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矿山运输和提升安全管理.doc





《地下矿山运输和提升安全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矿山运输和提升安全管理.doc(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运输和提升安全管理一、运输方式运输系统是地下矿山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水平巷道运输、斜井运输、竖井提升。大多数矿山运输任务繁重,需要车辆较多;运输车次多,不易调度;车况不一,司机素质参差不齐,事故中的人为诱因很多;线路复杂,路基不平,光照度差,环境不良。其中任一因素都可能致人伤亡,因此矿山运输事故也是矿山的一大管理难点。二、运输事故原因及对策措施(一)水平巷道运输事故原因及对策措施A、无轨运输事故原因及对策措施1、事故原因(1)运输巷中,车辆顶部至顶板的距离不足0.6m。(2)运输巷不够宽。(3)运输巷道底板不平,坑洼使车辆蹦起;斜巷底板半边高半边低,底板中有淤泥
2、和积水使车辆行进中打滑。(4)车辆因坡度过大或因超载爬坡时跷头。(5)车辆的选型、使用、检修不符合有关规定,车辆无限位保护装置,前灯、尾灯、刹车、离合、喇叭等安全装置不全或故障,司机“五超”(速、载、长、高、宽)等违章操作。(6)井下缺乏调度,无汇车站,指挥信号和倒车信号不清,不在规定地点倒车、汇车,在强噪源附近倒车、汇车。(7)司机在非规定线路、地点行车或调头,在人车同行巷行驶,违反“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人车互相避让制度。(8)人员扒车,井下无躲避硐。2、对策措施规程要求:(1)内燃设备,应使用低污染的柴油发动机,每台设备应有废气净化装置,净化后的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应符合GBZl、G
3、BZ2的有关规定;(2)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司机持证驾驶;(3)车顶部至巷道顶板的距离应不小于0.6m;(4)斜坡道长度每隔300400m,应设坡度不大于3、长度不小于20m并能满足错车要求的缓坡段;(5)主要斜坡道应有良好的混凝土、沥青或级配均匀的碎石路面;(6)不应熄火下滑;(7)在斜坡上停车时,应采取可靠的挡车措施;(8)每台设备应配备灭火装置。技术要求:(9)建立以车让人为原则的人车相互避让制度,在装运过程中,车辆遇到人员时应停车让人。(10)人员在运输巷道内沿人行道行走。(11)严禁司机酒后上岗。(12)定期开展运输安全专题检查,对运输巷道断面不够的及时升高的拓宽,对底板不平整的及
4、时铲平,对底板不干净的及时清除淤泥和积水。(13)建立车次强制退出机制,当前灯、尾灯、刹车、方向、离合、喇叭、空气净化器、限位装置、灭火器等9个强制项目中,有一项不合格时,退出运输。(14)制定矿用胶轮车的选型制度,非规定型号,不准运输。(15)对矿用胶轮车限速、限载、限宽、限高、限路线、限车次、限位装置等“七限”内容,作出明确规定。(16)建立车次调度制,指定汇车站、倒车点。(17)严禁扒乘矿用胶轮车。B、有轨运输事故原因及对策措施1、电机车或矿车掉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1)掉道的原因a、矿车原因:装载堆积偏后或偏向一侧,使矿车重心后移可侧移;车轮踏面或轮缘缺损、变形或磨耗超限;矿车轮与轮
5、轴松动,轴承损坏;车轮不转;车架或轮轴变形,成为“三条腿”;轮轴串轴;轮轴与车架连接无缓冲,无上下移动间隙。b、轨道原因:轨距超限,水平超限;钢轨接头塌陷,接头连接件松动;道床不实,有空板、吊板、轨道浮离、三角坑现象;轨道线路有杂物将矿车支落;钢轨断裂,轨道变形;轨道曲线段未按规定抬高和加宽。c、操作原因:曲线段列车运行速度较高;列车驶经曲线段或道岔时,冲力过大或未使顶力松解,矿车缓冲器受力方向未随曲线改变,被顶落脱轨。(2)预防措施a、及时排除轨道质量故障,保障轨道质量状况良好保证轨距,调整水平;钢轨接头应平整;道床应填实捣固,方向应平整顺直,曲线应圆顺,无三角坑;清除轨道线路杂物,作到三无
