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磷矿资源的特点及加工利用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磷矿资源的特点及加工利用分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磷矿资源的特点及加工利用分析磷矿是指在经济上可利用的磷酸盐类矿物的总称,在工业上主要用于生产磷系肥料,也可以用来制造黄磷、磷酸、磷化物及其他磷酸盐类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医药、食品、轻工、化工、国防等工业部门。我国磷肥生产所消耗的磷矿石约占总消费量的80%左右。磷在地壳中的含量虽然很高,但具备工业开采价值的磷资源在全世界非常有限且分布极其不均。具有工业开采和商业开发价值、经济意义较高的优质磷矿床80%以上集中在4个国家:中国、摩洛哥(西撒哈拉)、南非、美国。因此,从全世界磷资源的地理分布、人口集中度、经济发展的程度及对磷资源的需求情况看,全世界磷资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磷矿石具有
2、不可再生的特点。磷矿资源成因年代久远,成矿条件极其复杂,因而磷矿的再生性几乎不可能。磷矿资源一经开发利用,磷素随着各下游加工产品的消费领域分散到自然界中,不可再循环利用,因而磷资源又具有不可循环性。由于磷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许多国家已经将磷矿资源列为战略资源。我国国土资源部在2001年对我国45个矿种供应国民经济建设的保证程度进行了论证,其结果表明,磷矿是2010年以后不能保证需求的矿种之一,属保护性开发的矿产资源。因此,如何根据国内磷资源的特点进行合理加工利用,对于科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维持国内磷化工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也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所在。1我国磷矿资源的地质
3、特征及分布情况我国磷矿主要是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成矿年代主要为震旦纪和寒武纪,其次是泥盆纪。贵州开阳磷矿区和瓮福磷矿区为中震旦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湖北胡集、宜昌和保康磷矿区为上震旦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云南滇池地区磷矿和四川马边磷矿区为下寒武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四川金河和清平磷矿区为上泥盆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以上各矿区构成我国磷矿矿区的主体部分。震旦纪和寒武纪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矿体呈层状,其顶板和夹层以含磷白云岩居多,且含磷层与含磷白云岩层以不等、厚度相间、形成条带状或层纹状构造;磷矿物多为微低碳氟磷灰石,多呈鲕状、假鲕状或凝胶状结构,其中夹裹有不等量的细散脉石矿物,主要也是碳酸盐矿物
4、,不仅脉石矿物的物化性质与磷矿物相近,而且常需细磨方能单体解离。因此,氧化镁含量高,分选困难是此类矿床的两大特征。采出的原矿氧化镁含量一般在3%6%,最高可达10%。上泥盆统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磷矿物主要是隐晶细晶的碳氟磷灰石,因此富含硫磷铝锶矿(矿层顶板也为硫磷铝锶矿)而R2O3,含量高达9%10%。此外,陕西金家河磷矿为中泥盆统浅海相沉积磷块岩矿,茶店磷矿也属泥盆纪。除磷块岩矿床外,我国东部和北部还分布有少量的岩浆岩磷灰石矿和海相沉积变质磷灰岩矿。如河北涿鹿、矾山磷矿和承德马营磷矿均为岩浆岩矿床;江苏锦屏磷矿、新浦磷矿和湖北黄麦岭磷矿为磷灰岩矿床。这两类磷矿的磷矿物均为氟磷灰石,结晶颗粒较
5、粗,虽P2O5品位为8%14%,但分选容易。我国磷矿资源广泛分布在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查明资源储量),查明资源储量在1亿t以上的有14个省、自治区。列前5位的依次是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和四川,分别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24%、16%、13%、12%和9%,前5位共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74%。我国磷富矿(P2O5品位高于30%)主要分布在云、贵、鄂三省。具体地说,我国磷矿主要分布在以下8个区域:云南滇池地区、贵州开阳地区、瓮福地区、四川金河清平地区、马边地区和湖北的宜昌地区、胡集地区、保康地区。从总体上看,我国磷矿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探明储量南多北少、西多东少,大型磷矿及富矿高度集中在西
