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成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暨微电子所博士班规则.doc





《国立成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暨微电子所博士班规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立成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暨微电子所博士班规则.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微電子所博士班規則78.12.26 學術委員會議通過 79.01.04 系所聯席會議通過 79.11.23 學術委員會議修訂79.12.07 系所聯席會議通過 80.01.14 學術委員會議修訂 81.03.02 學術委員會議修訂81.03.16 系所聯席會議通過 85.01.15 系所聯席會議通過 85.06.26 系所聯席會議通過86.11.13 系所聯席會議通過 87.04.21 學術委員會議修訂 88.10.22 學術委員會議修訂88.11.02 系務會議通過 88.11.05 學術委員會議修訂 88.12.03 學術委員會議修訂89.01.20 學術委員會
2、議修訂 89.01.25 系務會議通過 89.07.18 系務會議通過90.01.18 系務會議通過 90.02.21 學術委員會議修訂 90.04.30 學術委員會議修訂90.06.12 學術委員會議修訂 91.01.03 學術委員會議修訂 91.04.22 學術委員會議修訂91.06.24 學術委員會議修訂 91.07.22 系務會議通過 91/12/03 所務會議修訂92.01.15 系務會議通過 92.06.02 學術委員會議修訂 92.10.20 學術委員會議修訂93.02.26 學術委員會議修訂 93.04.23 系務會議通過 93.04.26 學術委員會議修訂93.05.31 學
3、術委員會議修訂 93.11.29 學術委員會議修訂 94.01.10 學術委員會議修訂94.01.12 系務會議通過 94.04.25 學術委員會議通過 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微電子所博士班規則(以下簡稱本規則)依本校教務規章訂定之。 1.入學要求: 筆試、口試及審查。 2.學分制度: (A)依教育部有關法令辦理。 (B)碩士班修過之本系課程,博士班重覆選者,該學分不予承認。本規定自八十二學年度入學新生開始實施, 八十二學年度以前舊生不在此限。 (C)畢業學分之承認依本系相關規定辦理。 3.資格考試: (A)資格考試共選考四科:選考本組四科。 (B)時間及次數: 考試每學期舉辦一次。各研究
4、生於第一次參加考試時,必須決定選考科目,選定後得更換一科(考試次數累計)。每科考試次數以四次為限,但應於入學二年內完成為原則, 至多不得超過五年,未依規定年限及次數完成者,由本系通知註冊組勒令退學。資格考試及格後之下一學期起方准申請畢業論文口試(已達最後修業期限者可於當學期提出)。本規定自八十五學年度入學新生開始實施,八十四學年度以前入學之舊生仍沿用原有之規定。 4.論文初審: 由各組先開會審查(請指導教授送該組召集人召開),審查委員為各組專任教師至少五人出席,專任教師不足五人之組得聘本系專任教師或兼任教授,並經秘密無記名投票獲三分之二(含)委員同意,才得向學術委員會提出畢業申請。會議記錄必須
5、包括申請者發表論文之評點認定說明,論文是否具有完整性及創意性,傑出與否,修業年限,是否兼職。會議記錄及秘密無記名投票單密封再於每學期之公佈截止日期前提(已達最後修業期限者原則上可於當學期結束一個半月前提出)送學術委員會核備。 5.博士論文口試 A.口試委員組織: 依研究生學位考試規則規定,由委員 5 - 9人組成 。校外委員至少逾三分之一, 指導教授一人為當然委員,由校長指定一人為召集人主持之。校內外委員資格,均依規定辦理之 。 B.論文要求: (a)論文發表必須符合下列兩者之一: (1)直接相關之國際權威期刊論文至少兩篇。 (2)直接相關之國際權威期刊論文至少一篇及學術會議論文至少兩篇其中至
6、少一篇為國際學術會議論文。 (b)國際權威期刊: 如 IEEE Proc., Journal, Trans., Letters 中與論文有直接關連者,或與 IEEE 相當或更高水準之其他期刊。 (c)學術會議: 具有完整審查制度,並刊印有論文集之國際一流學術會議者。 (d)在博士班內發表之不相關研究成果及非以本系為成果所屬機構者均不列入計算,論文須已刊登或無條件接受刊登者方得列入計算,兩篇或多篇論文重疊者,以一篇計算。 (e)發表著作之作者,除該博士班研究生與指導教授外,如另有其他作者,應說明其在該一著作內之貢獻 。又每篇著作僅能供作一位研究生之申請參考,且該研究生之排名應位在指導教授外前二名
7、中。 (f)畢業時必須至少有一篇期刊論文排名在所有作者群中第一位,(除本系指導教授外)。 (g)未滿(含)三年申請畢業者需經學術委員會議,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由出席委員投票決定之,投票以一次為限,逾三分之二(含)以上評定為通過及格者方為通過,否則以不通過論。 C.論文口試: (a)成績以 100 分為滿分, 70 分為及格,論文成績以各委員評定之平均分數決定之。 (b)論文考試成績以出席委員投票之平均分數決定之,投票以一次為限,逾三分之二(含)以上評定為及格者方為及格,否則以不及格論。 (c)考試委員不得委託其他委員或非委員代表。 6.各組得另訂博士班畢業申請準則(如附件),但需經學術委員會提系
8、務會議通過方能實施,如與本規則抵觸者以本規則為準。 7.本規則經系務會議通過後實施,本規則適用於通過日之後入學之學生,通過日之前入學之學生得選擇修正前或修正後之規則辦理。 8.學術委員會若對申請者有疑義時,得視情況投票,投票方式同5Bg。 9.資格考科目如下: A.微電子所: (1)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Thermodynamics(電子材料及熱力學) (2)Semiconductor Transport Phenomenon (半導體傳輸現象) (3)Compound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化合物半導體工程) (4)Integrat
9、ed Optics (積體光學) (5)Quantum Electronics (量子力學) (6)ULSI Technology (極大型積體電路工程) (7)Analog and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線性及數位積體電路設計) (8)Advanced Electromagnetic (高等電磁學) (9)Integrated Circuit Reliability(積體電路之可靠性) (10)ULSI Process Integration(極大型積體電路製程整合) (11)Physics of ULSI Devices (極大型積體電路元件物
10、理) (12)Semiconductor Lasers(半導體雷射) (13)High Speed Devices(高速元件) (14)Negative-Differential Resistance Switching Devices(負微分電阻交換元件) (15)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半導體元件物理) (16)Electronic Packaging Technology(電子構裝技術)B.控制組:(1) Multivariable Control (多變數控制)(2)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 (非線性控制)(3) S
