年一队323队147队22681713368135628.311其中未见基岩2个孔19831984年一队17311333363钻水源勘探(未见基岩)19851986年水文队262222262963.286供水文地质勘探(未见基岩)1992年矿务局队一队5412435.189井筒检查钻(其中未见基岩2个孔)19932007年一队43111823117499.251120082010年一队水文队2815正式抽
20、水7次,简易抽水8次20082010年一队淮南矿业集团公司合计3453822164935516862.0155第三章 地质构造第一节 地层本井田为新生界松散层覆盖的全隐蔽区。井田地层全系钻探揭露。经钻探揭露井田内地层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三系、第四系地层,现分述如下。一、寒武系()据本井田补IXLZ4孔揭露,深度为1015.831312.80m,控制厚度大于296.97m。由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组成,溶洞发育。二、奥陶系中下统(O1+2)据本井西风井O2、六O2、补IXLZ1孔、补IXLZ2孔、补IXLZ3孔、补IXLZ4孔资料,厚69.15196.91m,平均
21、122.46m。岩性主要为灰浅灰色白云质灰岩,次为灰浅灰绿色泥质灰岩,少见灰岩和钙质泥岩、铝质泥岩,偶见角砾状灰岩。三、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据井田内揭露地层总厚108.55129.40m,平均118.99m;含薄层灰岩1213层,灰岩总厚29.8369.35m,平均56.75m。根据厚度和岩石组合,本井田太原组灰岩亦划分为三组13层。C3组灰岩含C31、C32、C33上、C33下C组灰岩,含C、C、C、C、C、C灰岩6层。C3组灰岩含C310、C311、C312灰岩3层。太原组假整合于奥陶系之上。四、二叠系(P)底部以海相泥岩与太原组分界。二叠系总厚980m,分上统和下统,上统包括石千峰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毕业设计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