6、南部地区。2我国磷矿资源的赋存情况我国的磷矿成因类型基本与国外相一致,分为沉积磷块岩矿床、内生磷灰石矿床、沉积变质磷灰岩矿床及鸟粪矿床等。从储量上看,以沉积磷块岩矿床为主,其次为内生磷灰石矿床,鸟粪等类型矿床储量最少。2.1沉积磷块岩矿床世界上最大的磷矿床都是由沉积磷块岩组成的,这类矿床具有矿层厚、品位高、储量大、层位稳定的特点,成磷时代多,分布广泛。我国这种类型的矿床主要集中在黔中、鄂西、滇东3个聚磷区。沉积磷块岩矿床是我国主要的磷矿矿床,储量大,由于是以胶磷矿形式存在,选矿技术复杂,除部分磷富矿外,加工利用难度大。但该类磷资源是我国磷矿的主要组成部分,将是我国磷矿加工利用的重点。2.1.1
7、黔中盆地位于贵州的开阳一瓮安一带,成磷时代为震旦纪陡山沱期,属于扬子海盆中的黔中台地北东缘的台盆凹地,分布面积达2万km2以上。含磷岩系主要为碳酸盐岩、磷块岩及粘土岩,多含磷质迭层石;主要可分为上下两个工业矿层,上矿层延伸稳定,多呈倾斜至缓倾斜产出,厚1333m,P2O5平均品位约25%,矿石以胶磷矿为主。开阳、瓮安两个特大型磷矿产地以富矿多、品位高而闻名。黔中地区另有形成于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的磷块岩,自织金至金沙呈北东一南西向带状分布;以条带状白云质磷块岩为主。其P2O5品位较低,平均约17.5%,磷块岩中稀土含量较高,可以综合利用,并普遍含铀。织金新华磷矿为此成矿时期的典型矿床。2.1.2鄂
8、西聚磷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台区内。成磷时代与黔中盆地的开阳、瓮安磷矿相一致,为晚震旦世陡山沱期。含磷岩系主要由白云岩、磷块岩、粘土岩等岩性组成,矿层常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主要可分为上、下两矿层。主要矿石矿物为胶磷矿,常呈隐晶胶状,矿石类型以硅钙质磷块岩为主,P2O5平均品位大于20%,有害组分具有高镁低铁铝的特点。该聚磷区内的荆襄、宜昌、保康等均为大型磷矿产地。2.1.3滇东成磷盆地成磷时代为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属扬子海盆地的次一级拗陷区,为水下隆起及古陆所环抱,封闭条件较好的海湾泻湖成磷盆地。含磷地层是一套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建造,主要由硅质岩、磷块岩、白云岩、灰岩及粉砂岩组成,可分为4个含
9、磷层位,构成有工业意义的磷矿有2层。一为梅树村阶下部的中谊村段上部,这是滇东盆地的最主要工业矿层;二为梅树村阶上部八道湾段底部。该磷矿层常伴生有钒、镍、钼等矿产。磷矿石按工业类型划分,主要为硅钙型磷块岩,P2O5品位以中低为主,有害杂质的含量一般呈镁高铁铝较低的特点。其矿体埋深一般较浅,有较多的露采矿量;磷矿上部普遍存在着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次生富集磷矿。已探明磷矿产地多数具大型规模,著名磷矿山有昆阳、海口、晋宁等。此外,我国另有形成于泥盆纪的较为重要的磷块岩矿床,这个时代的磷块岩在世界上发现不多。主要分布在四川什邡、陕西略阳等地,可以什邡磷矿作代表。什邡磷矿产于上泥盆统沙窝子组底部,沉积环境为古
10、陆边缘的浅海封闭、半封闭海盆,矿层直接位于古侵蚀面上;矿床由下部的磷块岩矿层和上部的硫磷铝锶矿层组成;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层厚受底板岩溶古侵蚀面控制,变化较大;主要矿物组分为胶磷矿、细晶磷灰石、硫磷铝锶矿、水云母;黄铁矿、白云石、方解石等;P2O5品位30%左右,伴生有碘、稀土等有益组分,可以进行综合利用。2.2内生磷灰石矿床内生磷灰石矿床在储量规模和矿床数量上均远不如磷块岩矿床,但由于该类矿床具有易选、综合利用价值高等优点,因而仍是磷的重要来源之一。在缺磷地区,尤为显得重要。我国磷灰石矿床主要分布在河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属华北地台范围。产出地层的时代多为元古代至古生代,大多赋存在
11、基性片麻岩、基性一超基性岩及碱性岩中,已探明储量的产地最主要的有河北矾山磷灰石矿床。河北涿鹿矾山铁磷矿,是我国内生磷灰石矿床中品位较高、选矿效果好的唯一大型磷矿。矿体产于偏碱性超基性碱性杂岩体内,属晚期岩浆矿床,杂岩体侵入震旦系雾迷山组,呈椭园形,面积超过20km2;矿体形态呈似层状,连续完整,厚度较大。矿石类型主要可分为黑云母辉石岩型、磁铁辉石岩型、磷灰石型和正长黑云母辉石岩型;矿石矿物主要为磷灰石及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次透辉石、黑云母及正长石;矿区内P2O5平均品位大于11%,全铁质量分数13%左右。2.3沉积变质磷块岩矿床该类矿床主要由海相沉积的磷块岩经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时代一般较老