6、;及时更换或加固断裂的轨道;曲线路段按标准的要求抬高和加宽。b、排除矿车故障,保持矿车完好装载要均匀,不得偏重;及时更换已缺损、磨损的车轮、轮轴、车架、轴承等零部件;定期给车轮注油,紧固螺丝。c 、司机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正确驾驶机车调整列车运行速度,不得超过规定的运行速度;减速或滑行在曲线段或过道岔时,适当加速再减速,防止矿车挤撞在一起;在曲或顶车过道岔时,应反复加、减速度,改变矿车受力方向,使顶车顺利经过曲线或道岔;熟悉线路情况,正确、适时地加减行车速度,减少运行中的矿车相互碰撞;注意监视电机车运转情况和负载牵引情况,及时发现矿车脱轨事矿,停车处理。2、列车串道岔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1)
7、事故现象列车在道岔处,串向不该转撤的线路或掉道。(2)原因分析道岔尖轨闭合不严或磨损超限;道岔护轮轨工作边与心轨工作边间距不合标准;有间隔铁伯轨槽宽度和深度不足;尖轨连杆连接销脱落,尖轨受列车振动与基本轨分离;司机操作不当,如电机车速度较高,或在道岔上增、减速度,或制动停车,易被惯性滑行的列车推落。(3)预防措施扳道工应检查板动后的尖轨与基本轨是否密贴;司控道岔应有道岔转撤方向指示;已磨损超限的尖轨,必须更换;道岔护轮轨工作边与心轨工作边的间距必须符合标准;安有间隔铁的轨槽宽度和深度,必须符合标准,不得使车轮轮缘在间隔铁上轧过被垫起;检查道岔的完好情况,保持完好标准;列车驶经道岔的速度不能过快
8、,在道岔上,电机车不应增减速度,更不能在道岔上制动;惯性滑行经过道岔时,要适当增速,不使矿车之间挤得太死。3、列车运行中丢车的原因和预防措施(1)事故现象列车运行中,矿车组数量减少,部分矿车脱离牵引。(2)发生原因矿车连接装置或缓冲装置损坏;连接销跳出脱开。(3)预防措施连接矿车组时,注意检查矿车的连接装置和缓冲装置是否损坏,不得使用已有损坏痕迹的连接装置连接矿车;司机应正常控制行车速度,不可忽快忽慢,减少矿车相互碰撞;列车牵引矿车的数量不得超过规定的数量,已防损坏连接装置。4、电机车(或列车)发生迎面撞车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1)事故现象在同一轨道或相邻轨道道岔外,两辆相向行进的电机车(或列
9、车)相碰撞。(2)发生原因信号指挥失误或道岔转辙错误;电机车窜道岔;一电机车停在岔警冲标防护区内;司机违章驾驶、闯红灯。(3)预防措施调度或信号员应遵章操作,发出信号后应立即检查是否正确,扳道工应检查道岔转撤方向是否正确,杜绝人为造成的事故隐患;杜绝窜道岔事故;司机在驾驶机车时,要集中精力,加强了望,发现信号或道岔方向存在问题应采取紧急措施,及时提醒扳道员纠正,消除事故隐患;司机必须按操作规程作业,在遇道岔时要提前减速,需要停车时必须按操作规程作业,在遇道岔时要提前减速,需要停车时必须停在警冲标防护区外。5、造成机车侧面相撞的原因和预防措施(1)事故现象在交叉的电机车运输线路的道口,一列车从侧
10、面撞在另一列车上,造成电机车或矿车脱轨倾倒,甚至撞断管道、电缆,损坏轨道线路,引发更大事故。(2)发生原因信号工操作失误,为闭塞进路;没有信号联络装置及限速标志,或信号失灵;司机不看或无视信号,违章驾驶,列车闯红灯。(3)预防措施交叉道口必须设立区间闭塞信号;车场内严禁列车交锋运行;道口应设置行车警告信号;司机应高度警惕,遵章谨慎驾驶;超高、超宽的物料,只许单轨运行;列车通过道口时,司机应发出声光信号,并用载波电话通报。6、造成追尾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1)事故现象同轨同向运行的列车后车追撞在前车尾部,轻则电机车或矿车脱轨、倾倒,重则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员伤亡,轨道、管道、电缆或巷道支护损坏,引发
11、重大事故。(2)事故原因车场中无防追尾信号;分段供电的架线无断电信号;行车间距小,机车制动不灵;司机打盹睡觉;发生追车事故,无红尾灯;运行的列车中途停车未通报,以未采取截尾措施。(3)预防措施完善各种行车保护装置;驶入车场的列车应用载波电话通报;控制同轨同向行驶的列车的行车间距,保证不小于100m;司机必须精心驾驶,不得违章操作;发现丢车、脱轨、路障等事故而中途停车后,必须立即通报,并采取截尾措施。7、列车撞人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1)事故现象列车行驶中与在轨道中行走的人员相撞,或与轨道旁边的行人相撞,以及违章蹬车,扒、跳车的人员相撞致人死亡。(2)发生的原因司机违反行车规定;声光信号装置失灵;
