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电子教案(8).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电子教案(8).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械制图电子教案(8)课题编号8-3课题名称投影法的概念 三视图的形成。教材版本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投影法的概念,掌握正投影的特性;2、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3、初步具备识读和绘制简单形体三视图的基础。二、学习方法和养成教育要掌握好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必须明确三视图的形成原理和形成条件,让学生在明确其形成条件的前提下,自己演示,自己归纳,真正理解“规律”是在特定条
2、件下的必然结果,避免死背教条。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勤于实践,勇于探索。教学重点正投影法、三视图的形成;空间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三视图投影规律的理解和应用;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分析学生正投影法、三视图的形成比较直观,学生入门较易,但难在应用。教学要求最终落实到正投影法绘图能力上,经过反复观察练习,能提投影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讲演结合、讲练结合,合作学习、归纳总结。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模型等。教学安排2学时(90分钟)。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510分钟)1、简述平面图形画法、徒手画图。2、讲评作
3、业批改情况。3、提问教材P.41思考题,题3。4、预习检测:平行投影法的特点与应用;三视图是怎样形成的?二、导入新课简述本节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教学目标和要求。机械图样中表达物体形状的图形是按正投影法绘制的,正投影法是平行投影法中,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法,它是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本次课将介绍正投影法有关的内容。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1、投影法的概念教师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讲授中心投影法、平等投影法(斜投影法、正投影法)。并交叉进行演示。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物体的单面投影和表达局限性;教师讲授三视图的形成(三投影面体系、三视图的形成),交叉演示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
4、的展开过程和展开后各图的对应关系。教师指导学生演示三视图形成过程,通过演示进一步规范、明确三视图的形成条件及在这一特定条件下各图之间位置关系、投影关系、方位关系的必然联系。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习题集P.1618 3-1、3-2、3-3各题练习。四、小结(510分钟)投影法的概念、三视图的形成。五、作业1、习题:完成习题集P.19 3-4题练习。2、思考题:教材P.74 思考题1、2、3、4。3、预习:教材P.47 点的投影;归纳疑难问题。板书设计参考相应的P.P.T文集。教学后记机械制图电子教案(9)课题编号9-3课题名称点的投影教材版本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
5、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与能力1、进一步巩固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2、掌握空间点与其投影标记,点的投影与坐标值的书写;3、掌握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和求作方法。4、能够根据不同条件求出点的三面投影并能判断空间位置。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以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为基础学习点的投影,通过点的三面投影的学习,进一步巩固投影规律和提高分析能力。教学重点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和点的空间位置的判定。难点分析空间点对投影面的距离及其坐标的对应分析。分析学生1、在三视图的
6、基础上,本次课的知识水平没有深奥难懂的地方,但点较之形体更为抽象,需更强的想象能力,本次课的主要目标通过对点的投影分析进一步提高空间概念,同时为线面的投影提供基础和方法。随着本章课内容的逐步深入,学生的作图能力通过练习也会随之提高。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模型等。教学安排2学时(90分钟)。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510分钟)1、平行投影法的具备是特点是什么?正投影和斜投影的区别在哪?2、讲评作业,典型习题分析,巩固所学。3、提问教材P.74思考题1、2。4、预习检测:为
7、什么要研究点的投影?点的投影特性是什么?用什么表示空间点?点的三面投影和物体三视图的投影有哪些异同?二、导入新课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并确认教学目标和要求。点、线、面是构成物体形状的基本几何要素。研究其投影规律及其求作方法是掌握投影规律,是树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正确表达物体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有力手段。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1、空间点及投影点的标记;2、点的投影特性,点的投影与坐标;3、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和作图方法。4、点空间位置和两点的相对位置;5、重影点的投影。以上内容,教师要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和模型等直观教具,让
8、学生观察明确点是机械零件或空间物体上抽象出来的一个几何元素,因而必然有其从属性,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演示法、观察法进一步理解投影规律的实质,进行有效的学习。安排学生进行习题集P.20 3-5题的练习,疑难问题学生讨论解决。四、小结(510分钟)点的三面投影规律,点的空间位置和坐标和投影面的关系;求点的三面投影。五、作业1、习题:习题集P.2122 3-5。2、思考题:教材P.74 思考题5、6。3、预习:教材P.53 直线的投影;找出重点和难点。板书设计参考相应的P.P.T文集。教学后记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0)课题编号10-3课题名称直线的投影教材版本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
9、(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直线的投影特性和三面投影;2、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和求作方法;2、能根据投影正确判断直线段的空间位置。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学生自行演示观察,积累感性知识,自觉培养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温故知新,举一反三。教学重点直线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三面投影的求作方法。难点分析直线的命名与空间位置的判别。分析学生1、在学习点的投影的基础上,直线的投影入门不难,难点在于直线
10、的空间位置多样化,初学者对空间直线的各种位置、命名不易把握,容易产生混淆和初记困难。在教师讲授、演示的基础上,仍需学生通过自己借助于铅笔等直观道具演示观察,来强化感性认识,同时进行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教杆等。教学安排2学时(90分钟)。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510分钟)1、简述点的投影规律,求作点的三面投影的方法,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纠错。3、提问教材P.74思考题5、6。4、预习检测:直线的空间位置有几种?直线段的投
11、影特性是什么?点的投影和直线的投影有什么联系?二、导入新课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并确认教学目标和要求。直线的投影是平面投影的基础,也是学习平面立体投影的基础。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1、直线的三面投影教师结合教具演示,讲授直线的投影特性和空间位置,在此基础上讲授直线的三面投影,指导学生自己演示、观察直线的三面投影,并讨论归纳其投影特性。在讲直线的命名时,应引导学生分析直线空间位置及命名的唯一性,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成效。2、直线三面投影的求作教师讲授演示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平行线、垂直线、一般位置直线的求作方法,指导学生根据直线的投影特性,
12、利用排除法快速判定其空间位置的技巧。组织学生讨论,诱导学生归纳、掌握以下情况直线投影的求作方法:已知直线两端点求三面投影;已知二面投影求第三投影;已知直线端点距投影面距离及两点相对位置求其三面投影;已知立体图,从中度量画出直线三面投影。安排学生进行习题集P.23 3-6的练习,教师就共性问题分析讲解。四、小结(510分钟)简述直线的投影规律、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画和该直线投影的方法。五、作业1、习题:习题集P.2427 3-6各题。2、思考题:教材P.74 思考题7。3、预习:教材P.56 平面的投影;演示并观察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板书设计参考相应的P.P.T文集。教学后记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13、(11)课题编号11-3课题名称平面的投影教材版本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教学目标和要求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2、熟知投影面平行面、垂直面和一般位置面的空间位置和三面投影特性;3、能根据己有知识归纳出各种位置平面的命名规则和投影的求作方法。4、能较熟练地求作各种位置平面的三面投影,并快速判断其空间位置。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由体及面,观察归纳物体上平面的投影特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图 电子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