12、,多为元古代;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湖北等省。含磷岩系从苏北经安徽肥东,宿松至湖北黄梅、大悟,构成大致呈北东南西向断续分布的矿带。湖北大悟黄麦岭磷矿是我国该类型磷矿的最大矿床。湖北大悟黄麦岭磷矿产于元古界,矿体呈层状,可分上下两层,矿层厚度可达四十余米;其原生带磷矿P2O5品位在10%左右,而在风化带中增至16%;矿石易选,并有伴生硫可综合回收利用。2.4鸟粪等类型磷矿此类矿床的储量和数量均极其有限,但常常小而富,含可溶性磷较高,便于直接作为磷肥施用。鸟粪磷矿在我国南部沿海岛屿上有一定的分布,数量不大,许多矿已被土法开采殆尽。3我国磷矿资源特点我国磷矿资源的主要特点为:储量较大,分布比较集中;
13、中低品位矿多,富矿少;胶磷矿多,采选难度大,具体如下。(1)矿床类型齐全,但以沉积磷块岩矿床为主。沉积磷块岩矿床储量占总量的79%;内生成因的磷灰石矿床储量占16%;沉积变质磷灰岩矿床储量占4%;鸟粪等类型的磷矿储量占0.4%。(2)较难开采的倾斜至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多,适宜于大规模高强度开采的少。我国磷矿床大部分成矿时代久远,埋藏深,岩化作用强,矿石胶结致密,且约有75%以上的矿层呈倾斜至缓倾斜产出,为薄至中厚层。这种产出特征给磷矿开采带来一系列技术难题,往往造成损失率高、贫化率高和资源回收率低等问题。(3)我国磷矿质量较差,全国磷矿平均品位P2O5在17%左右,矿石品位大于30%的富矿只
14、有14亿t左右,富矿占磷矿总量约8.5%,并且主要分布在云、贵、鄂三省。因此,我国大部分的磷矿必须经过选矿富集后才能满足湿法磷酸生产的需要。(4)难选矿多,易选矿少。我国磷矿中,大部分为中低品位矿石,且以胶磷矿为主,占全国总储量的80%左右,这类矿石颗粒细微、嵌布紧密;另外,磷矿中约90%是高镁磷矿,其矿石中有用矿物的粒度细,它和脉石结合紧密,不易解离,一般需要磨细到200目占90%以上才能单体解离,属当今世界上难选的磷矿石。(5)磷矿伴生资源丰富,可利用的伴生资源多。磷矿生成过程中共生了一些伴生资源。我国沉积磷块岩矿主要伴生一定品位的碘;部份变质型磷灰岩矿含有硫铁矿,如黄麦岭磷磷矿;华北的岩
15、浆岩型磷灰石矿,如矾山磷矿含有铁矿;贵州织金磷矿中含有伴生的稀土金属;其它伴生的资源还有氟、镁、钒、镍、钼等。从资源综合利用角度看,这些共伴生资源虽相对较少,但在开发利用磷矿资源的同时,有些可进行相应的回收、利用。4我国磷矿加工利用及存在的问题磷矿石是生产磷肥最主要的原料,世界上90%左右的磷矿用于生产各种磷肥,3.3%的磷矿用于生产磷酸盐饲料,4%的磷矿用于生产洗涤剂,2.7%的磷矿用于其它产品。我国磷矿石消费稍有不同,其消费构成为:磷肥约占75%85%,黄磷占10%15%,饲料磷酸氢钙占5%左右。初步估算,2006年全国磷矿表观消费量约为5400万t,其中磷肥消费约4270万t,黄磷消费约
16、700万t,饲钙消费约340万t,出口95万t。根据各行业的发展情况预测,2010年全国磷矿表观消费量为6400万t,2020年达到7400万t。磷矿的消费增长率较高,消费量巨大。根据近几年我国磷矿的开采、加工情况,目前我国在磷矿加工利用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4.1“优质劣用”、“高质低用”的问题较严重由于我国目前中低品位磷矿的开采利用情况不甚理想,主要以开采富矿为主,磷矿的加工利用也就立足于富矿为主。根据磷矿消费的各行业的加工情况和磷矿的出口情况,初步估算磷矿表观量中约80%为磷富矿,2006年消费磷富矿约为4300万t。由此带来的后果是磷矿的“优质劣用”、“高质低用”。许多P2O5品位高、
17、杂质含量低、可生产高品质湿法磷酸的优质磷矿被用于生产低浓度的磷肥、黄磷等,造成有限的优质磷矿资源没有优用,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同时造成优质资源的浪费。如果按目前磷矿加工利用方式,即只开采利用富矿,根据国内磷矿的需求预测,如此巨大的磷矿需求量,我国现有的14亿t富矿资源储量仅可满足开采10多年。4.2分类利用不合理磷矿以化学加工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用无机酸分解的方法,即酸法,也称湿法;另一类是用热能分解的方法,即热法。一般来讲,酸法磷加工对磷矿的质量要求要比热法加工的高。湿法用矿要求P2O5品位高,最好大于30%,含铁、铝、镁杂质低,如优等品中,以干基计,MgOP2O5质量比小于3.5%,铁、铝
18、氧化物R2O3P2O5质量比小于10%。热法用矿如黄磷用矿,要求品位不一定很高,P2O5品位大于24%即可,但最好硅钙比合适;对钙镁磷肥用矿要求更低,P2O5品位大于20%即可,铁、铝、镁含量可较高。目前,国诹卓蟮募庸挥凶龅窖细竦姆掷嗉庸屎嫌谑庸拿挥腥坑糜谑捎萌确庸牧撞访挥惺屎嫌谌确庸目螅蠹叶加酶咂肺坏牧卓笊髦旨庸贰幼试蠢眯省试蠢糜呕嵌瓤醇缓侠怼?4.3分级利用没有做到按质分级分级利用即对采出的磷矿产品按高品位富矿、中低品位矿进行分级利用。高品位磷富矿,售价相对较高,可视杂质的含量高低和成份不同分别用于生产湿法磷酸、硝酸磷肥、黄磷等产品;而价格相对低廉的中低品位矿则按品质不同或用热法黄磷的生产
