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学院: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 电子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庆师范学院: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 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庆师范学院: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 电子教案.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 第一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11、电视技术发展迅速与电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1)50年代-70年代来起步(2)80年代发展迅速,主要是电子摄像与电子编辑技术逐步普及。(3)90年代初,电脑应用与普及,通讯卫星,光纤,网络的发展对电视的影响。(4)90年代末,数码摄像机,非线性编辑机,虚拟演播室。电视技术发展迅速广播电影电视制作技术发展迅猛,使我们感受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感受着科技创新给广播电影电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对于电视数字化而言、主要是卫星、有线和地面三大媒体。首先是卫星数字电视的发展,包括卫星电视广播和卫星电视直播,随后是数字有
2、线电视,最后是数字地面电视。数字化和网络化只是工具,信息化才是目的。信息业务的三大媒体通信、广播和计算机正因广播电视数字化而最终融合,使多种业务能在各种通道中传送。而电视通道有可能成为所有信息业务到达家庭的最佳途径。信息和业务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不再是简单的话音、声音、图形、图像,而是多种格式和媒体的组合。传统概念的节目制作系统节目制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制作阶段和后期制作阶段。它们是由具有不同制作功能的各种硬件组合而成的(如录像机、切换台、特技台、调音台等等)外景地或演播室拍下节目的素材,录制在录像机的磁带上,然后可以直接编辑还可以复制成低带供脱机编辑之用;在脱机编辑中得到镜头编辑清单,据此进
3、行联机编辑,需要时进行图文制作,特技制作、声音的混录。数字系统为基础的制作环境是图像、声音及有关信息统一作为数字数据处理,同时一些基本工作如选材、合成和编辑都是以综合方式来完成的。图像、声音是直接作为数字数据记录在服务器上;外景素材储存在磁盘存储器中,然后传送到服务器上。运用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制作,它集编辑、特技、动画、字幕、切换台、调音台的功能于一身,功能强大操作方便。某些过去在硬件性能、图像质量和声音质量方面难以做到的,对图像和声音要素的复杂处理都将能做到。把编导从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给电视台的艺术创作人员以最大的自由度,使节目的表达方式更加多种多样,制作节目的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4、。素质要求数字时代的来临,使得传统的制作节目的方法和程序发生了很大变化,适应时代的新特点,要制作出优秀的节目,既不靠硬件也不是靠计算机系统,而是人的能力,要具有独特的敏感和先进的技术能力,每个人都将力图掌握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加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技术人员与导演、艺术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将有所改变。系统工程师是专业技术人员,要求具备一定的工程能力,技术发展很快,要能随机应变地把技术新成果应用到系统上去。他们应该具备数字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掌握最新的技术动向,具有足够的技术水平。创作工程师,是节目制作技术方面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具备广泛的才能,能进行各种节目制作,必须对节目的内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投
