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业规划.doc
《山区农业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区农业规划.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易县西部山区农业发展规划 一、易县农牧业生产情况易县农牧业生产现状。易县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农业大县,位于太行山北端东麓,距北京120公里,总面积2534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处,469个行政村。全县耕地面积55.28万亩,其中水浇地29.06万亩,旱地26.22万亩,山场总面积280万亩。全县人口5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0万人,农业劳动力人口25.7万人。2006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7.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3.0万亩,单产301公斤,总产189630吨;经济作物面积14万亩,粮经比为4.5:1。在粮食作物中,小麦20.8万亩,单产348公斤,总产72406.6吨;玉米
2、31.3万亩,单产605公斤,总产95465吨;甘薯6.7万亩,单产258公斤,总产17326吨;谷子1.5万亩,单产101公斤,总产1515吨;豆类1.7万亩,单产87公斤,总产1479吨。在经济作物中,棉花0.77万亩,单产87公斤,总产377.3吨;蔬菜瓜类7万亩,单产2652公斤,总产185640吨;花生5.7万亩,单产168公斤,总产9576吨。中药材最近几年有一定发展,2006年达到1万亩,其中耕地种植3285亩。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14083万元(现行价),人均纯收入2846元。全县草山草坡总面积180万亩,可利用草场150万亩,年产牧草70万吨,实际能利用牧场60万亩,非
3、草场产草30万吨,全县年产牧草总量100万吨,年产作物秸秆45万吨,另外我县还有可牧用饲料林地60万亩,年可采集牧用树叶30万吨,每年青贮、氨化、微贮秸秆20万吨。人工种草1万亩,年产优质牧草4000吨。载畜潜力150万个羊单位。2006年猪、牛、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77.5万头、10.2万头、38万只、212.6万只,肉类总产达到6.4万吨,禽蛋1.85万吨,鲜奶650吨,实现畜牧业产值10亿元。畜牧业从业人员10万人,其中个体畜牧兽医技术人员265人,从事相关产业服务人员1300(饲料、兽药销售、中介组织)多人。易县“十五”农牧业发展主要成就1、粮食生产保持平稳。由于连续多年以旱作项目为
4、主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在我县的实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十五”期间因调整结构我县在粮食生产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单产保持平稳,保证了口粮用粮和饲用粮的供给。2、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调整种植结构,甘薯、地膜芸豆、地膜花生、蔬菜、中药材、小杂粮在农作物中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农民种田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16.7%。甘薯、地膜芸豆等产业初具规模,2004年全县甘薯种植面积5.8万亩,地膜芸豆面积达到1.5万亩。3、农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从2001年开始谋划易县农业信息工程项目,到2003年12月项目建成,从此易县有了自己的农业网站,每年网上报道农业
5、信息3000多条,下载信息1000多条,同时创办了易县农业信息小刊物。农业信息网站的建成架起了易县通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桥梁。4、农产品加工与专业化市场正在兴起。以易县太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开发加工农产品,成功注册了“一百一”牌系列小杂粮产品和柴鸡蛋品牌,产品销往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5、肉牛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肉牛饲养量居保定市第一位,占全市总量的20%。已发展万头乡2个(凌云册、塘湖),千头牛场(正四方)1个,千头村30个,百头牛场10个,10头以上养牛户700户,建成易县良种肉牛繁育示范园、(大巨、马家庄、塘湖)肉牛繁育小区、塘湖肉牛屠宰小区和年交易量达4万头的北方牛市一处。我
6、县肉牛产业化生产已初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格局,每年向北京市场提供清真牛肉5000吨,向内蒙、张家口、山西等地销售改良母犊5000头,并形成了良好的声誉。6、瘦肉型猪产业稳步发展。通过信息和技术服务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建设进程,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提出诚信经营、规模生产、品牌销售,走产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发展之路,对重点场户派技术人员进场入户,结成帮扶对子。从统一品牌、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着眼,按标准化生产的原则提供最前沿技术信息服务。针对我县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抓好三家龙头企业的同时,注重发展投资10000元、户均8个圈、基础母猪45头、年出栏育肥猪100头、年获利150002