19、,或用于普钙的生产,或进入浮选装置获得磷精矿。目前,国内磷矿在分级利用方面做得不完善,基本上没有做到按品质定价,按品质分类加工,使得各类磷矿资源没有合理的加工利用,资源使用效率差。4.4单一利用磷素资源多,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少磷矿资源中除磷素外,还含有大量其它有用的资源,如氟、碘、镁、稀有和稀土金属等。目前,国内磷资源的加工主要是加工磷素,对于磷矿中其它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加工的技术和产业化没有在行业内全面推广。因此,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较低。4.5加工路线有待优化,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有待提高国内磷矿加工的产品中磷肥主要以湿法加工为主,磷酸盐以热法(黄磷法)为主。而磷酸盐的热法加工路
20、线由于其它能耗高、成本高、资源利用率较低、环境污染较为严重,面临湿法磷酸生产磷酸盐的挑战。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及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看,湿法磷酸生产磷酸盐有较好的竞争优势。目前国内有公司已经开始进行加工路线的调整,处于起步阶段。综上所述,国内目前在磷矿加工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如不顺利加以解决,一方面会导致国内有限磷矿资源的迅速消耗殆尽,影响磷化工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大量中低品位的磷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资源使用率低,造成不可再生的磷资源的极大浪费;从长远看,不利于磷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5讨论与建议磷矿资源的科学、合理加工利用方向的确定对于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宝贵的磷资源,保持
21、国内磷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根据近几年来对国内主要磷资源地区磷资源的综合利用规划研究工作中的体会,认为我国磷矿资源的加工利用应在利用观念和利用实际方面有较大转变,以适应国内磷矿资源现状的特点。5.1分类利用、分级利用对于从经济和技术方面可以利用的磷矿资源,实行全部开采,分类利用、分级利用。品位较高的磷矿适合于湿法加工的磷位矿用于生产湿法酸,而适合于热法加工的则用于生产黄磷、钙镁磷肥。国内磷矿中有些磷矿为高硅磷矿石,如云南的部分磷矿矿山,硅钙比合格,品位合适,可直接作为黄磷的入炉原料。对于适合于生产黄磷的矿,还有块矿和粉矿的分别利用问题,块矿直接进黄磷炉,粉矿
22、可用于选矿或作为生产普钙的原料。同时,国内有些磷矿非常适合于生产钙镁磷肥,如贵州部分磷矿,可直接用于生产钙镁磷肥,而不需要进行其它加工。按磷矿的分类,高品位的磷矿可直接或进行擦洗(云南风化矿)后分类加工。而中低品位磷矿则根据其品质特点,或直接加工生产黄磷、钙镁肥或普钙,或进行浮选获得磷精矿,满足适合的加工需求,确保磷资源的综合利用。5.2加大中低品位磷矿的利用力度中低品位磷矿的利用在国内外已经被认为是将来磷矿利用的发展趋势,国内外许多公司多年来都已进行磷矿选矿技术的研究开发,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于国内富矿储量的日渐减少,不能保证磷矿资源的长期供应,大量中低品位磷矿的利用被提到议事日程,且将成
23、为磷矿资源利用的中坚力量。根据全国磷矿资源和供应的实际情况,必须加大中低品位磷矿利用,大力发展中低品位矿的选矿,增加可利用的磷矿资源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保障程度。中低品位矿中,除少部分可用于热法黄磷或钙镁磷肥等加工外,其余大部需经过浮选富集处理后方可满足高浓度磷复肥加工用矿要求。多年来,我国在磷矿选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在江苏锦屏磷矿、河北马营磷矿、湖北黄麦岭、河北矾山相继建成了大中型的磷矿选矿厂。并于1986年在湖北荆襄王集磷矿厂建成第一座150万ta大型沉积磷块岩(俗称胶磷矿)直接浮选工艺的浮选厂,使我国在难选胶磷矿选矿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直接浮选工艺投产的同时,相继
24、开发出了沉积磷块岩的焙烧消化、擦洗脱泥、反-正(或正-反)浮选、重介质等选矿富集工艺。在这些技术中,直接浮选、反浮选、擦洗脱泥、重介质分选已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1995年,国内最大的磷矿浮选厂贵州省瓮福磷矿采用连云港院开发的“单一碳酸盐浮选”工艺装置投产。多年来,云天化集团在云南省中低品位磷矿的浮选技术开发利用和产业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与开发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和成功,为云南中低品位磷矿浮选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提供了先导示范,并已开始全面推进云南中低品位磷矿的开发利用进程。大型的200万ta、450万ta磷矿浮选装置已开工建设,近期建成投产,标志着云南中低品位磷矿浮选开
