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县XX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新干县XX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干县XX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干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日期:2011-5-20 阅读次数:262 作者:佚名2010年,是新干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开局之年,更是新干经济社会发展进位赶超的关键之年。面对竞争激烈的发展环境和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决战两区”战略,创新举措、排难而进,致力跨越发展、进位赶超,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一、综合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541646万元,可比增长14.0%,是2005年的2.62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可比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808万元,可比增长5.7%
2、;第二产业增加值285418万元,可比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133420万元,可比增长15.6%。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3%、59.0 %和24.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8.2个百分点和3.5个百分点。全县人均创造生产总值16686元,比上年增加3068元,可比增长12.2%。按当日汇率计算,人均GDP达到2520美元,在2006年首次达到1000美元的基础上再突破2500美元大关,这标志着全县经济发展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站在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呈现向高级化演进的动态趋势,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经
3、济发展协调性增强。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2:51.2:24.6调整为22.7:52.7:24.6,二产比重比去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工业型经济结构(二产一产三产结构或二产三产一产结构)进一步巩固和优化。2010年,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6.0%,比去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提升。“两个比重”更加优化。2010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1.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与“十五”期末相比提高了2.6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86.1%,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与“十五”期末相比提高了28.4个百分点。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全县规模工业
4、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23726万元,增长49.7%;实现利税总额93752万元,增长85.5%;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76991元/人,下降了0.6%;产销率达99.3 %,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税43.5元,增长6.9%。全县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高达349.0%,比上年提高了22.0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二、农业农业经济持续升温。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02816万元,增长16.3%。其中,种植业产值101233万元,增长15.7%;林业产值7978万元,增长11.2%;牧业产值77830万元,增长18.1%;渔业产值13344万元,增长13.5%;农林牧
5、渔服务业产值2431万元,增长20.0%。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28.1万亩,增长1.2%。其中粮食作物达84.8万亩,比上年增长1.3%;蔬菜播种面积10.8万亩,增长4.6%。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全县粮食总产量达332992吨,增长1.2%;油料产量20558吨,增长4.2%;肉类总产量73022吨,增长9.4%;家禽年末数63.74万只,增长1.6%;水果总产量186501吨,增长1.5%;水产品产量16326吨,增长2.7%。特色产业稳中有进。2010年,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呈现规模化、基地化发展。优质稻种植规模日益扩大,水稻优质率达98%,建立优质稻高产示范片13个;建立高产油茶示范基地
6、34个,面积1万亩,油茶总面积达7.5万亩;生猪产业在规范整治中健康发展,规模化生态养殖模式全面推广,现有生态养殖小区39个,全县生猪出栏、存栏分别为826393头、496176头,分别增长7.6%、0.5%;中药材产业继续壮大,百亩以上中药材基地发展到30个,其中万亩基地2个,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万亩。农业龙头企业成长较快,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55家,荣获“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称号。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全年共投入8185万元对窑里、田南2座中型水库和9座小(1)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启动了第二批94座塘坝整治,开展了灌区渠系改造和水毁工程修复,全县有效灌溉
7、面积38.7万亩,有效灌溉率达92.2%,旱涝保收面积达30.1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5.0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8.0%;农用排灌机械保有量60193千瓦,增长31.9%;耕整机12216台,增长7.3%;机动脱粒机11038台,增长1.0%;农用运输车2036辆,增长8.4%。实际机耕面积达89.4万亩,增长0.5%;机械收获面积59.8万亩,增长7.7%;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7983吨,增长2.1%;农村用电量11739万度,增长28.0%。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经济回升好转。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989507万元,比上年增长25.9%
8、。规模工业经济呈现总量扩张、速度加快、效益提升的发展态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930066万元,增长48.3%;实现增加值184637万元,增长21.6%,基本上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增幅与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县工业生产低谷时相比大幅度回升了11.4个百分点;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4.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3 个百分点,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7 %,拉动经济增长了7.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县工业经济快速回升好转,推动了全县总体经济稳中有升、加速向好发展。工业园区快速发展,规模继续扩张,设施投入加大,功能日臻完善。2010年,园
9、区基础设施投入36458万元,现有工业企业142户,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20285万元,增长31.3%;上缴税金43163万元,增长3.2%;安置就业13695人,增长14.9%。建筑业平稳发展。2010年,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5306万元,增长12.0%。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47580万元,增长5.8%;工程结算收入37612万元,增长5.1%;工程结算利润3976万元,增长5.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9.8万平方米,增长3.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4.8万平方米,增长6.1%。四、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总量平稳增长。2010年,全县城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36127万元,增长8.8%
10、。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9504万元,同比增长5.1%。全年开工项目21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96个;施工房屋面积174.1万平方米,增长38.8%;竣工房屋面积141.7万平方米,增长40.2%。从产业投向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2459万元,增长8.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22449万元,增长6.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1219万元,增长19.9%;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的9.8:75.4:14.8调整为9.7:73.9:16.4。房地产开发趋势向好。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17835万元,增长14.9%,增速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23.4万平方米,下降8.8%;房屋销售
11、面积12.2万平方米,增长59.3%。重点建设进展顺利。2010年,县城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完成了滨江大道、青铜文化公园、龙山公园、城东大道等重点项目的修建性详规;实施了一批市政重点工程,城南新区道路网架进一步完善,经济服务中心大楼已建成投入使用,县城区“白改黑”工程全面竣工,玻璃灯饰交易市场、青铜文化公园、日供水5万吨自来水厂、“三馆二台”大楼、公安科技大楼、城南汽车站等重点工程建设相继开工在建。五、国内贸易和开放型经济消费市场繁荣活跃。201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117万元,增长18.3%。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9773万元,增长15.6%;农村零售额73344万元,增长
12、21.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31961万元,增长17.9%;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728万元,增长18.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0428万元,增长23.0%。开放型经济再创新高。2010年,全县上下抓住列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有利机遇,千方百计争项目、争资金,立项争资成效显著。全年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17个,引进内资13亿元,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3781万美元,增长45.3%。特别是先后引进广东闽清商会、广东江西商会中山分会分别投资30亿元建设闽清工业园和中山工业园,开创了我县产业整体对接招商的先河。外贸出口总额达5733万美元,增长120.3%,总量和增幅都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干县 XXXX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统计 公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