7、0000元的适度规模饲养户,壮大基地生产。“十五”期间,我县已涌现出东威集团、丰华种猪场、广源猪场三个龙头企业,同时专门从事生猪贩运的企业和商户已达20多家,通过这些经纪人,把养殖企业和京津市场联系在一起,加速生猪市场的流通,促进了我县养猪生产适应市场的能力,三家龙头企业分别与北京的鲲鹏集团、京都肉联厂、资源集团、中瑞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促进了我县养猪业的发展,使我县的生猪在京、津、晋市场占了一席之地,特别是在北京有30的猪肉销售市场已与我县包括东威集团在内的20多家饲养场,生猪经销企业、商户建立了稳固的联系。今年随着生猪价格的不断攀升,我县的规模饲养场和广大散养户养猪积极性更是空
8、前高涨,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态势。东威集团拥有养猪户3500户,年出栏100头以上200家,年出栏1000头以上种猪场3个,年产仔猪1000头以上的专业村15个,年向北京鲲鹏集团提供优质瘦肉型猪近5万头,集团年可获利300万元,社会效益1200万元。去年在畜牧局的帮助下,首批获得标准化认证,连续三年被易县县委、县政府确定为“畜牧养殖业龙头企业”,被保定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畜牧业百强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广源养殖服务中心生猪存栏4000头,基础母猪350头,年出栏5000头,向社会提供优质仔猪1500头,带动养殖户100户,年收入405万元,年可获利100
9、万元。在畜牧部门帮助下,已经通过了“标准化认证”,成为了“北京市生猪活储基地”。丰华种猪场基础母猪存栏300头,年产仔猪6000头,年出栏育肥猪3000头,向社会提供仔猪3000头,年收入90万元,年获利20万元,社会效益100万元。7、正在起步中的柴鸡业。生态鸡生产属于朝阳产业,符合人们追求健康、返朴归真的消费心理。在县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十五”期间涌现出一些柴鸡养殖大户和基地,积累了一定生产经验。全县生态鸡饲养量50万只,5000只以上规模饲养户200户。生态鸡主要分布于甘河净、山北、牛岗、管头、紫荆关、尉都、西陵、流井等乡镇,柴鸡蛋品牌有110、山凤、大良岗、紫荆关、易州等十多个,主要
10、北京、天津及周围县市超市销售,前景看好。存在的问题1、农业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易县是山区大县,素有“十年九旱”的说法,近年来由于连续实施旱作农业项目,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总体来说全县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的能力还不强,水利工程及其配套设施不完备,不能满足农业调整结构的要求。2、农业病虫测报防治手段落后。易县山地、丘陵、平原、河流、滩涂等地貌类型复杂齐全,病虫草害种类较多。只靠日常的经验调查和肉眼观测往往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万无一失的保证。3、农业信息渠道不畅。目前县农牧局已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但“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即“信息落地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由县到乡到村到户
11、的信息传输环节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4、现代农业起步较晚。农业环境保护、无公害农业生产、耕地保护利用等方面还存在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问题。5、土壤肥力不足。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利用,重施化肥而轻施有机肥,致使全县范围内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存在肥力下降,保水保肥性能弱化的问题。6、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还远未形成具有明鲜优势的特色产业,农产品的销售多以原粮为主,还未形成增值产业链条。7、农民现代农业科技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脏、乱、差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能源利用不合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8、畜牧养殖缺乏龙头企业,没有真正形成品牌。分散的一家一户的饲养模式很难形成规模优势参与市场竞争,缺
12、乏吸引外资、推广技术、示范带动、打造品牌的操作平台,不能有效快速的带动产业发展。9、集约型畜牧养殖还有待进一步规范。群众缺乏商品意识、市场观念,只懂传统生产,缺乏现代化经营,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从群心理,惧风险心理,短期效益心理,逆反心理等小农意识,从而给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造成障碍。10、肉牛良种覆盖率有待提高。肉牛良种率不高,而且品种繁杂,没有当家品种,不能形成种群优势,由于黄牛改良站本身是创造社会效益的,自身效益低,个别站处于维持或濒临倒闭状态,在调优肉牛生产的品质上出现了隐患,黄改工作影响着肉牛品种质量,是制约肉牛高产高效发展的瓶颈,急待解决。肉牛饲养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低、秸秆