25、发全面进入规模化开发阶段。湖北宜化集团针对宜昌磷矿的年产百万吨级的大型重介质浮选联合装置已于2006年建成投产。这些浮选装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中低品位磷矿的利用开始全面启动。为我国磷矿资源的科学利用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国中低品位磷矿的利用应大力推广,改变大部分利用高品位磷矿和加工局面。磷矿浮选工作应继续加大技术开发力度,降低磷矿的入选品位。近期磷矿入选品位为25%以上,中远期应考虑磷矿入选品位降至20%或20%以下,以更好地扩大磷矿资源的利用范围。5.3适当调整磷肥加工品种,适度开发多种磷酸生产方法“八五”计划以来,我国磷肥的发展确立了大力发展高浓度磷复肥的发展思路。经过几个五
26、年计划的实施,我国高浓度磷复肥有了长足的发展,低浓度的普钙和钙镁磷肥在磷肥总产量中的比重从1990年的96.5%下降到2006年的32%,大大满足了我国农业对高浓度磷复肥的需求。随着高浓度磷复肥的快速发展,国内高品位的磷矿供应越来越紧张,中低品位磷矿将是今后磷化工发展的主要磷资源。因此,在加大发展高浓度磷复肥品种的同时,适度发展可直接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的磷肥品种,如普通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也不失为一个科学利用磷矿资源的良策。普通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是我国最早发展的磷肥品种之一,多年来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十几年来,尽管普钙和钙镁肥在磷肥产量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但是产量绝对值却没有下降,
27、1990年为388万t,2006年为390万t,中间产量最高年份的2004年达468万t。尽管高浓度磷复肥发展很快,低浓度磷肥企业的效益又较差,但低浓度磷肥(主要是过磷酸钙)仍然保持着低速增长,年产量一直维持在400多万t的水平,说明低浓度磷肥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之所以仍有较强的生命力,其主要原因及特点是:(1)产品价格较低,可以满足市场不同消费层次和施肥习惯的要求;(2)可以提供农作物所需要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女口Ca、Mg、Si、Cu、Zn、Mn、FeO等);(3)这两种肥料的生产对磷矿的要求不高,不像生产高浓度磷肥对磷矿品位、杂质含量有苛刻要求.而我国的磷矿大多是难选
28、的中、低品位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生产需求;(4)钙镁磷肥是一种微碱性的枸溶性肥料,对酸性土壤具有显著的改良作用;农业对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品种的需求仍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因此,无论是从磷资源的合理利用还是市场需求方面,这两种产品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另外,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磷酸市场需求的旺盛和国内高品位磷矿供应的难度加大,窑法磷酸作为磷酸生产的另一种方法,越来越引起国内企业的重视。窑法磷酸在生产过程中对磷矿品位、质量和杂质含量要求不高,可大量利用中低品位的磷矿,生产品质较高的磷酸。因此,根据国内磷矿供应的现实情况,在窑法磷酸生产技术成熟、大型产业化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在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也可以适当发
29、展窑法磷酸的生产。5.4综合利用磷矿中的其它资源磷矿的加工过程是涉及多种宝贵资源参与加工、废物排放量大的生产过程。在磷矿加工行业实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再利用将直接关系到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已经在磷矿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硫酸装置的低位热能回收,利用磷酸淤泥和磷铵尾气生产磷酸一铵、磷酸生产过程中碘的回收、氟的回收及再加工成为氢氟酸、磷矿中稀有金属元素和镁的提取利用、磷石膏生产硫酸联产水泥、磷石膏生产建材等,都已经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在我国数十家高浓度磷复肥生产企业中,多数磷复肥企业没有进行硫酸装置的低位热能回收、对磷矿中有用的氟、碘及其它金属元素进行回收或