5、入,去学习超出本人专业范围的新知识,才能制作出大量质量优秀的节目。艺术创作人员对艺术的敏感程度极高,要求他们在每个专门知识领域都具有丰富的经验笔技能。艺术或新闻专业的人员应加强参与节目制作技术中去,影视艺术人员不仅仅需要艺术的创作灵感,同时还需要熟知制作的技术手段。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加深了影视艺术和技术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如电脑图像技术和数字音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单纯的技术制作方法上的变革,而且是艺术创作领域的创新。数字化时代给人们的思维带来了多方面的改变。电子、数字,、比特、计算这些看上去从来与艺术不相干的词汇涌现在致力于学习艺术的人们面前,反之,色彩、层次、景深、动画等一
6、系列词汇,同样也摆在了工程师的面前,由于缺乏艺术素质教育,艺术灵感的匮乏使他们常常被与之合作的创意人员支使得不知所措。所以我们需要将各种不同专业知识领域结合,培养掌握先进技术和艺术的人才,即所谓的视觉设计、计算机艺术、图形图像软件设计等复合型人才。电视这个传媒的兼容性,充分体现在它的制作节目手段的多样化。电视屏幕上传出的信息,代表着人类传播技术的最新成果,它把广播的、电影的、印刷文化的、舞台剧场文化的最有效手段,兼收并蓄,据为己有。12、电视节目及其制作方式的演变与分类 按储存信号裁体区分的制作方式121、影片制作方式 影片图像质量高,但是制作不灵活122、录象制作方式 70年代后录像机变的轻
7、便。取代电影拍新闻。123、数字化信号方式 数字化电视节目,图像质量大大提高。 按播出时间效区分124、现场直播法 早期电视没有录像设备都是直播,现在可以通过微波或光缆,通过卫星实现异地直播。125、录像带编辑机 电视拍摄时用录像机进行记录,然后通过后期编辑制作后播出。 按制作场所区分126、演播室制作方式 也称ZSP即“电子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1.2.7、现场制作方式在外地或事件现场制作 按设备数量区分128、多机制作的方式129、单机制作的方式 常用新闻节目制作方式:1210、 ENG方式 (Electronic News Gather
8、ing)既电子新闻采集方式。 用电子摄像设备采访拍摄电视新闻。1211 、 ENP (Electronic Field Product)电子现场制作方式1212 、SNG (Satellite News Gathering)卫星新闻采集方式 13、 节目制作人员的组成和职责131、节目组人员制片人:负责节目的构思,摄制计划的制定,领导制作的过程,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对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作出决定。应当了解熟悉节目制作的过程和手段,具有组织能力。要有效地监督、管理和协调全部制作活动,帮助导演按期完成拍摄计划,并且掌握财务大权。编剧 :以文字形式完成整个节目设计,影视剧 创作者。导演:从编写分镜头稿本
9、,收集素材,选择演员,组织拍摄,直至编辑完成。助理导演:根据导演的要求。负责找演员,道具安排,服装,选择,素材收集。协助导演现场调度。现场导演: 导演在控制室切换画面,现场导演通过耳机与导演联系,向演播室传达导演的命令。编辑:电视节目的构思设计者,参与摄制,编辑合成,是节目的负责人。场记:在拍摄现场准确登记摄像工作,每一个镜头都要记录在案。包括拍坏了的镜头内容和原因。场记单上记录有镜头顺序号码,次数号码以及所需提示内容,是后期编辑的重要依据。场记是导演的得力助手,从担茶看座,到传达指令,只要是与导演有关的活动,场记都会涉132、 技术组人员。摄像师。音响工程师,灯光工程师,录像员,美工,视讯人
10、员。切换员:节目制作时,需要在多个信号源的信号中频繁切换。有来自摄像机的信号,有来自素材放像机的信号,有来自字幕机的信号等等,常常需要设置切换员来操作。简单节目中,切换员的工作由导演或技术导演、助理导演兼任。视频工程师:监视各个信号源的图像亮度和色彩,进行必要的调整。音频工程师:其工作是布置和选择话筒,负责声音的拾取,调音师负责录音和音响合成。摄像师:将文字的表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画面,即根据节目要求摄取画面。正确地选择镜头和拍摄角度,是一项重要的创作工作。要熟练操纵摄像机。灯光师:负责灯光设计、布置和调整灯具、创造节目所需要的意境,照明也是一种艺术创作。 美工师:负责布景,大小道具和图表的设计