13、青贮氨化工作还没有普及。屠宰工艺落后,主要以“地打滚”、“一把刀”方式为主,卫生条件没有保障。11、柴鸡养殖还处在起步阶段。(1)生态鸡生产有四个不统一:名称不统一,生态鸡生产有的称“柴鸡生产”、有的称“土家鸡生产”,从学术上没有规范的命名和定义。饲养方式不统一,有的以千家万户土种鸡、杂种鸡饲养为主,这种方式生产能力低,但产品品质好,有的以优种在农田散养为主,有的以优种鸡山场放养为主,两者生产能力较强,但个体外观不受消费者青睐,总之没有一个固定饲养模式。生态鸡蛋营养评判标准不统一,大部分用户以外观的色泽、个体大小、蛋黄颜色为主要评判条件,从营养学上讲是不完整、不科学的。生态鸡的品种不统一,缺乏
14、一个适宜发展的种鸡孵化场。(2)我县生态鸡品牌繁杂,管理、营销体系不完善,缺乏市场对接平台,销售商各自为战、恶性竞争,质量上得不到保证,影响我县信誉。(3)没有稳定销售市场,产蛋旺季与销售旺季严重脱节,中秋节、春节是需求旺季,却是产蛋淡季,由于冷藏贮存条件和技术不具备,致使柴鸡蛋商品率极低,影响广大养殖户的积极性。“十一五”发展环境1、从政策角度看:04年以来,连续4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显示出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十一五”以来,县委政府把畜牧业列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2、从国际国内形势看:我国正处在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阶
15、段,需要有更加稳固的农业做支撑,农业的基础地位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有效需求继续增长,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国际市场,农产品需求潜力很大。3、从区位优势看:我县处于北京大经济圈范围之内,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地理位置优越,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为我县农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4、从我县农牧业发展现状看:我县农产品基地建设已有一定的规模,批发市场已具雏形,龙头企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已拥有一定数量的农业技术人员,完成了基层动物防疫检疫队伍建设,农业机械总动力等物质条件有较大改善。这些条件为我县农业进一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易县农
16、牧业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外部动力,为我县农产品拓展市场空间带来的光明的前景和巨大挑战。二、“十一五”农业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指导思想1、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坚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依靠科技,以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调整和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2、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农业要由注重产量增长为主转到产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并重,大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努力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由注重原料生产为主转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3、全面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化生产为主线,以强化畜牧
17、执法保护为主要措施,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工业化生产进程,生产安全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发展特色畜牧业,质量型畜牧业和创汇型畜牧业。4、加快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5、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任务目标1、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竟争能力。根据本地条件及农产品需求分析,在保证口粮的情况下,以加工专用粮、饲用粮和优质小杂粮生产为主,提高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大对耕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粮食生产科技储备,到20
18、10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种植业产值达到5亿元。人均纯收入有较大幅度地增长。2、大力组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无公害生产要一年突破,二年铺开,三年完善。在2007年全县农产品初步控制种植业生产基地的外部污染,基本控制农业自身污染,到2008年力争50%左右的农产品实现包装上市。到2010年所有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形成几个具有一定市场竟争力的名牌新产品。3、发挥区域优势,建设主导产品生产基地。到2010年建一批相对稳定的甘薯生产加工基地,谷子无公害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较高