12、机车制动闸失灵;巷道断面窄,人行道的有效宽度不够;巷道有障碍物;行人蹬、趴、跳车;运输道上行人。(3)预防措施非机车司机不得擅自开动机车;每班发车前,应有专人检查车辆结构,连接装置,轮轴和车闸,确认合格方可运送人员;乘车人员必须服从司机的指挥;列车行驶时和停稳前,严禁将头部和身体探出车外,禁止上车,禁止在车内站立;禁止趴车、跳车和坐在车辆连接处或机车头部平台上;人力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前方;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有障碍物,从坡度较大的地方向下推车以及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风门、硐室出口处,都必须发出警号;列车通过道岔、弯道、巷道口、风门、硐室出口处和坡度较大的区段,以及前方有
13、车辆或视线有障碍时,必须减速并发出警号;人行道的有效宽度应符合规程的要求,行人应在人行道上行走;列车驶来时,行人应注意避让;改善运输环境,及时清除巷道两侧的障碍物,保证车辆、人员畅通无阻。8、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要求(1)在运输巷道内,人员应沿人行道行走。双轨巷道有列车错车时,人员不应在两轨道之间停留。在调车场内,人员不应横跨列车。(2)永久性轨道应及时敷设。永久性轨道路基应铺以碎石或砾石道碴,轨枕下面的道碴厚度应不小于90mm,轨枕埋入道碴的深度应不小于轨枕厚度的2/3。(3)轨道的曲线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行驶速度1.5m/s以下时,不小于车辆最大轴距的7倍;行驶速度大于1.5m/s时,
14、不小于车辆最大轴距的10倍;轨道转弯角度大于90时,不小于车辆最大轴距的10倍;(4)直线段轨道的轨距误差应不超过+5mm和-2mm,平面误差应不大于5mm,钢轨接头间隙宜不大于5mm。(5)维修线路时,应在工作地点前后不少于80m处设置临时信号,维修结束应予撤除。(6)使用电机车运输,应遵守下列规定: 有爆炸性气体的回风巷道,不应使用架线式电机车; 高硫和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应使用防爆型蓄电池电机车; 每班应检查电机车的闸、灯、警铃、连接器和过电流保护装置,任何一项不正常,均不应使用;电机车司机不应擅离工作岗位;司机离开机车时,应切断电动机电源,拉下控制器把手,取下车钥匙,扳紧车闸将机车刹
15、住。(7)电机车运行,应遵守下列规定:司机不应将头或身体探出车外;列车制动距离:运送人员应不超过20m,运送物料应不超过40m;l4t以上的大型机车(或双机)牵引运输,应根据运输条件予以确定,但应不超过80m;采用电机车运输的主要运输道上,非机动车辆应经调度人员同意方可行驶;单机牵引列车正常行车时,机车应在列车的前端牵引(调车或处理事故时不在此限);双机牵引列车允许1台机车在前端牵引,1台机车在后端推动;列车通过风门、巷道口、弯道、道岔和坡度较大的区段,以及前方有车辆或视线有障碍时,应减速并发出警告信号;在列车运行前方,任何人发现有碍列车行进的情况时,应以矿灯、声响或其他方式向司机发出紧急停车
16、信号;司机发现运行前方有异常情况或信号时,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电机车停稳之前,不应摘挂钩;不应无连接装置顶车和长距离顶车倒退行驶;若需短距离倒行,应减速慢行,且有专人在倒行前方观察监护。(8)架线式电机车运输的滑触线悬挂高度(由轨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主要运输巷道:线路电压低于500V时,不低于1.8m;线路电压高于500V时,不低于2.0m;井下调车场、架线式电机车道与人行道交叉点:线路电压低于500V时,不低于2.0m;线路电压高于500V时,不低于2.2m;井底车场(至运送人员车站),不低于2.2m。(9)电机车运输的滑触线架设,应符合下列规定:滑触线悬挂点的间距,在直线段内应