11、ingular Perturbation Theory (殊異擾動學)(4) Advanced Fuzzy Logic Control (高等模糊控制)(5) Power Electronics (電力電子專論)(6)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電磁環境相容學)(7) Robust Control (強健控制)(8) Electronic Navigation (電子導航)(9) Introduction to Motion Control System (運動控制系統導論)(10) Visual Servo System (視覺伺服系統)(11) Appl
12、ications of Optimization Theory (最佳化理論之應用)(12) Introduction to Neural Networks (類神經網路導論) C.電力組: (1)Advanced Electric Machinery (電機械特論) (2)Advanced Power Electronics (電力電子特論) (3)Advanced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高電壓工程特論) (4)Control & Op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電力系統運轉與控制) (5)Distribution Aut
13、omation (配電系統自動化) (6)Power System Fault Analysis (電力異常現象分析) (7)Energy Conversion (能量轉換) (8)Solid Electric Machinery (固態電機機械控制) (9) Power System Stability (電力系統穩定度) (10) Power System Analysis (電力系統分析) (11) Power Electronics System Analysis (電力電子系統分析) (12) Special Topic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工業電
14、子專論) (13) Electric Power Quality (電力品質) D.通訊與網路組: (1)Stochastic Processes (隨機程序) (2)Theory of Numbers (數論) (3)Pattern Recognition (圖訊識別) (4)Communication Networks (通信網路) (5)Antenna Engineering (天線工程) (6)Advanced Electromagnetic Theory (高等電磁理論) (7)Cryptography (密碼學) (8)Video Engineering (視訊工程) (9)Err
15、or Control Code (錯誤控制編碼) (10)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光電通訊系統) (11)Microwave Engineering (微波工程) (12)RF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Circuits (射頻微波通訊電路) (13)Communication Theory(通訊理論) (14)Wireless Network and Application (無線網路與應用) (15)Network Analysis and Modeling (網路效能分析與模擬) E.電腦與網路組: 電腦與網路組同學下列五門中任選
16、至少兩門 (1)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s. (資料結構與演算法) (2)Computer Architecture (計算機結構) (3)Compiler (編譯器) (4)Operating Systems (作業系統) (5)Computer Networks (計算機網路) 電腦與網路組同學下列十一門中任選至少一門 (1)Data Compression (資料壓縮) (2)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Processing (分散式處理系統) (3)Computer System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E
17、valuation(計算機系統效能分析) (4)Expert system (專家系統) (5)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資料庫管理系統) (6)Neural Networks (類神經網路) (7)Computer Graphics (計算機圖學)(8)Object-Oriented Technology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物件導向技術暨軟體工程) (9)Fault-Tolerant Systems (容錯系統)(10)Network Systems Design and Analysis (網路系統設計與分析)(11)Rea
18、l-Time System (即時系統) F. VLSI/CAD組: (1)Computer Algorithms (計算機演算理論) (2)VLSI Design (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 (3)High Level Synthesis (電路功能合成) (4)Analog Circuit Design (類比積體電路) (5)VLSI Testing (超大型積體電路測試理論) (6)Switching Theory and Logic Design (交換理論與邏輯設計) (7)Graph Theory (圖形理論)(8) LOW Power Design (低功率電路設計) (9) VL
19、SI System Architecture (超大型積體電路系統結構)(10)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數位訊號處理) G.儀器系統組: (1)Human Hidden Energy Engineering (人體潛能工學) (2)Modeling and Simulation (模式與模擬) (3)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數位影像處理) (4)Electronic Diagnostic Instruments (電子診斷儀器) (5)Special Topics on Electronic Instruments(電子儀表專論) (
20、6)Special Topics on Electronic Circuits(電子電路專論) (7)Analog Signal Measurement (類比信號量測) (8)Nondestructive Testing(非破壞性檢測) (9)Taguchi Method on Quality Engineering(田口式品質工程)(10)Bioelectronic Systems(生物電子系統)(11)CMOS 影像感測器 (CMOS Imaging Sensor) H.材料組 (1)Materials Science (材料科學) (2)Electronic Ceramics (電子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立 成功大学 电机工程 学系 微电子 博士班 规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