19、、经济效益较好的种植业格局,4、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现有加工能力的改组、改造,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和名牌新产品。5、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农业信息网站在已建成综合农业网站的前提下,三年建成县直各部门局域网,五年延伸到各专业村户、实体单位,到2007年信息入户率达到30%,2010年信息入户率达到60%以上。6、高效发展畜牧产业。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达到20亿元,牛的饲养量达到38万头,年出栏18万头,牛良种率达到100,肉牛生产、加工、销售实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生产格局,年可提供“燕都”名牌牛肉3.5万吨。羊的饲养量达到90万只,全部实现圈舍规模饲养,年出
20、栏优质小尾寒羊、无角多赛特、萨福克、夏洛来羊、波尔山羊60万只,羊的良种率达到100,通过肉羊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肥羔羊加工体系,每年可提供优质肥羔肉2.5万吨。猪的饲养量达到150万头,出栏优质生猪90万头,良种率达到100,瘦肉率达到65,形成瘦肉型猪产业化、标准化生产格局,对精品猪肉实行质量认证,年可提供优质精品猪肉6万吨。家禽饲养量达到800万只,禽蛋产量达到5万吨,生态鸡养殖形成产业化生产,创立生态蛋名牌,通过质量认证,年提供生态蛋5000吨。肉类总产量达到14万吨,鲜奶产量达到2000吨。开发饲草饲料资源:人工种草面积达到20万亩,草场改良面积30万亩,秸杆处理率达到85。三、发展
21、重点和主要任务基地建设1、粮食作物:按照口粮、加工专用粮、饲料粮对粮食品质的不同要求,调整小麦、玉米、小杂粮的生产布局。小麦。生产首先要保证口粮,专用加工型小麦要和加工企业相结合,视需求而定。基地以高陌、桥头、凌云册等平原主粮区为主。玉米。玉米的发展分两大部分:一是和我县畜牧业发展结合,搞饲用玉米生产。基地建设以凌云册、裴山、塘湖等丘陵区为主,面积视畜牧业发展规模而定。目前较好的品种是中国农业大学最新研制出的优质玉米“高油115”。此品种除高产、含油量高、营养丰富外,秸杆是非常好的青贮饲料,大力发展不但可以增加种植业效益,还可以解决我县林、牧发展的矛盾。二是发展餐桌特用玉米。基地建设以紫荆关、
22、南城司等一季作物产区为主,利用山区独特的环境优势,搞绿色产品生产。结合紫荆关省级山口镇建设及旅游发展、农民旅社的建立,搞精包装,创品牌,增效益。产品有两个:一是开发玉米传统品种-白马牙。白马牙品质好,口味佳,上品牌,搞绿色产品开发有一定的前景。二是发展“农大超甜1号”等餐桌特用玉米。甘薯。目前我县种植面积在6万亩左右,产品以卖鲜薯和加工粉条为主,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效益低。今后的发展方向应瞄准深加工和精品包装上市。基地建设以白马、流井、安格庄、高村等丘陵旱区为主。产品发展鲜食型和淀粉型两种。谷子。由于旱作农业技术的实施,近几年来在旱地上种植品质好,效益较高,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今后的发展加大深加
23、工力度,重于无公害生产,包装上市,开拓市场。基地建设以裴山、尉都、山北、高村旱区为主。2、经济作物。按照市场需求,发挥资源优势,挖掘生产潜力,规范生产过程,提高市场竟争能力。蔬菜是我县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我县近临北京,打入北京市场是我们的主攻方向。基地建设分两部分:一是以易州镇为中心的综合蔬菜基地,包括露地和设施蔬菜生产。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按照国家规定的无公害生产、绿色生产的标准分阶段实施,同时按照消费结构、市场需求,进行净菜包装生产,增加产值链。除常规种植外,大路蔬菜要认真规划,瞄准大市场,搞错季生产,淡季上市;设施蔬菜突出发展深冬黄瓜,搞出特色。二是以山北、独乐乡为主的地芸豆生产基
24、地。在现有销售市场和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加强与外界的勾通,加大宣传力度,创造宽松环境,搞大规模、高标准的地芸豆生产基地。3、全面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实施无公害畜禽产品名牌战略,打造高效型畜牧业。(1)全面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加大畜禽及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实施力度,指导畜禽养殖、加工企业和个人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科学使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养殖用水,加强动物疫病的防疫和检疫,提高畜产品分级、包装、保鲜、贮存和加工业标准化水平。到2007年全县基本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牛肉、羊肉、鸡蛋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养殖业方面,以裴山镇中罗村良种肉牛繁育示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区 农业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