17、不超过5m;在曲线段内应不超过3m;滑触线线夹两侧的横拉线,应用瓷瓶绝缘;线夹与瓷瓶的距离不超过0.2m;线夹与巷道顶板或支架横梁间的距离,不小于0.2m;滑触线与管线外缘的距离不小于0.2m;滑触线与金属管线交叉处,应用绝缘物隔开。(10)电机车运输的滑触线应设分段开关,分段距离应不超过500m。每一条支线也应设分段开关。上下班时间,距井筒50m以内的滑触线应切断电源。架线式电机车运输工作中断时间超过一个班时,非工作地区内的电机车线路电源应切断。修整电机车线路,应先切断电源,并将线路接地,接地点应设在工作地段的可见部位。9、电机车运行安全规程:(1)电机车运输必须遵守下列规定:列车或单独机车
18、都必须前有照明,后有红灯;正常行车时,机车必须在列车的前端牵引。调车或处理事矿时不受此限;采用电机车运输的主要运输巷道,非机动车辆必须经调度人员同意方可行驶;列车通过的风门,必须设有当列车通过时能够发出在风门两侧都能接收得到声光信号的装置;巷道应装设路标和警标。列车行近风门、巷道口、弯道、道岔和坡度较大或噪声较大的地段,以及前方有车辆或视线有障碍时,必须减速并发出警号;应规定各种紧急停车信号。在列车运行前方,任何人发现有碍列车行时的情况时,应以矿煤、声响或其他方式向司机发出紧急停车信号;司机发现运行前方有异常情况和信号时,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队故障,方准继续行车;两车或两列车在同一轨道向同一方向
19、行驶时,必须保持不少于50m的距离;列车制动距离:运送人员时,不得超过20m,运送物料时,不得超过40m;14t以上大型机车(或双机)牵引运输时,应根据运输条件予以确定,但不得超过80m;列车的制动距离每年至少测定一次。在变道或司机视线受阻的区段,应设置列车占线闭塞信号,在新建和改扩建的大型矿井井底车场和运输大巷,应设置信号集中闭塞系统;电机车未停稳,不得摘挂钩;严禁无连接装置顶车和长距离顶车倒退行驶;若短距离倒行,必须减速慢行,且有专人在倒行前方观察监视;蓄电池机车的电气设备,只允许在车库内检修,蓄电池的更换也必须在车库内进行。(2)司机操作电机时应遵守的注意事项:司机必须按信号指令行车,在
20、开车前必须发出开车信号;司机操作时的正确姿势是:正坐在座位上,目视前方,左手握控制器操作手翅,右手握制动手轮(手拉杆),制动手轮停放的位置应当保证手轮转紧圈数在23圈的范围内有效制动;司机在机车运行期间,应停车检查轴承和轴瓦是否发热、电缆接头是否正常,运转中是否有不正常的声音和气味,如果轴承箱发热至80,必须停止运行;严禁司机在车外开车,严禁不松闸就开车;机车运行中司机不得将头或身探出车外;机车运行中司机必须注意前方,严禁闯红灯。要注意观察人员、车辆、道岔岔尖位置、有无障碍物等,注意各种仪器仪表的显示,细心操作;电机车司机不得擅离座位;司机离开机车时,必须切断电动机电源,拉下控制器把手,取下车
21、钥匙,扳紧车闸将车刹住,但不得关闭车灯。(3)电机车有下列情况时应禁止使用:缺少缓冲器或缓冲器损坏;连接装置不符合规定;制动系统不完好,制动距离达不到规定;3t以上的电机车的撒砂装置损坏或砂箱中没有砂;前后照明灯不亮;警铃不良,整定、闭锁不合格。(4)在行车时遇特殊情况的处理措施:架线或轨道有异常情况,要立即停车检查,或向有关部门汇报,听候处理;电机车集电器跳脱架线时,要立即停车处理;在行车当中如遇停电,应立即将控制器手把转回“零”位,制动停车,等送电后再重新起动;行车中自动开关跳开时,应立即将控制器手把转回“零”位,重新合上,再行开车,第二次跳开时,应停车检查,问题处理好后,方可重新合闸。行
22、车中本车原因造成停电,应将控制器手把转回“零”位,施闸停车,收回集电器,检查矿障原因,处理完毕后方可送电,并向调度汇报;行车中如一个电机发生故障时,要停车向调度站汇报,按调度指令处理;行车中,必须注意机车各部运转情况,如声音不正常或有特殊气味,应立即停车检查处理;在行车中,如有可能发生撞车撞人等危险情况,应紧急停车,电闸、手闸一起使用,同时撒砂制动,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停车;(5)用机车运送大件和爆破材料应遵守下列规定:a、用机车运送大件应遵守必须有专人护送;要低速安全运行;必须制定安全措施;b、用机车运送爆破材料应遵守:炸药和电雷管不得在同一列车内运输;如果用同一列车运输时,装有炸药和雷管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 矿山 运输 提升 安全管理

限制150内