11、。制片人和导演一开始就应当与美工进行讨论,交待节目构想,由美工根据编导意图先行设计草图。道具师:根据美工设计师的要求制作布景和大小道具。化妆师:负责演艺人员的化妆,有时需进行造型的设计及特殊化妆,使出镜人员更加符合节目角色的要求。 当然,还有很多制作人员参与节目创作,如录像师,特技制作人员,烟火,剧务等等,133、新闻节目制作和播出人员。节目总监,制片人,责任编辑,记者,节目主持人或播音员,录像员,录像剪辑,资料储存,美工,打字员。134、电视新闻编辑的多元化的脚色。 1作为策划者的编辑。 它体现在新闻的选题,报道重点,(各种手段的运用),报道方式的确立到具体执行。 2采、编合一的脚色。记者与
12、编辑的距离正在缩小,二者的功能和脚色已更多地融为一体3参于播出的环节。4走多元化发展之路14、节目制作主要设备 141、前期制作设备 1摄像机 2照明器材 3话筒142、后期制作设备。 1录像机。 2编辑机。 3编辑控制台。 4视频切换台。15、节目制作三个阶段。151、前期制作阶段。 1节目的选题设计。 2报道提纲。 3预防和实地勘察。 4节目策划书和拍摄日程表。152、制作阶段。 1拍摄需要的设备必须齐全。 2人员分工必须清楚。153、后期制作阶段。 1磁带审看。 2粗编。 3执行编辑。16、 电视新闻制作与播出161、 电视新闻制作与播出的关系。 它分一级导播。二级导播。162、电视新闻
13、现场直播。 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电视节目制作包含节目生产过程中的艺术创作和技术处理两个部分。前者习惯地称作为软件,后者则称为硬件。在制作的实践中软件和硬件同属于一个完整的节目生产系统的不同部分,往往互相依存而不可分离,而且是相互渗透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员要重视节目制作工艺流程,加强制作节目的计划性,遵循制作流程的科学性,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节目制作工作,提高制作节目的质量和效率。节目制作流程中,某些环节处理不当,会给节目带来质量上的影响,增加版数,既使设备是一样的,节目的技术质量也会有差异。电视制作的全过程,可以分成若干阶段,一般分为前期制作与后期制作。前期工作包括构思创作、拍摄录制;后期工作包括编辑
14、、合成。1、前期制作工作流程 第一阶段:构思创作(1)节目构思,确立节目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草拟节目脚本。(2)主创人员碰头会、写出分镜头方案。(3)拍摄计划,计划是节目的基础,节目的构思越完善,拍摄的条件和困难考虑得越周全,节目制作就会越顺利。人员配置;据节目性质对导演、演艺人员、主持人记者作出选择,向制片、服装、美工、化妆人员说明,初步讨论舞美设计、化妆、服装等方面的要求。确认前期制作所需设备的档次及规模,配备、摄像、录音、音响、灯光等特技人员。制片部门要确定选择的拍摄场地及后期保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讨论并确认拍摄计划并执行。(4)各部门细化自己的计划,如签定租赁合同,建造场景道具、图版,
15、征集影片、录像资料等等。第二阶段 现场录制不同类型节目有其不同的制作方式,以演播室拍摄为例:(1)排演剧本;(2)进入演播室前的排练:演员练习走位、表情、动作、交流;导演阐述,灯光、舞美的最后确定;音响、音乐处理;转播资料的确定。(3)分镜头剧本:镜头序列、景别、角度、技巧、摄像机编号、切换钮编号;提词器的准备,租赁的设备,移动车,升降臂,布景,道具,美工装饰服装等。 (4)演播室准备:舞美置景,服装配齐,灯光试验,通信联络,录像磁带。(5)摄像机准备:各设备准备,摄像机检查,调整灯光,带声音操作,化妆,服装,布景,道具,特技的运用。(6)走场。以上诸项完成之后进行。(7)最后排演(带机排练)
16、。开始表演导演处理、协调运用等等。(8)录像。正式录制或试录,每段的场记、时间标准,适当穿插及备份镜头的拍摄。2、后期制作工作流程 第三阶段:编辑混录。(3)素材编辑。确认编辑方式、搜寻素材的入、出点并确定;搜寻母带的入、出点并确定。(4)特技的运用、字幕的制作。(5)画面编辑后,可进行初审看,结构是否合理,段落层次是否清楚,有无错误并修改。(6)混录。录解说词及所需的音乐,将解说词、效果声、音乐进行混录,进行音调、音量等处理。(7)完成片审看。负责人审看并提出意见。(8)播出带复制存档。电视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节目制作者要熟悉各个工序,根据节目内容、节目规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使制作的