30、再利用。今后,在伴生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方面,应积极关注伴生的氟、碘、硫、镁、铁、稀有金属等资源回收和再加工利用技术,条件成熟时推广应用。5.5优化磷酸盐产品加工路线,提高加工产品的附加值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工业磷酸、食品磷酸和精细磷酸盐品种是通过黄磷生产热法磷酸加工的。我国湿法磷酸的生产已经具备相当大的生产规模,大部分的湿法酸用于生产磷复肥品种,磷肥产品的附加值低于高品质的磷酸和精细磷酸盐产品。湿法磷酸的大型化已经具备了精制湿法磷酸的生产条件。磷酸生产技术的差异是国内精细磷化工企业竞争力的体现,磷酸生产技术是磷化工行业是否有竞争能力的核心。湿法磷酸较热法磷酸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能耗低、
31、污染小上,是国外磷酸生产的主流技术,但国内湿法磷酸目前只用于磷肥的生产,湿法磷酸精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首套10万ta生产装置近期在贵州宏福公司刚刚投产。湿法磷酸精制生产工业、食品磷酸及精细磷酸盐,将对热法生产路线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对于国内大型湿法磷酸生产企业,可适当发展湿法磷酸精制,生产附加值高于磷肥品种的工业、食品磷酸及精细磷酸盐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从整体上逐步调整国内工业、食品磷酸及精细磷酸盐的生产路线。世界磷矿资源分析2008-03-10 01:05世界磷矿供需形势分析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世界磷酸盐岩经济储量180亿t,基础储量500亿t(经济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35美元吨的磷矿
32、,基础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100美元吨的磷矿),主要分布在非洲、北美、亚洲、中东、南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0%以上集中分布在摩洛哥、美国、南非、约旦和中国。按基础储量摩洛哥位居第一位,中国居第二位,美国居第三位。目前世界上共有30多个国家生产磷矿,生产能力约为1.72亿t,产量约1.38亿t。主要生产国有美国、摩洛哥、中国和俄罗斯,四国的产量约为总产量的67.6%。世界磷矿产量放缓,品位下降世界磷矿产量放缓。据IFA资料统计,2000年矿石产量为1.46亿吨,2006年为1.67亿吨,产量增长了14.3%,复合增长率为1.9%,2000年,受磷肥市场低迷影响,世界磷矿石供给为1.46亿
33、吨,为近年来最低,虽然2004年全球磷矿产量增加了5%,达到1.65亿t,但总体磷矿产能的增长速度减缓,并且优质矿日渐减少,磷矿品位下降。随着磷肥行业复苏,磷肥行业对磷矿石需求增长,2005年世界磷矿石的产量达到1.72亿吨,但2006年产量为1.67亿吨,下降了2.9个百分点。磷矿品位下降。据IFA统计数据显示,世界磷矿石折P2O5后含量降低,1999年为31.41%,而2006年为31.04%,品位下降了0.4个百分点,对于大吨位磷矿石来说,磷矿品位下降,不仅是有效磷含量的降低,而且还会导致磷矿加工成本的上升。世界磷矿出口减少,供需趋紧,价格上升磷矿为资源类产品,出于保护本国资源的需要,各
34、国都出台相关政策限制初始产品磷矿石出口。1999年世界磷矿石出口量为3278万吨,2006年为2965万吨,矿石出口下降了9.5%,年均复合降低1.42%个百分点。从出口地区分布来看除非洲的磷矿出口量在上升外,其他地区出口比率都在逐步下降.非洲04,05,06的出口量分别位1618万吨,1774万吨和1861万吨,非洲主要以摩洛哥出口为主;北美主要以美国磷矿为主,除了在1999年和2000年分别出口了27.7万吨和17.9万吨,至今没有磷矿石出口,从一个磷矿石出口国,变成磷矿石进口国;东亚主要是指中国磷矿的出口,数据显示出口比率下降较快,出口量从01年的最高490万吨,下降到06年的100万吨
35、,下降了79.3%;随着摩洛哥磷化工产业的发展,其磷矿出口将逐渐缩减;同时中国、俄罗斯大力发展磷矿下游产品,磷矿出口也将有所减少。磷矿作为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世界磷矿供给减少,而磷化工产业对磷矿的需求较大,未来国际磷矿石的供需趋紧。4季度摩洛哥OCP公司已经确定磷矿石的出口FOB价格在$100/t,预计2008年合同价格将至少在$120/t。世界磷肥市场复苏近年来,随着世界化肥需求的增加,磷肥市场开始升温。据IFA资料显示,2006年几个主要磷肥品种磷酸一铵(MAP)、磷酸二铵(DAP)、重过磷酸钙(TSP)产量合计达到2391万吨,较1999年的2006万吨,增加了19.2%,年复合增长2.