17、工序更加合理,高质量、高效率地制作电视节目。第二章 电视摄象用光第一节 电视照明的任务和目的一、电视照明的技术任务1、 根据摄像机的性能,必须提供足够的照度,使摄像机才能正常工作。2、 必须提供相对稳定的色温平衡。3、 照度必须在摄像机适应范围内。二、电视照明的艺术性任务1、 有助于提供三维空间的透视感。2、 有助于突出画面中被摄景物中重要部分。3、 利用照明可以模拟、仿造一定的环境4、 通过光线多种处理,对人物和环境加以渲染,建立一定的情景和情调。增强画面的情绪感染力。5、 有利于画面全面的艺术构图。三、照明方式光源有 自然光和人工光第二节 光线条件和效果一、光的若干特性1、自然界的光线基本
18、是以三种状态出现(1) 直摄光线(硬光)(2) 散摄光线(软光)(3) 混合光线直摄光是指在被摄体上产生清晰投影的光线。如晴朗天气下的阳光,聚光灯。优点(1)有明确的投射方向,便于造型和布光控制。 (2)能在被摄体构成明亮部分,阴影部分极其投影。(3)能投影被摄体的主体形状,轮廓形式,表面结构和表面质感。缺点(1)容易产生局部光斑。(2)单一光源时造型效果可能生硬。散射光(软光)是指在被摄体上不产生明显投影的光线。如:阳光经云层遮挡,经柔化的灯光。优点:(1)照明均匀,光调柔和。(2)易表现细腻的层次。缺点:(1)不易显示被摄体的立体形态和表面结构,质地。(2)不易拉开画面影调反差。(3)发光
19、面大,难限制与控制。2光线方向光线方向既光源位置与拍摄方向之间所形成的光线照射角度。3、光度单位(1) 光通量单位时间内(秒)通过一定面积的辐射能量单位(LM)(2) 发光效率光通量与其消耗的电工率的比值。(3) 发光强度某一方向上光通量的多少。(4) 照度光线入射到某一表面时单位面积的光通量密度,单位是1流明/平方米。(1勒克司)(5) 亮度物体表面发展强度值。单位是坎每平方米(尼特)4、光源的色温与显色性。色温黑体随着温度增高而发出的色光,就叫作光源色温度,称为色温。显色指数用标准光源和待测光源照射八个标准样品,使它们产生相对的色差,然后编出每种颜色样品的显色指数。二、被摄体上的照明因素。
20、被摄体在一定的光线照射下,由不同的照度形成各种不同的表现力。所有光源照明处称(亮处)未被任何光源照明处(阴影)被照明的物体将阴影投影到它周围物体的表面上叫(投影)。三、自然光线条件和效果的分析1、室外直射光太阳没有被云雾遮挡,阳光直接照射到地面上,称室外直摄光。(1)早晨与傍晚,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到15度角的高度色温在2000K-4500K之间,多显橙红色,光线柔和。(2)上午与下午:太阳与地平线夹角在15度60度角之间色温54005600K。(3)中午,太阳由上午60度角移至下午60度角。由于是顶光照明,人物面部照明以及形态会起歪曲丑化作用。2、室外散射光太阳将要出地平线之时,太阳刚落地平线以
21、下太阳被云雾、尘埃 挡。阴天色温50006000K。散射光特点(1)光线柔和照明均匀。(2)亮暗反差缩小,影调接近。(3)光线无明显的投射方向。(4)色温偏高,色调偏冷。(5)物体受光面、阴影面,投影不明显。(6)面上照明同点上照明区别较小。3、室内自然光线(1)除门窗等开口有部分直射阳光外,大部分空间为散射光。(2)室内色温偏高于室外色温,(越是远离门窗,色温越高)。(3)室内亮度间距大于户外。室内自然光直射拍摄时,应注意:(1)摄像机镜头尽量避开直射光门、窗口。(2)运动镜头时,最好用手动光圈。(3)在光线色温较高的地方调整白平衡。四、人工光线条件和效果分析1、主光主光(又“塑型光,”“主
22、光源”),是用来描绘被摄体(场景或人物)的外貌和形态的主要光线。主光一般采用菲温尔 光灯,与镜头轴线成45度角左右。2、辅助光 辅助光(“补助光”、“副光”、润饰光)用来帮助主光造型弥补主光的表现上的不足,平衡亮度上的光线。辅助光一般采用散光灯,主光和辅光的光比约为2比1 。辅光一般在主光和摄像机的另一侧。它的水平角度略大于主光,垂直角度略低于主光。3逆光逆光(“轮廓光”)逆光是来自被摄体后方或侧后方的一种光线。逆光一般采用回光灯和聚光灯,主光与逆光之比为1比1至1比2之间。逆光在被摄体后方一般与主光相对,垂直高度与摄像机镜头轴线成30度至60度角。4背景光背景光是采用照明被摄体周围环境及背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庆师范学院: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 电子教案 安庆 师范学院 电视 编辑 节目 制作 电子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