36、5%,2006年产量同比增长4.3%。具体到单个产品来看,MAP增长较快,为62%,TSP,DAP次之分别为12.5%和2.8%。同时,世界磷肥生产能力近年来也有大幅度增长。据加拿大钾肥公司资料显示,20002004年,除中国外,印度、摩洛哥、澳大利亚、南非等地MAPDAP产能增加量接近700万t;东南亚的泰国、越南也有新产能出现。到2004年,亚洲MAPDAP产能达到了2400万t、北美达到2100万t、前苏联达到1000万t、非洲达到500万t;预计到2010年,还将在2004年基础上增加1000万t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沙特和摩洛哥等国,将大大超过需求量。世界磷肥消费增长缓慢据IFA统计
37、资料显示,1999年磷肥消费为3347万吨,2005年为367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1.3%,预计未来世界磷肥需求量维持在1-2%左右的增长.磷肥消费的另一趋势就是发达国家消费量减少,而发展中国家对磷肥的需求在增加,尤其以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需求增长比较强劲。受生产磷肥的主要原材料磷矿石,合成氨和硫磺价格上涨及国际贸易物流成本增加的影响,世界磷肥生产成本上升,影响了磷肥的利润空间。1999年的出口量位1041万吨,2006年为980万吨,贸易量下降了5.9%,随着世界主要消费国中国,印度和巴西近年来磷肥自给率不断提高,国际磷肥贸易量预计会减少。印度、土耳其等国为DAP进口大国,巴西、阿根廷等国
38、成为MAP进口大国。世界磷肥未来将供大于求虽然2005年国际磷肥需求比上年增长6.2%,但06年度比上年下降了1.8%,从1999年以来,磷肥消费复合增长率为1.3%,而磷肥的产量复合增长为2.5%,预计为未来几年磷肥需求年增长速度不会超过2%,而有效产能年增长速度将超过10%。因此,虽然短期内磷肥供应可能稍紧,但随着新产能的投产,磷肥过剩趋势将增加资源为王-磷化工产业链研究上游:磷矿磷矿是一种极具特色的稀缺性战略资源,具有非再生性全球磷矿石资源集中度较高,重要集中在摩洛哥和中国我国磷矿石丰而不富,总储量168亿吨但是平均品位仅16.95%按照平均每年消耗磷矿5000万吨来算,保证开采年限不足
39、20年密切关注国际磷矿石价格走势中游:黄磷磷矿石+电力=黄磷电力成本占黄磷生产成本的60%左右下游:磷肥/精细磷化工磷矿石=磷酸=磷肥产品(磷酸一铵,磷酸二胺,重钙)上市公司:六国化工磷矿石=黄磷=磷酸=精细化工产品(磷酸,磷酸盐,有机磷产品)主要上市公司:兴发集团/澄星股份/马龙产业精细磷化工制成工艺国内热法黄磷路线: 磷矿石+电力=黄磷=高浓度磷酸=磷酸盐国际湿法精制路线:磷矿石+硫酸=低浓度磷酸=高浓度磷酸(提纯制取)=磷酸盐由于磷矿石和硫磺成本不断上升,国际湿法精制路线相对于黄磷制酸路线已经没有了成本优势热法和湿法制酸路线的黄磷成本平衡点已经上升到了18000元/吨以上,从而打开黄磷的
40、需求空间矿电磷一体化几乎所有的研究报告中都提到了磷化工行业发展的趋势是矿电磷一体化磷矿石资源是核心,延伸和拓展下游领域是发展方向国外发达国家黄磷-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比例约为1:3:5而我国的比例是1:1.5:0.8国内的磷化工企业需要向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方向拓展应正确认识我国磷矿资源现状与前景 作者:陶俊法 来源:云南省磷化工协会 日期:2009-4-3 应正确认识我国磷矿资源现状与前景我国磷矿资源服务年限分析云南省磷化工协会 陶俊法2002年,国土资源部将磷矿列为2010年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20个矿种之一,引起各方关注。几年来国家出台政策,限制磷矿出口,磷矿资源产区政府也相继制
41、定保护本地磷矿资源的地方管理办法,对此,业内褒贬不一,对我国磷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某种负面影响。尤其国家在2007年6月1日起首次对出口磷酸二铵开征20%暂定出口关税的基础上,于2008年2月15日、4月20日的二个月内,先后三次调高全部磷复肥的出口关税,使磷复肥出口关税达到130135%,其时间跨度之短,征税范围之广,实施力度之大,史无前例,世界罕见,对我国磷复肥产业造成前所未有的严重伤害,据业内不完全统计,损失超过200亿元。反思上述,究其原因,可初步看出,我国业内人士与国土资源部门对我国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认识与前景预期存在“不当”,在舆论宣传上存在“失当”,而国家出台的加征1
42、00%特别出口关税政策则是“致命的一击”属明显的人为“失误”是“人祸”。为此,本人拟就我国磷矿资源特点、我国磷复肥等后加工产业对磷矿需求分析、我国磷矿资源服务年限预测等三个方面进行粗浅分析,抛砖引玉,以期引起业内人士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按照“科学发展观”来审视、研究、规划我国磷矿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不应“闭关锁国”,不要再出现因政策失误而严重伤害我国磷化工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现象。一、我国磷矿资源特点1、资源丰富、储量大截止2005年底,我国查明磷矿保有资源储量超过167亿吨。其中,储量14亿多吨,基础储量37亿多吨,资源量130亿多吨,约占世界磷矿资源总储量的11%,与摩洛哥和西撒哈拉、美国
43、、南非、约旦等国,同属世界磷矿资源大国。2、分布集中、利于开发在已查明的我国磷矿资源储量中,有80%的储量和全部富矿储量(P2O530%)集中在云贵鄂川湘五省,以云贵鄂川为主。在富矿储量中80%以上的储量分布在云贵两省,大约各占50%。若以P2O5的保有储量计算,在已查明的储量中,储量前三名的排序为云南、贵州、湖北,这是我国三个磷矿资源大省,磷矿资源比较集中的分布在这三个省,利于科学开发利用。3中低品位磷矿多,胶磷矿多我国磷矿资源已查明的储量中,97.5%为中低品位磷矿,全国磷矿资源的平均品位(P2O5含量)为16.95%。这种磷矿资源用于酸法加工制造湿法磷酸、高浓度磷复肥、工业级与饲料级磷酸
44、盐等产品,必须经过选矿富集。在中低品位磷矿储量中,85%以上的储量属于沉积型胶磷矿,选矿技术难度较大,建设投资大,商品磷矿成本高,而且精矿产品不易长途运输,尤其是在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将湖北王集浮选精矿配套供应(火车运输)山西硝酸磷肥做原料,便是不成功的先例。综上所述,对我国磷矿资源特点的基本认识是:我国磷矿资源丰而不富,要走选矿富集的开发利用道路;在磷矿产区就近择优加工,这是我国磷矿资源赋存特点所决定的,是一种必然规律,随着磷矿产地加工量的增加,外运商品磷矿的比重将会逐步减少,最终会降到全国磷矿表观消费量的5%左右;随着磷矿资源开发成本的增高,商品磷矿的销售价格将逐渐提高,这是必然的发展
45、趋势。二、我国磷复肥等后加工产业对磷矿需求分析目前,我国磷矿资源主要用于制造磷复肥(含商品磷酸、下同),消费量约占磷矿供应量的80%左右,其次是黄磷及饲料级磷酸盐(以下简称“饲钙”),消费量约占20%左右。为便于分析,选取以下磷矿(折30% P2O5、干基,下同)消耗定额与总磷得率指标做为测算依据(下述指标是目前云南省的平均先进指标)。磷复肥 黄磷 饲钙磷矿消耗定额 3.55t/tP2O5 9.0t/t实物 2.0t/t实物总磷得率 93.9% 85.2% 80.5%1、2006年全国磷矿消费情况粗略分析(1)我国磷复肥总产量为1210万吨(折P2O5,下同,其中高浓度磷复肥占67.8%),消费磷矿4296万吨。(2)我国黄磷产量约79万吨(实物,下同),约消费磷矿711万吨。(3)我国饲钙产量约210万吨(实物,下同),约消费磷矿420万吨。以上三类产品共消费磷矿约5427万吨,其中磷复肥占79.2%,黄磷占13.1%,饲钙占7.7%。2、2006年我国磷矿产区云贵鄂川(含重庆、下同)磷矿消费情况 (1)云贵鄂川磷复肥总产量为760.2万吨,占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